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382章 君临燕山

宋成祖 第382章 君临燕山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张枢相……自从宋金开战以来,以身殉国的将士有多少?”

张叔夜悚然躬身,苦道:“算上西军人员,历次战斗,总的损失不下五十万……便是御营,也有二十万以上的损失。”

“为什么不算西军?”赵桓又一次硬邦邦道,张叔夜为之愕然,西军怎么回事,谁都清楚……不管是种家,还是折家,姚家,他们的表现都算不上好,尤其是姚平仲,还当了逃兵,后来更是成了汉奸,作为大宋最早的依仗,西军着实拉胯,甚至让人羞于提起。

“张枢相,这几年朕亲自记录殉国将士,不算这一次战役,也不算岳帅打进燕京……总计有三十二万五千八百余人,其中西军有十七万出头,许多将士已经查不到全名,只知道张大郎,李三郎一类的……还有人干脆只剩下一个绰号,什么大眼,铁头……不管如何,朕都如数记下。提到西军,不要想着那些拥兵自重,畏敌不前的将门败类。要记住这些普通人,是他们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在明知必败的时候,还舍死忘生,奋勇当先,这些人都是国家的脊梁。”

张叔夜羞愧低头,“老臣知道,老臣一定让枢密院妥善核实,一一予以抚恤,不漏掉一个有功之臣。”

赵桓点头,却又不满足道:“除了这些将士之外,还有各地义军,以及那些为了后勤牺牲的民夫,全都要记下来。每一个县,每一个村,去仔细核实。我们要把他们的名字留下来,放到国史馆,放到人们的心里。”

赵桓沉声道:“纪念死者,是为了以后不重蹈覆辙……是为了有朝一日,在国家危亡的时候,还有人站出来,舍生忘死,捍卫这个锦绣山河……我们记录的越详细,做得越细致,日后挺身而出的英雄就越多。这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大事……耕读只能传家……英雄才能卫国!国不亡,家不灭。这个理儿,大家伙要想明白了!”

赵桓已经很少如此长篇大论……不过这一番话,却是从心里掏出来的,诸位宰执听在耳朵里,也默默记在了心里。

人性固然自私,可人性也是复杂的,千人千面,诚然,多数人是怯懦的胆小鬼,但也不乏勇毅的猛士,善良的好人。

多数人自私是人的本性,少数人无私,也至少是人的一种本性。

但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是少数的勇士,保护了多数平庸的人。

向英雄献上敬意,保留一口正气,捍卫一条底限……在某个时刻,真的能保护平庸平凡的你!

“光复两河,恢复燕云之后,朝廷的首要政务,就是要好好反思这场历时六年的刻骨铭心的大战……从里往外反思,从骨子里寻找根源……不论朝野,都该坐下来好好想想,我们是怎么输的,又是怎么赢的,今后该何去何从……如果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就不免重蹈覆辙!”

“关于这件事,朕准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哪怕是说天子德不配位,朕都认了!”

赵桓话音刚落,群臣震惊,吕颐浩老泪横流,跪在了地上。

“官家,当初金人围困京师,危在旦夕……天子力挽狂澜,整军经武,砥砺人心……九五至尊,亲自拜祭殉国将士,不惜下跪行礼,倾尽宫中财富,厚赏士卒……官家所作所为,已经是无可挑剔。官家圣主睿智,皆是臣等无能……皆是天下士人豪强,太过贪婪,压榨百姓,奢靡享乐,腐朽萎靡,沉溺党争……以至于人心离散,朝野纷争不断,面对金人,竟束手无策,几乎亡国!”

吕颐浩抬起头,腰背挺直,看了看其他的宰执重臣,冷冷道:“诸公,亡国教训,刻骨铭心……切莫以为光复故土之后,就能懈怠懒散,故态复萌……变法要继续推行,富国强兵,旦夕不可懈怠!”

官家和首相表态,其余众人,纷纷跪倒,肃然领旨。

待到一切交代清楚之后,赵桓急忙伏身,把一个个老臣搀扶起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朕刚刚也是有关而发,借着吴元丰殉国,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了,或许严厉了一些,但是……你们必须听进去,切莫当成耳旁风!”赵桓又绷起了面孔。

吕颐浩连连躬身,“官家深谋远虑,一锤定音,便是臣等也是茅塞顿开,终于想清楚了。”

张叔夜跟着笑道:“是啊,官家所言,让咱们好好反思,我以为应该写一本书,详细写清楚,咱们败在哪里,又胜在哪里……有了这本书在,足以提醒后人,时刻警觉,或许天下长治久安,就有了希望。”

刘韐也用力颔首道:“如此说来,这本是可是真的要好好修成才是!毕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君臣之间谈笑一阵,突然外面有了马蹄声……赵桓急忙道:“朕光顾着和你们聊了,竟然忘了真正的功臣……走吧,随朕出去,迎接他们。”

赵桓迈着大步,出来之后,迎面看到的居然是岳飞。

快半年没见,岳飞比以前瘦了不少,抬头纹又深了一些,除此之外,倒是没有别的。

“鹏举,你来得不慢。”

岳飞急忙过来,单膝跪倒,行了大礼之后,起身懊恼道:“官家,臣,臣没能抓到兀术,此战未竟全功,还请官家见谅。”

赵桓微微一笑,“不碍的,兀术也算是当世半个豪杰,女真的奇男子……没有那么容易死的。”

赵桓突然转头,看了看朝中诸公,“这场大战结束,有太多需要整理的,按理说朕不该给大家伙添乱……可朕现在有点按捺不住,很想要前往燕山府,纵马痛饮……诸公以为,该当如何?”

听到赵桓这话,大家伙的眼睛都亮了,尤其是张叔夜等人,更是早就有这个打算……大家伙沉吟了片刻,还是吕颐浩先说道:“官家,这样吧,让老臣还有李尚书,再加上虞允文留下来,军中让曲相公留下来,我们保证妥善处置……官家可以先去燕山。”

赵桓顿了顿,略有些歉意,不过貌似也只能如此了。

倒是岳飞有些迟疑,“官家,燕山府遭逢火灾,行宫已经烧毁了,臣忙着攻城略地,并没有来得及整修,官家过去,只怕依旧要在军营,住帐篷,此刻燕山府还是很冷的,臣唯恐伤损龙体。”

赵桓哈哈大笑,“别说龙不龙的,朕一个大活人,没有那么脆弱……燕云之地,念叨了这么多年,朕是等不及了!”

其余众人,无不点头。

“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

赵桓招呼文武诸臣,策马北上。

君臣走河间府,经雄州,过巨马河……一路长驱直入,毫无阻碍。

张叔夜立身马背,举目眺望,忍不住微微感叹,“老夫早些年没有去辽国出使……不知道彼时渡河诸公,可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光复故土!”

刘韐忍不住长叹,“我没出使过辽国,但我也在河边踟蹰啊!”

众人立刻想起原来当年刘韐担任过河北经略安抚使,负责防备金兵。

彼时赵佶花了一百万,买回了幽州,享受了短暂的光复快乐……童贯还因此封王,赵佶又多了一样能吹嘘的资本,粉饰他的丰亨豫大。

只不过梦太短暂了,而且醒来之后,金兵南下,所向披靡,立刻变成了大宋君臣的噩梦……

赵桓在马背上,长叹了一声,“不管是赎来的,还是谈来的……都不如打来的牢靠!”

“燕山府,是大宋的了!”

赵桓说完,纵马驰骋,踏冰渡河,来到了燕云之地。

在赵桓背后,朝中宰执,军中诸将,包括韩世忠,岳飞,刘锜,还有张荣等人……大家伙脸上笑容灿烂,迎着寒风,毫不畏惧!

他们甚至舍不得慢下来,哪怕年纪最大的张叔夜,都一再催促。

终于兵马到了燕京城外,留守燕京的诸将悉数赶来迎接……赵桓不断扫视人群,唯独缺了一个人。

“张,张相公呢?”

张俊急忙向前一步,满脸悲戚,“回官家的话,就在前天夜里,张相公走了。”

岳飞脸色也骤然一变,他忍不住道:“官家,张相公自海路来到燕山之后,不断巡视疆土,安抚将士,鼓励人心……臣,臣劝他多休息,张相公却是只说能到燕山,此生无憾。”

赵桓忍不住长叹……又一位老臣走了……赵桓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后只能道:“先进城吧,回头朕去拜祭张相公。”

赵桓催马向前,距离燕山府越来越近,就在赵桓即将进城的时候,突然从东北方向,一前一后,两只海东青肆无忌惮掠过……

赵桓斜着看了一眼,突然面目狰狞,厉声道:“把这俩畜生射下来!”

官家话音刚落,韩世忠和岳飞几乎同时取出了弓箭,随后诸将一起举弓,两只海东青发出凄厉的声音,急速攀升,终究躲不开,重重坠落在赵桓的面前不远处!

赵桓只冷哼了一声,便昂然入城了……

(sdingdiannn/ddk265256/202081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