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3年 > 244章 专业水准【5600字,求订阅】

重生1983年 244章 专业水准【5600字,求订阅】

作者:爱喝葡萄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9-16 08:02:29 来源:顶点小说网

潘大章跟他朝一处山脚走去。

前面是一口大水塘,一汪泉流从旁边水沟流淌出来。

背后山岭间长满了茂密的翠竹。

在一处精致的农家小院,他看见了吴明晓和他的对象语文黄老师。

黄老师也是在俞督中学教初中的语文。

“吴老师好,黄老师好!”潘大章跟吴君昭走进小院,热情地叫道。

吴明晓看见他,笑着跟对象说:“水云,我说得没错吧?谢支书家吹唢呐的果然是他。”

他对潘大章说:“来,大章进来,跟你商量个事?”

“吴老师有事尽管吩咐,不用商量的。”潘大章笑嘻嘻地说。

“读初中三年,我怎么就没发现大章是如此这般的滑头呢?唉,当初那个木呐,连说句话都脸红的小男孩跑哪去了?”吴明晓嘲讽地说。

黄水云:“你就别说虚的了,说正经事吧。”

“大章同学,我跟黄老师也是准备下个月修成正果,因为在学校晚会上,还有你刚才在谢支书家的吹奏,我们都听见了。所以我们也想邀请你到时候,来我家吹奏一场,你看行不行?”

吴明晓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若是他当场拒绝,自己会尴尬无比的。

“当然,你若是还有要紧的事,我们也决不勉强。”

潘大章:“下个月哪一天?”

“十一月二十五号。”

潘大章肯定地说:“现在离十一月二十五号都还有四十天时间,就算有事,我也会算好时间来的,到时我一定来。”

他又问:“老师不是住县城么?到时是在县城办,还是在老家这边办?”

吴明晓:“我爸老传统,说婚礼必须在老家这边举办。”

他又问吴君昭:“现在在俞督高中,跟得上别的学生么?上次月考成绩怎样?”

吴君昭:“进步了一百多名,年级七百多名。不过比大章还是差得远,大章是年级三十五名,对吧?”

吴明晓:“大章不错,多问大章学习,大章是怎么做到的,在中考前,我记得你们两个的成绩都是不相上下的。”

吴君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章就是从中考最后一天开始的,整个人象神明附体一样,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吴明晓:“问题是你们都是一直在一起的,为什么会突然开了挂一样,大章,你来说说。”

这事真的很难解释。

不过他手边也有现成的例子。

“何焱生上次进步了多少名?”他问。

“跟我差不多,也是一百五十名左右,排名比我前二十多名。”

“可是你知道温小芹进步了多少名么?整整五百名,她的年级排名是490名。短短几十天时间,她成绩上升了500名。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几个在一起租房住,这小妮子现在变得比我都勤快了,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背英语单词,背语文课本。每天一有空,就是看书写作业。我认为成绩的提升跟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潘大章的一番话听在吴君昭的耳朵里,就是一根刺,扎得他的自尊隐隐作痛。

看来还是我用功不够。

一个女孩子都比我用功,我还有什么理由再去偷懒。

黄老师泡了茶,让他们几个坐在葡萄架下喝茶聊天。

因为有许多黑蚊子,她还特意点燃了几根蚊香。

“君昭,你不知道吧?大章还会下围棋哦,郭校长还特意把他叫去办公室,跟他对弈几局。大章,那天你赢了没有?那白发老头又是谁?”

想起那天的事,吴明晓就感到脸上有点发烫。

第一次提礼物去舔校长就被他看见了。

“那个白发老头是有色公司的总经理董卫东。他们两人各跟我下了一局,我都毫不留情地赢了他们。郭校长也是听了谢东生老师说我围棋水平是业余三段,才叫我过去对弈的。”

潘大章把对郭校长说的他为什么这么年轻,围棋下得这么好的理由再次跟吴明晓说了。

其实吴明晓也跟他老爸学会了下围棋,他很想跟潘大章对弈一局,因为他家里就有围棋。

可是听他说是业余三段后,就退缩了。

他老爸业余二段水准都不是,他自己更是才入门不久。

看来要想在郭校长手下混出头,以后还要努力把棋艺提高才行。

吴君昭:“大章还会下围棋?还业余三段,怪事哦?以前在甫钱初中记得你象棋都下不过我。”

潘大章:“你肯定是记错了,我记得跟你下象棋,都是你输的。”

吴明晓:“我家有象棋,玩二盘就知道水平了。”

他象棋水平是自认不会差的,还没有逢到对手。

他想:即然我围棋下不过你,最其码下象棋不会输给你吧?

潘大章看时间,离晚宴时间应该还有二个小时,玩几局象棋应该不会耽误事的。

就说:“玩二盘行了,不然他们等下要到处找我了。”

不过,他认为:“君昭要跟我下的话,我需要让一个車,那样你才不会输得太惨。”

吴君昭:“大章,别吹牛皮,你棋艺这么高了?”

“下过就知道。”

两人摆棋,开始对弈。

几分钟之后,吴君昭的老帅被潘大章的一马一炮闷死了。

吴明晓也在旁边观战,心内也暗自盘算。

自己下场跟他玩,也不一定赢得了他。

这时黄水云走出来对他说:“你妈叫我们去谢支书家喝酒,说她已经送去贺礼了,叫我们去赴宴就行。”

几人闲聊了许久。

直到听见谢支书家响起了鞭炮和唢呐声,几人才动身前往。

谢礼平看见潘大章跟吴明晓两人过来,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潘德东、谢兰兰在门口迎接客人。

谢礼平把潘大章拉到一边:“小潘,小潘,众多客人都说想听你吹唢呐。能不能吹一曲欢快的曲调,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上午可是说过准备拿出兜箱底的手艺,替大家吹几首唢呐名曲的。

这话很多人听你说的哦。

“好吧,我就给大家吹一曲《抬花桥》吧。”

可是他遍寻自己那把小唢呐不见。

谢礼平说:“记得你那把小唢呐给你小对象收起来了。”

“谢叔,别乱说,是同学,还不是对象。”他急忙解释。

谢礼平笑着说:“别在谢叔面前打埋伏,谢叔是过来人,心里明镜似的。”

谁注定跟谁一辈子,上天都是早有安排的。

潘大章找到温小芹:“小芹芹,你怎么把我小唢呐藏起来了,你嫌我吹得不好听?”

邹秀花坐在旁边听见了,瞪了他一眼:“你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你随手把唢呐就放在神台上,有几个小孩想偷偷拿去吹,人家小芹替你保管好,还怪人家。”

潘大章挠了挠头,不好意思说:“我错怪你了,对不起呀。”

温小芹不跟他计较,把唢呐交给了他。

“跑那里去了,刚才我到处去找你。”

“我跟吴君昭去吴老师家了,吴老师跟他对象也来参加酒宴了。”

他指着草坪上另一头的一张酒桌说。

谢礼发不愧是夏祺村最有钱的人,又是支书。

放眼望去,整个大院,走廊,还有几栋楼的大厅,都摆满了酒席。

上百桌酒席,上千名宾客。

也只有他家才能摆得下这么多酒席,厨师都请了十几个。

潘大章拿了唢呐来到中间客厅。

对两位唢呐师傅说:“袁师傅,我先吹一曲《抬花桥》的小曲,现在宾客刚入席。等下吹完,燃放鞭炮,大家宴席开始就你两人用大唢呐吹。”

袁师傅点头。

“小潘吹得比我们吹的好听多了,我们也乘机跟你学学。”

“袁师傅谦虚了。”

他从记忆中慢慢把这首名曲的乐符,回忆了起来。

它主要是根据古代抬花桥的动作,行一定、运动状态而编配的音乐。

曲调流畅,情绪轻快。

潘大章娴熟的把他吹奏了出来。

众人都拍掌赞赏。

“吹得好听,再来一曲,要不要?”

“要!”

有人起哄。

潘大章拱拱手说:“大家先吃酒宴,等下闹洞房的时候,我再给大家吹一首《百鸟朝凤》。”

谢礼平指挥人去门口燃放鞭炮。

客人已陆续就坐。

鞭炮响起,袁师傅两人又吹奏起了传统的唢呐曲。

潘大章坐回本族人坐的那一桌。

只有四叔旁边还有一个座位,他看了一眼,在座的潘有久是叔辈,其他几个都是侄辈。

但是潘云田年龄比自己大,按道理应该由他跟四叔坐上席。

他跟潘生福坐次席没问题。

“云田哥,你来跟叔坐上席,那个次席位是我的。”

潘云田嘻笑道:“你怎么知道那么清楚,我们都不懂,这凳子也给我捂热了,你坐我的热凳,会讨你嫌的。你就坐那里吧,现在按能力,我们十个都不比你一个,理应由你坐上席。”

竟是不肯挪步。

潘大章只有无奈坐下。

农村吃酒席有一定的规矩,每桌都是一样的菜。

一样的酒,一样的烟。

男人坐的桌上还会每人发一包烟。

上海牡丹牌香烟。

二瓶冈州特曲,二瓶葡萄酒,另有一壶自酿的甜米酒。

他们这桌坐了八个人,每人席上都有一包烟。

潘大章并不抽烟,他把属于自己的那包香烟,推到潘有久面前。

“叔,我不抽烟,这烟你拿着抽。”

潘有久看见潘大章跟自己坐到一张条凳上,仿佛如别人在他背上抽了一鞭难受。

但是潘大章把香烟递到他手上,他瞬时又如沐春风,浑身舒爽。

“这烟,你可以拿回去做人情,送给其他人的。”他吱唔着说。

“唉,不就是一包烟嘛。”

虽然是5毛钱一包,但是对我来说,不值多少。

开始有人上菜。

没人带头举筷,众人都不动。

“大章叔,坐上席的人不举筷,其他人是不能夹菜吃的。”坐在对面的潘荣桂认真地说。

潘有久手指上还夹着一根烟。

碗里倒了白酒。

潘大章:“大家随意吃,想叫我带客吃饭的话,我是不懂规矩的。你们又不是女人,吃酒席还要带菜回去。”

他夹了一口菜吃。

同时准备给自己碗里倒一点甜米酒。

潘有久:“大章,坐上席的人,怎么带头喝起米酒来,应该喝白酒才是。”

潘大章:“叔,喝酒别勉强,能喝就适当喝,不能喝就别喝,以免伤身体。来,我敬你一杯!”

潘有久迟疑着说:“你喝米酒说来教我喝白酒,不合礼仪呀。”

潘大章才不管他合不合礼仪,跟他碗轻轻一碰,喝了一口。

米酒虽然是甜的,但是后劲也冲。

半碗米酒喝下肚,脸色也逐渐红了。

酒席上,谢礼发说了一些客套的感谢话。

潘大章在他说话的间隙,暗自计算了一番。

这场酒席花费不少。

一桌至少开支在三十块钱以上,一百桌就是三千以上。

一天中餐和晚餐,两餐饭。

客人来喝酒一般封红包都是1.68元,封几块以上的绝对少数。

所以这场酒席办下来,他至少要花掉二三千元。

不过凭他的财力,这区区二三千元是小数而已。

亲戚来参加婚礼,一来就去看新人新房。

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还有一台摩托车。

家里电器一应俱全。

床上用品全都是新的。

只是谢兰兰动手制作的布鞋,纳的鞋垫并不算多。

出钱买的水靴、运动鞋,衣服,首饰,亮晃晃,让亲朋看了都无话可说。

有钱人嫁女完全是不一样的规格和排场。

谢礼发夫妇做为主人,过来敬酒。

“各位兄弟,德东今天跟小女结婚,感谢各位今天过来,我要特意敬你们一杯酒。”

潘大章笑着说:“谢叔,我们这桌我四叔最大,就让他回敬你们一杯吧。”

谢礼发:“跟你四叔喝当然要喝,但是跟你也要喝一杯。你这年轻人真的不简单,今天不管怎样你都要跟我喝一杯。”

他端酒对潘有久说:“亲家,你们今天能来,我就很高兴了。德东是个有能耐的后生,他不是没人要的孩子,以后他即是我的女婿,也是我的儿子。”

潘有久知道他在感慨老三这种无情无义的做法,确实让人伤心。

但是也无法解说。

“亲家,德东他永远是我潘家的子侄,我们整族人都认他。”

潘有久端酒杯跟他碰杯,一饮而尽。

潘大章替谢礼发倒了一杯酒,自己端起杯。

“亲家是白酒,你这是米酒,这样是不礼貌的行为,应该换上白酒。”

潘有久提醒着说。

这小子古怪精灵,让他喝醉了,看他出出洋相也好。

潘大章解释说:“谢叔,我酒量本身就不行,再加上等下拜堂时,我还想吹一首《百鸟朝凤》唢呐曲,若是喝醉了,就吹不好了。”

谢礼发听了他说的理由,笑呵呵地说:“那你就随意,别喝醉了,大家都等着听你的唢呐表演呢。”

两夫妇客气一番,又前往另一桌女客席。

潘德东和谢兰兰也过来敬酒。

“叔,还有各位兄弟,你们今天给足了我面子,让我知道我潘德东并不是弃儿,我也是有根的人。其他的我不说了,我先敬大家一杯。”

他仰头喝了一杯。

潘有久:“德东,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我们都认你是潘家的子侄。”

潘云田:“今天是你们大喜的日子,我们祝你们新婚快乐,早生贵子。敬你们!”

众人都端酒喝了一杯。

潘大章:“今日这婚礼,十里八乡算是最气派,规模最大了。德东哥算是有富气之人,能够娶一位象兰兰嫂子这样贤惠又能干的妻子,有这样的家庭条件,还有什么可忧虑的。换作是我,晚上做梦都会笑醒。”

众人哈哈一笑,凝重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潘德东:“大章就是会说话,来,今天跟哥哥喝一杯。”

潘大章推托说:“我刚才对谢叔说了,你拜堂时我吹《百鸟朝凤》唢呐曲来贺喜你们,你把我灌醉了,就吹不成了。”

潘德东:“那好,你随意喝,别醉了。你吹的唢呐确实好听,农村里人从没听过这么好听的唢呐。”

潘小章插话说:“我在电视上听过。”

潘云田、潘广春几人都跟他们喝了酒。

潘大章只是喝了半碗米酒。

酒席上的菜都是传统的本地菜。

吃了一个多钟。

门口燃放了鞭炮,客厅内两位唢呐手开始吹奏。

众人恋恋不舍散席。

女客桌上每个盘都倒得干干净净。

男客桌上还有几道荤菜,潘有久示意两个儿子拿塑料袋装包。

潘小章还想去倒一碗肉丸,被潘大章瞪了一眼。

于是不再拿。

“别象女人一样争抢一点酒席菜!”

他低声告诫他。

晚饭后休息片刻就举行拜堂仪式。

潘大章此时脑海里浮现出《百鸟朝凤》的曲调。

这部神曲最早的时候讲的是凤凰死掉后百鸟都过来祭拜的故事。

有凤凰涅槃重生的寓意在里面。

曲调中有凝重的意味,但大都是比较欢快,比较喜庆、热惜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的声音,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美景。

多用于喜宴上吹奏。

当然开首的凝重部分要做适当的调整。

潘大章此时心内有了主见。

谢礼平找到他:“大章,你先吹《百鸟朝凤》,然后再举行拜堂仪式。”

潘大章试吹了几个音,开始吹奏。

这是一首考验吹奏者真正高水平的唢呐曲。

吹奏中要用到吐音、滑音、花舌、指花、颤音,以及吞、吐、垫、打、抹、压等,还有舌冲音、气冲音、反弹音、反双吐、连弹音、气唇同颤音、指气同颤音等高难度技巧。

虽然某些环节上,他处理得不是很完美。

但还是勉强地做到了流畅的锲接。

加上现场并没有专业的音乐人士,所以除了潘大章自己,恐怕无人能够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吹奏完之后,他也长吁了一口气。

以后这种神曲还是少吹为妙,说不定在某个环节上,你就出丑了。

众人都在沉浸在唢呐的美妙乐曲中。

良久,才爆发热烈的掌声。

唢呐袁师傅向他伸出大拇指,赞叹地说:“师公唢呐张曾去冈州吹过一次这首《百鸟朝凤》,但是他说自己吹得漏洞百出,惨不忍睹。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就有这么高超的吹奏技艺,佩服!”

开始燃放鞭炮。

拜堂仪式即将开始。

但是由于明天早上还要赶回俞督中学上学,再加上回家也不算远。

除了少数几个愿意留下来看热闹外,潘大章十几人都起身回家。

谢礼平给每人发了回礼,糖果饼干喜酒,包括一些荤菜。

每人还有一个红包。

高兴而来,满载而归。

“谢叔,太客气了,还回这么多东西,还有红包领。”

“应该的,应该的,以后常来做客。”

谢礼平拿出二个手电:“没带手电吧,天黑了,德东交待给你们的。”

想得真周到。

四叔几人拿了一个手电筒,潘小章拿了一个手电。

(sdingdiannn/ddk270478/191980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