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538章 太子的手段

宋成祖 第538章 太子的手段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张九成被赵谌抢白了一句,老脸瞬间通红,简直无地自容。

他承袭杨时衣钵,又是太子师兄,当世鸿儒,自然最重体面,太子的话传出去,大约可以直接社死了。

张九成气恼之下,却也颇为意外。太子赵谌虽然地位稳固,但也不是只有他一个皇子,更何况赵桓春秋鼎盛,未来的变数还有不少。

想稳固地位,赵谌就不该自断羽翼,而且这事情也涉及到了未来的走向,断然不是小事情。

“殿下,臣固然不是陶渊明,可一颗谋国之心,却是敢照日月,无愧于心!”

赵谌愣了一下,心里好笑,但是又没有直接爆发出来,相反,他很想听听,自己这位师兄的高论。

“师兄,你替商贾说话,又是为了什么?”

张九成深吸口气,“殿下可知,如何能安定天下?”

赵谌正色,“愿闻高论。”

“笼络人心。”张九成毫不客气道:“自古以来,得天子心者可为诸侯,得诸侯心者,可为士大夫,得士大夫心者,只可为富贵人而已。殿下日后欲治理大宋,稳居龙庭,必先得人心才是。”

赵谌眉头挑动,思索了少许,笑道:“师兄的意思莫非说我现在纵然能得父皇之心,也是不够的,还要有商贾支持吗?”

张九成略沉吟,便道:“罢了,臣就算冒死直言,请殿下勿怪……官家自登基以来,力挽狂澜,训励三军,驱赶女真,光复河山。遂有今日天下大治,四方安宁。然则殿下思之,能效仿官家吗?”

赵谌轻叹一声,“父皇天纵之才,英明睿智,堪比秦皇汉武,我又有多少本事,能赶得上父皇?”

张九成立刻道:“殿下请想,官家以收复河山之功,以均分田亩之德,自然得到万民拥戴,天下仰望,殿下可能做到?”

“做不到。”赵谌很干脆回答。

的确是做不到,光是赵桓在军中和民间的威望,就不是他能赶上的。

“既然殿下知道不能效仿官家,得天下万民之心,何不退而求其次?”张九成仅仅盯着赵谌,眼神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退而求其次……就是要笼络商贾之心吗?”

张九成反问道:“殿下,士人以死,不笼络商贾,又能笼络何人?”

赵谌跌坐在椅子上,他略思量,就道:“纵然身为储君,也要有人摇旗呐喊,给你说好话。没有人帮衬支撑,稍微犯了点错,一句谗言,就可能丢了位置。能替我说话的,又必然是有些势力,不能是寻常百姓,不然给他们再多的好处,他们也没法替我说话……对吗?”

张九成顿了顿,“殿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商贾富户,身家百万,他们自然一心求稳,而且他们明事理,懂情势,愿意为殿下效力啊!商贾逐利贪财,算不得最好的依仗,奈何官家推行均田,又迁居大族,打压大户,士人已经凋零殆尽,不得不依仗商贾,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他还要往下说,赵谌突然抬头,诘问道:“师兄这么说,莫非是等我登基之后,还要恢复世家大族不成?”

张九成又是一愣,神色很不自然,只能讪讪道:“殿下误会了,自然没有这个意思。”

赵谌把脸一沉,“师兄教诲我已经知道了,奈何我生性愚鲁,还要思索权衡,还请师兄暂时去休息吧!”

没有半点客气,将张九成打发走了。

赵谌只剩下震怒,也有着深深的无可奈何。

这种无奈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自然是他自己,权力运行,自然有逻辑在其中,不会无缘无故。就像张九成讲的,禁军是赵桓练的,燕云是赵桓恢复的,均田是赵桓推行的……天下军民人等只会感激赵桓。

他们对赵谌的尊重,最多停留在普通官家的程度而已。

事实上绝大多数天子,都是没法笼络天下人心的。

他们只能笼络一部分人。

尤其是赵宋的皇帝,更是明目张胆,直接说了,在俺老赵家人眼里,就只有士大夫算人,其他的只要不揭竿而起,就不用管。

这话很混账,可又很有杀伤力。

赵谌的确做不到父皇的程度,退而求其次不好吗?

事实上很多明君圣主,一旦驾崩之后,后继者往往会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汉武帝,比如唐太宗,也比如朱家天子,朱元璋刚驾崩,朱允炆就对叔叔们下手,朱棣死了,后继的仁宗和宣宗也把他的国策推翻,种种作为,都是全力讨好士大夫,三杨在太子和太孙身上的投入,十倍百倍回报,赚了个盆满钵满,名利双收。

赵谌略思量之后,也就明白了父皇的苦心,他甚至有点崇拜老爹了……赵桓没有限制赵谌的权力,恰恰相反,给他行台,让他培植党羽,发展势力,甚至去和辽国联姻……种种作为,培养出一个最强大的太子。

唯有如此,面对张九成的诱惑,赵谌还能保持镇定,甚至是不屑。

试想一下,如果是个普通的储君……就比如登基之前的赵桓,朝臣不支持他,弟弟们跃跃欲试,赵佶还看不上眼,又没了亲妈在后宫支持……完全是个风雨飘摇的倒霉蛋,这时候有有人投靠,愿意给赵桓当马仔,摇旗呐喊,赵桓能不接受吗?

登基之后,能不回馈他们吗?

如此逻辑,一点也不复杂。

身在朝堂之上,在权力的游戏当中,没有几个真正的傻子,只不过大家伙看到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赵桓给了儿子足够多的东西,让这小子能够自己思考,自己决断……这就是一种富养,总不至于让孩子被一点小小的甜头儿,就被收买走了。

当然了,要做到这一步,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有太多的皇帝本身就患得患失,权力有限,连亲儿子都要防备,哪里还敢授权?

从这一点上看,赵桓和洪武皇帝还有那么几分相似之处……

想清楚了这些,赵谌自然不会轻易被买通,恰恰相反,他对张九成这帮人有着强烈的厌恶。

都说他们读书明理,继承圣人之学,怀着治国平天下的心。

可真正扒开了之后,不过如此。

在此之前,他们是士人地主的代表,摇旗呐喊,争取利益。

等到赵桓推行清丈,铲除大户之后,他们失去了依靠,漂泊了一段时间,又跟商人勾结在了一起。

毕竟商人有钱,可以给他们想要的东西。

稍微翻看一下民间报纸,就能找到很多对商贾的肉麻吹捧。

过去的逐利小人,此刻有了个新的称谓,叫做儒商!

不惜以尊贵的儒字,贯在商人前面,也不知道历代鸿儒知道了,会不会从坟里爬出来,把这帮不肖子孙带走!

不光有儒商尊称,还有各种小故事……比如什么诚信经营啊,童叟无欺,勤劳致富……看得人激动不已,简直想给商人跪下了。

难怪瞧不起读书人,实在是他们太不要脸了。

张九成提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开的是谁的言路?还不是说朝廷少管点,交给有钱的人说了算。

清雅无为,也是别干涉商贾之事。

到了最后,直接是鼓励聚敛财富了。

这三条合在一起,说白了,就是重新塑造一个士人集团罢了。

士人是围绕着土地运行,商人集团围绕着资本运作。

二者或许有不少的差别,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欺凌压榨底层血汗罢了。

这帮孔孟弟子,还真是初心不变,一直给权贵摇旗呐喊啊!

赵谌思量再三,已经拿定了主意,该怎么应付江南的事情,父皇已经有了结论,要扩大桑树种植,没有问题,但是必须要让老百姓自愿联合。

朝廷给提供辅导帮助,至少要确保一件事,老百姓种了桑树,产了蚕丝,要卖更多钱,日子要比以前好过。而且土地的所有权还必须捏在百姓手里。

如果遇到了不好的状况,老百姓可以退出,重新种植粮食。

毕竟生丝是填不抱肚子的。

如果交给豪商,他们什么时候也不会饿死,自然只会一心种植桑树,怎么可能在乎民间疾苦!

说到底,只算经济账,只在乎挣多少钱,是会付出代价的。

很显然,赵谌已经开始理解了老爹的思路。

既然如此,那就过江!

赵谌把张九成扔在了一边……这位无垢先生闹了个老大没脸,他想不明白,赵谌还没当上天子,怎么会放弃这一支庞大的力量不要,真是咄咄怪事!

如今没有劝谏成功,他也老大没脸,只能狼狈离去。

失去了张九成在中间穿梭,两边的冲突也似乎不可避免了。

就在赵谌到达苏州的当天,市面上丝绸的价格就涨了三成,多达几十家绸缎庄缺货……苏州知府汪应辰更是苦兮兮道:“殿下,桑农分散居住,惜售严重,不愿意出售生丝,作坊没法开工……别说市面上的绸缎,就连出口海外的一百万匹也没有着落……殿下,臣真是没有办法。”

赵谌笑容不减,“没有办法?汪知府,如果是父皇驾临,你也这么说?”

汪应辰一愣,怔住了。

啪!

赵谌猛地一拍桌子,“想欺负我年幼,不懂规矩?约书早就签好了,让那些商户供应绸缎,让衙门的差役去抓囤积居奇……收不上来生丝,就让他们涨价!这些事情,还要我来教你吗?地方衙门是干什么的?”

(sdingdiannn/ddk265256/210468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