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五百九十八章:软骨仔高延寿

养成一个大唐 第五百九十八章:软骨仔高延寿

作者:三悔人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25 01:46:53 来源:顶点小说网

在李世民看来,这个本来他“寄予厚望”的泊汋城一战结束的有些草率,甚至可以说是索然无味。

虽然攻城的方式更加的简单了,战果也更大更简单了,但这却并不是李世民记忆中的攻城了,这让他一点爽快的感觉都没有。

泊汋城内,李世民高座上首,姜云明次之,下面跪着的则是投降的高延寿。

在大唐征伐高句丽的历史上,这高延寿也算得上是榜上有名的人物了,但可惜的是这名却并不是什么好名。

其实一直以来姜云明都在好奇一个问题,但却屡屡得不到证实,那就是新罗后裔的棒子人是怎么看待高延寿和高惠真这两个二货的。

在后世,棒子国人一直自诩为高句丽的后代,但其实高句丽是华夏东北方一个名叫扶余人建立的政权,和棒子国人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们的先祖应该是此时正是女王当政的新罗。

虽然事实如此,但这并不妨碍棒子国人以高句丽后人自居,并且还拍摄了不少带着抹黑大唐色彩的电视剧。

什么在大唐东征的时候勇猛神武的高句丽将士射瞎了李世民一只眼啊,什么晚年的薛仁贵被揭竿而起的高句丽人惊得坠马而亡啊之类的。

那些电视剧姜云明有幸看过一点视频,险些没给他吐懵了。

而在被姜云明搅风搅雨的现在,高延寿和高惠真这两个二货依然是投降了大唐,只不过这次他们没有靺鞨支援他们的十五万将士,也不是二人一起投降唐军的,而是一个在泊汋城,一个在国内城。

“高延寿朕问你,这泊汋城后面就是平壤了,荣留王可还在路上安排了什么?”看着跪在下面的高延寿,李世民皱着眉头发问。

“回陛下,罪臣不知,但就以罪臣所知道的来说并没有。”

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反骨仔,高延寿角色代入的很快,这就开始以罪臣自居了,对李世民的称呼也从唐皇变成了陛下。

这转换的速度让在后世电视上见过不少诸如此类场景鹅姜云明都啧啧称奇。

是个当墙头草的好苗子啊。

“那先前荣留王遣你送给朕的礼物可有什么特殊的安排?”

“回陛下,荣留王并没有对罪臣提起过,只是说以礼平息陛下的怒火,想要以此求得一线生机。”

问了半天都没能问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高延寿开口不是罪臣不知就是没有对罪臣提起过,这等小心翼翼但却没有什么价值的态度让李世民都烦了。

然而高延寿又是降将,战场之上杀降将是大忌。

“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李世民挥了挥手,姜云明感受到了老丈人语气中的那一份不耐。

“是。”

低着头,站起身,一直退到了门口之后高延寿才转身出门,期间不说他没有抬头看李世民任何一眼,就连坐在李世民下首的姜云明他都没敢看上一眼。

“高远,你怎么看?”李世民无意识的敲了敲桌子,带着以中别人难以猜测的节奏感。

但姜云明却清楚,因为每当李世民心中举棋不定的时候就会以这个节奏敲击桌子。

“我?坐着看,要不躺着看也行。”高句丽这边的椅子没有靠背,姜云明坐的很是不舒服,站起来抻了个懒腰。

“好好说话!”李世民铛铛铛地敲了敲桌子,显然对姜云明的回答很是不满。

“首先,这种事儿您应该先问问懋公大总管,毕竟他才是河北道的行军大总管,儿臣不过是个还未落实的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这个还未落实指的是辽东道现在虽有名却无实,而不是说这个行军大总管的名头未落实。

“先前懋公大总管攻破了国内城,如今我们又攻破了泊汋城,堆高句丽的王城平壤来说最后一道防线鸭渌水已经完全失守了,而之后的萨水完全做不到抵挡我们的程度。”

“眼下我军虽然是有些疲累,但也算的是后备充足,只要让将士们休整一番之后就可以朝着平壤挺进了。”

如今自姜云枫让人去西域高昌引进棉花之后已经过了近五年了,大唐早已经做到了让此次出征的将士们人手两套棉衣。

所以和历史上的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不同,历史上李世民最后因为入冬之后的天气寒冷以及随着战线的推进后续补给难以为继最终放弃了在第一次东征的时候就灭掉高句丽。

而现在的大唐有棉衣,将士们完全不惧高句丽冬天的严寒,和原始木船相比速度大幅度提升的蒸汽船也在后续补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的唐军除了刚刚攻下泊汋城使得将士们有些疲累之外,其他一切的一切都算得上是兵精粮足。

在姜云明看来既然已经取得了如今的这般战果那自然是要继续推进的,至于高句丽有没有在从泊汋城到平壤城的路上埋有后手那是行军路上要注意的问题,而不是要放在这时候决断的大方向问题。

不管是火药遗失这个出征的由头还是李世民一直以来的心心念念,这高句丽之战在发展到这个地步的时候显然是已经停不下来了。

姜云明停不下来,李世民也停不下来。

不过这翁婿二人的目的虽然一样,但内心的初衷却是不一样的。

李世民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他比隋炀帝杨广那个暴君要好到不知道哪里去,而姜云明则不同,他心心念念的是和新罗百济隔海相望的倭国。

而新罗和百济还在高句丽的后面呢。

“那就等懋公率军与我们汇合之后一起吧。”李世民也是个果决的人,刚才他也不是因为怕了什么的不想推进

其实说起来可能很可笑,他李世民没打过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但却如此顺利的战争。

大海、辽水、鸭渌水等天堑,正值严寒的冬季,这种在这个时代被认为是进攻方克星的条件唐军就好像是无视了一般,一路推进到了这平壤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并且还顺利的拿了下来。

要知道,在这场战争中高句丽可以算是占了天时和地利两样条件的,而一般都说天时大于地利,地利大于人和。

所以条件这么苛刻而进展却又这么顺利的战争属实是连李世民都觉得惊讶。

(sdingdiannn/ddk266608/200268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