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418章 气急司马懿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418章 气急司马懿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12:00:35 来源:顶点小说网

李衡没有表态,但他心中对陆抗的认可更进一步了。

南北对峙不是一两场决战就可以结束的,南北对峙必然是数次大战役的对抗,无数次战争的对峙,无数个兵家要冲的争夺。

濡须坞是吴国无数北伐合肥失败后建立的要塞,是为了遏制魏军南下。

魏军真的不能南下吗?

魏军是可以南下的。

如果把时间这个维度再拉长一点,正史上的魏国在这段时期之所以没有南下伐吴,是因为内部本身有很多问题。

等司马氏强势上台,经过几代人的整合后,就出现灭季汉,倾国之力,数路伐吴,一战定乾坤的局面。

陆抗说的濡须坞是双方对峙中,谋一域中的一个小环节。

“说下去。”李衡淡淡道。

“魏军占领了濡须坞后,濡水将彻底控制在魏军手中,长江进入淮南郡的入口被堵死,我们失去了以攻为守的据点,魏军则得到了以守为攻的据点。”

“各为其主罢了。”

魏军占据濡须坞后,杜预的水师将无法渡过濡水进入巢湖。

正史上,司马昭想立威信,攻打此处,被诸葛恪击败。

以丞相的度量,还不至于要杀陆抗。

“好,那便如此,以后你待在我身边。”

“大将军是因为我的父亲是陆伯言,所以招揽我吗?”

孙权就亡国了?

无论是濡须坞,还是合肥,还是庐江郡,还是广陵郡,还是襄阳,或者南阳,都是在扩展后勤据点。

这对于陆抗这种身份敏感的人,算是比较合适的。

李衡本身也就将一个物尽其责,更何况陆抗是这个时代难得的人才。

“喏。”

三月十二日,建业失守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洛阳。

“是的,应该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些并不难想到。”

“不是,我招揽人才,从来不看出身,人才就是人才,人才和出身,是两回事。”

李衡突然说道:“我缺一个参军。”

李衡问道:“可有破敌之策?”

“濡须坞无法绕开,只能强攻,但濡须坞地势险要,想要强攻并不容易,最关键的是,只要魏军不断增援,就不可能攻下来。除非魏军无法增援,大将军将濡须坞封死。”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外人,他没有资格让益州放下仇恨。

但现在没办法,已经进来了。以李衡现在的实力,不怎么需要忌惮成都那些家伙,但这个政治问题他不可能粗暴地绕开。

因为仇恨也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放下的。

参军的职位并不高,属于基层幕僚。

甚至无数人怀疑这份消息是假的。

曹操当年和孙权在濡须口打了一场,孙权败后,立刻请降。

“我刚才说的,很多人都知道。”

潇洒了大半辈子的刘备,因为感情用事,而葬送了大好的局面。

因为李衡是二月发的兵,这才三月,建业就失守了。

而且这也不仅仅是度量的问题,杀陆抗,吴郡其他人如何想呢?

而陆抗一句话就能从目前复杂的局势中说到攻打合肥最关键的一点,这足以说明,在军事上,他是天才。

他和益州的关系,更多的其实也是利益关系。

以后曹魏还有没有人愿意投降呢?

最关键的是,可以下放大量的船,将长江战线拉开,形成多线进攻,进入采石矶,兵临建业。

他也不在乎益州放不放下仇恨。

而这个小环节,在双方争夺合肥这个战略要地中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孙权一直想要攻打合肥的原因,吴军在合肥站稳脚,就意味着魏军不可能从濡须口到长江上,就无法将战线推到建业门口。

刘邦那种匪气十足的人,内心却极其冷静,甚至核心是一台政治机器。

他对权力本身也没什么兴趣。

说到底,长江以及长江支流的分布影响的是双方各自的后勤,谁能抢占桥头堡,谁就能在后勤方面占据主动地位。

司马懿此时正在案前批阅公文,他面色苍白。

他愿意站出来做很多事,还是心中有一点理想主义,就是丞相的那一点点理想寄托。

如果没有丞相,他去哪里都无所谓,去做点小买卖,或者买百亩地,过一些清贫的生活也可以。

一般人喜欢用一大堆的话来阐述各种无关紧要的问题,最后不知所云。

陆抗愣了一下,意识到这位大将军是向自己抛出橄榄枝。

玩政治,玩的不是自我感动。

“你刚才已经说了很多了。”

司马懿还在批阅,那是郭淮发来的一封信。

“父亲!”司马师急匆匆走进来。

“很多人都知道?”

李衡愣了一下,这也许就是知识的诅咒原理吧!

天才总觉得很多事太简单了,大家应该都会才对,不可能不会。

如果走陆路,就很容易被已经提前开始集结的敌军以逸待劳,或者被切断后路。

而等魏军在长江以北的各县彻底站稳脚跟后,就能缓解南下的后勤压力。

“大将军,我愿意做这个参军,我感觉到您是真的想要招揽我,欣赏我。”

“我与你父亲之前……”

也就是说,从长江抵达合肥的水道被切断了。

“不愿意吗?”李衡又问了一句。

陆抗说的以守为攻是指魏军在濡须坞站稳脚后,会造船,那里距离长江很近,随时可以将船只下放到长江。

不过话说回来了,陆抗的身份很特殊,李衡不可能要求益州放下仇恨。

对人的傲慢和愚蠢,也所知甚少。

当年李衡就是以参军进入诸葛亮的身边的。

一时间,震惊了整个洛阳朝堂。

这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说出来的策略?

果然是陆逊的儿子啊!

这种人如果在季汉,估计丞相会开心得不得了。

“大将军如何断定我的才能呢?”

“你还年轻。”李衡笑道,“你很有才能,但你的阅历有限,对世事所知不多。”

最后,还说回到军事上那个最经典的总结: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一个月不到!

魏军可以围而不攻,等汉军粮草尽,魏军不战而胜。

郭淮部此时就在江夏郡,但江夏郡的长江上,汉军战船云集,魏军几乎无从下手。

司马懿聚精会神地回复着郭淮的汇报,他写着写着,突然加快,然后一把抓起文书,扔了出去。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44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