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49章 告诉董子陵,我要一万人!

第49章告诉董子陵,我要一万人!

走了一转后,杨仪转身对李衡说道:“就你这点地盘,今日还要一口气招募六七百百姓?”

李衡说道:“招募多少百姓,难道县令自己不能决定吗?”

“你自己决定了,造成不好的后果后,知不知道要承担什么责任?”

“难道这个责任还需要杨长史来承担?”

“你做的事,伱自己承担!”

“那便是了。”李衡笑道,“出了什么事,我自己承担便是。”

杨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倒也不是故意针对李衡,他这种态度几乎是对所有人。

“杨长史,这边请,下官让人去为您做鲙。”

“济安,你还太年轻,不要太轻狂,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是是,杨长史教诲得是!”

李衡脸上挂着感激的笑容。

说完,便到了衙门。

不多时,王富贵便带着鱼过来了。

再过片刻,几盘新鲜的鲙被端上来。

杨仪尝了一口,不由得点头,但看了看李衡的碗里,问道:“你的为何冒热气?”

李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下官出身寒微,吃不习惯鲙,只能煮熟了再吃。”

“煮了还有甚美味可言!”

“杨长史教诲得是。”

杨仪也不理会李衡,自己大口大口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点头赞叹。

吃完后,杨仪扔下筷子拍屁股就走人。

“杨长史不再坐坐吗?”

“不了,我很忙。”

“下官送送杨长史。”

“不必。”

杨仪带着人离开衙门后,对刘厝说道:“稻田养鱼之法,记录下来,以后各州郡推行。”

“喏。”

“你去跟法季说,就说这个李衡现在正在大肆招募百姓,很快就会出问题,让他完全不必担忧。”

刘厝说道:“下官听说费司马那边前些日又给李衡一千石粮食。”

“一千石够吃多久!”杨仪冷笑了一声。

“杨公,这个李衡人倒还不错,您为何不想着提拔他?”

“一个沽名钓誉之徒罢了,有几分才华,就以为自己能得到丞相的垂青!”杨仪长袖一甩,“走,去检查斜水……”

话音未落,杨仪面色一变,捂着肚子。

“杨公,您怎么了?”

“我肚子疼!”

李衡转身回到衙门,对董宏和薛良说道:“以后不准吃鲙,都煮熟了吃。”

“为何?”薛良问道,“郎君,我听说鲙很好吃,不少人……”

“听我的。”说完,转身便往外走,“走,我们去见见杜郎君。”

李衡一路到了城外,在渭水之畔见到了杜预。

“杜郎君,又见面了。”

“李公,别来无恙。”

“你晒黑了。”

杜预愣了一下,说道:“李公好像也晒黑了。”

李衡笑道:“杜郎君这边请,今日我请你吃鱼。”

“李公,先看看货再说。”

“哦?”

“这里。”杜预走到后面,后面一长条车队。

杜预从一个麻袋中取了一点粮食出来,呈递到李衡面前。

“如李公所言,一共两千石粮食。”

之前费祎调拨了一千石,前些日又给了一千石,加上杜预这两千石,到九月稻谷再收一批,预计能收获至少五千石。

这两个月消耗了五百石,按照这个推算,一共还有八千五百石。

要到明年春天能播种,夏季再收麦子,这其间有七个月无法收货主食。

“另外可还能再换两千石?”

“可以。”

若是如此,那粮食就增加到一万石左右了。

每个月可以供给近一千五百石粮食。

加上期间种植一些蔬菜、饲养家禽、鱼等等,足够一万二千人吃到明年五月。

古代一个县的标准人口大概在一万到两万,不过大部分人口在城外的乡里。

心中盘算之后,李衡觉得一万二千人已经足够自己做更多事了。

当然,不能把粮食消耗拉得这么满,他觉得一共招募一万人就可以了。

“有劳杜郎君。”

“李公现在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了么?”

“什么问题?”

“造纸。”

“造纸恐怕目前无法给杜郎君一个满意的答复,但是可以给杜郎君的承诺是,卖到长安的纸,都让杜郎君来,获利我们对半分。”

“对半分?”

“是的。”

“李公让出如此大的利,可还有其他事?”

“没有其他事,就只是想跟杜郎君交个朋友,仅此而已。”

杜预微微一笑,转移了话题:“我一路过来,听说魏军在移民。”

“是的。”

“看来丞相让司马仲达不好受。”杜预摇了摇头。

“那我们的买卖还做么?”

“自然是做。”

李衡心中不由得感慨:三国时期,果然是人才和割据者的双向选择。周瑜曾经引用马援答东汉光武帝的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说到底,三国时期的矛盾,是刘曹孙三家的矛盾,而不是阶级矛盾,更不是宏观的民族矛盾。

都是华夏,三家都自诩天命,关我们臣子屁事!

主上若礼待,必报之。

主上若视某为草芥,必弃之。

当年曹丕登基之后,就写了一份《与群臣论蜀锦书》,奉劝臣子们少用蜀锦,没有任何鸟用。

如此看来,不仅官方明目张胆买卖,民间走私也不甚繁多。

“李公,我家中尚有事务等待处理,便不再多打扰,告辞。”

“告辞。”

李衡也不急,他知道跟杜预的这条线,算是搭上了。

等日后杜预的父亲杜恕跟司马懿矛盾公开化,甚至可以趁机拉拢杜预。

接受了粮食,做了妥善安排之后,李衡便问薛良:“我们县里现在在籍有多少人来着?”

“若是算今日的,已经有两千。”

“才两千?”李衡顿时底气来了,“去转告董子陵,就说我要一万人!”

“一万人吗?”

“对!一万人!”

是时候大量开矿,大量开水渠,大量烧砖了!

当天傍晚,渭河北岸,大魏陈仓县。

“人被抓起来了么?”陈仓县刘质疑惑道,“不是说蜀军秋毫不犯的么,另外十几人呢,没有一起闹吗?”

“没有闹起来,听说那个陈仓县令出来了,亲自抓的!还被抽了十几耳光,打得好惨。”

“妄言!”刘质怒道,“他是陈仓县令,本官是何人!岂有此理!本官这个陈仓县令算什么!”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81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