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51章 司马懿破防了!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51章 司马懿破防了!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08 14:39: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51章司马懿破防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日都有数百人到陈仓县领取布匹。

领完后,就被安排进城。

陈仓新城被分出了二十个大小一样,并且彼此对称的方块。

和曹魏洛阳城的坊类似。

不过并没有用土墙围起来。

每一个坊里面预计是住五百人,并且每一个坊设置一个吏员,叫坊正。

这个坊正负责管理坊的日常。

如此,陈仓新城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

每日都有许多木材运输进来,走在陈仓县街头,灰尘扑扑,到处都在建造房屋。

由于劳动力的补充,开矿的队伍也增多了。

倒是陈仓县县令刘质,越来越焦虑了。

上面下达的任务是移民,刘质自然是积极响应,亲自带着人出去视察、敦促。

可出去后,看到的场景越来越心惊。

例如他亲眼看到渭河之上,一艘船居然站满了人,还有一些人直接待在水里,用手扶着船,跟着过去。

再例如,他看见有人抱着一块木头,就跳到了渭河,还兴高采烈地喊道:“告别苦日子了!”

刘质愤怒地嘶吼着,要求官兵将那些在河边游走的人都抓起来。

于是有的人一哄而散,有的则干脆就跳进了渭河。

大半个月移民的成果就是,聚集了不到千余人。

八月十五日一大早,司马懿正在悠闲地练剑,司马昭飞快奔来。

“父亲!”

“何事如此慌张?”司马懿瞥了自己儿子一眼,责怪道,“我多次教导你,遇事一定要沉着冷静,切不可惊慌!”

“父亲,蜀军还在送布匹!”

司马懿微微一怔,听了下来,问道:“昨日送了多少?”

“送了多少不知,但聚集过去的百姓足六七百人,这只是斜水东岸的,我听闻斜水西案也在招募民众,恐怕也不少。”

司马懿眼中露出了一丝惊异,问道:“从最初到现在,蜀军送了多少时日了?”

“应该有七日了。”

司马懿笑道:“每日都有六七百人吗?”

“不是,前段时间并不多,只有一两百人。”

司马懿有些心痛,毕竟是人口往那边流,那些可都是劳动力啊!

“你不是在驱赶么?”

司马昭更加来气,他恼怒道:“驱赶成效有限,许多人连夜撤离,前去蜀军营地。”

更重要的是,魏军不敢出动大规模骑兵。

“不必担忧,孔明最多能招募三千多人,坚壁清野是一件大事,绝对的防控是不可能的,我们要适当地允许有人投奔到蜀军那里,只要大部分被我们迁移走即可。”

司马昭并未多说什么。

八月十八,司马昭又来了:“父亲,昨日恐怕依旧有六七百人!”

“明日蜀军布匹必定耗尽!”

八月十九,司马昭又来了:“父亲,昨日依旧有六七百人投奔!”

“明日!明日蜀军布匹必定耗尽!”

八月二十,司马昭又来了:“父亲,今日投奔蜀军人数可能近千人!”

司马懿将那份汇报扔到了地上,愤怒道:“蜀军的布匹难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父亲,现在该怎么办?”

司马懿现在蛋疼了。

大规模出骑兵去抓人?

不可能!

方圆百里,战马它是肉长的,不是铁打的。

不可能数日之内把分散各地的人全都驱赶过来。

若是无法短时间内驱赶人,汉军一旦得知消息,必然在某地设下埋伏。

司马懿本身就很害怕与汉军野战。

派兵出去驱赶,必然陷入泥潭,而且大概率是无法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父亲!”司马昭急道。

司马懿却来回走动,沉思起来。

“父亲,派骑兵出去驱赶,太费时费日,威胁那些人,他们必然逃得更快,我以为,应当派一千骑兵出去杀无赦!”

司马懿坐下来,闭目沉思片刻,才说道:“八百里加急呈报洛阳。”

“此去洛阳,快马两日,朝廷争论两日,回来两日,六日过去了,这六日诸葛亮要招募多少人?”

“休要再说,立刻去送信!”

司马懿不是曹操,他根本不可能在这里大肆杀人。

而且曹叡时期的司马懿,根本不敢做出格的事,上一次私自出兵,已经是司马懿的极限。

现在不是军事问题,是政治问题。

他司马懿又不是个愣头青。

八月二十一日,李衡没有去衙门,而是去了庠序。

现在陈仓县庠序每日都有十名工匠教学,每人教十名学生。

有木匠,有铁匠,有织工。

一般情况下,李衡不会去打扰他们。

李衡只是在庠序的书房里查看一些刚编写的书籍。

例如此时他手里就拿着一本书,《大汉百工总要》。

里面记载建造房屋的技巧,还配上了图纸,还记录了打铁的方法,也有苎麻处理的方法。

另外,李衡自己写了一本书,《大汉造纸新术》。

一种技巧,如果不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无法更新迭代。

无法更新迭代,就无法形成体系化的知识。

无法体系化,就无法生根发芽,形成理论体系。

如果没有理论体系,只是流于表面的技巧,即便出现了一种新的科技,那也不过是偶然的运气,无法继续往前。

当然,李衡并不指望很快就能出现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是发现自然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需要长期日积月累地去探索。

李衡现在能做的第一步,就是把现在所有的工艺知识先汇总出来,形成教课文本。

陈仓县的庠序还只是一个开端。

汉军需要真正的工兵营。

但工兵营是离不开这种技工学校的培养的。

看完目前陈仓县庠序编写的几本书,李衡很满意,他更满意的是怀里的《大汉造纸新术》。

“明公!”外面传来董宏的声音。

“进。”

董宏进来,说道:“明公,丞相唤你过去。”

“好,正好我也打算去找丞相。”

“伱找丞相何事?”

“这造纸术已经全部精细化,每一步都反复推敲过,可以让丞相送回汉中和成都了。”

“你一直在做这件事?”

“是啊,我们之前的纸如此粗糙,总得一步步改进,水力纺织机我也在想办法改进。”

“快去吧,别让丞相久等。”

“放心,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商议接下来如何应对魏军的反击。”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80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