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227章 忽悠孙权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227章 忽悠孙权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08 14:39: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227章忽悠孙权

半个月后,江州,自贸邑。

“参见大将军。”吴国使者张休急匆匆赶来,快步走到李衡面前。

此时李衡整站在纳商司最上面的阁楼上,看着朝天门渡口往来的船只。

“叔嗣不必多礼。”李衡淡淡地说了一句。

“多谢大将军。”

“这一个多月来,政务繁忙,一直没有见你,是我失礼了。”李衡的目光依然在朝天门。

“大将军日理万机,在下还来打扰,心中过意不去。”张休道,“只是我主交代过,务必要向贵国赔礼道歉。”

“你是只白帝山一战?”

“是的。”张休道,“那其实是一个误会,是魏国从中挑拨。”

“你们不是说有商人在江州走丢了么?”李衡的目光收回来,微笑地看着张休,“现在伱就在江州,要不要找找?”

“大将军说笑了,我们后来在魏国边界找到了那些商人。”

“找到了?”

“找到了。”

“那这还真是一场误会啊?”

“的确就是误会。”

“但你们的军队越线了,这怎么算呢?”

“我主已经致歉。”

“致歉就结束了吗?”

“两国恢复商贸,共同北伐。”

李衡笑道:“这就完了?”

“大将军还有什么条件呢?”张休看着李衡。

他仔细打量了几眼李衡。

最近一段时间,蜀郡几个县杀疯了,据说其他郡也陆续开始抓捕王祐等人的同党。

有多少官员被处死,张休是不清楚的。

但在成都待了一个多月,张休对这场大清洗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即便是他这个吴国使者,也已经在惊慌和恐惧中度过近一个月。

生怕某个晚上,一群身披甲胄的士兵冲进来,把他揪出去就地处决了。

这些都让他对李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个外表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年轻人,体内仿佛有一股磅礴的力量。

“我也没太多要求。”李衡语气和善,“我们双方一直秉承着合作共赢,共同讨贼的理念。”

“是是,我主也多次强调这一点,大将军不愧是当世英杰。”

“我只提一个条件,不许干涉商业的自由买卖。”

这里的自由买卖,当然指的就是与蜀钱强行挂钩的新盐。

只不过直接说新盐,在外交场合中太过生硬。

所以用了一个新的、体面的词语。

“没有问题,以后我们不会干涉任何商业行为。”张休说道。

“这件事你能做主?”

“我主给了在下这个权力。”

“好,那就好了,其他的我没有任何异议。”

张休心中有数,出使之前,孙权召见他,吴国高层已经关于蜀钱展开过讨论。

蜀钱流入吴国,对吴国一定有很大的打击,这是吴国高层一致的共识。

但是眼下,打了败仗,孙权还是希望修复两国关系的。

出于政治角逐,孙权必须考虑到以后魏国可能随时反水。

一旦魏国反水,季汉的态度对吴国就非常重要了。

所以考虑到平衡局势,孙权做出了让步。

但这种让步,并不是不会有任何行动。

孙权干脆直接铸造直百钱了!

铸钱去江州买盐!

这个局面正是李衡想要的,这相当于直接承认了直百钱为法定流通货币。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局面,对李衡的帮助有两点:

一、李衡现在已经初步完成了对季汉的1.0改造,也就是将一些大世家绑定到商业的这条船上。

并且已经在益州各地建立起配套的商业体系。

例如生产体系、物流体系、商社管理体系。

这意味着季汉正在往商业化转型。

如果想要进一步做大,就必须让外界条件更加有利于商业。

外界条件如何更加有利于商业呢?

两个基础:货币普及和交通畅通。

三国时代,货币是非常弱的,如果吴国率先承认直百钱,并且开始大量铸造,这将意味着货币数量大增。

这对于产业群已经领先了几步的季汉,绝对是有巨大的优势的。

掌握核心生产力的季汉,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收割大量的财富。

至于交通畅通,其实这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

有一定的河运,可以拉通一定程度的交通,促进一定程度的商业。

在第一个阶段就足够了,肯定没办法跟大航海时代比,更没办法跟21世纪比。

在没有大运河的时代,能做到宋朝的一半已经非常厉害,足够季汉的利益获取。

二、一旦直百钱开始大量出现,商业兴起,可以考虑铜钱兑换体系的纸币了。

这个时候,银行的作用将快速凸显,李衡就能通过银行的机制,来调控国家金融、投资战略,并与军队绑定在一起。

空前规模地激发军队的战斗意志。

当然,这是后话。

总之,要充分地发挥一个国家的潜能,是需要做非常多的准备工作的。

这些吴国不可能知道,他们看到的只是目前的纸张、新盐和蜀钱等。

孙权和曹叡都已经开始效仿改革,但他们不可能知道,李衡做这些只是前期的铺垫。

“那在下能不能提一个条件呢?”张休赶紧顺杆爬。

“但说无妨。”

“希望贵国的新盐能再便宜一些。”

李衡道:“这不是由我决定的,是商人们自行定价。”

“大将军也没有办法吗?”

“我问你,最开始一万张纸能兑换多少粮食?”

“一千石?”

“那现在呢?”

“五百石。”

“为什么?”

“因为纸张数量再增多。”

“所以,价格不是我定的。”

张休怔了怔,这种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到,仔细一想,似乎很有道理。

张休不免对李衡更加感兴趣了。

这家伙在益州杀那么多人,都没杀崩,着实是个妙人啊!

张休话锋一转,说道:“听闻最近大将军从蜀郡调了许多人到江州来,大将军要在江州组建兵马吗?”

“一是为了扩大江州城,把这里建成连通南郡、关中的商业中枢;二是为了补充兵力,去年我军在关中与曹魏打了几场大仗,损失不小,兵源需要得到及时的补给,说到这里,我倒是要问问,吴主口口声声说北伐,现在正是北伐的大好时机,为何不见动静?”

“我主已经开始备战。”

“何时呢?”

“何时北上,在下亦无法给大将军一个准确答复。”

“好,我们等着吴主的答复。”

李衡却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因为这只是他的场面话,他并不指望孙权。

他不但不指望孙权,在不久的将来,他还会给孙权来个大大的惊喜。

不过现在在江州如此大的人力调动,是瞒不过吴国斥候的,所以李衡便以增兵北上和兴建商贸为由,来迷惑孙权。

“来,使者,我们一起去看看现在自贸邑。”李衡指着西面的方向,“我打算将这自贸邑扩大原来的五倍,与江州城重合,取一个新名字,叫重庆,你以为如何?”

不等张休回答,李衡开始画饼:“以后益州大部分商品云集重庆,从这里下江陵,过武昌,到建康。”

“看来大将军是准备大兴商业了。”

“北伐需要物资,现在关中战局不顺呐!”李衡故意感慨了一句,“以后还要多多依靠你们!”

打发了张休,李衡让马颙给张休赠送一些青花瓷,还赠送了两匹蜀锦,张休开心极了。

大将军说得都是对的,回去一定如实禀报。

三月二十四日,江州正式更名为重庆。

接下来,李衡准备北上了。

北上做什么?

去见诸葛亮。

这个时候见诸葛亮做什么呢?

商讨大汉土地政策的重建和国家军政体制的重新塑造。

因为,通过这一次的大清洗,朝廷手里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田。

不能只有毁灭,而没有重建。

这一次的重建,不仅仅牵涉到益州,还要覆盖汉中、关中和陇右。

其意义是深远的。

可以说商业是第二层,土地制度才是第一层。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63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