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192章 尖刀

1255再铸鼎 第192章 尖刀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1259年8月29日,淮南西路,黄陂县。

黄陂县位于大别山以南、长江以北,在后世属于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区,但是现在还是淮南西路黄州下的一个县,再往西南去过了长江才是荆湖北路。

但是,如今这个江北重镇已被忽必烈率领的大军攻下,小小的县城外铺天盖地的都是蒙军的营帐。

忽必烈在蒙古人中应当算个异类,与劫掠成风的大多数蒙古将领不同,他听从麾下汉人文士的建议,治军严谨,辄有军士犯法,便定要斩首示众。这一路南征过来,秋毫无犯当然不可能,但比起蒙哥汗亲率的西路军那种攻下一城便要将满城男女皆掠走、还动不动屠城的德性可要强多了。之前,汉军千户董文炳攻陷台山寨,将其中数千居民掠为奴隶,忽必烈知道之后便把他们全给放了。

也是因此,大军驻在黄陂,却鲜有本地人反抗,嗯,其实更多的原因还是被蒙古铁骑的赫赫凶名给吓住了。虽说这支大军的主力还是汉军,真蒙古大兵并没多少。

此时,大营正中饰有华丽纹路的大帐内,这支大军的统帅,威名显赫的忽必烈,正坐在精美的波斯地毯上,审阅最新的军情。

忽必烈有着典型的蒙古汉子的粗短身材,脸色红润,今年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雄心勃勃的时候。他左手拿起一份文书,略略一读,右手便放到了一边,矮桌上堆着的文书飞快减少。

突然,他停了一下,从一份快报里抽出一份汉文写成的文书,递给旁边一个汉人儒生,说道:“郝先生,茶忽得了一份宋人的文书,你给俺读读。”

“郝先生”名郝经,是北地汉人文士,自幼家贫,好读书,后来被世侯张柔发掘,得到重用。1252年,忽必烈以皇弟的身份在金莲川开邸,召郝经询问政策,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此后就把他留在身边作为顾问。此次南征,郝经出谋献策,立功甚大。

前不久,他刚给忽必烈上了一份《东师议》,指出蒙哥亲率的西路军舍弃蒙古铁骑机动灵活的优势,去强攻有天险凭恃的坚城,是舍短取长,必然无功而返。破局之计唯有在忽必烈率领的中路军身上,只有以雷霆压顶之势攻破鄂州,威压江南,进而支援上游的西路军。若是西路军取得突破,那正好两军合一,直取东南;若是不行,也可以用已占领的土地为条件跟南宋议和。不管如何,忽必烈都将起到重大作用,这自然让他很是高兴,决定依郝经的计策,渡江攻取鄂州。

虽说如此,但其实郝经在北地是属于鸽派而非鹰派,之所以献了进取的策略,是因为他认为南北这样反复拉锯下去会造成更多的生灵涂炭,所以还不如早日一统。

郝经恭敬地双手接过文书,略微一看,读了起来:“……今夏谍者闻北兵会议,取黄陂民船系筏,由阳逻堡以渡,会于鄂州……”

他读完之后,双手把文书放回矮桌上,然后解释道:“大王,这应当是沿江制置司的榜文,说的是这个夏天,宋人的间谍探得一条消息,内容是我军要用黄陂的民船连成浮桥,从阳逻堡渡江,攻打鄂州。”

忽必烈听了,豪爽地大笑起来,说道:“有这回事?怎么俺都不知道?哈哈,不过说的不错,要真这样就好了!”

忽必烈最近心情不错。他去年底从开平率军出发,七月份到达了汝南,之后命大将拔都儿前往汉水上流准备粮草,做出攻击襄阳的态势,但是却亲率精锐暗度陈仓,于八月份一举渡过淮水,攻克了大别山脉中部的险要关卡大胜关。

从中原到长江,地图上看上去面积广大,似乎到处都是通路,但这长长的一线实际上却被两道天险给阻隔住了。在东,有淮河一线阻碍,在西,有大别山山脉阻挡。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古代,由北向南能供大军和随后的大量辎重通行的地方并不多,真正能走的路其实就两条:一是向西,进入南阳盆地,顺汉水东下,直达长江;二是向东,走庐州到达建康(南京)一带。

但是这两条显而易见的通路,南宋自然也早有防备。汉水上游,修建了著名的襄阳防线,庐州一带,也有着密密麻麻的城池和军镇。这两道防线经南宋上百年经营,修筑了无数坚城堡垒,现在正值战时,又格外加强了警惕,不说固若金汤吧,但想硬啃过去,一定会嗑掉一嘴牙。前年,蒙将董元蔚进攻襄阳,未果;今年,塔察儿攻淮西荆山,虽然轻骑四处劫掠,但是并未攻下真正的坚城,大军不可能通行。

忽必烈亲率大军南下,怎么看是要增援这两路中的一路,但他却不走寻常路,两条路都没选,而是带领大军,于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渡过淮水上游,一举攻占了大胜关,紧接着从大别山脉中少数几条能通行的道路中,一直插入了湖广平原之中!

大别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补给困难,但是四万大军就这样迅速从山道中穿插到了江北的平原之中,宋兵望风而逃,根本形不成有效抵挡。大军出了大别山,顺利攻陷了江北重镇黄陂县,完全绕过了襄阳和淮西防线,进入了南宋的腹心地带,兵锋直指江南重镇鄂州,天下为之震动!

现在的鄂州并非后世的鄂州市,而是在武昌一带。只要拿下了这里,蒙军进可顺江之下,攻取江南,退可截断江运,阻止南宋支援上游的合州和重庆。只要等到上游的蒙哥攻陷重庆,两军会师,南宋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

忽必烈又翻了几份文书,大都是好消息,心情愉悦,掏出酒壶喝了两口,对郝经说道:“明日大军便去江北扎营,预备攻打鄂州!嗯,俺北军不习水战,怕是不能速胜。不过没事,只要俺这边一直打着,那吕文德就不能去上游捣乱了,等到俺大汗哥哥把那钓鱼城攻下,顺江而下,鄂州还能抵得住?”

郝经立刻恭维道:“大王英明。”

忽必烈笑了笑,但是又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头说道:“上游打得不错,下游也得用力才行啊。塔察儿被夏贵挡住也就算了,李璮明明都打过河了,怎么还没动静?郝先生,你前阵子见过那李璮吧?他在干啥子?怎么还没打到扬州?”

几个月前,亲王塔察儿率领几支汉军,在强攻淮西防线的同时,还派小股部队掠袭江淮一带,忽必烈也派了郝经和杨惟中两名文臣过去,作为蒙古汗廷的使节去招降那里的官员,途中还与李璮接触了一下。

郝经想了想,说道:“李益都受淮扬一带宋军牵制,而且……听说胶州有刁民作乱,他调兵回去平乱了,所以没有余力南下。不过他已经开始在淮南筑城,年内应会有突破。”

忽必烈回忆了一下,果然记起去年底的时候,山东送来一份“匪乱”的急报,但那时他没怎么当回事,只让李璮自己处理:“哦……俺记起来了,是那啥东海贼什么的吧?这李璮也真够弱的,这么久还没镇下去。郝先生,你替俺写封信,催促催促他!”

忽必烈是蒙哥指定的汉地总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都归他管,不过现在世侯的自主权仍然很大,忽必烈也不好直接插手,只能动动嘴皮子。

郝经行礼道:“是!”

忽必烈很快就把这件不愉快的事抛到了脑后,说道:“行,咱准备一下,明天就去江边,准备跟宋人大战!”

到目前为止,忽必烈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战略成功,但是在具体的战术上,还没打过真正的大战,以蒙古人的标准看来不算真的胜利,因此一直期盼能好好战上一场。

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了他的意料。

三十日,大军自黄陂县移动到了长江北岸,在此扎营立寨,准备水战。

第二天,九月初一,正当蒙军厉兵秣马,准备给宋军一个下马威的时候,忽必烈却突然收到了西线亲王穆哥遣使送来的惊天噩耗,蒙哥汗在钓鱼城下亡故了!

大帐之中,忽必烈红着眼睛对来送信的怯薛喝道:“说!俺大汗哥哥是怎么死的?!”

怯薛看了看周围的郝经等汉人,没说话。

忽必烈怒道:“说吧,都是自己人!”

怯薛哭丧着脸,说道:“大汗亲临前线,被宋狗的砲石击伤,不久后就……就不治了!穆哥他们不敢声张,只说大汗是得了疫才死的……”

说完,他上前两步,对忽必烈小声说道:“穆哥还说了,现在大汗死了,最要紧的事是有新大汗主持军政事……请大王即刻回和林,就任新汗!”

他的声音虽然小,但耳朵竖着的周围人可都听清了。

这时候不表忠心不是傻子吗?

郝经立刻带头说道:“请大王即刻北归,以系天下之望!”

旁人慢了一步,暗骂一声,也学着说道:“请北归以系天下之望!”

忽必烈心里欢喜,但是面不改色,悲痛地说道:“俺受大汗哥哥的命令,领军南征,现在一点功都没立下,怎么能就这么回去呢?等上了长生天,俺怎么有脸见大汗?不要说了,等到灭了赵宋,给哥哥报了仇,俺再回去!”

蒙哥和忽必烈都是托雷之子,他们的兄弟还有很多,其中在历史上出名的有四人:老大蒙哥、老四忽必烈、老六旭烈兀、老七阿里不哥。

此时忽必烈已经将汗位视为必争之物,但这时候他心中最大的竞争者还不是之后与他作对的阿里不哥,而是正在统军西征的旭烈兀。

旭烈兀奉蒙哥之命,率军西征,一路上灭国无数,征服巴格达,箭指地中海,可谓武功赫赫,最符合蒙古人的口味。算算日子,他这几年也该回和林了,到时候正逢蒙哥身死,他要是就任汗位,肯定是一片叫好声,忽必烈这等没什么军功的富贵王爷,如何能跟他争?

所以忽必烈必须要在鄂州一战中打出声威来,有了军功,争夺起汗位来才有底气。

想到这里,他见众人还有再次劝进的意思,也不假客气,直接摆手道:“你们不用劝了,明天随俺上香炉山,制定军略,定要痛打宋人,为大汗哥哥复仇!”

(sdingdiannn/ddk248666/139142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