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41章 我出个价:这些纸,三千石,一粒米都

第41章我出个价:这些纸,三千石,一粒米都不能少!

“妙啊!”赵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纸,露出了痴迷的神态,小心翼翼地触摸着。

“这纸杜君有多少?”

“数万张。”

赵虞霍然站起,不可思议地看着杜预,脱口而出:“不可戏言!”

“不敢欺骗赵公。”

赵氏兄弟二人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动和震撼。

想想人类第一次发电报,第一次打电话,第一次见到第一台电脑,第一次见到第一台智能机,会是什么心情?

这些都是人类科技史上划时代的产物。

再想想,当一群原始人穿着兽皮,在林间狩猎的时候,他们的同伙最多有多少人?

在那个连文字都没有的年代,组织大家一起狩猎,只能靠语言。

仅仅只有语言,一次性能组织起多少人呢?

一个上课的学生,如果不做笔记,当时对自己的大脑很自信,之后还记得多少?

在远古时期,如何让更多人凝聚在一起?

只能在兽皮上画一些图案了。

当大家看到那个图案,就知道是自己的地方。

但这个时候,没有更多的符号给人看,靠说话来管理大家,最多也就管理到百来人。

后来更多的符号出现了,部落认识这些符号的人也稍微变多了,他们成了符号表达意思的传达者。

那些不认识符号的人相信了他们的话,都聚集了过来。

不相信他们话的人依然单独行动,于是单独行动的人消失在了广袤的丛林中。

更多人加入生产中,部落变成了城邦。

符号有了一个登上大雅之堂的称呼:文字。

它是解释万物的符号,只有智者才能认出它来。

在上古时代,如何让小小的王国正常运作?

请一些学识之士,让他们著书立传,用这些书里的文字去告诉民众:兼爱非攻,道法自然,尊卑有序,明其法禁等等。

后来,又有一个男人用文字告诉大家: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帝国的版图第一次出现了大一统。

过一百多年,另一个男人也用文字告诉大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

帝国在接下来,终于对至高权力第一次达成一个共识,并且开始向一个统一的秩序演化。

再后来,在地球的另一边,有人用文字写了一篇宣言,大肆印刷,告诉大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新的认知洪流开始蔓延全世界。

接着,人类用无数的文字累计了科学理论,建立学校,将理论记录在书本上,让更多人吸收。

工业革命时代,《国富论》、《进化论》、《资本论》等横空出世。

不同的国家,日益紧密,贸易催发了契约。

世界需要更多的贸易。

于是,有人开始用文字告诉全人类:去消费吧!

人类发明的这种特殊符号,在生产力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起到了让更多人快速达成认知共识的作用。

例如统一王朝需要儒家,不是儒家选择了统一王朝,是王朝选择了儒家,于是等级有序成了共识。

如果没有共识,会怎样呢?

春秋战国因为没有共识,打了数百年。

越庞大复杂的组织,越需要共识,越需要呈现出繁琐的文字,来维持着统一性。

自然,就更需要更便捷的载体。

所以,在古代,朝廷要掌握两根杆子:一是枪杆子,二是笔杆子。

豪强之所以是豪强,是因为他们祖上得到了发家机会之后,一代又一代开始积累。

他们掌握了庞大的资源,站在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

赵氏兄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纸,会感到很惊奇,但第一次听说有数万张,他们脑子里的一些想法开始发生变化。

“纸在何处?”赵虞忍不住问了一句。

“在我那里。”杜预说道。

“杜君在何处得到了如此多这等纸?”

“请赵公恕罪,这事暂时无法言明。”

“那杜君将这纸与我二人观看,是何用意?”

杜预看了一眼周围,赵氏兄弟立刻意会过来。

赵俊对周围的人说道:“尔等先退下。”

周围的人纷纷告退。

两人满眼期待地盯着杜预。

杜预看着赵虞,问道:“赵公可想要这纸?”

赵虞倒是怔了怔,说道:“却有想法。”

“可以卖给赵公。”

赵俊却问道:“为何卖与我们?”

“赚钱。”

赵俊又问道:“仅仅只是赚钱?”

“若是赵公有其他顾虑不方便要这些纸,在下不敢强求。”

“要,你这数万张纸,开个价。”

“三千石粮食。”

赵俊摇了摇头,说道:“杜君莫非是在开玩笑?”

“在下并未开玩笑。”

“你有几万张纸?”

“四万张。”

“你凭什么觉得值三千石粮食?”

“如果赵公认为这个报价过高,便作罢。”杜预说道,“我们再谈谈丝绸的买卖,丝绸可以按照之前的价格来。”

“那伱这纸打算如何处理?”

“当然是派人运往陇西郡。”

赵虞和赵俊对视一眼。

赵俊说道:“两千石可行?”

“赵公。”杜预起身,规规矩矩行礼,“我们还是聊聊丝绸的买卖吧。”

两人眼中略有不悦,这小家伙明摆着油盐不进啊!

赵虞问道:“四万张纸,若是用完了,可还有?”

“源源不断。”

“当真?”

“可随时派人去京兆府杜陵县找在下。”

“京兆杜氏乃是望族,杜君说的话,我们自然相信,只是三千石粮食实在有些多,你要给我们一些时间……”

“赵公见谅,在下此次出来匆忙,时间不多,不如我们谈谈丝绸的买卖?”

赵虞和赵俊脸上青一块白一块。

都是望族,装什么装?

三千石粮食确实很多,但对于你天水赵氏来说,也很多?

在大汉朝时期,一个太守一年是两千石。

天水赵氏从宣帝时期开始封侯,世代累计为官。

尤其到了东汉,豪强并起,庄园堡垒经济出现。

豪强进一步做大,围田圈人,发展私人武装,财政、人事、舆论一手抓。

曹魏建国之初,号称举国人口汉时一大郡。

季汉账面人丁全部加在一起,也没有东汉蜀郡多。

东吴更夸张,发展了几十年,账面人口直接负增长。

最有名的说法是三国时期总人口只有不到八百万。

西晋统一之后一核算,结果有一千六百多万。

排出不在籍的兵户等等,人口数据差距太大。

西晋依然有诸多地方豪强,这个人口是否是准数?

足见这个时代的豪强本身实力之强悍。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81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