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445章 濡须坞我要定了,玉帝来了都没用!

只要最高领导沉得住气,下面的人自然也能沉得住气。

如果最高领导情绪化过于严重,败一两场就掀桌子,下面的人就会乱。

情绪是个好东西,它能把大好局面完全葬送。

它能让一个人像牵线木偶一样被牵着走。

它能一个人永远待在底层无法翻身。

司马懿和司马师父子可以说完美地克复了人类这个致命弱点。

李衡在这方面没有司马懿做得好,但好歹在如此重要的时候,他是识大体的。

从六月二十一日,合肥魏军陆续抵达徐州战场,司马师便开始兵分两路,对王凌展开掎角之势,发起猛烈进攻。

双方当天分别动用了重砲,弩兵、步兵和骑兵。

尤其是曹魏的骑兵。

此次徐州之战,曹魏骑兵数量高达五万,占据了一半的数量。

而且全部配置了双马镫,冲锋起来,在纵深数十里的战场上,如同一大片钢铁洪流。

他们分出多支,对汉军长达五六里的防线做了侧翼迂回进攻。

并且这种进攻频率非常密集,先是用弓箭大量冲击,满天的箭雨冲击到汉军步兵铁甲上,发出无数叮叮的声音。

然后再对汉军做冲锋状。

当然,汉军骑兵也给予了充分的还击,他们在战场上来回奔走,掩护侧翼,使魏军骑兵始终无法全面展开手脚。

这种规模的对峙,双方在彭城到吕县之间,展开了数天。

魏军以兵力优势,占据主动一方,不断对汉军进行猛烈的进攻。

但始终无法在短时间内击溃汉军。

这个时候,魏军突然发现,之前一路狂飙的汉军,突然仿佛变成了乌龟,无论魏军怎么引诱,都不会分出多支兵马。

王凌在中军稳如老狗。

即便每天都有伤亡数字报给他,他依然淡定自若。

他的这份底气就来自李衡的那份气度,以及对他的信任,和给出目标的明确性。

他发现李衡和其他的权术大师最大的不同就是,李衡这个人给指示非常直接且明确。

绝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给个模棱两可的指示,以备之后随时甩锅。

这种做事风格,让汉军上下的目标都非常清晰,心里也都有底。

六月下旬,司马师在徐州侵掠如火,徐州原本已经投诚大汉的各州郡,立刻摇身一变,把城头的旗帜换了,开始歌颂大魏天子。

扬州的局势却与徐州的截然相反。

羊耽是个文官,他一辈子都没怎么打过仗,谁知道今年刚他妈的来扬州,就遇到了李衡北伐。

而且这操作是纵横两州,把魏军两州之兵力全部逼出来了。

这种级别的战场,操盘手一般都是曹操、周瑜、诸葛亮、司马懿、陆逊这种级别的。

连关羽、张辽、典韦、王凌、毌丘俭这种猛将也只能是第二梯队。

他羊耽何德何能作战在这种高难度的战局中坐镇扬州?

心中的苦,恐怕只有羊耽自己知道了。

在祈祷着濡须坞能防守数月之久的时候,六月二十五日,更多的汉军战船云集濡须口附近的江面。

濡须坞是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的水口,水口处停留有吴国之前的战船。

这个地形,对于进攻者,就是地狱级别的存在。

两山都是居高临下,水口战船一挡,敌人来多少死多少。

这就是曹魏和孙吴数十年都在争夺的要冲。

孙权能多次北伐合肥,就是因为占据了濡须坞。

曹魏之所以数十年不能南下灭吴,也是因为吴军卡死了濡须坞。

站在濡须山上眺望下去,长江上的汉军战船,就像房屋上的瓦片一样排列密集。

当天,汉军使者抵达了魏军主将军营。

守濡须坞的司马师的心腹陈骞,这个人颇有谋略。

濡须坞如此重要的地方,司马师自然不放心给别人。

而出使魏军的则是陆抗。

陈骞见到陆抗,问道:“你是何人?”

“在下汉大将军参军陆抗。”

“哦,你是陆逊之子?”

“是的,家父陆伯言。”

“既然你是陆逊之子,为何要投降李济安?”陈骞道,“难道你不知李济安害死了你的父亲?”

“我父亲之死,我很清楚。况且,各为其主。”

“好一个各为其主,不愧是陆伯言之子。”陈骞冷笑道,“你来我这里作甚?”

“来劝降。”陆抗道。

“劝降?”陈骞愣了一下,大笑起来。

其他魏军军官也大笑。

“李济安在长江待了两个多月了,他兵强马壮不假,但他攻得上来吗?”陈骞直言不讳地说道,“濡须坞固若金汤,李济安下不了手,却天真以为可以劝降我等?”

众人又是一顿发笑。

“能劝降。”

“少年郎,看你十七八岁的样子,拿过刀,杀过人吗?”

“没有杀过。”

“没有杀过,你就敢当使者?伱以为两军交战,真的不斩来使?”

“斩了我,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陆抗笑道,“发泄心中的不满?若杀我,可以让你们感到开心,杀便是。”

“杀你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小子作甚!”

“那就是了,既然不杀我,就听我把话说完,等我说完了,你们再慢慢嘲笑我便是。”

“好,你说,你如何劝降我们?”

陆抗道:“我猜测,濡须坞只有两个月的军粮。”

他此话一出,陈骞脸上闪过一丝阴霾。

“你继续说。”陈骞笑道。

“我军已经切断寿春、合肥到濡须坞的水道。”

陆抗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不可能!”陈骞道,“你们如何切断?濡须口在我们手中!”

“从庐江郡走。”

“那更不可能,庐江郡太守文钦不会眼睁睁看着你们到合肥的。”

“将军何不去问一问呢?”陆抗平静地看着陈骞的眼睛,看得陈骞有些错愕。

“我去六安问?”

“去合肥问问就可以,或者看一看。”

众人沉默下来,再也不像刚才那样嘲笑陆抗。

陈骞却硬着头皮道:“我们在濡须坞的军粮至少囤积了一年有余。”

“哦,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劝降了,我军继续渡口合肥和濡须口。”陆抗道,“大将军说了,给你半个月时间,如果不投降,以后想投降也没机会了。”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41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