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537章 太子南下

宋成祖 第537章 太子南下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南方的变化让赵桓颇有些意外,毕竟他对商业的关心,属于水到渠成型,比起大多数封建帝王,他做得太多了,但是跟那些亲自发明蒸汽机,弄霜糖烈酒的穿越前辈相比,还是相形见绌,差得太远。

如今商人对土地提出了要求,这事情可不能简单等同于土地兼并。

商人希望更多的土地,种植桑树,产蚕丝,发展纺织业,这属于标准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道理不支持。

甚至要拿出国家的力量,进行扶持。

走出这一步,一切就全都通了。

至少在穿越之前,赵桓的水平就是这样……可做了十多年的天子,他的心思变了太多,牵一发动全身,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便是真正搞起来,也不过是“蚕吃人”罢了,大宋的百姓可不会老老实实被吃……当年的带英还不过是偏居孤岛的小国而已,人口也只有几百万,也就是大宋一个省的规模。

即便如此,带英也是折腾了多少乱子,连国王都挂了好几个。

这要是放在了大宋,情形只怕要更加糟糕百倍。

赵桓扪心自问,他怕是扛不住。

“既要发展,又要稳定,可不能玩脱了。”赵桓琢磨了一阵子,他有个想法,去江南逛逛。

“太上皇可有兴趣?”

赵桓发出了邀请,都过了七十岁,赵佶虽然身体还好,但保不齐哪天就起不来了,大宋的男女老少就要开席了……

在吃席之前,赵桓还是很孝顺的,打算让赵佶去江南逛逛。毕竟原本的历史上,赵佶可是跑到了镇江,是吃了锅盖面之后,才被弄去五国城坐井观天的。

“咱们去江宁吃点桂花鸭,再去镇江府,尝尝香醋?”

赵佶听到了游玩,立刻动心了,说起来他这个大宋第一玩主儿,要是不去江南走走,实在是名不副实。

等他又多问了两句,知道了赵桓大约的想法之后,赵佶竟然摇头了。

“官家,南方的丝绸作坊刚刚开始扩大规模,扩充桑田之意也不过是刚刚冒出来。若是这时候去了,只怕不妥!”

“不妥?”

赵佶点头,“没错,就是不妥。官家若是夸赞了,那帮人就会肆无忌惮,以为得了尚方宝剑。可官家要是反对,下面的官吏也会断然反对,不留情面……无论宽严,似乎都不是好时机。”

赵桓眉头挑了挑,真是没想到,赵佶的觉悟上来了。

“那……朕不去,谁合适?总不能让他们自己胡来吧?”

赵佶沉吟了少许,终于开口了,“要不就让赵谌去吧?”

……

如果说谁是大宋最有权势的皇帝,或许还有争议,但是大宋最强大的太子,赵谌绝对名副其实。

和别的太子打酱油不同,赵谌的权柄实实在在,他总领行台,坐拥几万虎狼之师,他娶了耶律大石的女儿,拥有当世第二强国的支持。

他在内部,又有驸马岳云的协助,武学里面,还有不少赵谌的同窗。

林林总总的势力加起来,让赵谌拥有了无可比拟的权柄。

按理说太子强势,自然会有一些说法……哪怕如汉武帝,唐太宗,都免不了储位争权,父子相疑。

只不过到了赵家父子这里,还真就不一样,彼此和谐得不像话。

赵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赵桓甚至会帮着他培植党羽,发展势力,丝毫没有忌讳。

摊上了这么个好爹,赵谌固然是捡了便宜。可他也发觉,眼前的大宋朝,还有太多的问题,或者说,即便他继位,也是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圣君在位,悍臣满朝,虎狼环视,千难万难!

这是虞允文给赵谌的论断。

“殿下,要不江南的事情就推了吧?”

赵谌忍不住冷哼,“推什么?我躲得了吗?再说了,当仁不让,我这个大宋储君,就只能当个摆设吗?”

虞允文咧嘴苦笑,“殿下,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臣担忧此去江南,会惊动一些原本支持殿下的人!”

赵谌眉头紧皱……开什么玩笑?他在江南还有支持者?

这些年了,他都是在北方经营,和赵桓一样,他更提防文人,怎么还能有支持者?这不是笑话吗?

赵谌干脆不废话了,他立刻动身,随着他一起南下的人员不多,除了少数护卫随员之外,就是他的舅舅朱孝章。

“舅舅和商贾往来不少,不会袒护吧?”

朱孝章吓得连忙摇头,“我说殿下啊,你就别来吓唬人的了,这些年我们兄弟都让官家吓破胆子了。明着赚到了钱,也不敢多花。就只能捐出去,用来办学济困,多做点善事,积累阴功,只能盼着下辈子享受了。”

听着舅舅可怜兮兮的话,赵谌很想大笑三声。

“舅舅放心吧,小侄指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啊,这辈子您就什么都别想,老老实实的,当个好人吧!”

朱孝章瞠目结舌,简直想大哭一场。

这小子跟他爹还真是一模一样,都是如此薄凉无情!

他们离了燕京,一路南下,连开封都没去,直接奔了苏州。

这一路上,赵谌不住馆驿,不见地方官,倒也干净利落。

只是当他们到了扬州,准备渡江之际,却是来了一个人,让赵谌不得不见。

“原来是无垢师兄!”

赵谌的确是吃了一惊,因为来的人叫张九成,号无垢,是龟山先生杨时的弟子。

而当初在滑州的时候,他爹赵桓曾经让赵谌拜师杨时,算是入了正统儒家门墙。

虽然杨龟山已经死了,但是杨时门下遍布天下,不管江南江北,都有龟山门人。

作为杨时的衣钵传人,又是赵谌的师兄,于情于理,都拦不住这位。

“殿下,数年不见,可臣早就听说过,殿下治理行台,压制蛮夷,功劳过人。又出使西域,结好辽国,见闻广博,雄才英睿,着实是大宋之福。”

赵谌笑嘻嘻道:“师兄谬赞了,小弟愧不敢当。”

他伸手,请杨时进来,师兄弟对坐,赵谌亲自给张九成奉茶,堪称恭顺……几年不见的师兄弟,很快就融化了隔膜,变得热络起来。

两个人高谈阔论,先是追忆先师,接着就说各种见闻,随后又聊到了学问之道。

杨时这一脉师承二程,哪怕到了今日,也算是当世第一大派,占据了学术正统地位。

“听闻师兄起了一个学社,不知道师兄又有什么高论啊?”赵谌上身前倾,虚心求教。

张九成哈哈一笑,“殿下这是考验臣的学问……说实话,这些年下来,理学一脉,已经和当年大不相同了,师父活着的时候,就多有修正。

“那,那现在又有什么见解?”

张九成淡然一笑,“要说见解,大约有三条,其一,是希望广开言路。”

赵谌点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父皇也是极力支持广开言路。这些年来,多了不少报纸,各种各样的话题,都能在报纸上刊登,论起言路之广,怕是没有哪一朝能赶上当下吧?”

张九成点了点头,脸上都是笑容,只是稍微看看,就能看出那么一丝丝勉强。

很显然,他希望的广开言路,和赵谌理解的不一样。

“殿下,要说这些年报纸是不少,可大多数都是赔钱的,要朝廷和地方供养,而且所谈论的也都是细枝末节,鸡毛蒜皮,似乎不必如此浪费财力?”

赵谌嘴角上翘,微微一笑。

“师兄,当下的报纸,都是行业名家挑头,务必言之有物,务必为言行负责。若是有谁为了获利,为了博眼球,肆意胡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可是要小心国法!”

赵谌不理会张九成的尴尬,继续道:“所谓锄强扶弱,能在报纸上话说的,自然不是弱者。他们本来就比寻常人多了说话的机会,要是还不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世上断然没有这个道理,师兄以为然否?”

这位无垢先生瞠目结舌,他以为赵谌还是那个少年,很容易被说服。而且江南这么庞大的力量,他就不想收入麾下?

短暂的沉吟之后,张九成立刻道:“殿下所言极是,我们的第二项主张,是要清雅无为。”

赵谌眉头微动,“请师兄赐教。”

“殿下,如今天下承平,万类竞发,生机勃勃……正是于民休息,恢复民生的好时候。朝廷这段时间改革地方官制,可是增加了不少官吏,既多了繁文缛节,又虚耗国帑民财,似乎不妥啊!”

赵谌又是一笑,“师兄所言极是,奈何这些年教化大兴,学堂出来的人太多了,父皇也是没有办法,不得不增加官职。对了,无垢师兄,咱们师门,也有不少当了官吏吧?”

张九成又是语塞,他跟赵谌将广开言路,赵谌跟他讲道理……现在他讲清雅无为,赵谌又讲人情。

这小子是真糊涂,还是有意为之啊?

张九成再度想了想,把心一横,单刀直入。

“殿下,臣等以为,聚财曰义,商贾义人!”

赵谌似乎没有听明白,这是张九成能说出来的话吗?

聚财曰义,这就是说挣钱是对的,商贾义人,更是推翻了儒家反商的传统。他们转变的还真快,竟然替商人说话了。

“师兄,你的意思,是要优待商人了?”

“这个……官家要富国裕民,自然是离不开商贾的。”张九成语气飘忽,可神情坚定,三条主张,这才是他们的底限!

赵谌深深吸口气,“无垢师兄,你们的转变多少让师弟有些意外,也有些失望……我还真希望你们能安贫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啊!”

(sdingdiannn/ddk265256/210389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