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39章 大汉的印钞机?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39章 大汉的印钞机?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08 14:39: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39章大汉的印钞机?

董宏和薛良都疑惑地看着李衡。

薛良问道:“郎君到底做什么?”

“吸纳更多的人进来啊,而且是短时间内。”

董宏问道:“凭什么!”

“凭我们提供农具。”

“那只能吸收流民,流民毕竟有限,魏军一直有屯田之策,也有吸收流民的策略,我们能在两个月时间吸纳八百多人,已经足够了,凡事不能操之过急。”

李衡突然说道:“如果我们不仅提供农具,我们还提供布匹呢?”

“是你上次说的那个策略?”

“没错!”

董宏知道他想干什么,之前一直念叨着苎麻。

后来还派人去砍了不少苎麻回来,剥皮抽筋,又是用水浸泡,又是晒干。

董宏说道:“明公可知道我们自己也需要准备冬天的衣物?”

“我当然知道,所以多纺织一些。”

“那明公可知纺织一匹布需要多久,如果满足我们自己之后,再去以此吸纳他人,还需要多少?”

“至少准备两千匹布。”

董宏又问道:“从苎麻丝上纺车,到一匹布完成,需要多久织出来,你可知晓?”

李衡沉默不言。

董宏一看就知道李衡对这件事没有任何概念,他提醒道:“从线上纺车开始算起,纺织一匹蜀锦,需要三个月,纺织一匹普通的麻布需要半个月,我们现在能拿出来织布的人,也就近两百人,两百人要完成两千匹布的纺织,需要五个月时间,而且每天不停地操劳。”

董宏一边说,一边坐在水渠旁边。

水面上涟漪阵阵,稻田里传来蛙叫声。

既然李衡想谈论这件事,那就把话说清楚。

免得以后这家伙天天提这件事。

“让她们不停劳作五个月,他们有些人连自己的房屋都没有搭建好,一旦天气转凉,睡在何处?”

李衡说道:“我没有说让现在的两百余人全部加入进来日夜不休地去织布。”

“那你的两千匹布如何完成?”

“伱跟我来。”

“去哪儿?”

“跟我来就知道了。”

“你今天就算把嘴巴说破,我也不会赞同你的意见。”董宏冷笑了一声,“人力对我们来说实在宝贵,凡事有先后,你虽然是县令,但我心中有大义!”

“嗯,你心中有大义。”李衡点了点头,继续往前走。

几人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前面的水渠,拐了个弯,在一片杨树林前面的水渠旁停下。

水渠里,有一个转动的木质装置。

董宏认得,造纸所的水碓打纸浆就是用的这种装置。

利用水流,传动水里的轮,带动岸上的装置。

不过眼前这个岸上的装置,却不是打纸浆的水碓,而是一台……

“这是?”

李衡说道:“很显然是纺车。”

“这是纺车!”董宏有些惊奇。

“我们能借助水力打纸浆,就能借助水力纺织。”

“此物可行?”

“薛良,你动手让董子陵开开眼界。”

“喏。”

看着这台水力纺织机,李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工科天才,不过薛良确实很不错。

早在一个多月前,他就与薛良在商量这个事。

如果这事放在这个时代的欧洲,李衡肯定办不到。

但是这个时代的中国,难度倒还真不大。

水碓就是在汉代出现的,借用水力对于汉代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马克思曾经对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具下过一个定义,发达的机器必须具备三个部分: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

水力纺织机的发动机就是水轮。

汉代纺车本身就是用绳轮传动。

其实李衡对这些也不太了解,之前他准备尝试的时候,薛良就带着他找来一台纺车,具体解释了很多。

李衡就提出用水车带动纺车的想法,薛良就开始想办法。

直到现在,李衡才切身体会到,农业时代的中国,在某些科技上确实领先了不少。

汉代的纺车是可以加拈、并合比较均匀一致、不同粗细的丝或弦线的。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叫做”汉瑟”的乐器,它的弦是用十六根单丝合股加拈成的,每一根都纺得非常均匀,能发出协调的音律。)

当然,他这么认为,并非是动不动就高歌老祖宗厉害。

他是一个探索性人格,他认为,后代一定要想办法,一代比一代优秀,不能忘记过去的成就,但不能没事就搬出先人的成就来自我感动一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薛良摆弄起来,董宏明显被吸引住了,他问道:“这是什么?”

薛良一边摆弄,一边说道:“是纱锭,这个纺车一共有八个纱锭。”

“八个?”

董宏被彻底震惊住了。

“这个想法是郎君提出来的,一开始我也觉得荒谬,尝试了十数遍,真的能成!”

薛良的语气也很兴奋,他的动作非常顺畅。

先是将带过来的苎麻线放置在纺车上。

然后将连接水轮和纺车的绳轮安装上去。

水轮在流水的作用下,转动带着绳轮,力传导到纺车上,纺车开始运作起来。

这下想来沉稳、淡定的董宏,眼珠子差点没有凸出来。

“为了防止线相互缠绕,我还在这里设置了一些木叉。”薛良指着下面那一排说道,“不过这些木叉恐怕用不了多久,需要定期换。”

“之后用铁叉代替。”李衡补充了一句。

这个水力纺纱机运作起来,并不太顺畅,但织布已经能满足了。

“若是将此物送回成都,我大汉的锦岂不是……”董宏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蜀锦。

蜀锦现在可是远销曹魏和孙吴。

蜀锦最大的痛点就是供不应求。

李衡说道:“不行,它还太粗糙,只能先织布,而且通过它织出来的布紧密度还需要调整,但我们招募百姓过来,只要给那些百姓布,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要知道,三国时期,粮食和布帛可是硬通货。

相当于伫立在这里的这台水力纺织机,是一台变相的印钞机。

“而且这个水渠的水流有限,我们需要加大它的流水量,这也需要更多的人。”

李衡转身看着董宏,说道:“现在你还觉得我们无法完成两千匹布么?”

“可以!但你为什么如此着急吸纳更多人来?”

“因为汉魏之间上个月刚打了一仗,司马懿现在已经知道我们在围田,下一步他会施行坚壁清野,如果考虑得更激进的手段,他甚至会强迫这一带的所有百姓迁移到长安一带,给我们留出一片没有人烟的空地!”

李衡此言一出,董宏再一次呆住了。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82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