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三百九十六章 准备向武后汇报了…

从李元芳开始 第三百九十六章 准备向武后汇报了…

作者:兴霸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4-15 14:23:28 来源:顶点小说网

紫微宫。

贞观殿。

这座殿宇如今代替了长安大明宫紫宸殿的作用,是李弘召见亲近臣子的所在。

李彦在都知院前解决了御史台的小骚动后,汇总了内卫所得的情况,第一时间呈上奏折,说明情况。

李弘仔细看了一遍,有些怒,但又没有那么怒。

这种事情发生在任何的勋贵士族上, 他都难以接受,可发生在武氏身上,居然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至少相比起在宫内袭击命妇,这种诈骗异国俘虏钱财,然后被对方挟持为人质,还偷了堂堂国公的鱼符逃出去的行径, 似乎好接受一些?

好接受个屁啊!

李弘胸膛剧烈起伏了一下,冷冷地道:“元芳, 此案可定何罪?”

李彦道:“全由陛下定夺,若往重了论,乃通敌叛国,武氏子都脱不了干系。”

李弘很是满意,就想趁机灭了这伙外戚。

但想到武后之前的暗示,反倒希望自己如此为之,顿时又觉得之前的策略是对的,留着他们真的可以制衡太后。

权衡之后,他决定先弄清楚这件事的影响有多么恶劣:“那噶尔家族的勃伦赞刃能否逃回吐蕃?会否泄露我大唐情报?”

李彦心想那位曾经是自己的福星,在大唐跳跳舞不香么,偏要跟武氏子作死, 如实回答道:“勃伦赞刃本就有内卫盯梢,虽然他此次冒着生命危险逃亡, 这点确实是在意料之外, 但我已经派出人手追捕,一旦有线索我会快马赶去。”

“至于泄露我大唐情报,陛下这点倒是不必担心, 此人若是真的了解上层消息, 也不至于用武氏子弟铤而走险!”

李弘顿时被说服了, 点头道:“这倒是,但凡多了解一些,也不至于被武氏子骗光家私。”

李彦又道:“不过在追捕过程中,武攸宁的安危难以保证……”

“让他去死!”

这四个字李弘差点脱口而出,但终究还是委婉了些:“若武攸宁遭遇不幸,葬礼办得风光些。”

李彦则衷心地希望人不要提前有事,否则属性点就可能飞走了零点五。

当然,他不会因为这点去坏大局,武氏子能亲手杀就杀,杀不了也绝不能故意留活口。

正好出了这个意外,李弘又道:“朕见过吐蕃的孙波茹本,她有意苏毗复国,有几分把握?”

李彦道:“目前吐蕃国内局势不定,臣暂时无法评估,但吐谷浑的复国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孙波茹本有此请求,对于我大唐来说,是個大好消息。”

李弘颔首:“不错, 既然她有了这个想法,就是与吐蕃国内离心离德了,孙波茹的故土对吐蕃太重要,它若是分离出去,吐蕃还能有几分作为?”

说罢,他又有些可惜:“只是那里全是羌民部族,又有冷瘴盘踞,我唐人过去无法适应,更难以统治啊。”

李彦道:“陛下能如此考虑,实乃英明圣主!”

李弘摆手笑道:“元芳不必恭维朕,昔日太宗令李公灭吐谷浑,就是顾忌种种,没有如前朝隋炀般直接在吐谷浑建立州县,吐谷浑都无法直接统治,何况吐蕃?”

关于吐谷浑,有杨广的前车之鉴,对于吐蕃,则有李治犯下的惨痛经历。

李弘吸取这两位的教训,才有了清晰的认识:“以我大唐的军威,败吐蕃之军不难,灭吐蕃就很不易了,若要统治那片高原之民,就不得不面对吐谷浑那般数度复国的情况……”

李彦很清楚,正如他用赞普钟能哄李治高兴,对于李弘也要给盼头:“陛下不必过于高看,若能复国苏毗,再对象雄分而治之,灭吐蕃有望,到时候将羌民纳入羁縻府州的统治,高原也是我大唐疆域所在了。”

实际上许多羁縻府州的统治,只是名义上归属于大唐,官员任职都是异族土著,赋税收不上来,也就疆域地图上好看,但这种虚名也是威慑,有时候真的能转为实质的利益。

何况没有一个皇帝不希望自己麾下的国土越来越大,李弘闻言精神一振,连连点头:“好!好啊!”

既然有心趁他病要他命,一位曾经的百胜战神就更有必要速速起复了,李弘微笑道:“元芳,薛老将军刚刚入了宫,不妨也请他来一述吐蕃局势?”

李彦闻言眉头一扬,难得地有些激动:“那敢情好,薛将军之名我如雷贯耳,未能得见,一直甚为遗憾,今日终于能得偿所愿。”

他来的年代靠后,唐初的名将如李靖、李绩、程咬金、秦叔宝等人都已病逝,这个年代最有名的就是薛仁贵了,自然想要亲眼见一见。

“传薛仁贵、薛楚玉入殿!”

内侍出去传讯,很快随着脚步声响起,薛氏父子觐见。

薛楚玉未满二十,自然精神饱满,此时他跟在父亲身后亦步亦趋。

而薛仁贵身为六十一岁的老将,白发众多,皱纹深重,已是老态毕露。

李彦有些叹息,大非川之败终究给这位前半生百战百胜的战神一个巨大的挫折,无法解释高原反应,甚至把失败归结于星相,“今年岁在康午,军行逆岁,邓艾所以死于蜀,吾所以败也”。

年龄大了,气血的下滑本就不可避免,再遭到这般巨大的打击,哪怕薛仁贵仍然保持练武的习惯,并没有松懈,但状态也大不如前,三箭定天山的神威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被贬为了五年庶民,能重新得圣人召见,薛仁贵显然难掩激动之情,大礼拜下,苍老的声音响起:“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李弘从龙椅上起身,走下台阶,亲自将这位老臣扶起:“薛将军免礼,请坐!”

薛仁贵赶忙道:“谢陛下!”

宫婢手捧两张毯子铺好,薛氏父子跪坐下去,回到龙椅上坐下的李弘则道:“有关高地冷瘴,薛将军是否知晓?”

薛仁贵诚恳地道:“多谢陛下为臣释去疑问,解开心结,臣望能统兵与蕃贼再分高下,一雪前耻!”

李弘笑道:“老将军快人快语,朕请你出来,亦是正有此意!”

薛仁贵第三次称谢:“谢陛下!”

李弘道:“元芳,你将如今的吐蕃局势,与薛将军讲述一遍,朕想听一听老将军的意见。”

李彦点点头,将通过孙波茹本了解的吐蕃情况,和刚刚发生的勃伦赞刃出逃事件言简意赅地讲了。

薛楚玉这段时间一直在忙为父平反的事情,这才知道勃伦赞刃居然逃了,还挟持了武氏子,夺了周国公的鱼符,不禁露出诧异之色。

薛仁贵自始至终平静听着,突然问道:“内卫重立后,对于吐蕃国内的那伙谍细,可有压制?”

李彦道:“吐蕃原本有暗卫,但由于它是一个制度落后的国家,本来就承担不起专门的谍报组织,如今已被赞普所收,招为西城禁卫,谍报能力大降,这也是吐谷浑能够顺利复国的原因所在。”

薛仁贵又问:“此次勃伦赞刃逃脱,是否有吐蕃谍细的参与?”

李彦道:“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应是勃伦赞刃临时起意。”

薛仁贵道:“如此说来,若是勃伦赞刃成功逃回吐蕃,他对于我大唐的了解,将成为吐蕃君臣的宝贵情报来源?”

李彦其实已经考虑过这点,微微点头道:“不错!”

薛仁贵看向李弘:“陛下,依老臣之见,勃伦赞刃若真能逃回吐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李弘微微皱眉:“老将军之意,朕不太明白……”

薛仁贵道:“有了对冷瘴的准备,如若再发生大非川那般正面对决,老臣有万全把握战而胜之,但吐蕃钦陵乃知兵之人,若是一味收缩防守,我唐军一旦深入国境,粮道补给不济,也难免有败军之危,想要战而灭之,需吐蕃主动出兵!”

李弘奇道:“那勃伦赞刃回到吐蕃,就能令吐蕃主动出兵么?”

薛仁贵抚须笑道:“此人是钦陵的亲弟,身份地位本就不同于一般将领,若是他逃回吐蕃,噶尔家族势必欣然。”

“途中若再有内卫引导,展现关中疲敝,陇右动荡,吐谷浑复国有名无实,吐蕃上下难免生出轻视。”

“老臣对于羌民部落是有了解的,每当他们产生难以解决的分歧时,外出劫掠是最佳选择,吐蕃一旦认为我大唐空虚,有可趁之机,引蛇出洞之策就成了。”

“若能一战大败蕃军,灭其精锐,挫其勇武,则苏毗可复,大局可定矣!”

听着薛仁贵的诱敌战术,李弘目露思索,李彦心中颇为钦佩。

这法子他也想过,却没准备使用。

不是此法不可行,而是他准备从茶入手,进一步加剧吐蕃国内的阶层分裂,勃伦赞刃逃脱属于意外事件,不在原定计划之中,不值得分神大费周章。

相比起来,薛仁贵被贬为庶民已经五年了,哪怕能从儿子薛楚玉处得到一些情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能提取出重要信息,做出可行性的计划,实在难能可贵。

胜算于庙堂之上,决胜于千里之外,薛仁贵的战神之名,绝不是一味在沙场上冲杀得来,这位同样是文武双全,在灭了高丽后,还为安东都护,留守平壤,期间抚恤孤老,提拔才干,令高丽遗民“欣然慕化”。

李弘性情沉稳,虽然有些心动,却也没有贸然决定:“薛老将军之言,朕已明了,当招裴尚书、安将军等将前来,博采众长,再定决策。”

薛仁贵不惊反喜:“陛下圣明!”

不过他老成持重,先提前说好:“此乃老臣浅见,战局之中千变万化,也许我们如今所言时,那蕃贼已被内卫所拿,甚或途中遇险而亡,那一切自是休提,还有那位武氏子,亦是意外变数,不好处理,不知太后那边……”

李弘眉头一动,嘴角微微扬起:“得老将军提醒,朕倒是忘了,是该向太后好好呈报此事了!”

(sdingdiannn/ddk56895872/72320806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