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五百九十七章:最后一道防线,破!

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难以磨灭的记忆,即便是身处和自己受到的教育迥然不同的时代,人的行为也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他所受教育的影子,甚至完全遵循教育养成的潜意识。

姜云明就是如此。

来到大唐这么多年,姜云明其实已经很习惯大唐的生活以及习俗习惯等,但他还是会在不经意间做出前世那些习惯性的事情来,行为尚且如此,思想就更不必说了。

就说这战争,从出征高句丽到现在,严格说起来姜云明就亲自指挥过两场战争。

第一场是辽东城的攻防战,第二场就是这泊汋城的攻防战。

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姜云枫在遇到战争这种事情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生命,所以无论是在行军还是作战指挥中他总是小心翼翼的,一切都是以唐军将士们的生命为基础。

倒不是说李勣和薛万彻等人不在意将士们的生命,他们更在乎的是取得更大的战果,尽可能快的让敌人失去反抗的力量,毕竟这严冬对于唐军来说很是不友好。

就拿姜云明指挥的辽东城之战为例,唐军的伤亡极少,甚至都没用得上近身战就拿下了辽东城。

但同样的,乙支文德派出留守辽东城的偏将以及那些弓箭手们都逃走了。

转过头来再看看薛万彻率领的水师在乌骨城之战中的战果。

歼敌三万,俘虏万余,唐军损伤近千。

在这个时代来看薛万彻这已经近乎于是神迹一般的战果了,但在伤亡这一层面上来看他远不如姜云明。

同样的,在歼敌和俘虏的层面上姜云明远不如他。

优柔寡断,这个词可能不太适合用来形容此时的姜云明,但也能算得上是一半一半。

出于对姜云明的不满,李世民接过了他手中的指挥权。

嘟!~

略显尖利号角声响起,在河岸对面的苏定方有些疑惑,这号角声代表的是推进的意思,这与在渡河之前姜云明和他说的完全不符合。

疑惑归疑惑,但苏定方却并没有犹豫,侧翼的薛万彻也是如此。

很快,在号角声结束之前,李德謇所率领的火枪营、苏定方率领所率领的渡过鸭渌水的唐军主力以及薛万彻的水师都开始了有序的推进。

嘟!~嘟!~嘟!~

专属于火炮营的号角声响起,河对岸薛万彻所率领的水师开始了对泊汋城的炮轰。

在这个时代,火炮是高句丽根本就无法防御的攻城利器,仅仅是一轮齐射,泊汋城的城门就成了一片废墟,而开花弹瞄准的城头更是一片哀嚎声。

这幅景象姜云明不是没有想过,但此时他的脸上却除了心疼还是心疼。

不是心疼被炮轰的泊汋城,也不是心疼在炮火中哀嚎的高句丽士兵,他心疼的是一批批被抬下来的火炮手。

“这,才是打仗!”看着对岸的炮火连天,第一次见识火炮威力的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打不打仗的儿臣不知道,但儿臣知道的是您要再这么让火炮发射下去,待到攻打平壤城的时候就没有火炮手可用了,那时的火炮就是半个废物。”

看着志得意满的老丈人,姜云明淡淡的扎了他一刀。

……

本是志得意满的李世民气息一滞,心不甘情不愿的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

因为技术的不达标,火炮的装填是很慢的,几乎和投石车的装填速度一样,而和投石车相比火炮的体积更加小巧,不过重量却是和身形庞大的投石车相当。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有经验的火炮手知道什么时候火炮该停下来,在炮体温度达到多高的时候火药会在装填炮弹之前就在炮体内燃烧。

所以,对于唐军来说有经验的火炮手是很难得的。

虽然进宫的时间不长,但这却也已经足够了。

无法用火炮发射开花弹,但实心弹丸的砸击也早就让泊汋城的城门倒塌,城墙上也被砸的坑坑洼洼的。

最严重的还要数城头,因为在投石车推进投射开花弹之后就已经没有弓箭手敢站上泊汋城的城头了,城头上留下的就只有正在哀嚎和已经死去的高句丽弓箭手。

城门已破,城头上的弓箭手已经肃清,按照一贯得套路来说接下来就要让骑兵带头冲锋、步兵随后进入泊汋城开始进行白刃战了。

然而就在苏定方整暇以待,时刻注意着后面尚未渡河的大军吹响进宫的号角时,泊汋城内奔出了一匹健马让所有人都停了下来,即便是苏定方也不例外。

因为这健马上的人正抱着一面旗帜。

那是高延寿的高字军旗,而且还是被横抱着的。

军旗是一支队伍气势的象征,军旗不倒就代表着进攻不会停止,但横放的军旗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一是军队衔枚疾进的时候,这时候需要的是尽量掩没自己的踪迹,自然也就不能扛着军旗恣意招摇了。

二就是代表了弃刃投降。

而此时横抱着军旗的高句丽士兵所代表的的显然不是第一种意思。

“嘁!”李世民大袖一挥,转身下了临时搭建用来观察战况的高台。

很显然,难得过了一把指挥大军的瘾,但结束的却如此的草率,大唐的皇帝陛下很是不满意。

摇头失笑,姜云明对罗三林摆了摆手。

很快,唐军渡河的速度明显加快,而河对岸的李德謇迅速向着河岸收拢,薛万彻将火炮和投石车拉到了士兵的后方,让士兵们和苏定方严阵以待。

诈降,这是一种很常用的手段,不可不防。

是以即便是在对方派出使者横抱军旗以示投降之意唐军也没有一人着急,反而是将防线拉开,手持望远镜的薛万彻更是时时查看着泊汋城有没有其他的动作,是不是有人从后面的城门伺机逃走。

不过薛万彻显然是多虑了,早在唐军渡河刚开始的时候高延寿这个历史上有名的软骨头就有投降的意思了,而温沙门的反对却是让他暂时停了下来。

而现在,温沙门在和苏定方的交手之中仅仅是几个回合就被直接枭了首,跟着温沙门出城迎击的士兵如今是个什么模样所有人也都见到了,再加上他们在亲身体验了唐军的火炮和投石车的威力后更是没有人反对投降了,

是以,高句丽王城平壤的最后一道防线,破了。

(sdingdiannn/ddk266608/200268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