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524章 官家生意

宋成祖 第524章 官家生意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是初入官场的年轻人,需要学习的第一课。

打通道路之后,粮食,石炭,陆续送了进来。

虽然数量还是不足,但已经可以维持了。

死一般的村子,重新恢复了生机。

“图瓦,你发现一件很了不得事情吗?”纳昔伸了伸懒腰,充满惊异道:“在这个村子里,最先送来的粮食,药品,石炭,都送给了老人,然后又分给了孩子,成年人是最后得到的。”

“尊老爱幼,本该如此!不敬老,人从哪里来?不爱幼,人又往何处去?”图瓦笑呵呵道。

可纳昔却是摇头,“假如这事情发生在我们的家乡,会怎么样?”

“会……”

图瓦无言以对,竟然面庞发烧,羞愧起来。

老人已经不能做事,留着他们,就是浪费粮食。

小孩子还不顶用……一国的根本是青壮年,遇到了灾难,自然要保壮丁,那才是天经地义的更高级的人道主义啊!

“我开始理解,大宋的君臣百姓为什么视外面的人为蛮夷了。”图瓦蹲在地上,痛苦地抱着脑袋。

尽管他不愿意接受,可事实就是如此,家乡和大宋的文明差距,是全方位的。

“或许有一天,我们可能会返回家乡,把文明带回去吧!”图瓦颓然叹道,很显然,他也没有什么把握。

可纳昔却是比他有信心多了。

“契丹正在西征,他们虽然不如大宋,却也沾染了东方的文明,契丹会给西方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的。还有……我想考武学!”

“武学?”图瓦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儿,你说点靠谱的事情行不……武学可是大宋最高学府,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一个蛮夷少年,可能吗?

“不管怎么样,我都会竭尽全力!”纳昔紧握着拳头,斗志昂扬……就连图瓦都被感染了,远的不说了,还是先想着替百姓排忧解难吧!

当下最缺的就是燃料。

面对持续的寒潮,取暖的消耗成倍增加,原本百姓囤积的木柴都不够用了。现在山上又都是厚厚的积雪,砍伐困难,短期内根本指望不上。

所以图瓦决定,再一次向朝廷上书,希望提供更多的石炭。

类似的请求像是雪片一样,送到了户部,送到了政事堂。

首相赵鼎,次相李若水,包括兵部尚书刘子羽,户部尚书陈康伯,这几位都在面面相觑,压力很大。

“赵相公,实不相瞒,昨天的时候,我们家里买了一百块煤饼……全用红纸包着,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月饼呢!”刘子羽忍不住抱怨。

其他几个人都大吃一惊,这也太夸张了吧?

刘子羽无奈摊手,他又没有撒谎,事实就是如此。

如果继续往外调拨石炭,且不说能不能支应……光是京城京城石炭价格暴涨,老百姓取暖做饭承受不了,也是大事情一件。

赵鼎沉声道:“既然缺口这么大,怎么就不能增加产量?”

户部尚书陈康伯无奈苦笑,“赵相公,你也知道,石炭是在地下,想要挖出来可不容易,这大冷的天,就算想增加产量,也要等明年才行。”

赵鼎长长叹息,“要是拖到明年,咱们就该回家了……你们户部给那些商人下死命令,让他们全力以赴。如果实在是缺人手,兵部这边帮帮忙。”赵鼎把目光落在了刘子羽身上。

刘子羽咧嘴苦笑,“赵相,现在救灾用将士们,挖矿还用……要是这些也是本分,可挖矿死伤太大,万一士兵们有了伤损,这个怎么算?”

皮球轮到了赵鼎这里,首相大人稍作思忖,就立刻道:“自然是按照牺牲将士抚恤……户部要告诉那些商人,尽量不要让将士们干危险的活儿。”

陈康伯点头,应承下来,只是他却暗暗叫苦,有了约束,肯定做不好的,以商贾的精明,必定趁机哄抬物价,百般推脱,他也只能尽力周旋罢了。

能让这几位重臣发愁,石炭的水可是不浅……就拿西山的煤矿来说,其中有三方力量主导……其一是宫里,其二是武学,武学的背后是军方。其三就是商贾,而这些商贾也不是以前那种普通的商人,在他们背后,也有当朝贵胄,甚至能通着天。

政事堂还没有胆子触霉头,可是在咱们赵官家的面前,就摆着一个圆圆的东西,大小有些类似大号的中秋月饼。

只不过这玩意外面裹着红纸,里面却是黑乎乎的煤饼。

宋代不光大量用石炭,也懂得如何让石炭燃烧更旺。

就像赵桓面前的煤饼,还有搓成鸭蛋大小的煤球,都是不错的方法……所以想靠着蜂窝煤赚钱,这个难度有点大。

买得起块煤的自然用好的,买不起的就弄点煤粉,加上黄泥,自己搓煤球自己用。

无论如何,这也算不上值钱的东西。

可是在这个冬天,情况却是不一样了。

石炭价格成倍增加,而且数量奇缺,老百姓叫苦不迭。

“刘晏,你说这一块煤饼多少钱?”

“十五个铜子。”刘晏很干脆道:“这两天还在涨价,要不了几天,过二十文也是可能的。”

赵桓面色一沉,忍不住道:“就算一顿饭只用一块,一天也要六十文,还不算取暖的消耗、一个月就是一千八百文……这个开支,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可着实不少啊!”

赵桓昂头,问道:“刘晏,你说平时就是三五文的东西,怎么就涨了这么多?”

刘晏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无言以对。

天气寒冷,各地遭灾,需求陡然增多,这都是事实。

可事实背后,还有没有别的缘由,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敢讲啊!

正在刘晏思索的时候,赵桓突然站起身,脸上含笑。

“既然这话不好回答,咱们就主动去寻找,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晏还在迟愣,赵桓却已经下旨,官家换上了寻常衣服,只带着刘晏,还有几个侍卫,从皇宫出来,直奔西山。

幸好没有影视,也没有直播……知道官家的人不少,可见过赵桓的实在是不多,尤其是放在了庞大的人群里,就更显得凤毛麟角了。

赵桓大可以摇摇摆摆,自信十足,来到了西山。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

可是这里却只有扑面而来的热闹。

人们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在一群人当中,竟然还有一些官吏,他们神色匆匆,显得十分焦急。

赵桓自然而然,随着这些人,到了一片房舍面前。

在这片房舍前面,有一个白面无须的年轻人,他穿着厚厚的狐裘,带着皮帽子,在他的大袖里还放着一只小巧的紫砂壶,不是喝一口茶水……那叫一个地道,那叫一个美!

“杨公公,兴州通判黄嘉善到了。”

小太监仿佛没有听见,又过了好一会儿,就在报信的要说第二遍的时候,他才缓缓抬头。

“黄通判有什么要吩咐的?”

那个被唤作黄通判的是个中年男子,他急忙过来,深深一躬,随后又拿出了一份公文。

“这是户部批文,让下官过来,领一千车石炭,回去救济灾民。”

小太监看了看公文,只是用单手接过,转头随意扔在了一边。

“知道了,你回吧!”

黄通判满脸苦涩,他已经来了三次了,再空手而归,怎么和乡亲们交代?

“杨公公,你看是这样,我们兴州这次大雪最大,都有三尺多深……受灾百姓何止千万,这一千车石炭,也只是杯水车薪……要是再晚些时候,只怕会冻死人的!”

黄通判躬着身躯,足足过了好一会儿,小太监才幽幽道:“黄通判,你说你们兴州受灾,其他地方,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大家伙都难,不说别的吧,就拿我来说,往常都是在宫里伺候官家的,现在连屋里都进不去,只能在外面受着寒风,不容易啊!”

他翻了翻眼皮,给了黄通判一个很明白的暗示。

黄通判迟疑少许之后,面色更加凄苦。

“杨公公,您的确是不容易,可谁让遭了天灾,都不容易。就当是做功德,给兴州灾民一条活路,回头自然会有一份孝敬,亏不了杨公公的。”

小太监默默听着,突然一拍桌子,冷笑连连。

“什么叫孝敬我?那是孝敬官家!我一个官家身边的奴婢,我要什么东西?黄通判,你在官场多年,不会连这点道理也不懂吧!”

黄通判咧嘴,他沉吟了好一会儿,这才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汇票。

一百缗!

“杨公公,府库空虚,就只有这么多了,请公公不要县少。”

小太监接过来,扫了一眼上面的数字,立刻脸色凝重,十分不悦……这么点钱,也就打发要饭的。

他捏着汇票,等了好一会儿,见黄通判着实没有更多,他也不好扔回去。

到底是一百缗,蚊子腿也是肉!

“行!也就是我好说话。”他重新抓起户部公文,又从身边的人手里接过毛笔,在上面划了两下,就交给了黄通判。

黄通判感恩戴德,连忙去后面的房舍领石炭去了。

公然索贿的这一幕,正好让赵桓和刘晏撞见,看了个明明白白。

君臣没有立刻发作,而是向后退了退,赵桓才缓缓道:“你说这东西算个什么玩意?”

刘晏苦笑:“官家,他固然不算什么东西,可跟在官家身边,也就沾了仙气!”

“放屁!”

赵桓很不客气道:“这东西朕根本没见过,他也就是个洗衣服刷马桶的货儿。除了皇宫,这还是西山,他就不一般了,连朕的朝臣都不放在眼里,简直可杀!”

赵官家的一句话,直接宣判了小太监的死刑。

不管他背后牵着谁,是谁授意他干的?

让赵桓撞见,全都没用了。

刘晏心里有数,又看了看四周,只见闲杂人等还不少,便建议赵桓,还是先回宫,回头再安排人彻查到底。

赵桓也从善如流,刚要走,忽然那个黄通判又冲了过来,这一次他脸色铁青,怒发冲冠,直接跑到了小太监的面前,气喘吁吁,劈手揪住了小太监的衣领。

“怎么回事?怎么只有一百车?”

黄通判红着眼睛质问,小太监先是吓了一跳,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一百车怎么了?嫌少,一车都没有!”

黄通判气急,“户部可是说了,要给一千车的!”

“户部?户部要给,让他们出,用不着来西山啊!”

黄通判脸红脖子粗,他强压着怒火,柔声道:“杨公公,这是救命的东西,好几万人等着呢!一千车变成一百车,下官没法交代啊!”

小太监看着他,双方对视了好一会儿,小太监突然笑了,“什么一千车,一百车的?给再多也没用,不还是被下面的官吏贪了!反正就是演戏,就是给那些泥腿子看的,只要他们不造反就好,你何必这么较真?”

黄通判被这话气到了,眼睛瞪得老大,呼吸急促,突然,他猛地一摔,将小太监推到了一边,破口大骂!

“你这个阉竖!放在以往,别说是你,就算是你的上面,也不敢专权,更不敢羞辱朝廷命官!是谁,谁给你的胆子?我一定要上书弹劾!”

小太监穿得多,并没有受伤,可他丢了面子,顿时恼羞成怒。

“弹劾?弹劾谁?咱家上面就是官家!你弹劾咱家,你怎么不去造反?告诉你,这西山就是官家的买卖,大大小小,都是给官家做事的。”小太监呵呵冷笑,“告诉你,也别觉得自己了不起,你和我们没什么区别。怎么,还真想为民请命?要当青天大老爷?”

黄通判被他说得怒火中烧,脸色一再变化,拳头也握紧了。

可这一次小太监有了准备,他从怀里掏出了那一百缗的汇票,狠狠甩在了黄通判的脸上!

“臭穷酸!你拿走一千车石炭,转手能卖上万缗,就给这点,你打发要饭的?”

黄通判瞪大眼睛,老脸火辣辣的,这点钱也是从老百姓的牙缝里挤出来的!

“阉竖,这大宋的天,你还遮不住,有本事去刑部打官司!”

小太监呵呵冷笑,此刻从两边就已经冲出了许多打手,把黄通判给围住了。

“这大宋的天,还真是咱家说了算!你们把他打走!”

(sdingdiannn/ddk265256/209476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