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890章 匡扶社稷

1255再铸鼎 第890章 匡扶社稷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东宋景炎七年(华夏四年),日,荆湖北路,大冶县,流圻垒。

流圻垒位于黄石港旁,四年前被宋军夺取,因地理位置合适,后来文天祥的江西幕府就在此地设置了前线指挥部,负责就近协调指挥对湖广元军的作战。

原本这个流圻垒只是个不大的军城,如今却多番扩建,成了一个水陆联合的军事基地,规模颇大。既是军城,便内外森严,充满了肃杀气息,不过在一堆军事设施之中却有一座不同的小院落,外面看上去平平无奇,内里却装饰奢华,还有歌舞伎出入,与军事气氛格格不入。

此处小院便是中江制置使文天祥所居住的别院。文天祥自幼爱玩、生性豪奢,堪称纨绔子弟,直到当年为抵抗元军愤而起兵才一转脾性,散尽家财供应军需。不过人到底天性难改,危急时刻自然要奋发图强,但这些年来局势安靖、财政宽裕,他的惰性忍不住又冒了出来,在不影响军备的情况下尽可能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前段时间,夏国发动了对元国的最后攻势,文氏幕府也抓住这个机会,展开了对盘踞在鄂州的高达部的进攻,试图进一步收复失地。如此重大的战局,文天祥自然要披挂上阵,来到流圻垒坐镇。经过数年的经营,如今的中江军实力更胜以往,战线稳步推进,文天祥实际上不需要做什么,只是在指挥部安定人心而已。因此,他平时也闲适得很,每日午后的这段时间都要小憩一会儿。

不过今天的这个午后,文天祥却一反常态没有歇息,也没有招人舞乐,而是坐在大堂之中,脸色铁青。

他旁边的黑木桌子上放着一份简单的文件,只有薄薄一张白纸,上面的内容却骇人听闻——这是外面长江上的燎原号发来的通告,声称元军高达部已经投降夏国,要求宋军立刻停止军事行动,撤往战前的边境之后。

何等滑稽,何等可笑!

想当年,文天祥与东海国关系密切,还曾接受他们的帮助,对抗入寇的元军。可没想到几年过去,形势竟变化得如此之快,过去正义的东海国如今成了强大的华夏国,成了又一个虎视眈眈摩拳擦掌的巨兽,而且比之前的那几个还远远要更为可怕!

文天祥看过文件后就一直沉默着,见他久久不言语,坐在侧席的参赞吴浚有些急了,出言提醒道:“制置,如今夏人都下了通牒,我们是战是退,您给个话啊!”

本来前线进展顺利,昨日宋军已经胜了一局,可正要乘胜追击的时候,夏军就把这份令人震惊的通告送来了。前线将士自然人人不忿,明明战果就在眼前,再不远都是鄂州城了,可这时候却要硬生生停下来,功亏一篑,那谁能心服?可若不退,那夏军一旦发威,局面可就没法收拾了啊……

文天祥眉头一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现在麻士龙所部是在白鹿矶吧?对面的元军可撤了?”

吴浚回想了一下,答道:“麻部前日才攻下白鹿矶,元军是有序撤离,应当不会退太快。更何况如今夏军调停,他们得了支应,多半也就不会退吧。”

文天祥点头道:“还有南边的朱华、尹玉,都已就位……既然这般,那就让他们继续打!”

“什么?”吴浚眼睛立刻瞪大了,“制置,这么一来岂不是会触怒夏军?他们虽说在江上只有几条船,但若真恼怒了,西北两边的大军可是随时能调来啊!”

文天祥笑了笑,道:“元军此时得了生路,正是最松懈的时候,我们趁机进军,正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至于会不会触怒夏军……我们只打元军,打完就撤回来,他们多半会乐见其成,不会与我们为难的。”

“原来如此。”吴浚松了一口气,制置总算还是明智的。“那么撤回来之后,又当如何安顿各部?”

“嗯,是该好好筹谋筹谋……”文天祥这时候神情又开始凝重,站起身来,在大堂中一边踱着步子,一边捻着手指,吴浚也就只能陪他站着。

好长一段时间后,他才开口道:“先让各部撤回战前的营地,然后……让幕府拿个案子出来,把他们逐步撤回江西,把守各要地。此外,抽大约十个营出来,随我东去临安……迎官家入赣!”

这下吴浚更震惊了,失声问道:“迎官家……这是为何?”

文天祥叹了一口气,往北一指,道:“如今夏国上下齐心,兵强马壮,一统之势已成,必不可能放过我大宋。临安放在几十年前是处险地,然而现今情况大不同,夏国海军瞬息而至,如同被匕首逼在脖颈上一样。要尽量保全社稷,便不能让官家继续住在临安,非得迎往万妥之地不可。江西虽也临水,但江口狭窄尚可防御,总比临安稳妥些。”

吴浚思索了一会儿,道:“有理,但若临安失了,江西又能坚持多久呢?”

想到这里,他突然起了个想法,打了个哆嗦,然后看向文天祥,轻声说道:“制置,其实还有另一条路,您与华夏国公们相熟,不如……”

广个告,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就连吕文福、高达这样的歪瓜裂枣都能投靠夏国,换个闲散富贵,而文天祥从当初东海国初创的时候就跟他们关系密切,要是带着整个宋国最强的江西投靠过去,那不是泼天的功劳、亲上加亲?恐怕酬以裂土封侯之功都不为过啊!

何必非得跟着宋国这艘破船一起沉下去?

吴浚身为幕府参赞,常年参与军务,自然知道夏军之强大远非宋军能比。如果文天祥非要负隅顽抗的话,不但苦苦经营的幕府和中江军会灰飞烟灭,吴浚这些手下人也落不到好下场去。相反若是跟着文天祥“反正”,那么安全富贵总是能保证的,说不定还有希望进入华夏体制,更进一步……

他的心脏不自主地跳动起来,满怀期望地看着文天祥,希望他做出肯定的回答——

可他立刻就失望了,文天祥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拒绝道:“不行,我受宋禄为宋臣,自然便要忠于大宋。诚然我随时可去夏国享荣华富贵,但那岂是君子所为?为了忠义,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此事休得再提。”

吴浚老脸一红,低头行礼道:“制置高义,是在下糊涂了。”

文天祥摆手道:“幕府中有你这想法的估计还不少,平日间你与他们交往的时候也提点几句,定明心志。”

然后他坐回椅中,说道:“不说此事了,还是把迎圣之事再谋划一下。入江西简单,但将官家迎出临安不易。夏人在临安有眼线不说,左相陈宜中贪恋权位,也未必愿意配合我们,可能不得不用强才行,所以我才要点兵前去。”

吴浚想了想,道:“可是,赣浙之间就那几条路,若是我军大举前往,必定会惊动四方。到时候打草惊蛇,非但进不了临安,反倒还会惊扰了夏人,引动他们出手。这,恐怕并不适宜吧?”

文天祥点头道:“确实如此,所以我们不能立刻就大张旗鼓,还得寻些别的法子才行。”

他手指在桌上敲打着,慢慢说道:“陈丞相不可信任,但镇守临安的沪国公张世杰乃是忠义之士,若是对他说明形势、晓以利害,他未必会不明事理。只要说服了他,我们里应外合,就有把握趁夏人醒悟过来之前迎出官家了。”

吴浚拱手道:“制置深谋远虑……所欠之事,只余如何说服沪国公了。”

文天祥看着他笑道:“吴参赞,你可愿意担此重则?”

吴浚深吸一口气,站起来躬身道:“在下必不辱使命。”

“好!”文天祥压手让他坐下,然后说道:“倒也不必急于一时,稍后你我先召集诸参,筹谋好了军事,然后我再修书一封,你择个日子带去临安找沪国公。大宋的社稷,可就要系于你身上了。”

(sdingdiannn/ddk248666/204442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