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帝辛的人生模拟器 > 第52章 纺织厂

帝辛的人生模拟器 第52章 纺织厂

作者:三流手残小作者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14 02:57:54 来源:顶点小说网

妇好纺织厂,这座大商王朝最大的纺织工厂,曾经在巅峰时期拥有多达七千名女工在此辛勤工作,形成了一幅繁忙而和谐的画面。然而,由于北地羊毛供应的中断,工厂的羊毛制品生产被迫暂停,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工厂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然而,大商的纺织业并非仅依赖羊毛,丝绸、麻布和棉布同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困难中,纺织厂里两千余名女工们依然忙碌,甚至更加忙碌,因为她们需要填补羊毛制品的空缺,特别是棉布的需求大幅增加。这群女工们苦大仇深的忙碌着,而陪伴着子受观察工厂,几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身形佝偻的老妇人。尽管她们外表苍老,但眼神却如孩童般充满活力,每个人声音洪亮,身手敏捷,显示出她们非凡的实力。

子受深知,这些老妇人都是修行者,实力最弱的也已达到炼神境界,而最强的甚至已达到仙人境界。她们是大商王武丁的妻子,那位着名的女将军妇好的亲卫,生前陪伴妇好征伐四方。在妇好去世后,她们便成为妇好的守陵人,默默守护着她的陵墓。

子受费尽心思才说服了十几个人帮他管理纺织厂,这些管理者都非常出色。纺织厂里除了学堂里的女工们的孩子外,没有一个男性。子受觉得自己能进入这个全是女性的纺织厂,完全是因为商王的缘故。

这些老妇们将子受团团围住,仿佛护仔的母鸡一般,她们生怕子受对女工们做出不轨的行为。子受也明白,自己被曾祖父武丁给坑了。武丁是个名副其实的渣男,他的妻子妇好在前线南征北战,而他却在后方过着夜夜笙歌的生活。妇好多年征战,身体遭受了无数暗伤,最终才英年早逝。而这些老妇们是妇好从奴隶中挑选出来的,她们从妇好那里学会了修行,如果没有妇好,她们连基本的尊严都无法保留。因此,妇好对她们来说,不仅仅是主公,更是师傅和母亲。

也是因此,这些老妇们对武丁这人渣的血脉充满了厌恶,她们对子受的态度充满了戒备和警惕,就像防贼一样对待他。面对这样的待遇,子受感到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忍受这种尴尬的氛围。他尝试找寻话题来打破这种氛围,子受道:

“羊毛断了后,纺织厂还好吧。”

几个老妇人虽然说不喜欢子受,但公私分明,为首的老妇人回道:

“幸好棉花的大量存货,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应对羊毛的短缺。尤其是棉布,它能完美替代毛制布。”

想起棉花,子受也是欣喜不已。自从他发上位后,就发出高价悬赏奇花异草,后来有人从遥远的西方为他带来了珍贵的棉花。当子受收到这份的礼物时,他慷慨地赏赐了来人。这份慷慨之举不仅彰显了他言而有信,也希望能鼓励更多的人拿来他需要的种子。

农博士们对这种棉花进行了精心种植,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改进驯化。如今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子受自己不知晓到底种了多少棉花,但他知道,现在棉花能够替代羊毛填补市场空缺,想必数量一定是非常可观的。

思及此外,子受又问道:

“大天工前几日来纺织厂,打算为厂子改进设备,你们怎么拒绝了?”

围着子受的几个老妇人中有一人脸上全是厌恶的说:

“说是为了改进设备,实际上是心怀不轨之徒想混进纺织厂的借口而已。”

“嗯?!”

子受眼睛一亮的看着出声的老妇,满脸都是吃瓜的表情。老妇好像明白了子受误会了,她冷啍一声说道:

“学堂!”

在妇人的提醒下,子受立刻意识到,如果太学是朝歌最着名的学院,那么妇好纺织厂的女子学堂无疑已成为朝歌最大的女子学院。这里聚集了女工们的孩子、被收养的女子,以及来自朝歌贵族大户的优秀女子。

学堂之所以如此有名,全仰仗于学堂的院主。她本是妇好的亲卫,因其天赋和资质堪称一流,妇好凭借自己的人脉,将她送到了传说中的西王母的道场——西昆仑修行。经过百年的努力,她成功修炼成仙人,并成为西昆仑的记名弟子。由于西王母与玉清圣人的道场都在昆仑山脉,西王母和玉清圣人的门人弟子自然经常互相交流,因此她不仅精通西王母的道统,还熟练掌握阐教炼器的技巧,这使得她在朝歌凡人顶级大匠们中拥有极高的声望。难怪大天工会会费尽心思来接触她。

子受无奈地笑了笑,他明白,虽然身为商王,他可以凭借身份进入纺织厂,但在学堂,那位学堂之主未必会给他面子。在大商,只有两个人能自由出入学堂,一个是太师闻仲,另一个是太学的负责人李长风。闻仲是因为他是截教弟子的身份,而李长风则是因为女工们的孩子和被捡回来的男婴,到了一定年纪就会不能继续在学堂学习,会被送去太学。如果有人想把女儿送入学堂,就需要拜托李长风帮助引荐。久而久之,两人交流频繁,成为了朋友。

然而,子受却连踏入学堂的资格都没有。他也渴望得到玉虚宫的炼器之法,但他明白,那位女仙一定不会给他面子。看来,他只能寄希望于李长风了。子受也有点尴尬的说:

“设备还是要改进的。”

“没有不让他们研究改进设备,只是他们…唉!”

负责纺织厂的妇人无奈地叹息,如今大商众多部门都因设备而获利,她们并非愚昧之人,不会因个人厌恶而耽误公事。然而,大天工这一群只知钻研的匠人们,在人情世故方面确实显得有些木讷。

想要为纺织厂设计设备,需要所有大匠共同参与?他们的目的大家都看出。但最让人气愤的是,这些大匠们竟然不知如何与女性打交道。他们邋里邋遢的外表让人望而却步,更别提几句交谈下来,差点让与他们沟通的妇人们气的想把他们的嘴给堵上。

在得知了大匠们的不靠谱事件后,子受感到更加尴尬,他迅速转移了话题。这次他来到纺织厂,主要有三个目的,严格说是二个。首先,他需要为在北海苦战的太师闻仲统领的大军们准备御寒衣物。其次,商容计划在东夷地区建立市场,所以他需要大量的麻布来支持这个计划。最后,子受还需要解决飞舟所需的特殊布料问题。

几位妇人把子受“押”到办公室就散了,只留下纺织厂负责人和织厂最高明的布师,北地和东夷的问题很简单,子受看了一下负责人给他的单子满意的点了点头。难的是飞舟的布料,因为飞舟还是秘密,所以天工们也没向纺织厂说明用途,只是要求布料要坚固柔韧,还要越大越好,这就让纺织厂犯了难。

子受深知飞舟的秘密不可泄露,但他巧妙地提供了所需的布料数量和样式,并了解了纺织厂的状况,询问了纺织厂的成绩和难题,展现了他的专业素养。他认为已经没有其他需要交代的事情,于是准备离开。然而,刚走出办公室,他就被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吸引了。这个小女孩代表学堂之主邀请他去学堂。

子受被邀请的喜悦瞬间涌上心头,他微笑着接受了邀请,并礼貌地询问了学堂的情况。小女孩活泼可爱,充满好奇,他们的对话充满了欢声笑语。子受对学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告别了办公室,和小女孩一起走向了学堂。

子受步入学堂后院的幽静小院,只见两位茶艺师正在烹茶。小女孩将他带到后,向几人施礼后便离开了小院。子受打量着两人,一位是宛如二八年华的倾国倾城佳人,身着墨绿色羽衣,用一支粉色镶着桃花玉簪子挽起秀发,然而她的眼中却充满了对子受的厌恶。另一位则是李长风,子受尴尬地行了一礼。这位女子曾是自己曾祖母的亲卫,也算是自己的长辈,更是西王母道统的弟子。她们那一脉以护短和记仇着称。

子受顶着女子满眼的嫌弃,坐到李长风的身边。李长风深知这位道友与商朝王族的渊源,因此也不敢多言,只是自顾自地品茶,完全无视子受求助的眼神。

子受坐在冰冷的石凳上,却感觉如同坐在炽热的火炉上。女子在一旁专心致志地烹煮着清茶,丝毫没有回应子受的迹象。她时不时地用轻蔑的眼神瞥一眼子受,仿佛他是一堆无用的垃圾。

子受看着两人各自沉浸在清茶的世界里,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流。他感到有些尴尬,然而,更让他感到无奈的是,他坐了这么久,竟然没有茶盏递给他,明显是不想招待子受。忍无可忍之下,子受终于开口问道:

“不知前辈叫小子来,是有何指教?”

“哼!”

女子冷冷地哼了一声,不再多言,只是用一种像看垃圾一样的眼神扫视着子受,那眼神中充满了轻蔑和不屑,让子受感到十分不自在。他正准备再次开口时,女子突然扔给他一枚玉简。子受疑惑地看着玉简,女子又冷哼了一声。这一刻,子受恍然大悟,女子的意思很明显,她是在下逐客令,子受带着玉简离开这个小院。

在子受离开的同时,李长风也起身向女子告辞,并跟着子受一同离开了。小院内恢复了宁静,只有宁静如水的月光洒在竹林上,一切仿佛未曾发生过,只留下女子轻声的话。

“也不知道杨儿看上他什么。”

子受步伐匆忙地离开了小院,他拒绝了送行的人,很快就到了纺织厂的门口。他坐上车后,让李长风也上来,将手中的玉简递给了李长风。李长风接过玉简,他用神识轻轻一扫,眼神中不禁流露出惊讶的神色。

“这是份炼器心得,噫~好像不止包含了阐教炼器的精髓,更蕴含着西王母一脉的独特手法。”

子受闻言,也是微微一惊,他转过头,看着那座不断缩小的纺织厂,心中不禁对那位女子的想法充满了好奇与疑惑。他实在无法理解,这位女子是什么意思。然而,他的心中更多的是喜悦和期待,他将玉简交给了李长风,他可是精通符箓的大家。而玉虚宫的炼器技艺也常常涉及到符箓之道,这对李长风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子受也不愿意破坏李长风的好事子受坐在华丽的马车中,他闭目养神,仿佛在世界的喧嚣之外。直到马车抵达巍峨的王宫大门,他才轻轻睁开眼。他吩咐车夫将深陷在研究中的李长风送回太学,而他自己则悠然返回王宫。

他首先回到后宫,那里住着三位怀孕的妃子姜、黄、杨。他轻声询问她们的身体状况,感受着她们腹中新生命的动静。他的眼中充满了对小生命们的期待。

然后,他回到主殿,那里的文书已经堆积如山。最近,他因为深陷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书。虽然紧急且重大的事务通常由六部共同商议解决,但仍然有不少需要他亲自决断和知晓。子受深知这些文书的重要性,他立即着手处理这些文件。他逐一仔细阅读,透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文件,他仿佛能看到大商的点点滴滴,感受到大商的脉搏。

最终子受忙碌至半夜,终于完成了所有繁琐的公文处理工作。他大致了解了近期大商的重大变化,包括西岐和东域的七十万战俘在短短几个月内,开路修桥、开凿河道,为国内带来了显着的改善。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初三大诸侯一同反商,而清除乱贼后大商的政令得以顺利下达基层,这是大商强大和繁盛的关键一步。

看着眼前的一切,子受心中充满了欣喜。他回想起当初大商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那些艰苦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如今,他终于看到了大商的繁荣景象,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sdingdiannn/ddk41082198/3670580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