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193章 过江

1255再铸鼎 第193章 过江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钓鱼城,坐落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上,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 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

当地既有山水之险,又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道,可通达四川各地。反过来说,川蜀内外沟通,也多要经钓鱼山下过,因此钓鱼城钉在这里,便是扼住了出川的咽喉。

钓鱼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

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蒙哥率四万大军,号称十万,亲征四川,一路势如破竹,就连剑阁那样的天下险最终也拿了下来。这让他一开始并未把钓鱼城放在眼里,只当是普通的坚城,即使手下将领术速忽里提出坚城不宜攻不如用少量兵力围困大军直取重庆的建议,也未采纳,直接让大军备战,准备拿下这座小城立威。又让手下汉军史天泽部在东边布防,阻挡重庆方面的援军。

史天泽倒是很好地完成了打援任务,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派来的援兵就一直无法到达钓鱼城,支援也送不进去。但是围攻钓鱼城的主力大军,却在城前碰了个头破血流,一路上投降的汉军几乎在城下流尽了血,最终也不得寸进,最后甚至连蒙哥自己也折在了这里。

蒙哥一死,西线蒙军也不可能继续留着干耗,只得北撤。他们这么一撤,中路的忽必烈部就成了一支孤军,陷入了宋军的三面包围之中。此时,偷渡大别山的缺点也已经显现,跨越山道运输补给难度极高,忽必烈又不准劫掠,所以大军的粮草储备日益减少。湖广湿热,一向困扰北军的流行病问题也冒了出来,简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灾难。

……然而,即使是这么支凄惨的蒙军,也不是宋军能抵抗的。

1259年,九月初一,黄陂县,武湖。

江北黄陂县东有一座大湖名曰“武湖”,此湖后世也有,但面积远不如现在大。现在的武湖,西邻黄陂县城,南部有一个小口与长江相连,内部有成熟的造船业和捕捞业,船只众多。

今日的武湖上,两艘大船正在相互接近,其中一艘上面挂着“解”旗号,另一艘挂着“张”旗。它们相向而行,很快相互抛出钩索,拉到了一起。突然间,“解”船一名赤脚赤膊的壮汉带着几个水兵,荡索跳到了“张”船的船楼之上,拿着竹刀开始“大杀特杀”。而“张”船上的主帅也不甘示弱,带着亲兵拿竹刀反推了过去,一时间打得难解难分。打到热闹处,两帮人觉得竹刀不过瘾,干脆抛了开来上去玩起了摔跤。

“好!”旁边船上观战的忽必烈喝彩道。“解家那个壮士是谁?打得真是猛!”

他身边一名剑眉星目的年轻人答道:“是解诚万户的部将朱国宝,一向有勇名。”

这个年轻人叫苏合木仁,汉名陈嵬,自幼就学于河北大儒李冶,精通汉文和术数之学,深受忽必烈赏识,现在带在身边做百工收税官。他不但能给忽必烈打理财务,连帐下诸将也记得清清楚楚。这解诚、朱国宝,还有对面的张荣实,都是忽必烈手下的水军将领。

蒙军的水上力量不如宋军,忽必烈自知这个缺陷,因此提前就开始培养自己的水军,这次南征便一起带上了。

宋军原本在武湖南口设立了一处军堡“阳逻堡”控扼湖口,但现在阳逻堡已经被蒙军控制,这武湖就完全落入了忽必烈掌握之下,如同一个新手村一样,蒙军可以从容地在湖中准备战船、操练水军,掌握了出击的主动权。就这样,宋军本来不重视蒙军的水师,用大号战船封锁江面,以为无虞,但竟被蒙军出其不意夺去了两艘。

现在,解诚和张荣实他们就拿着新俘虏的两艘大船,在武湖里面进行着又一轮的操演。

忽必烈点头道:“很好,张荣实也打得不错。明日让董文炳和张柔他们也操一下,后日歇息,初四日就出战!”

……

三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忽必烈预定要出战的初四。

可是天公不作美,明明昨天还是晴天,今天就下起了小雨,天色昏暗,实在不像是作战的好时候。

水军万户解诚对忽必烈劝诫道:“大王,如此这般,让弟兄们去与宋人拼杀,那自然是不怕的,可这天候晦暗难行,万一船撞上什么浅滩暗石损毁了,不是白白送了吗?”

忽必烈脸色不太好看,出门顶着雨转了两圈,还是力排众议道:“就今日出兵!你们怕,宋人也会以为你们怕,所以就不会防备!今日就是最好的出兵时候,都动吧!”

众将无奈,只好各自准备去了——

结果,就在他们在阳逻口集结好的时候,天色却突然放晴了!

这下子可就戏剧化了,蒙军船只一下子从阳逻口喷涌而出,而宋军怎么也没想到蒙军会在这样的天气出兵,因此就没在外面派兵防备,等到发现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

“哈哈哈,天意在我,小的们,都给我用力划啊!”

勇将董文炳率敢死士数十百人冲在前面,乘艨艟击鼓急进,直达南岸,其余诸军也争先恐后,一齐进军。宋军匆匆迎战,三战皆败。

而张荣实带着他那艘缴获的大船和大量小船直接往北岸上游杀去。宋将吕文信本来带了二十多艘大船在那边驻守,但今日轻敌没有出动,被张荣实直接堵在港里,俘虏两百人,甚至吕文信本人都被他给斩了。

解诚的部将朱国宝更是带着蒙军水师的主力与宋军在长江正中激战,“前后交战十七次,夺宋船千余艘,杀溺宋兵无数”。

就这样,蒙军趁天赐良机战胜了宋军水师,乘胜抵达了南岸,控制了南岸浒黄洲上的港口,在此驻军,自此掌握了长江通行权!

九月初八。

忽必烈乘一艘不起眼的小船抵达了长江南岸:“啊,这里就是鄂州地界了吧?俺来了这么些天,可算是能看见了,这就要给它打下来!”

控制长江航路后,忽必烈征途再无阻碍,今日刚到,第二日,大军便将鄂州城(武昌)团团围住。

……

九月十一,汉阳。

“这……什么时候修起来的?”

长江西岸的汉阳城头,贾似道亲自上城,用一枚东海人送他的望远镜观察对岸武昌城的情况。这枚望远镜是伽利略式的,放大倍率只有三倍,然而在当下来说仍然是不可多得的珍宝,贾似道赶赴京湖前线后更是深刻地认识到了它的价值,贴身携带着。

他原本在西边的江陵(荆州)坐镇,听闻北军渡江的消息后匆匆赶来汉阳处置危机,每日观察敌情。现在通过望远镜,他观察到对岸的武昌城外不知道什么时候修起了相当规模的工事,其中更是有一座高达五丈的望楼,在江西岸也能清楚的看到。可想而知,站在这么高的望楼上,蒙军必然能对城中的动静洞若观火,刚开打信息战上就输了一筹。

“汉阳城中,尚有一千战兵可调……”贾似道盘算起了手头的兵力,但很快就发现捉襟见肘,于是只能无奈地看向西方的汉水方向:“只能等姓高的来了。”

……

但实际上,蒙军现在的情况也不怎么好。

忽必烈看着手中的报告,又抬头对身边的苏合木仁问道:“存粮,就只能吃三天了?”

苏合木仁无奈道:“大王,这还是省着吃呢。如今我军虽过了江,但宋军还在侧环伺,没法大举运粮过来——即使能运,江北黄陂也没多少粮啊!”

之前忽必烈禁军中劫掠,所以他们的军粮大部分只能靠后方运输和民间收购,这可就紧巴巴了。

忽必烈一脸凝重。

这时,旁边坐着的郝经趁机劝说道:“大王,顿兵坚城之下,于军不利,不如早日北归以定天下……”

他毕竟是鸽派,当初鼓吹忽必烈进军是为了早日一统,可如今蒙哥那边都撤了,再打不也是白打吗?

然而另一侧站着的蒙将拔都儿就不爽了:“撤撤撤,你们这些汉人胆子小得像兔子一样!说什么粮草不够,外面那么多民户,出去缴来不就行了?都打到这里了,连城都不攻就撤,是想让大王成为部民的笑话吗?”

郝经往西边一指:“没看见么,西边汉阳城已经挂起‘贾’旗了,那是京湖制置贾师宪的旗!有他在汉阳调度,四面八方的宋军都会前赴后继,我军纵使能攻下鄂州,不也是被围困的下场?还不如早日回撤,保存实力,这才是天下根本!”

忽必烈看着他们争执不下,有些左右为难,可这时候,外面有怯薛将两个宋兵送了进来。

“这两人是怎么回事?”

“报告大王,是城中有兵出来袭扰,不过被我们的望楼提前发现了,调兵围堵,活捉了这两人。”

“是这样?”忽必烈大喜,又转向郝经,“郝先生,你快问问他们,城中现在有多少兵将?”

郝经无法,只得对两名俘虏问起话来。帐中除了他还有不少会汉话的,所以他也不好遮掩,一五一十问了出来。

听了问话的结果,忽必烈大喜:“原来重兵都在襄阳,鄂州城空虚,兵都是现征的!那姓贾的也只是刚到,汉阳没多少兵!太好了,那还等什么,赶紧给俺攻城!粮草也不用等后方运了,去民间取吧!”

郝经无奈地摇摇头,到底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于是蒙军各部步兵动员起来,开始准备攻城,而骑兵们也没闲着,四出涌向了整个鄂州,“取‘逃民弃粮’,聚之军中,为攻取计。”

当日,各部就开始在北、东、南三面攻城,虽未攻下,但也试探出了墙头虚实,只待第二日——

“不好了!”

忽必烈亲自登上望楼,只见浩浩荡荡挂着“高”旗的船队自西边汉水而来,抵达了长江东岸,大量军队下船登陆,进入了鄂州城中!

(sdingdiannn/ddk248666/139143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