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从李元芳开始 > 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见人爱”武氏子

从李元芳开始 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见人爱”武氏子

作者:兴霸天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4-21 18:51:16 来源:顶点小说网

“呼!这里就是辽东之地么,我等建功立业,就在此时啊!”

熊津江口,一群人乌秧乌秧地从船上冲下来,为首的正是武承嗣和武三思。

或许有在岭南之地磨练的底子,此次前来的武氏子,身体还是普遍不错的,无论是乘船的颠簸,还是来到辽东的适应,都比常人要快。

相比起来,另一船下来的人,形象就比较狼狈了,摇头晃脑,双腿发软,有的甚至伏在地上,大口喘息。

而看着被一群侍从拱卫,勉强站直的李敬业,武承嗣不屑地嗤笑:“这英国公还不如我们呢,还想上阵杀敌?”

武三思缩了缩头,有些惧怕:“大兄,我们真的要上战场么?”

武承嗣信心十足:“你慌什么,如果此战有凶险,你看那些关中勋贵会一窝蜂的涌过来么?正是因为赢定了,才都要往这边调嘛,我们跟在后面得些功劳,回去后姑母会有多高兴?”

武三思已经很久没见到武后,本来心思都已经淡了,但看着武承嗣如今渐渐威风起来的样子,又被勾起了**,连连点头:“好!好!”

武承嗣往前走去,刚刚走了几步,突然又想到什么,从背囊里掏出一卷《千字文》,拿在手中:“走吧!”

近来京中有许多不实传言,诽谤他《说文教义》手不释卷,现在就要用实际证明让别人看看,他分明读的是《千字文》!

就算别人过来考校也不怕,他是特别认真在学的!

令武承嗣失望的是,一路上所见的辽东将士步履匆匆,显然没有心思来辨别他的文化水平。

令武承嗣欣喜的是,都督府外居然有一位熟人正在等待。

武承嗣见了,都免不了快步上前:“郭校尉!”

郭元振迎了过来,行礼道:“周国公,我恭候多时了!”

武承嗣有些受宠若惊,心头又不免嫉妒。

虽然这位才是六品校尉,自己是一品国公,可两人的权势差距极大。

郭元振身为李元芳的心腹亲信,又是能力出众的内卫,此次灭国一战但凡顺利,晋升机宜使顺理成章,到时候就是朝中第二年轻的五品要员了,前途无量。

相比起来,他空有国公之名,毫无实权可言,明明自己才是太后的亲侄子,还得朝对方堆笑。

郭元振将他那抹不自然的神情尽收眼底,确定了武氏子还是半点没变,笑容更甚:“诸位的住处我已安排,请!”

诸武跟了上去,心中没报什么希望。

他们路上所见,对于这里破旧的环境就暗暗皱眉,毕竟之前在两京的豪宅住习惯了,骤然来到这个地方,好似又回到了岭南时期,由奢入俭难,很是不适应。

但等到郭元振安排的宅邸时,他们才发现,这里俨然是都督府附近最好住处,更有众多仆从进进出出地打扫,显然不是随意应付。

武承嗣惊喜非常:“多谢郭校尉了!”

郭元振笑道:“周国公太客气了,这是应该做的……”

他又亲自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缺漏之处,才拱手道:“周国公在卞国公府上指挥若定,希望在辽东我们也能配合默契,公务繁忙,这就先告辞了,若有需要,请诸位尽管来寻我。”

“好!好!”

武承嗣给捧得飘飘然,目送郭元振离去的背影,对着自家兄弟道:“看见没有,这就是有功之臣的待遇,你们也向我学习,好好努力,振兴武氏!”

武氏子弟很不整齐地应道:“明白明白!”“大兄威武!”“处处高人一等,这才是外戚该有的待遇啊!”

然而接下来几天,他们发现,郭元振的态度只是特例。

其他臣子看到这群该溜子,依旧是纷纷避开,询问底层兵将,也都茫然回应,他们很快又恢复到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步。

直到英国公李敬业找上门来。

……

就在武氏子被郭元振安排到上好的住处时,李敬业也来到了自己的院内,很不满意地看着这偏僻的屋舍,脸色阴沉。

他如今的日子很不好过,说是众叛亲离或许不至于,但以前经营的人脉关系也失去大半。

在得知自己能来辽东时,李敬业是犹豫过的,他清楚真要答应下来,那些齐聚府上的关中子弟,还有如今躺在丹阳郡公府中半死不活的李守节,全会与自己反目成仇。

但他权衡利弊后,还是决定来。

因为经过这次事件后,他意识到关中勋贵是真的越来越衰败了,自己与他们混在一起,也讨不得好,倒不如效仿李元芳。

李元芳为什么那么得圣人信任?不正是因为他不与那些世家子来往,麾下都是寒门之才!

李敬业也想趁此机会与关中子弟人断了关系,再灭新罗立下功勋,未来承祖父的荣光,为开府仪同三司。

可话是这么说,当以前的好友纷纷避而远之,一路上冷冷清清时,这位英国公的心中也是极不好受,更产生一种彷徨。

如果他在新罗并不能立下足够的功劳,得不到圣人的赏识,岂不是两头不讨好,两头都落了空?

立在院门前,李敬业一时间呆呆发愣,直到后面传来熟悉的声音:“大郎?”

他回头一看,就见李迥秀站在身后,先愣了愣,然后大喜过望:“茂之!来!快进来坐!”

两人以前只是一般友人,并不十分亲密,可此时见了李迥秀,李敬业真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惊喜感,一路拉着他的袖子,亲热地入内坐下,还亲自递上一杯酪浆:“茂之早来辽东,辛劳啊!”

李迥秀感谢着接过,喝惯了茶的他品了几口,就觉得有些腥腻,将杯子放下道:“此地苦寒,我之前还大病一场,大郎也要注意啊!”

李敬业点点头:“多谢茂之关心,此番乃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我可不能因病缺席。”

李迥秀目光闪了闪,正好开启话题:“大郎来得正是时候,昔日老国公灭高丽,勋书册府,如今大郎灭新罗,威振殊俗,将门所传,风烈犹在,实乃佳话啊!”

李敬业大为舒坦,立刻问道:“如今辽东局势如何了?”

李迥秀道:“新罗高官的情况,基本被内卫摸清楚了,其中有心向我大唐的,与新罗王争权夺势的,还有名不副实的庸才,统统不足为虑!”

“更可笑的是,那新罗王为求虚名,居然散布谣言,说高丽王族与他们乃是同源,百济也全属三韩,弄得两国遗民群情沸腾,我看新罗之地取之简直易如反掌!”

“可惜郭校尉畏首畏尾,强行约束我等……”

李敬业终究是李绩的嫡孙,不可能说出那种给我三万精兵,我就能灭了新罗的话,听了郭元振的所作所为,倒是微微点头道:“郭校尉所为,倒是老成持重之举,我祖父也屡屡告诫我,用兵当为虑胜先虑败,慎之又慎,不可有丝毫大意!”

李迥秀仔细打量了一下他,身体前倾,凑了过去低声道:“大郎,我等的功劳,会被这份老成持重给挡了啊!”

李敬业瞳孔微缩,沉默下去。

勋贵子弟接受的都是最高等的教育,或许性格上有缺陷,但内心深处也不是不清楚,如今内卫采取的是最稳健的战术,照这么打下去,一定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终的胜利。

但问题在于,按照这样的法子步步为营,一波推平,他们这些人能立下的功劳,就极其有限了。

当个人功劳与国家功业相冲突时,如何选择?

李迥秀见他沉默,而非呵斥,心里就有了底,话说的更直接起来:“如今我大唐威服四海,对外战事本就不多,新罗若灭,就还有与吐蕃的较量,而相比起曾经大胜唐军的吐蕃,肯定是新罗更易对付。”

“此战本就必胜无疑,那等小国根本不需这般谨慎,理应让我们各自领兵,攻城掠地,建立功勋,现在内卫阻拦,偏要展现他们的能耐,实在过于自私!”

“大郎来此真是天助我等,愿唯大郎马首是瞻!”

李敬业摇头道:“你们如此作为是授人以柄,殊为不智,若是胜了那倒还好,万一有所失利,损兵折将,那就是大罪了,谁能担当得起?”

“怎么会败呢?”

李迥秀有些不屑,脸上更是露出似笑非笑之色:“大郎莫不是进了次内狱,就真的畏内卫如虎了?”

李敬业最听不得这话,脸色一沉:“我若是畏惧内卫,岂会来此?那李元芳也不敢对我如何,还不是全须全尾的把我放出来了?”

李迥秀赶忙点头:“啊对对,正因为大郎是英国公,不同于我等,我们不才来求着你出面作主么?难道大郎愿意错失这次的大好良机,全程旁观新罗亡国?”

李敬业被说动了,但想了想,还是不太敢正面跟内卫对着干,突然眉头一动,想到了同坐在一条船的那一家蠢物,露出了智慧的笑容:“也罢,我是愿意为你们说公道话的,但单单是我不行,还要一位国公出面,此事才能万无一失!”

(sdingdiannn/ddk56895872/72172162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