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四百二十八章 陆地神仙即将驾临辽东

熊津都督府。

都督扶余隆坐于主位,黑齿常之、金良图、郭元振、安神感、安忠敬等人在列,商讨清剿百济故地反抗分子的工作。

除了扶余隆这位前百济太子兴趣缺缺,魂游天外,其他人神情都很凝重,因为这是老大难的问题了。

大唐灭百济,采取的是猛虎掏心战术,长途奔袭,沿江深入腹地,兵临都城,一战迫使王室投降。

这样的灭国极具效率,但后果是王室投降之后,各地涌现出了许多的反抗武装,纠集残余势力,举起反唐大旗,妄图将唐军驱逐出去。

面对这样的局势,当时唐军在百济故地留下多少人镇守呢?

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回国,留下一万兵士镇守。

后来在战事最激烈的情况下,李治大手一挥,十分大方地又增援了七千人。

没了。

百济再是小国,也是几十万户,人口是破百万的,留下一万人镇守,真的有故意装逼的嫌疑。

可事实是,这是不得已为之,因为当时大唐正四处开战,同年讨伐奚、契丹、铁勒,紧随其后讨伐高丽和回纥,各个将领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兵力则是真的不够用。

好在即便是兵力极少,也有刘仁轨闪亮登场,不仅统军高明,“队列严整,斗转而前,所向皆下”,还利用反抗军内部的矛盾加以瓦解,“表合内嫌,热不支久,宜坚守伺变以图之”。

这就有点像曹操击败袁绍之后,袁绍的两个儿子分别自立门户,曹操见了不攻反退,没有外部压力的袁氏兄弟立刻内讧,等打这两个蠢货打得差不多了,曹操再回来一并收拾。

刘仁轨也是类似的策略,张弛有度,大胜之后按兵不动,反抗军没了迫在眉睫的压力,矛盾爆发,自己人杀自己人,士气大衰,刘仁轨再趁胜追击,四战四捷,打出了著名的白江口之战,把百济反抗军和以为能捡便宜的倭国打得抱头鼠窜,彻底断绝了对方的复国之念。

而这整个过程中,大唐的兵力就没超过两万,堪称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威风归威风,却终究免下了祸患。

反抗军的首领被刘仁轨搞定,内讧的内讧,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但反抗士兵还是有许多存活下来,归顺了一段时间,又被新罗挑唆利用,开始继续对抗大唐。

黑齿常之和金良图自从赶到,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动兵。

此时金良图指着内卫绘制的百济地图,冷冷地道:“贞岘城、任存城、豆尸原岳的残留叛党,已经被扫平,根据抓获的新罗贼子交代,如今他们所聚于的最后一个地点,就是周留城了。”

黑齿常之露出复杂之色,也直言不讳地道:“我曾经就在此处率领反抗军,反抗大唐,此处易守难攻,水路便捷,乃军事要地,一定要把这股反抗军彻底消灭,等我唐军来后,才能放手进攻新罗,而无后顾之忧。”

安神感问:“新罗那边的领头人物确定了么?”

金良图道:“确定了,正是原太大角干金庚信的弟弟金钦纯。”

郭元振这段时间对新罗官员的情报不知背了多少遍,可谓滚瓜烂熟,神情凝重起来:“此人在新罗国内身份尊贵,却能亲自来到百济故土涉险,为的就是让这群遗民认为,新罗人跟他们是站在一起的。”

金良图冷笑道:“可惜他没想到,我已经与其副将金品日取得联系,金品日决定弃暗投明!”

郭元振沉声道:“金司马必须慎重,不可听信这位副将一面之词,谨防有诈!”

金良图解释:“我一开始也不相信,但近来与金品日书信来往,又结合内卫的情报,确定了此人立功极多,却由于出身五头品,无法成为上州总管,年年为副将,早就心怀不满……”

“我立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明我大唐赏罚分明,只要有功劳就可以升迁,以他的才能若是弃暗投明,日后羁縻府州必居高位,他这才将金钦纯的消息传递。”

“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是那金钦纯授命使诈,但这位副将的怨气做不得假,他真要敢做这等事,日后那位大将军也容不下他了!”

郭元振赞道:“金司马有理有据,新罗唯骨品为尊,埋没人才,合该亡国!”

金良图抚须笑了笑,又郑重起来:“不过根据金品日所言,金钦纯已经看出了我大唐要对新罗大举用兵,近来屡屡派斥候回国报信,虽然目前都被内卫半途截杀,但恐怕有漏网之鱼……”

郭元振笑道:“想要完全不传回任何消息,本来就不太现实,如今新罗已经痛失先机,就算如今醒悟,也为时已晚了,这个时候国内紧急动员,势必爆发出更多的矛盾,已经潜入王都的少林僧人,反倒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金良图微微点头:“那好,我让金品日在最关键时刻,里应外合,拿下周留城,并将新罗贼子和反抗死忠一网打尽!”

黑齿常之嘴动了动,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道:“近来军中有些消息,似乎有些年轻郎君报国心切,屡屡请战,此次周留城一战,也要留意他们,不要好心办了坏事。”

郭元振明知故问:“不知是哪些人?”

黑齿常之沉默下去,他毕竟是受招降的藩将,身份还是有些尴尬的,安忠敬却是嗤笑道:“不正是英国公和周国公么,这两位来往密切,聚集了一批依附者,俨然是要手持《千字文》杀进新罗王城,生擒金法敏呢!”

现在熊津都知道某位国公《千字文》卷不释手,这话就有些损了,众人险些笑出声,郭元振则做出保证:“如今形势一片大好,没有人希望横生变数,放心吧,我会整肃风气的。”

大家点点头,除了安神感若有所觉外,其他人并不相信,毕竟那些勋贵子弟的来头太大,又有国公带头作乱,还能砍了不成?

有时候明明知道会出事,还只能看着的无力感,就是这般了……

会议散去后,郭元振先是招来了几名心腹内卫,询问起情况:“你们这些日子盯着两位国公时,特意现了几次身?”

内卫道:“现了五次身,并且越来越频繁,他们起初是有些忌惮的,但后来被那群人说动,也越来越大胆,如今公然聚集,甚至开始操练亲卫,估计压制不了太久了!”

郭元振微微点头,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他刚要说话,突然抬头望向半空,惊喜地发现一个黑点由远及近。

片刻后黑点放大,正是一头神骏的鹰儿,划过道道弧线,观察四方动向,郭元振心头一松:“六郎终于要来了!”

他和鹰儿也是老朋友了,去岭南查长孙氏血案时,路上就带上了鹰儿,知道这位还要做一段时间假动作,便收回视线,对着心腹道:“你们这些日子也辛苦了,从现在开始先撤下吧,我们内卫并非乳娘,照顾他们到现在,已是仁至义尽!”

……

“内卫终于耗不住了,不再监视!”

盯梢的人手一撤离,李敬业首先察觉,然后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的好朋友武承嗣。

是的,两位国公如今成了好朋友。

武承嗣之前嘴上瞧不起李敬业的晕船,但当李敬业真正上门拜访时,他还是十分惊喜的,毕竟如今的周国公,是连郭元振都要巴结讨好的角色,更何况这位李绩的嫡孙?

李敬业同样是要用到这蠢货,也堆着笑脸,还耐着性子教了一段时间《千字文》,结果血压飙升,险些抽过去,但也是有收获的,双方总算缔结了友谊。

有了李敬业的军队人脉,再有武承嗣的外戚招牌,以李迥秀为首的一群勋贵子弟顿时聚集到他们麾下,每日就在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一嘴可当百万兵。

现在实践的机会来了。

李敬业直接将地图带上,指着周留城道:“武兄请看,此城目前就是贼人所盘踞的地方,里面大部分是不服我大唐教化的百济遗民,少部分则直接是新罗贼子,在这里兴风作浪,皆可杀之,我们早有计划,一战灭之!”

武承嗣近来其实也听过不少相似的内容了,见到李敬业眉宇间的杀气腾腾,不禁缩了缩脖子:“大郎,你来真的么?”

李敬业赶紧道:“当然是真的,你不想斩首灭敌,建功立业?”

武承嗣皱眉:“当然想,可不遵上令,贸然出兵,则是大罪啊!”

李敬业道:“我们隶属于熊津都督府,确实必须听从上命,但武兄是督军使啊,你是有权力命令我等出战的!”

武承嗣摇头:“我是闲职,无实权的那种,必须听从刘将军吩咐,没有人愿意听我的。”

李敬业笑道:“我们愿意听啊,周国公的命令就是调令,现在和那时在卞国公府是一样的,你安然坐在府上,由我们去捉拿敌人,功劳少不了你的,多是一件美事!”

武承嗣目光动了动,却想到那一位关照过类似的情况:“但这份责任却要由我来担了,你们如果败了,那我就是大罪……”

李敬业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我们这些人的祖辈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军,区区辽东小国,是绝对能打胜仗的!”

武承嗣想到他们的父辈祖辈,顿时有些心动了,嘴唇蠕动了一下。

李敬业眼珠转了转,经过这些天的接触,已经明白这位的执念是什么,凑到面前趁热打铁:“武兄不想入宫见太后么?这次的大功,太后是绝对会见你的……”

密码正确。

武承嗣的呼吸粗重起来,心头一横,将叮嘱和责任抛至九霄云外:“好,你们打胜仗,我也得一份功劳,那个词怎么说的?皆大欢喜!”

李敬业抚掌大笑:“正是皆大欢喜!”

(sdingdiannn/ddk56895872/72165334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