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都市 > 重生1983年 > 295章 堂兄想租地种薄荷

重生1983年 295章 堂兄想租地种薄荷

作者:爱喝葡萄酒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11-05 08:12:36 来源:顶点小说网

潘大章下午放学后就赶到招待所。

在会客厅,看见林安白跟柳梦秋和徐梅娟正聊得热火朝天。

柳梦秋旁边还坐着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少年。

柳金胜。

前世跟潘大章在铁珊笼矿同一个班组上班。

潘大章干的是支护工,而柳金胜干的却是扒矿工。

九零年停薪留职去广东打工之前,两人在一起共事过一段时间。

柳金胜曾跟他说过,他有一个姐学校毕业后分配在县委工作,他在井下工作也只是一个过渡。

果然潘大章去广东打工二年,回来碰见柳金胜,就听他说调到了县环保局上班了。

几年后他成了县环保局的一名干部。

现在他认得对方,但对方肯定不认得自己。

有一个当干部的亲姐,事业和前途都不用担心。

这时,看见潘大章出现,柳梦秋对弟弟说:“他就是潘大章,年龄跟你差不多大,还在俞督中学读书,在《名诗刊》发表过组诗,现在又在《江山文艺》发表小说,在学校还是学霸。要向他学习。”

柳金胜:“大章兄弟,我也是文学爱好者,平时也会写些散文。以后要多向你请教。”

潘大章:“别客气,相互交流学习吧。”

前世是工友,但是今世就没有交集了。

指导你写作?

我没事干闲得慌?

前世两人一起做事时,关于柳金胜姐才二十多岁就按排到了领导岗位,潘大章感到特别好奇。

“我姐当了甘老大三年的秘书,甘老大退居二线,他肯定要对我姐的前途做出安排。”

甘老大曾是俞督县的一把手,现在已经退居二线,但是也还是有一定的威望。

晚饭后,曹向东又组织多人在招待所会客厅,开了一个座谈会。

柳金胜也在场,而且看向潘大章的目光中多了一层崇拜仰视的成分。

前世他在自己面前是有许多高人一等的意味的。

“以后我混得好了,顺便在矿长面前,提点要求让他把你从井下第一线调到地面,换个比较轻松的工作,难度应该不是很大的。”

可是他真正混到县环保局领导岗位上时,他也绝对不会出面替自己求情的。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世上的路有千万条。

不应该绑死在一个职业上。

前世的潘大章多年以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座谈会上还邀请了其他的业余作者,大都是一些正在摸索中,没有发表过作品的白丁。

潘大章侃侃而谈自己的创作经历。

其实今世他真正写作的时间也才几个月时间,但是他有前世创作的积累。

受重生的影响,联系一些前世创作的感悟,笔下写出的文章内容才更有内涵,更耐人深思。

在座的有些是多年的文学创作者。

个个都对潘大章小小年纪能够取得如此实出的成绩而羡慕不已。

曹向东也滔滔不绝地说了半天。

无非就是向潘大章看齐,争取把自己写的作品,能够刊登在报刊杂志上。

几小时后,座谈会结束。

因为明天早上还要去学校上课,所以他对林安白说:“林老师,在这里多待几天吧?”

“不了,今天小徐她们带我去参观了革命博物馆,伟人故居,还去罗岩山的青云寺,不错了。明早我就坐俞督到江山的长途班车回去。”

林安白又对他说:“小潘,记得每月按时寄稿,《江山文艺》每年会举办一次创作笔会,会邀请一些名家讲课,明年我替你申报,到时会邀请你去佛山,希望你能莅临。”

潘大章:“林老师,不用浪费名额了。我还是一名在读的中学生,学业为主,恐怕也没有时间去参加笔会。”

林安白:“活动时间一般会安排在暑假或寒假时间,不会跟你上学时间产生冲突的。”

“那就看到时有没有时间参加了。林老师,明天我就没空送你了,祝你一路顺风!”

跟曹向东几位领导打过招呼,潘大章骑车回到住处。

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看见温小芹房间里还亮着灯。

敲门进去,见她还在专注地替自己抄写着小说文稿。

“大章哥,你回来了,快去洗澡吧。饿么,饿的话我去煮面条给你吃。”

“不饿。你不用急的,这个月的稿件我已经寄了,下个月的稿到下个月再抄也行。”

每月十五号把稿寄出去就行。

“没事,我有时间就先把你写的稿子全部抄写好,到时候拿去寄就行。再说下个月期末考试了,怕到时候学习任务重。”

温小芹拿出一个挂号信,高兴地对他说:“诗刊社的邹一帆编辑老师来信了,恭喜大章哥,又有一组诗在诗刊发表了。”

信封已经被温小芹撕开了,一本样刊和一封信。

信上邹一帆说,那个田禾冒充名诗刊下属工作人员筹集诗集出版一事,纯属借这个由头骗钱的,已经反映到派出所。

田禾已经挨抓。

邹一帆还对潘大章说,别急于去出诗集,尽量在诗刊上多发表点诗作,不管是组诗还是单首诗,发表诗作多了,以后再把诗整理成诗集出版。

根本不用你个人出资。

这次寄来的七首诗,水平也不错。拟在下月刊登。

样刊和稿费会及时邮寄给你。

同时寄一套共12本青年诗人出版的诗集给你。

希望有帮助。

温小芹指着一捆诗集说:“就是这些诗集。”

潘大章拆开,果然是一套新版的,书墨香浓郁的新诗集。

他高兴地拿起一本翻阅了几页。

“有空再看吧,去洗澡睡觉了。”

温小芹记起另外一件事:“今天十六了,你们村不是十八鸿旗公神明生日么?潘广春今天吃晚饭时,还说明晚他和黎兰英,还有杜善文母子都要回去。你堂哥也要回去。”

月舟村人把这一天看得比过春节还重要,即使是跑到外地去打工的人,也会及时赶回家。

“是呀,后天村里都会很热闹的。录像厅那边就歇业一天吧,五金店这里就让你姐他们看,明天下午我们也回去。”

第二天,三舅邹建国找到他。

“大章,明天我们三兄弟跟三个舅妈都去你家作客,这边新店装修就停一天工吧?”

潘大章看他地面瓷砖铺得差不多了,还有墙面还没有搞。

估计还要十天八天才行。

三舅都是自己带几个学徒干活,手艺干得不算精致。

好在是店铺,也不好强求他要做到什么工艺。

他在的时候,做的工都差强人意,若他不在,确实更是怕漏子。

“放一天假,就放一天吧。尽量早点帮我搞出来就行了。”

中午时分,杜善文几个锁好录像厅走了过来。

黎兰英也过来了。

潘云田也跟潘大章说要回去。

他还故意问熊兰:“小妹妹,去我们村看采茶戏,听古文去不去?”

熊兰:“月舟村我家又没有亲戚。”

“把他们几个当作你的亲戚也可以呀。”

潘大章笑着说:“想去的话,就一起去吧。”

他想邀请杨石头两夫妇去家里做客,但是怕唐突,就没有开口。

毕竟自己跟温小芹只是有意向,也并没有定婚仪式什么的。

几人都去了农贸市场买菜。

潘大章预支了一百五十块工资给他们。

还在吃午饭的时候,潘小章骑单车,后座上绑了两个箩筐从家里赶了过来。

“你这时候跑进来做什么?”

“买菜呀,明天家里有很多亲戚的,妈妈叫我进来买一些菜。”

猪肉、冬笋、生姜、豆腐、箩卜,以及青菜。

温小芹让他吃饭,自己叫上大章去农贸市场买菜。

买了二箩筐的菜。

绑在潘小章的单车后座上。

“哥,绑一个箩筐还勉强,绑二个我根本不用骑单车了。”

潘大章想说的是:你摩托车后座就不可以驮么,要么你摩托车驮两箩筐菜,我单车搭嫂嫂回家,不行么?

潘大章知道他小心思。

“我驮两个冰箱回去,要么你来驮冰箱,我来驮菜?”

温小芹:“我也骑个单车去回,另外一箩筐菜,我来驮吧。”

她把另一箩筐菜绑在单车后座。

潘大章跑到农贸市场买了几条绑带,又在摩托车后座加装了一个货架。

把两部双扇门冰箱绑到后座。

“哥,家里有一台冰箱就够了,干嘛驮两台回去?”潘小章不解。

“另外一台是给小芹芹家爸妈用的。”

我给我未来的岳父岳母,不应该么?

“噢!”潘小章不再吭声。

“以后你有对象了,也允许你驮一台冰箱去送。”

“我还小,那里来的对象。”潘小章有意识看了一眼正在搞卫生的熊兰。

温小芹听大章说送一台冰箱去她家,也是特别高兴。

骑着单车先跟潘大章去到古樟村。

温玉庆和邹雪花看见潘大章和女儿一前一后,一个骑摩托车,一个骑单车回到家。

两人都满脸含笑,特别高兴。

“温叔,自己店里卖的冰箱,拉一台回来给你们用。以后吃剩的饭菜放在冰箱,不会变质。”

他看见家里装上了电灯,电视机也可以收到几个台的节目。

“好,大章有心了。”

心里如吃了蜂蜜一样甜。

温小芹要从箩筐中拿点菜给父母。

温玉庆却说:“把菜全部带回大章家去,我和你妈明天也去他家做客。”

“你们也去?”温小芹感到意外。

“不行么?你妈跟大章妈还是姐妹呢。”

潘大章又把另一个冰箱重新捆绑好。

牛岭山那条山路坑坑洼洼较多,必须特别小心。

于是两人考虑还是多走一点路,从夏祺村方向回去。

在大槐树下又看见了潘德东在监督几名工人清洗几个大锅炉。

此时周围已看不见绿油油的薄荷叶子了。

应该熬薄荷油工作已经收尾了。

狼狗二牙蹲在一棵槐树下,警觉地观察周围的动静。

一眼看见潘大章两人,疯狂地奔跑了过来。

“想不到二牙还是很念旧的。”

二牙围着他摩托车撒欢。

潘德东回头也看见了他们两个。

“大章,你去冈州买冰箱?买个冰箱还跑到冈州去?”

“不是的,我驮了一台冰箱到小芹家,这台拉回家里用。这冰箱是我店里卖的,有货卖给别人,不要自己家都没有用。”

“兄弟,你真厉害,生意越做越大了。不错!哥哥都不如你了。”

潘大章知道前世那个欧阳,在谢家当了七八年女婿,就有资金在俞督县建了一栋欧阳大厦。

按照现在的物价,建一栋欧阳大厦那样的建筑,恐怕至少要花费三五十块才行。

他现在手上有三十多万,假如县城地皮可以购买,他动用所有资金,建一栋酒店建筑,似乎也能够完成。

“德东哥,自己兄弟面前就不用打埋伏了,在谢叔这里好好干,不用多少年,不要说月舟村,就算是俞督县,你的财富也是数一数二的。”

潘德东此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大章,你家几亩地,割了水稻后有没有翻耕过来种油菜仔?”

现在的村民都有这个传统,秋稻收割后,及时把稻田翻耕,然后种上油菜,来年开春,油菜仔收割完就可以种早稻。

不让稻田荒废。

因为此时的村民刚从生产队吃不饱饭的年代走过来的。

种下足够自家食用的粮食,是每个农民最基本的需求。

此时广东沿海城市也才刚刚开放,去广东打工的人也不算多。

再隔几年,去广东打工的村民过春节时回到家,挣到了比种田更丰厚的收入。

外出打工的村民才逐渐多了起来。

于是很多土地便丟给了留守家中的老人耕种了。

几年后,平时间村里几乎都看不见青壮青年男女的影子。

“我家才三个人的田,割完水稻后,我妈就让人去撒了一点红花草,并没有去种油菜。”

潘大章记得他家几块稻田是跟自家稻田是连在一起的。

“大章,你还知道谁家的田没有去种油菜的?”

潘大章不知道其他人的,但他知道潘云田和潘广春两家的稻田都没有去种油菜。

都只是在收割后的稻田撤了红花草。

“云田家和广春家的稻田都没有种。你准备租地种薄荷?”

潘大章想到了他的用意。

“我说大章弟就是我们一帮兄弟中,最聪明的一个人。我一说,你就知道了用途。”

潘德东点头说:“我是想在我们村租一大片地,用来专门种薄荷,这样就可以增加薄荷产量了。不瞒你,今年我这里熬出的薄荷供不应求,还有很多人交了定金,都没办法给人家货。”

“夏祺村没有村民愿意种薄荷了?”

夏祺村几乎有一半人的土地都种上了薄荷。

“唉,夏祺村能够动员的都动员过了,其他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拿田来种薄荷了。虽然我们给的价钱是种田收入的几倍以上,但是这些死脑筋还是抱着传统的观念不肯变通。”

潘德东无奈地说。

夏祺村有一半的田地种薄荷,也主要是靠谢礼华村支书的面子。

谢礼华几次跟他商量:“要是可以动员月舟村人种薄荷就好了。”

他也经常念叨着增加种植面积的事情。

“这个薄荷不会很难种吧?”

“一点都不难,比种水稻轻松多了。”

潘大章想到另外一件事,潘六月曾经跟他说过,月舟村除沙厂会拿来竞标外,三个大水库,二十多口鱼塘,还有牛岭山那片茶叶地,甚至河岸边那几百亩沙滩地,万子岭后面几万亩的林地,都可以拿来承包。

“沙滩地也可以种薄荷吧?”

“可以呀。”

潘大章认真地对他说:“德东哥,你想租地的话,我告诉你一个消息,是上次六月伯亲口跟我说的,河岸边那几百亩沙滩地,可以拿来承包。不知道现在拿来承包没有?”

潘德东兴奋地叫了起来:“明天我就跑去村委问问。若是没有,我就去承包下来,那怕承包一百亩地,也可以增加很大的产量。”

“德东哥,还有一个问题,你租这么多地,谁又来帮你种薄荷呢?”

百亩地单单耕种的人至少也要十几个人劳作吧。

“先把地租下来再说,大不了到时多付点工钱给人家,总可以请得到人的。”

潘大章想到一个人。

“你租地下来后,可以去找四叔,让他带人去种。只要有机会让他赚钱,他肯定会愿意去种植的。他除了种自家那点田之外,还去做什么鞭炮,那玩意又危险又辛苦,也不一定能赚多少钱。他一家人都五六个劳动力,又那么勤快,肯定行的。”

前世的四叔因为造鞭炮而发生了事故,死得特别惨。

今世指给他一条活路,假如能逃过这一劫,也算是重生所带来的福利。

虽然前世四叔对自己家极不友善,也经常欺负自己父母。

但是今世他在自己手里翻不起波浪。

况且死状那么悲惨,他也起了恻隐之心……

假如能够改变他前世的劫难,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他几次出手阻止,听他劝告的最后都改变了命运……

潘德东听了也是眼睛一亮。

“对,大章考虑得真周到。我等下就回村去打听,再顺便去找找四叔。”

他感到每次跟潘大章聊天,都有意外的收获。

难怪大章生意越做越大。

脑子好用就是不一样。

(sdingdiannn/ddk270478/198180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