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774章 第一把火:铁路网

1255再铸鼎 第774章 第一把火:铁路网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月10日,东平郡,平阴县。

位于泰山山脉西北部的平阴县是环泰山铁路的重要结点,自一南一北两条铁路合龙后就飞速发展起来,而黄河大决之后,南北商贸依赖铁路的程度大幅上升,此地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

现在,在既有的单线铁道之外,东海商社旗下的铁道总公司已经开始修建第二条平行铁道。而且这新铁道用的不是过去的750mm半轨,而是完全的1500mm标准轨,潜在运力大幅提升。

旧铁道依然在繁忙的运营着,就在现在,一台崭新的“轩辕”型蒸汽机车拉着一串车厢自东而西向平阴县的方向快速接近着。

轩辕型是澎湃动力最新的机车产品,行列式为0-4-2,采用了先进的小火管锅炉——燃烧室产生的烟气通过64根细长的火管与锅炉水箱之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热效率大幅提升。整台锅炉每小时能将5吨水蒸发为0.65Mpa的水蒸气,驱动两台蒸汽机,每台由一个500mm的气缸为主体,整台机车输出功率可达200kw。

今天这台机车负载不多,后面的只是客厢,没载太多货,所以速度很快,超过了60km/h,在铁轨上轻快地前进着。黑色的圆柱形锅炉冒着烟,两侧的气缸不断释放出蒸汽,前排的红色排障铲威武霸气,间断鸣起的汽笛更是令人心旷神怡——至少在火车爱好者眼里是这样的。

这列车逐渐驶向了平阴县,不过却并未驶入火车站,而是向北一拐,在一处大工地前停了下来。

一队近卫兵下了车,检查周边安全后,郑绍明和陆平两人自车上走了下来。

“宰相大人好!陆国公好!”工地的负责人是一位资深劳工,在临时车站前摆了花,拉了横幅,恭恭敬敬迎接来视察的两人。

郑绍明脸上一窘。说起来夏国今年正式建制,他在其中也大力推动了,因为明年他的第二个任期就结束了,今年改制,还能混上“第一任宰相”的名头。但是真被人从首席改口称呼宰相,还真是不怎么习惯,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陆平倒是面色自若地对负责人摆手道:“行了行了。老黄不是我说你,别跟你那些新手下学溜须拍马的那一套,咱华夏不兴这个!好了? 赶紧撤了? 看在你多年辛苦的份上,也不记过了!”

黄负责人脸上流汗? 赶紧带人收拾会场了。

郑绍明笑了笑? 然后看向北方河上挺立的六个桥桩和已然有了个雏形的桥身,赞叹道:“自古以来? 从未有人能在这般大河上建桥,而如今就要在我们手上实现了!”

这处工地? 正是平阴清河大桥的建设工地。

黄河大决后? 梁山泊日渐枯竭,南清河几近断流。北清河要好一些,有其它水源所以并未断流,但也水量骤减。这一点对于过去的航运来说是个麻烦? 但对于新兴的铁路系统来说却是个机遇——现在北清河宽度和深度都大幅减小? 正是修建一座大桥,将河北山东两省紧紧联系起来的好时机。

经勘测后,铁总决定把第一座清河大桥放在平阴县,当地临近上游,水量较少? 河道较窄且较平缓,而且不会干扰到太多航运? 铁路正好可以顺便延伸过去。

清河大桥和之前成功修建的大沽大桥、沂沭大桥、滦河大桥等一系列大桥采用了同样的工艺,都是先趁枯水期用大木在水中围出一片不透水的密闭区域? 类似后世的沉箱工艺,再在内部填充土石、钢筋、水泥? 筑成桥桩? 然后再搭建上桥面等后续设施? 构成完整的大桥。但相比最初的简陋条件,如今用的水泥、钢材等材料的质量都上了不止一个台阶,工程师和技工也多了许多,还配备了许多人力和蒸汽机械,工地上处处可闻机器的轰鸣声,施工能力相比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经过一年多的修建,这座大桥初现雏形,如同一条巨龙般横跨两岸,也无声称赞着华夏国的力量和气魄。

郑绍明站在岸边,看着高耸的桥桩,心旷神怡,忍不住对陆平问道:“今年之内能完工吗?”

陆平笑了出来:“我说宰相大人,你是想早点建成,好搞个献礼工程么?”

郑绍明老脸一红,羞道:“呃,哪有,大桥早日建成,也好早日通车沟通南北不是?”

陆平摇摇头:“今年肯定是不行了,明年差不多吧。这东西不能急于一时,总得保证质量安安稳稳修成才行。而且光修好了桥,对面铁路没接过来也没用,按部就班地来吧。”

“是啊,按部就班吧。”郑绍明叹了口气,又问:“对面的铁路是修到邯郸郡对吧?”

“对,出去后经东昌郡、大名郡,修到邯郸去,然后连接到南北的燕襄铁路。这两条都是二类。”陆平说着,又掏了一副随身携带的铁路图出来,上面已经修建的和计划修建的铁路用虚虚实实的线勾勒着。

郑绍明看了看图,感慨道:“嗯,很厉害,但还是在地图上只占了一点点,不知道何年何月铁路网才能真正构成啊。”

陆平笑了笑:“嘿,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不过也别只盯着修路,钢铁不够也没用,得等平滦钢铁厂投产了,修路速度才能再上一个台阶。”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新朝初立,也定下了三个大计划,其一就是大修铁路,将国土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个工作主要由东海商社下属的铁道总公司完成,但社会上也存在一些私营的小铁道公司,为了协调彼此的进度,尚书省成立了兵部下属的铁道司,专门统筹协调全国铁路规划。

规划中的铁路分了三类:一类是短期内就有盈利前景的,比如现在在清河沿线修建的短线铁路;二类是一时无法盈利,但中长期来看仍有重要价值的,比如说连接燕京和平阴的这两条长线铁路;三类是即使是长期来看也难以盈利,但在战略上有重大作用的军用铁路,草原上的漠南铁路就属于这一类。

其中一类铁路修建容易,只要有了计划很容易就募集到资金,不太用费心。三类铁路既然是军用,那么也就由枢密院规划,费用从军费中出,由军队中专门的铁道旅修建维护,也不用尚书省多管闲事。所以,铁道司主要规划的就是第二类铁路了。

长期来看,水运仍将在未来的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好钢用在刀刃上,铁路的修建应当主要是补充水运的不足,而非去跟水运抢生意。

鉴于河北一带得内河多是东西流向,所以规划中的二类铁路以南北向为主,远景中将有三条铁路自南而北贯通燕赵大地,再用若干条横向短线铁路连接起来,构成一张完善的铁路网。

当然一时也修不了那么多,第一条开修的是“燕襄铁路”,也就是自燕京南下,沿着太行山东麓,一路将保定、真定邯郸等大城连接起来。这条铁路沿途地势较高、水患较少,修建起来较容易,而且串联起的人口较多,性价比很高。计划中,它将一路向南延伸,一直修过黄河修到襄阳去,故称“燕襄”。

这条铁路真正贯通南北,将往日难以交流的内陆腹地连接起来,一旦修成,将极大地促进内陆的商业与信息交流,影响极其深远。不过眼下预算和施工力量都有限,只能先修到邯郸,把燕京与山东连接起来再说。

郑绍明又看了看那副铁路图,上面的线路大部分还是虚线,实线大多集中在开发最早的山东省。“任重而道远啊。”

他又在图上一点,顺着燕襄铁路从邯郸往南划下去:“嗯,至少这一段已经修起来了,等全线贯通,就可以烧第二把火了。”

(sdingdiannn/ddk248666/202461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