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3年 > 243章 叔伯兄弟【5000】

重生1983年 243章 叔伯兄弟【5000】

作者:爱喝葡萄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9-16 08:02:29 来源:顶点小说网

前面夏祺村村口站着许多看热闹的人。

他们都听见了唢呐声。

都翘首以盼,望着月舟村方向。

潘德东也听见了外面热闹的声音。

因为今日是他和谢兰兰举行婚礼,谢礼发肯定也去岭背镇请了锁呐张的徒弟。

两名锁呐手是河田村人,跟唢呐张学徒了三年。

自认技艺都学得差不多了。

此时正在跟谢家的亲戚喝茶聊天。

“袁师傅,也不知道是我的耳朵有毛病,还是本地的唢呐师傅吹的就是这个调,我听你们吹的唢呐好象音调含混不清,没有象电视广播上那样有个清晰的曲调?”

说话的是谢兰兰的二叔谢礼平。

唢呐袁师傅本不想回答他这么叼钻的问题,但他又是主人的兄弟。

只好说:“反正我们吹的可以分辩出喜调和哀调,吹完整的曲调?我们为啥要吹完整的曲调,又不是上舞台表演。”

谢礼平点头:“我明白了,古代说滥竽充数就是这个意思。”

这时他耳朵里听见了优美动听的唢呐吹奏声。

他走到外面,看了一眼月舟村方向。

慌忙走进家里寻找潘德东。

“德东,德东呢?”

“刚才还在这,昨一眨眼就不见了呢?”

此时潘德东坐在屋后的一丛竹下,烦闷地抽烟,想心事。

本应该在月舟村举办婚礼的,此时却在女方家。

周围都是谢家的人,姓潘的一个没有。

他觉得做人真的很失败,二十多年似乎都生活在一场欺骗中。

假如不是谢家人一直真心地对待他,或许他情绪上早崩溃了。

此时他也听见月舟村方向传来了嘹亮优美的唢呐声。

不会是也有另外的迎亲队伍路过夏祺村吧。

他幻想中去迎娶新娘子的情景是无法实现了。

他住在谢家,等于入赘在谢家。

似乎应该是谢家不用任何方式把他招入了进来。

他继续点燃了一根烟。

地上散落了十几个烟头。

一只温柔的手搭在他的肩头,是谢兰兰。

“我猜你肯定在这里抽闷烟。唉,别想这么多,反正我们问心无愧,堂堂正正做人就行。”

她把他拉起来:“把不愉快的事抛到脑后去,今天是我们的大喜的日子,没有理由不高兴的。”

后门推开,二叔探出头。

“叫我好一阵找,原来二口子在竹丛下卿卿我我了,不用藏着掖着了,今日开始你们就是夫妻了。”

谢礼平高兴地说:“德东,快点去大门口迎接你的叔伯兄弟,他们来了几十个人。”

潘德东精神为之一震,拉着谢兰兰就跑到了村口。

只见潘有久带几个人走在前面,挑着礼物,抬着一块牌匾。

后面500米开外,十几个人,个个都提着礼物,还有一个更大的牌匾。

更有一个拿着一个小唢呐,吹着欢快喜庆的乐曲,朝前走来。

谢礼平及时让几个年轻人燃放鞭炮。

潘有久也让二儿子潘瑞红把自己特意制作的千响鞭炮点燃。

贵宾上门燃放鞭炮是一种高规格的接诗礼仪。

潘有久暗自窃喜:大章臭小子,叫你能,你再能又怎样?对于农村这些风俗习惯,你有我这样懂么。

你带人来做客,主人家燃放鞭炮,你若是一个人也就罢了,若是七八个人以上去,按照礼仪你也应该燃放一串鞭炮回礼的。

你没带鞭炮回放,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其实潘大章早已有了准备。

越走越近,潘云田心头在嘀咕:糟糕,我们忘记买鞭炮了。

吹着唢呐的潘大章回头朝温小芹示意了一下。

温小芹把手中提着的蛇皮袋交给潘云田。

“云田哥,大章示意让你来燃放鞭炮。”

潘云田高兴地说:“原来大章早有准备呀。”

这时从甫钱镇方向骑单车赶过来的潘广春和黎兰英也庆幸来得真及时,他们两个进到了人群之中。

这边潘德东把潘有久几人迎进了客厅。

谢家赶来喝喜酒的亲戚朋友都走到门口来看热闹。

看见牌匾上写的贺礼,众人都点头。

“是德东的叔伯兄弟,也很重视哦,送的礼物也是中规中矩,无可挑剔的。”

此时谢礼平又正在让谢家几个年轻人燃放鞭炮。

潘德东此时也看清楚了,带着更多人前来,吹着唢呐的就是潘大章。

“三叔,你坐,我去迎接大章他们。”

这边鞭炮响过以后,客人的鞭炮还在燃放。

“快点,再点一串。”

连续点燃了三串鞭炮,来客的鞭炮才停息。

潘大章特意去菜院坝找到最有名气的制鞭炮师傅,定做了一盒五千响的鞭炮。

响声又大,震天轰地。

时间又久。

坐在客厅喝茶的潘有久,喝进嘴里的茶都不香了。

听得他心烦的唢呐声也终于停息了。

请的礼簿先生在匆忙登记客人带来的礼物。

潘德东长吁了一口气,对潘大章说:“兄弟,你们来了,我心情都开朗了许多。”

潘大章笑呵呵说:“德东哥今天是你和兰兰嫂结婚的日子,理应高高兴兴的,别愁眉苦脸的样子。你看,潘屋这些兄弟姐妹都来参加你的婚礼了。”

众人都跟他两人贺喜。

只是现场没有潘冠久的几个子女,连他母亲刘地女也没有看见。

潘大章想:潘德林去了德欣,或许没有得到德东结婚的消息,赶不来是正常的。

德明和德胜,可能是怕潘寇久骂,所以不敢来。

但是嫁到甫钱镇的堂姐潘小青和堂姐夫蔡为民,若是不来就说不过去了。

这时邹秀花也在问潘德东:“你没通知小青么?”

潘德东:“通知了呀,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来。”

做为亲弟结婚,做姐姐的不应该早点赶过来帮忙的么?

潘大章示意母亲别节外生枝,说这些影响人情绪的话题。

不久,只见堂姐夫蔡为民用鸡笼装了几只鸡,骑单车来到谢家。

他对潘德东说:“德东,对不起,你姐和你妈,德明两个都不能来参加你们的婚礼,你爸若是知道了会跟我们吵架的。这几只鸡还是我去亲戚家买来,送来给你们当贺礼。我不能在这里待,刚才我在夏祺村前面那条河堤上,似乎还看见你爸。”

说完他就匆匆离开了。

宾客到齐,按照习俗,一对唢呐师傅应该吹奏至少十几分钟的唢呐才行。

鞭炮齐鸣。

谢礼平找到潘大章:“小潘你好,我是兰兰的二叔。想跟你商量个事。”

“二叔好,有事请说。”潘大章客气地回答他。

“刚才我听见你一路吹奏唢呐,吹得特别好听。今天是德东他们结婚,能不能请你辛苦辛苦,吹几首好听的又节奏欢快的曲调,给大家欣赏欣赏?”

他确定这年轻人吹唢呐技术比两位请来的吹唢呐师傅高明多了。

此时吹唢呐的袁师傅在客厅也听见了他对潘大章说的话。

感受到了危机,这老谢是什么意思,想当场换人。

嫌我们吹得不好听?

不管怎样这一场喜宴的手艺钱,无论如何都是少不了的。

两人同时下意识的拿起了唢呐。

试吹了几下。

按照风俗,只要鞭炮声响起,他们的唢呐声也要响起。

接下来的鞭炮声应该持续燃放十几分钟,唢呐声也是一直吹奏。

然后是宾客入席。

谢礼平眼巴巴地祈望潘大章点头。

潘大章:“今天是德东哥的大喜日子,这样吧,我拿出我兜底箱的手艺,吹几首欢快的唢呐曲。”

袁师傅不服了:“哼,你有师教传承么,俞督县最有名的唢呐师傅就是岭背镇的张师傅,也就是我师公。后生崽是从哪里偷学来的技艺?是某文工团老师傅教你的吧?”

潘大章理解他囧逼的心态,歉意对他说:“袁师傅,我只是业余做为娱乐,自己吹着玩的。你这大唢呐有大唢呐的气韵,吹起来声音低沉宏大。而我吹的这个小唢呐也有自己的特色。”

袁师傅听他说得合情合理,又给自己唢呐风格做了合理解释。

“那你就吹上一曲吧。”

谢礼平也迫不及待地说:“小潘,你就吹奏一曲适合今天气氛的曲子。”

潘大章想了想说:“我先吹一曲《全家福》吧。”

该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飞板组成,由散板到正板、由慢板列快板、由叙述列激越,给人以思虑、解脱、圆满之感。

虽没有吹奏出最高水准,但是让人听了击节赞赏,叹为观止。

曲调欢快,寓意丰富。

唢呐声吸引了所有到场的宾客。

全潘屋的兄弟姐妹都惊讶出声:“大章这手艺是什么时候学到的?”

“他若是去接话干,恐怕会被人抢着请。”

“大章似乎不需要凭这点唢呐技艺去挣钱吧,他在俞督开了录像厅,一天赚几百……”

“何止呢,在老菜市场门口,又开了一间五金店,卖单车和缝纫机。”

众人似乎才反应过来:是呀,我们跟他都是叔伯兄弟的关系,有机会跟他拉近关系,跟他去学做生意,以后就能改善自家的生活境况了。

黎兰英是最有发言权的。

知道她在替大章录像厅卖票以后,几个堂姐堂妹有意无意在聊天中向她打听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的问题。

“兰英,大章一个月有没有给你三十块钱?”

公家单位的工人一个月工资只有四五十块,大章这种私营的,拿三十块也算不错了。

堂哥潘保定在铁珊笼矿上班,没空来,所以堂嫂刘语蝶带他12岁的大女儿来了。

另外一个在丰禾镇水泥厂的堂叔潘有孜,也是堂婶孙元珊带18岁的大女儿潘念岚来的。

潘念岚跟黎兰英曾是初中同学,同时也遇到了情感方面的问题。

月舟村的黎晓国每天在她家转悠,但她对他没什么感觉。

听说黎兰英在俞督替大章看店,于是感兴趣向她打听情况。

“其实大章给我们几个的工资,还是很高的。”

“有多高,不会是一百块吧?”潘念岚也想有机会去外面找个工作做。

“我上个月工资包括提成,共拿到二百多块。”

黎兰英本来不想跟她说实话,但又抵不住虚荣心的作怪。

每个人都想把自己值得骄傲的部分跟人分享的。

她能够一月工资拿二百多块,比在潘古山矿当小干部的老爸拿的钱都多,不值得炫耀么?

“这么多呀?”潘念岚此时只剩下羡慕嫉妒恨了。

以前因为母亲孙元珊跟潘大章母亲邹秀花吵过几次架,所以两家关系比较疏远,甚至还相互看不起对方。

现在看来,要想法跟大章把关系搞好才行。

中午吃饭时间,她有意跟温小芹坐到了一起。

还主动帮邹秀花搬了凳子。

“秀花婶,你坐这里吧。”

邹秀花受宠若惊,连声说:“好,好,念岚今天这么懂得体贴人了。”

孙元珊不客气地说:“她拍你马屁,还不是想讨好你家大章。你家大章现在出息了,秀花嫂,你以后要享清福了!”

邹秀花:“儿女再大本事,都是他们自己的,父母亲又能占他们多大的光。”

两个女人冰释前嫌,热呼地闲聊着。

见邹秀花身边的温小芹乖巧懂事体贴人。

刘语蝶:“秀花婶,大章弟不仅赚钱厉害,找对象眼光也不错。这个妹妹,要人品有人品,要气质有气质,性格又好,又懂得体站人。”

邹秀花眉开眼笑地说:“我对小芹真的很满意,东玲在家的时候,还经常气我。但是小芹回来,我的心情都无比舒爽。”

刘语蝶:“小芹妹妹是那个村的?”

温小芹斯文地喝了一口汤,见问,礼貌地说:“我家是大樟村的。”

刘语蝶:“找个时间找李香秀去大樟村,找小芹父母,把亲事订下来。”

温小芹:“大嫂,我和大章都还在读书呢,先别急,以后再说。”

孙元珊也说:“先把亲事订下来,也不会影响你们读书的。”

温小芹无奈只好把球踢到大章那边。

“只要大章同意就行。”

说到儿子,邹秀花泄了气。

做为母亲,他无法完全做儿子的主。

刘语蝶:“秀花婶,就算先不订亲,有空的话你也可以去跟小芹父母见个面,认识一下。两个小孩都走得这么近了,你们做父母的都还不认识,这很不正常。”

邹秀花认为她这个提议很好。

“小芹,你妈娘家是哪里人?”她漫不经心地问。

“阿姨,我妈也是水南村人,可能你们都认识。”

温小芹看着不远处正在被谢家几个长辈灌酒的潘大章,忍不住把那层窗户纸捅破了。

“啊,你妈叫什么名字?”

“邹雪花。”

“啊,你是雪花妹的女儿,真的是缘份呀。好,好,这事雷打都不会散了!”

一桌人都惊讶地看着她。

邹秀花把跟她爸妈当年约定的事情说了出来。

温小芹本来不想把这件事说出来的,潘大章也特意交待过,别让家里父母知道这件事。

可是同班女同学林水莲跟她说了一件事后,她感到了危机。

林水莲找到她,低声对她说:“我去医院找我妈,你猜我看见了谁?”

她妈是俞督医院住院部的护士长。

“谁?”

“我看见了你的小表哥在走廊上辅导他们班长那个叫程雪梅的同学,啧啧,两人坐得很近,看两人关系特别亲密……”

林水莲一眼看见温小芹的表情已经阴云密布,风雨欲来一样,赶紧闭了嘴。

“那个程雪梅生病住院了?”

“她妈在住院动手术,她负责照顾她。大概你小表哥心疼她,怕耽误她学习,特意过来给她辅导的。”

林水莲观察着她的表情。

让你打死都不承认是特殊的关系,只说是表兄妹关系。

骗鬼呢?

表兄妹关系有这么亲昵的。

这不,这个事一说出来,看你脸上表情睛转阴就证实了。

温小芹强装欢笑说:“很正常,他是班长,去辅导缺课的同学功课,是他班长的责任。”

但是她尽量不把这份情绪表现在脸上,那几天,也不管潘大章回来多晚,她也不问他。

今天恰好碰到阿姨问这个事,她就不加考虑,直接把这秘密抖落了出来。

……

潘大章总感觉对面那桌女客的目光都投在他的身上,让他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

唉,你们吃你们的酒席,干嘛老是盯着我看。

女人吃酒席,一律把荤菜带回家去。

现场只吃青菜淡饭。

被谢礼平和谢礼发兄弟灌了几杯酒,他的脸又是红彤彤的。

“再不能喝了,再喝就要醉了。”潘大章推托说。

饭后他去大樟树下,看谢家请的几个工人正在拆卸下来清洗的几个大锅炉。

附近田地间都长满了绿油油的薄荷叶,这些鲜嫩的薄荷叶就是萃取薄荷油的原材料。

提炼方法有专业的技术含量。

潘大章正饶有兴趣地看几个熬薄荷油的几个大锅,用管子联结在一起,象一个很大的实验室容器。

背后有人叫他:“潘大章,你在这里干什么?”

回头一看,原来是吴君昭。

此时他才记起吴君昭和吴明晓老师都是夏祺村人。

“君昭,你这小子,想去找你玩,又不知道你家住什么地方。我堂哥今天结婚,过来喝他的喜酒。”潘大章解释说。

吴君昭:“你那里会记得我,分明是借口。你堂哥是谁,你堂哥结婚,你怎么会在这里?哦,是过来迎亲?”

当地风俗,男方一大早吹吹打打到女方迎亲,在女方家吃过午饭后,就把新娘接回家里。

显然今天这些程序都不用了。

晚上举行拜堂仪式就行了。

潘大章把堂哥的情况说了出来。

“是谢支书的上门女婿嘛,我知道。”夏祺村人都知道谢支书家里的事。

夏祺村有两大姓,谢姓和吴姓。

吴姓人出了一个在县上当官的干部,谢姓人发家致富有一套。

“我说中午是谁吹的唢呐,原来是你小子。”

吴君昭邀请他:“去我家坐坐,今天吴老师跟他对象也回来了。”

(sdingdiannn/ddk270478/191845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