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43章 庆元府

1255再铸鼎 第43章 庆元府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月28日,庆元府,望海镇。

明州是习惯称呼,现在南宋官方的正式名称已经是庆元府了。庆元府的港口位于甬江入海口处的望海镇,溯甬江往西南方向上行约20公里,在甬江南侧的鄞县,才是庆元府的府治所在。

望海镇虽只是个镇,却也不可小觑,屋舍林立,商业繁盛,石板路纵横,人流密集,繁华不下于胶州。

海洋部众人在望海镇逛了一会儿,走到甬江边上,走在前面的王广金突然停下来,手指着江面,大张着嘴,说:“我靠,那是……轮船?”

众人连忙跟上来,看向江面,惊讶地发现甬江上真的行驶着几艘“轮船”:船身两侧有三对或者四对桨轮,不断转动着划着水,推动船身无视水流和风向轻快地航行着。要是再多一根烟囱冒点黑烟,简直就是活生生的蒸汽轮船嘛,这可真是稀奇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车船吧?呦嚯,真牛啊,这东西或许我们可以研究一下……老许,你们上次来见过吗?”韩松听说过这种船,但见到实物后还是产生了一些时空错乱的感觉。

旁边的许嵩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他们上次去鄞县,是沾陈一成的光坐的花船,“没,上次没注意。要不我们上去看看?”

众人对此都很有兴趣,当即表示同意。于是他们涌到渡口边,找到一艘停泊待客的车船,一问是去鄞县的,便上船了。只是这价格有些贵,去鄞县40里的水路,一个人要100文铜钱,比寻常渡船要贵了近一倍。

这条车船长约10米,三对桨轮,上层结构和后世的客船倒是有些像,甲板是平的,中央用篷子撑起一个简易客舱,甲板底下是水手们用人力驱动水轮的动力舱。

一群人在船上东看看西摸摸,韩松凑到在船尾掌舵的船主跟前,做了个揖,问道:“请问东家,你这船到鄞县,为何船价如此之贵?”

船主奇怪地打量着他,心道上船前你不嫌贵,怎么到了船上反而问起来了?但看这群人髡发短衣,应该是不知道哪里的夷人,也就勉强解释了一下:“我这车船,费工又费料,但又快又平稳,当然要贵些。”

“费工可以理解,费料是如何说?”

“唉,你不知道啊,这车船机关复杂,用上几个月便朽坏滞涩了,到时便得更换。一年几换,船价能不高吗?”

“原来如此,多谢东家。我能下到船舱看看吗?”

“唔,公子你不嫌味道大的话,就去看吧。下面也没什么好看的,都是些臭烘烘的苦汉子。”

韩松走下船舱,下面的味道确实不太好闻,六个**上身的壮汉坐在底下,满身大汗,有节奏地用脚蹬着传动轴,不时拿起旁边的水袋喝一口。韩松仔细观察了一下传动机构……其实没有什么传动机构,连接两侧桨轮的轴直通通插在船舱里,没有任何变速或者转向结构,传动轴上插了三块木板,间隔120度均匀排列,壮汉们不时朝木板蹬一脚,然后收回腿,过一会儿再蹬一脚,总体来看非常低效的样子。

韩松叹了口气,退了出来。其他人也轮流下去参观了一遍,没过一会儿都出来了,然后一群人挤在船舱里,悄悄地讨论车船的改进方案。

……

于此同时,望海镇,一间挂着“四海奇珍”招牌的商铺门前,魏万程等人背着几个箱子在此停住,门口的小二赶紧朝里喊了一声,然后热情地迎了过来。

“史掌柜,好久不见!上次我带来的玻璃器可卖了个好价钱?”魏万程打了个招呼,走进门去。

店里一个锦衫长须的中年胖男人正迎出来,闻言一愣。

他刚才看到魏万程,就觉得有点眼熟,听他说起玻璃器,才想起是去年北边来的一个冤大头,带了几件上等琉璃器还有一面水晶银镜,却只要了两千四百贯就打发了。

想到这里,史掌柜微笑起来,迎了上去。

“哎呦,这不是魏公子吗?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来来来,魏公子这次又带了什么好东西?”史掌柜赶紧请魏万程几人坐下,又招呼小二上茶。

这个四海奇珍店据说是鄞县某大族开的店,主要做些买进卖出的转口生意——收进北货,卖给南方商人,再收进南货,卖给北方商人,再从其中捡出一部分上品运到鄞县甚至临安发售。现在环顾店内的货架,什么皮毛、人参、瓷器、丝绸、香料、珍珠、工艺品等等各地奇珍琳琅满目,不愧“四海奇珍”之名。

史掌柜做了多年生意,自然深谙低买高卖之精髓,上次魏万程来这里卖货,就狠狠压了一笔。其实魏万程对此也心知肚明,但东海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没有销售渠道,到哪里都是挨宰,还不如找家熟悉点的呢。

“史掌柜,来看这四维琉璃玉碗,晶莹剔透,浑然天成,要集齐这一套可是费了不少力气啊。”魏万程拿出一块红布,铺在桌子上,又拿了四只玻璃碗出来,放在红布上。

这一套碗是非金属组用模压工艺做出来的,仍然是深绿色的,而且颜色并不均匀。不过这反而多了一点异样之美,再加上表面没有任何纹路,突出了材质自身的特色,颇有汝窑雨过青天瓷的风味,简约不简单,以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也还算不错了。

史掌柜眼前一亮,拿起来看了一下。这种成色的玻璃器并不罕见,不过这四只碗的形制与常见的碗大体相同又有点说不清的区别,确实有种别样美感。而且,四维?

他翻来覆去把碗看了一遍,果然在碗底发现了一个“廉”字,又把另三只碗翻了个底,果然分别是“礼”“义”“耻”三字。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这可了不得了。要知道玻璃器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西洋可不通行汉字,如今这一套“四维”碗光靠这几个汉字,就与寻常玻璃区分了开来,显然大有钱途啊!

不过史掌柜毕竟是老江湖,脸色波澜不惊,放下碗慢条斯理地说道:“这碗成色不佳,也无纹饰,按理说只是下品。不过四只碗一般大小,又按文字成套,也是费了一番心思……嗯,看在魏公子是熟人的份上,一百二十贯我就收了。”

要是别人,说不定就忽悠过去了。但魏万程对商业技巧也很是娴熟,一看史掌柜这做派就知道有戏,既不灰心,也不恼怒,而是不急不慢地讨价还价起来。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以220贯成交。这个价格史掌柜自觉还有不少利润,可对于魏万程来说至少赚了二百贯,更别说这四个破碗其实只是量产品,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四维套碗只是开胃,紧接着魏万程又拿出一套文具出来,包括一个玻璃砚台、一个玻璃长条形镇纸、一个玻璃笔筒,还有一个玻璃搁笔架,笑嘻嘻地等着史老板出价。

这套玻璃文具的技术含量和成色可要高多了,不仅如此,还更贴合了南宋市场——能买得起玻璃器的不都是文人士大夫么,整天摆弄些杯杯碗碗瓶瓶罐罐多俗啊,还是文房四宝有气质嘛!

他本以为史掌柜看了这套宝贝之后会吃惊、会贪婪、会假装不屑一顾,但万万没想到,对方的反应比他想象的还大得多。

史掌柜一把站了起来,表情都恭敬了许多,客气地将几人请上了二楼客厅。上楼刚一落座,他对着魏万程就是一做揖,说:“魏公子,实在是唐突了,也不需再冗谈了,今天的货,我用三千贯收了,就算给公子赔罪,何如?”

魏万程有些惊讶,这批玻璃器他本来打算卖个1500贯也就差不多了,毕竟品质比后世的透明玻璃差得远。没想到史掌柜居然主动出了这么高的价格,这是要干嘛?

史掌柜看着他的反应,笑呵呵地说:“魏公子,我没猜错的话,这批琉璃器是你家人自产的,没错吧?”

居然被看出来了?果然不能小觑了这老狐狸啊。魏万程略一沉吟,问:“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不是也没什么,但如果是的话,难道公子的胃口只限于这几百贯的小生意,不想做些成千上万贯的大生意?”史掌柜开始煮茶。

听了这话,几个东海人都是一愣。

“这……”

史掌柜看他们反应,知道已经猜对了,捋着胡子说道:“海外番商,老夫也认识不少,什么大食商人、波斯商人,都见得多了。据他们所说,这玻璃器,在西洋也如同中土的瓷器一样,不过是砂土烧制而成,只不过跨洋越海多有损耗,才昂贵无比。当然,饶有暴利,也是人家的本事,不是我想指摘的。

公子家里能做出琉璃来,必然有能人异士,不过这与我无关。我想说的是,公子拿这几件琉璃器过来,与我讨价还价,争夺几百贯的差价,徒耗心力,没什么意思。何不一次运个几十数百件过来,由我代销,赚上数千上万贯呢?”

魏万程暗暗吸了口气,这史掌柜所图不小哇!

实际上商务部确实在打玻璃批发的主意,毕竟工业部非金属组那边流程已经跑得差不多了,产量很快就能上去,到时候不想办法批量销售,难道还继续一件两件小打小闹?

但现在搞销售可不是后世那么简单,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获得商品可不只有“拿钱买”一种办法,一旦外界发现了你这里有源源不断的珍贵的玻璃器流出来,难保不会有人起觊觎之心,直接逼上去动用政治手段乃至军事手段去抢啊!

所以他们现在还是十分慎重,好东西只敢一点点往外输出,准备等过个几年培养出充足的销售渠道后再扩大输出量。没想到这第一站在史掌柜这里就露馅了。

正当魏万程思虑着如何回应的时候,队里另一个东海人发问了:“庆元府这么多商家,我们为何非要卖给你呢?”

史掌柜笑道:“确实,如果诸位遍访商家,每家卖一些,或许确实能多卖不少钱。但那样一来,岂不是整个庆元府都知道琉璃器能大量到岸了?到时候还能卖出这个价吗?更别说还会引来有心人的觊觎。”史掌柜腰板一直,露出自豪的神色,“诸位可放心,我家店可是与鄞县史忠献公家有关系的,堂堂正正赚钱,自不会做那下三滥的事。而且届时诸位把琉璃器卖给我,我家可远销至临安、建康、江西诸地,不会堆积在庆元府跌价。事关重大,还请三思。”

(sdingdiannn/ddk248666/139128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