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3年 > 294章 编辑找来签约

重生1983年 294章 编辑找来签约

作者:爱喝葡萄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11-05 08:12:36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二天上午最后一节课上完,谢东生就把潘大章叫了出去。

“小潘,林安白编辑到学校来找你了,在我办公室。”

来到谢主任的办公室,看见里面坐着一座戴眼镜,面容白皙的中年男子。

“林老师,你好!我就是潘大章。”

他走前去跟他握手。

“潘大章同学,你好。刚才听谢主任说,你还是学霸,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的。不错哦,还在《名诗刊》上发表过组诗。了不起哦。”

林安白虽然知道他还是一个中学生,但第一眼看见潘大章,还是不禁点头赞赏。

结实健康的体魄,阳光帅气的外表,双眸间又透着一股跟一般少年不一样的成熟和稳重。

“林老师谬赞了。林老师辛苦了,您是从江山坐长途班车过来,还是自己开车过来的?”

本地还没有火车,只有坐长途班车,而且还是一路颠簸。

“我昨天坐长途车到了冈州,今早再坐车到了你们俞督。革命老区交通还是这样落后,唉……”林安白也是感慨万千。

谢东生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对他们说:“我请示了曹部长,现在他让我们去招待所吃饭,林老师可以免费住在招待所。他们几个领导也想跟你会餐,谈谈文学上的事情。”

林安白搓着手说:“这不太好吧?还惊动了县领导?我跟小潘谈谈,顺便签个协议,然后我明天就回去了。”

他对于这种官场上的应酬也并不是很习惯的。

“林老师别客气,曹部长听说小潘同学的小说要连裁也是很高兴。上次诗歌发表,他也召开了个座谈会。领导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你林老师是大刊物的有名编辑,我们都想跟你讨教写作方面的事呢。”

“不敢当,我只是一个编辑而已,写作水平可能都还不如小潘同学呢。”

他考虑片刻说:“等我几分钟,让我跟小潘同学先把这篇小说的事先敲定再去招待所吧。”

他怕等下跟领导应酬,把正事给耽误了。

“好,没问题。”

他把办公室让给了他们两人,走到了外面走廊上。

财务吕娟下班走出财务室。

“谢主任,你办公室那个小潘跟那位男子在谈什么?”

她刚才路过看见了潘大章在跟一中年人交谈,碰见谢东生,于是好奇问他。

“那位老师是《江山文艺》编辑,小潘寄的一篇小说,给采用了。由于是长篇,决定分期连载,他是特意跑过来跟小潘签合约的。”谢东生解释说。

他只守候在走廊上,也不走远,等小潘两个谈妥了,他还带他们去招待所用餐。

“啊,这个小潘这么厉害,又发诗又发小说的,真的成了我们学校,不,是我们县,甚至是冈州地区的大名人了。”

这么优秀的男孩子,要是能够让女儿跟他多接近,多交流,以后就有前途了。

“谢主任,还没吃饭吧,要么一起带他们去我家吃饭,毕竟饭堂炒的大锅菜不如家里小锅炒的菜香。”

吕娟即刻想到一个很实用的方法。

“吕老师不用操心了,县宣传部长曹老大安排去招待所用膳了,等小潘跟林老师签好合约,我就带他们过去。”

谢东生暗自心想:你家一个矽肺病人,连续不停的咳嗽,去你家吃饭,人家吃得下吗?

人家林老师可是大城市来的大编辑,去你家吃饭有损俞督人民形象了。

“连县领导也惊动了,当然了,这件事确实会引起领导的重视,俞督中学的人才呀。这么小小的年纪,就做出这么出色的成绩,这个小潘的未来必定不可限量。”

她很想说的是:我可不可以带女儿也跟你们去招待所用膳。

但是考虑到有县委领导在,于是就不好提要求。

这边吕阿姨在为女儿如何接近潘大章的事在抓耳挠腮。

那一边潘大章在跟林安白讨论小说连载的事情。

“小潘,你这篇《陌生城市》现在写了多少字了,有小说大刚了没有?”

“故事梗概和小说大刚都写了,现在小说写了十二万字左右。”

潘大章把温小芹帮助抄写的故事梗概和小说大刚递给了他。

林安白阅读后肯定地说:“还是写得不错。”

作家未把小说全部写完,只是写了开头十几万字,杂志社就决定连载,一般只会发生在老作家身上。

象潘大章这种,原先他们几个编辑讨论都认为是新手的作者,会有一定的风险。

怕就怕开头十几万字质量水平都可以,后来把控不行,失了水准,不仅影响杂志的销量,对作者本人也是一种损失。

没有写过长篇小说的作者,很容易犯把控不住的毛病。

潘大章寄来的简介上也只是写自己是个文学爱好者,发表过什么作品也不曾说。

来了学校,谢东生告诉他,潘大章上个月在《名诗刊》发表了一个组诗,并且得到了黄大师的点评推荐,轰动了诗坛。

看来潘大章并不是文坛的初入者,诗歌水平能够得到国刊的登载,可见其文学功底。

“小潘,你这篇小说准备写到完结,总共多少字?”

“按照我这大刚的计划,至少一百万字以上,估计可能都不止。”

“每个月保证供稿三万字,应该没问题吧?”

你要单纯把精力全部放在这篇小说上,一个月写三万字肯定没问题。

我怕你又写诗,又参加其他的文学活动,无法保证供稿。

“完全没问题,何况我现在还有**万字的存稿呢。就算是没有,我一天写二三千字,一点都不难。”

前世写网络小说,每天还上传五六千字呢。

林安白感兴趣的问:“小潘,我问你一句题外话,你写的这篇《陌生城市》都是发生在广东沿海城市的故事,代入感特别强,好象作者有切身的生**验一样。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作者是个四五十岁,情感经历,社会阅历都特别丰富的中年人。不然就写不出这种有内涵的小说。可是你今年才多少岁,恐怕你连广东都还没去过吧?”

潘大章当然没有去过广东沿海城市。

但是他前世在那边待了十多年。

饱尝了打工生活的酸甜苦酸,书中的人物都是他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人。

包括主人公身上都有他当年的影子。

但是跟林安白说自己是个重生人,也是无法解释的事。

他笑着说:“我订了你们《江山文艺》,每一期的作品,每一篇作品,我都认真拜读。其中的生活气息我好象感同身受,亲临其境一样。再加上我对沿海城市开放的环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陌生城市》有沿海城市的生活痕迹也是很正常的。”

林安白也知道作者的想象力是构成作品的主要因素,很多名著并不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不过他还是无法相信,一个只有十七的少年,能够写出内涵这么丰富的小说来。

若不是亲眼所见,恐怕很少人会相信小说是出自一个少年的手。

好在他的署名叫赤脚樵夫,读者无法知晓他的年龄。

“你每月20号前必须寄三万字稿件到编辑部,以便编辑部排版。杂志每月连载你的长篇小说《陌生城市》三万字,我们给你现在最高的稿酬,千字15块,你认为可以吧?”

林安白解除了心中疑惑,直接跟他谈起稿酬的事情。

潘大章当然也知道,诗的稿酬是按行计算的,小说的稿酬是按字计算的。

千字15块,三万字就是450块。

相比于他现在开店经商,数额虽然不算多,但是发表小说并不能用金钱去衡量。

林安白又接着说:“看连载产生的效果,假如效果不错,小说完结后,可以申请帮你出版。那样产生的版权费,比这些稿费可能更多。”

这一世假如新华书店的书架上,有自己写的小说和诗集售卖,是一件绝对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没问题。”潘大章点头答应。

林安白拿出合约,摆在桌上。

“小潘,你看看合约,每月要准时供稿,违约的话要挨罚款的哦。还有完结后,达到条件帮你出版发书,上面也明白写了这一条。小说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你也仔细看看。”

潘大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认为没有其他的问题,就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

林安白也签上名字,合同上已经加盖了杂志社的公章。

两个人客气握手。

“祝愿合作愉快。”

走出办公室,谢东生迎了上来。

“去招待所吧,估计领导都等急了。”

谢东生骑了一辆自行车,驮上林安白。

潘大章紧随其后到了招待所。

柳梦秋站在招待所大门口,焦急地望着外面公路。

看见谢东生几人,舒缓了下来。

谢东生跟她介绍林安白。

“林老师,《江山文艺》编辑。”

“县宣传部副部长柳梦秋同志。”

柳梦秋:“欢迎林老师来俞督县,我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只是没有小潘同学的水准。”

她带他们到了餐厅包厢。

里面坐着曹向东、林正雁,还有宣传干事徐梅娟。

几人见了林安白,都是客气寒喧一番。

又对潘大章的小说能够在《江山文艺》杂志上刊登,表示了祝贺。

“小潘,二个月后冈州开文代会,我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了。你完全可以代表我们俞督县文联去参加这个会,以往我们去参加,因为没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相比其他县份,我们汗颜哪。现在有你小潘这面旗帜,今年我们完全可以挺直腰杆说话了。哈哈……”曹向东喜形于色地说道。

柳梦秋和徐梅娟在向林安白讨教如何向杂志投稿,以及如何有更大的机率可以采用的问题。

服务员开始上菜。

搞了七八个本地特色菜。

连林编辑吃了都是赞不绝口。

“想不到革命老区的美食还这么美味。”

曹向东:“我们老区不仅美食让人难忘,美景也有很多。林编辑有空的话,可以在俞督逗留几天,我让小柳他们陪你到处去逛逛。”

谢东生:“对了,小潘明天上午还有课,下午没课,后天也没课,他也可以陪你逛逛本地风景地。”

林安白:“谢谢各位的好意,我也是在编的单位工作人员,那有时间到处去游山玩水,明天上午就要回去。”

他想了想说:“俞督是老革命根据地,即然来了这里,最想去看的地方是博物馆,了解那段峥嵘岁月,革命先辈们在俞督留下的光辉足迹……”

曹向东连连点头:“有,伟人还曾在俞督住了一段时间呢。长征第一渡,烈士博物馆都是值得参观的地方,小柳和小徐,你们下午就带林老师去参观参观吧。”

两女都欣然应诺。

曹向东又向林安白敬了一杯酒。

“林老师,晚饭后想邀请一些文学爱好者,开个座谈会,谈谈写作方面的事情,想请林老师给予适当的参考意见。”

林安白:“曹部长言重了,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其实真正写作的能力,小潘同学都比我强。”

曹向东想说:小潘毕竟年轻,各方面社会阅历还太浅,即使胸中有锦绣文彩,恐怕一时也倒不出来。

不过他内心也是佩服不已。

这小潘才多大年纪,玩在又写诗,又写小说。

写作水平全县都无人能出其右,是个值得重点培养的对象。

“小潘你今年多少岁了?”

“满十六,十七岁了。”

“是团员么?”

“是,小潘还是三班的团支部书记呢。”谢东生主动回答曹向东的问题。

曹向东:“你平时间多向组织靠拢,后年满十八岁,就可以写入党申请书,积极加入组织,对你未来发展也是一件好事。”

潘大章点头。

她吃了两碗饭,歉意地对他们说:“各位领导,林老师,你们慢慢吃,慢慢聊,差不多到上课时间了,我要去上课,就不陪你们了。”

林安白微笑说:“差点忘记了,我们的少年作家还是一个学生呢。”

曹向东:“小潘,记得放学后就来招待所这里,晚饭后座谈会可能还要请你发言呢。”

潘大章应诺。

骑自行车回到了五金店。

温小芹看见他,焦急地问:“以为你去那里了,一直等你吃饭都不见人。快点吃饭,菜凉了我替你热一下。”

潘大章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刚才跟林编辑在一起,没有特意拐回来告诉你。我跟林编辑和宣传部几个领导,以及谢主任,去了招待所吃饭。”

“哪个林编辑?”

温小芹还没听说过他在《江山文艺》上发表小说的事情。

“小芹芹,我有一篇小说,叫《陌生城市》的,投给《江山文艺》,他们现在决定连载我这篇小说了,林主编特意从江山过来跟我签协议。曹部长知道后,特意安排林编辑去招待所住,用餐,也叫我去,晚上还去吃晚饭和开座谈会呢。”

他也知道,每个月订的那本《江山文艺》月刊到了,温小芹总是抢着先睹为快的。

“啊,大章哥,你又要在《江山文艺》发表小说了,恭喜,恭喜。”

“以后你每期都可以在上面看见我的小说,笔名叫赤脚樵夫。”

“嘻嘻,怎么起一个这么土的笔名,干脆按你的真名不好么?”

“因为我是乡村的野孩子,从小打赤脚在山上砍柴呢,这笔名贴切。”

这篇小说都是他利用晚上时间写的。

昨天他让她抄故事梗概和小说大纲。

她还以为他只是蕴酿呢。

想不到他已经写了十二万字了。

“小芹芹,这下你有事干了。每个月要帮我抄三万的小说,寄去杂志社。每月稿费有450块。”

他把林编辑说的小说完结后可以帮助出版书销售告诉了她。

“那以后我的大章哥就是名符其实的大作家了。”温小芹高兴地说。

(sdingdiannn/ddk270478/198072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