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891章 转移

1255再铸鼎 第891章 转移

作者:修改两次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2:00: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景炎七年,日,江西,九江特别市。

七年前,文天祥为引入东海国为外援,在江州城外划了一块地“租借”给他们,让他们设立了九江特别市,驻军行商。这么一来,即便元军突破蕲州防线逼入江西,东海人为了保住这个九江市也会出手相助,算是上了个保险。

虽说这么多年来这个保险并未用上,但客观来说九江的驻军对西边的元军产生了一定的威慑,让元军调动起来畏手畏脚,为文氏幕府的发展争取了时间。而且当地的商站也促进了江西的经济,方便幕府售出特产、收购必要物资,对发展大有裨益。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双方既有旧情又有相同的敌人,关系融洽,现今却剑拔弩张,局势越来越严峻。宋军开始悄悄在江州附近布置兵力,以防九江生变,夏军自然也有自己的动作,不过宋军却难以探知。

但至少在现在,双方并未撕破脸,九江作为商贸重地依然人来人往,商船满载着人货进进出出。吴浚之前在大冶与文天祥等人议定策略后,就来到了这座城市,准备乘客船前往临安,与张世杰达成密约。

他此行低调,轻车简从,进入九江后就找了间干净的客栈投宿下来,然后命随从去置办船只。九江商旅众多,交通便利,此事并不难办,很快随从就拿着几张票回来了。

不过,吴浚看了这些票后却有些皱眉:“怎么是长江客运的票?”

长江客运是夏国商人经营的一家公司,运营着九江至上海间的好几班船,使用蒸汽动力,迅捷又不受季节影响,虽然贵了些但还是很受欢迎。

随从有些疑惑,反问道:“去临安,不就是长江客运的船最便捷吗?”

实际上吴浚并未告诉他此行的目的,他也并未意识到如今夏国已经是敌人了,乘坐敌人的船有风险在,因此按常理买了这些票。

吴浚一想,也不能怪他,再一想,实际上风险也不大,便道:“无事,那就这般吧……明日上午的船,都把东西收拾好了,届时不要遗漏。”

……

第二日一早,他们简单吃了些早饭,便带着行李离开客栈前往港区。

如今已过小雪节气,早上天气很是清冷,吴浚不得不裹了件披风。不过城市中的劳动人民醒得比他们更早,此时街面上便已经到处是人了,或是叫卖食物,或是出售货物,码头上的力夫们穿着短衣如蚂蚁般扛着各种大包,非但不觉得冷反倒冒汗。

这热闹的场景在吴浚眼中只觉得烦恼,嫌弃地看了看周围拥挤的人群后,对随从们喊道:“都看好了东西,别被偷了!”

挤了好一会儿,他们才进了港区,看到了长江和江边停靠得满满的船。

长江客运在港区之中有一个专属的“候船室”,是一座颇为宽敞的二层砖楼,吴浚他们验了票,就进去等候船只就绪。

他们预定要乘坐的那艘船是一艘长约四十米、有高大上层建筑的蒸汽船,已经停在码头边上了,烟囱上开始冒起了黑烟。一些技工和力夫在船上进进出出,检查设备、装载货物。

候船室中较为暖和,吴浚解了披风,站在临江的窗口处看着水上的船,不由得有些感慨。

这些“烟囱船”在水上行动自如,当年他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惊为天人,怀疑有神鬼作祟,后来渐渐了解原理,才不再惊惧。早些时候,见到这些蒸汽船,意味着有友军在侧,令人安心,然而现在看过去,却再度令人惊魂不定——要是它们搭载着巨炮和士兵气势汹汹而来,如今的中江军岂是一合之敌?

不待他感伤多久,客船便已准备就绪,旅客们鱼贯登船。

吴浚他们订的是“一等厢舱”,这是一种很有时代特色的舱室,面积较大,内部隔成两半,临窗一侧有桌有床,供主人居住,而临走廊一侧条件要差不少,供仆人歇脚。在社会结构仍很传统的宋国,有钱人出行时往往会带上不少仆役,这种舱室正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一等厢舱优先登船,吴浚很快进了舱室坐定。这蒸汽船有一点好,那就是有热水供应,随从很快给他冲了一壶茶来。他便一边握着茶杯取暖,一边看着外面的风景,等待开船。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他多年来往长江一带,江景看上去都差不多,水浑浑的,浪没怎么高,不断拍着岸。反倒从高高的船楼上看去,九江市的街市别具一格,街道笔直,建筑绝大多数都是四四方方的速建砖楼,单调简单,却又充满秩序。

“当初划了这么大一块地出来,没想到这才几年就占满了,继续下去不知得是什么样子啊。”吴浚喝下一口茶,感慨道。

又过了一阵子,旅客登船完毕,有工作人员逐舱检查验票,然后一声汽笛鸣响,船动了起来,离开码头。城市风光很快消失在视野中,转而出现不断重复的农田、河滩和山石,一如往常。

吴浚感到无聊,躺到床上去,开始思索起接下来的工作。“沪国公……说服他应当不难,可即便迎回官家,又能如何呢?”

……

日,上海。

汽船本身有动力,又是顺流而下,整体速度很快,虽然途中走走停停,夜间也不行船,但还是在三日后的傍晚抵达了终点站上海。

“那么,吴兄,我们就此别过了!”

浦东港区中,一名富态的披着褐色皮袍的中年男子如此对吴浚说道。

旅途烦闷,吴浚也没一直呆在船舱里,而是经常出去走走与其他人聊天,这个孙员外就是在船上认识的。

此人排场比吴浚还要大上许多,携家带口,一连占了三个厢舱,吴浚问过之后,才知他此行并非出游,而是要搬家了——孙员外消息灵通,察觉到局势起了微妙的变化,不敢再待在江州这个是非之地,准备迁移到淮东居住,于是便乘上了船。

为了保密,吴浚没有给他说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托称是来探亲,孙员外也不疑有他,随口与他扯起天下大势,倒是正戳中了吴浚的痒处。三天间两人相谈甚欢,不过现在到了终点,一个向北渡江,一个向南去临安,就只能分别了。

“那么便祝孙兄一路顺风了。”吴浚对孙员外做了个揖,迟疑了一下,又问道:“有一事,之前我一直有所疑虑却又不好问,现在即将别过,还请孙兄为我答疑解惑。”

孙员外道:“但问无妨,在下一定知无不言。”

于是吴浚便道:“孙兄嗅得先机,提前避祸,确实明智,可都到这份上了,为何不直接避去夏国,反倒来这淮东?若是战事一起,淮东不也是前线么?和江州也没差到哪去啊。”

孙员外笑道:“避去夏国确实是上策,可是夏国规矩太多,而我家一向耕读传家,去了那边恐怕一时间无从适应。比起来,淮东还是种地的多,去了置办些产业,与往日生活差别也不大。而且,虽然同为前线,淮东江州可是差远了。淮东就在夏军眼皮子低下,一旦发动如同猛虎下山,直接就给吞了,反倒不会有什么战祸。你未见那徐国公都不敢奢谈守淮,直接去镇江经营了?而江州由文制置经营多年,嗬,他老人家倒是苦心了,可若挡不住夏军反倒还好,一旦真挡了十天半个月的,那炮火连天的,遭灾的可就是百姓了。所以江州乃至江西一带万万不能呆,淮东反倒能去,等过些时日风声鹤唳,还可趁地价下跌时多买些。吴兄,你也好自为之,莫在乱世误了身家。”

吴浚深深吸了一口气,对他行礼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受教了。”

很快,孙员外就带着家人离开了,吴浚却仍然站在港口思考着。

过了一会儿,才有随从过来道:“官人,客栈已经订好了,今晚可以去歇息了。刚才我打听了一下,自上海至临安有三途,一是乘大船走海路,二是雇小船走水路,三是租马车走陆路。水路最慢但便宜,陆路最快但价昂,您看咱选哪条?”

吴浚想了想,摆手道:“暂且不急,这上海受夏风沾染甚重,咱们就在这多住几日,查探查探,过后再往临安去。”

随从不疑有他,只是点头道:“是。请往这边走吧,客栈在东南不远,我已去看过了,颇为清洁……”

(sdingdiannn/ddk248666/204451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