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520章 理学之论(第二更)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1520章 理学之论(第二更)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8-21 15:34:09 来源:顶点小说网

仁和礼的概念,是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为什么要仁?

也许在很久很久之前,某一位学者发现大家都在打仗,搞得所有人都种不了地,没粮食吃,饿死了很多人。

于是这个学者就提出来一个概念:别打了,相互友善,一起种地,大家都有饭吃,君王就可以垂拱而治了,天下就太平了。

所以仁的出现的前提是相互打仗,相互厮杀。

而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对待别人仁爱,可以收获别人的友善,这依然是个人的一种自保行为。

可是是不是我很仁爱,对方就一定友善呢?

显然不是。

既然有多样性和特殊性,谈什么普遍性呢?

普遍性是什么?

人是自利的,人是怕死的,这是所有生物都具备的,这是生物在地球上长期生存,为了活下来而进化出来的。

言简意赅:基因就是自利的。

如果基因不具备自利性,早就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了。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要靠后天培养、教育。

话说回来了,朱熹干了什么,为什么被后世许多人骂?

他说:行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

通俗来讲就是仁是先天道德,是出生就有的,且在人们心中永远不变的。

就跟老子说,道是原本就存在的,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样。

朱熹将儒家的学说,以道家的形势解释了出来。

道家本身是在说天地之间有客观规律。

这玩意儿就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一般人去读道家,读着读着就变成了一门故作高深的玄学。

于是,朱熹也把从实践中得来的淳朴儒学,搞成了玄学。

不是客观规律,你非要说客观规律,这不就是极端唯心了么?

以至于明代的士大夫普通认为,仁德是先天性的,是与生俱来的,是客观规律,是不变的。

如果有人不仁,那就不配为人了。

礼、义、智、信也是如此。

可现实情况就是,不仁不义不讲礼不明智,且无信之人,不但没有变成猪狗,反而会相比其他人能轻松获得更多资源。

理学信念与实际情况相矛盾,儒生们又都是杠精脑袋,非要认为不仁不义就不是人。

于是最后,儒生们只能不断打嘴炮,变成了虚空打靶,越来越脱实向虚。

但儒生们有一部分人,又是机会主义者,高举理学大旗的同时,快速按照人的本性来谋取私利。

搞出了一大堆的伪君子。

所以才说朱熹的学说被发扬之后,儒学就成了教条,强行扭曲了人格。

而赵宁所说的道,核心只有一条: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如果将这个理念,都注入到大宋子民的内心深处,就算朱熹天天拿着传单满街去发,有用么?

既然赵官家对朱熹没兴趣,高俅也觉得索然无味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朱熹在汴京城可谓是搅动风云。

一时间儒生们狂欢。

到了七月,朱熹提出了一个原本就在争议关口的理念:朝廷当以先贤圣哲之学而治天下,存天理而灭人欲。

随后,朱熹在汴河之畔的汴京园林讲学,阐述了他对圣学的理解。

据说讲完之后,全场欢呼,甚至有人热泪盈眶。

他们认为如果当今官家采用朱熹之言论,天下必能长治久安。

又是一个傍晚,赵宁带着赵瑾、赵瑜、赵淳,在打马球。

等中途歇息的时候,赵瑾突然问道:“爹爹,孩儿有一事不解。”

赵宁脱下外衫,用水洗了一把脸,问道:“何事?”

“孩儿听闻最近汴京来了个朱熹,许多人都在称赞他,还有人说朝廷若是采用他的学说治国,可天下永久太平,爹爹为何不派人去找他呢?”

“你认为他的学说如何?”

“乍一听,有些道理。”

赵宁笑了,说道:“这个乍一听,用得好。”

所有的歪理邪说,能蛊惑人心,都存在着乍一听的感觉。

“爹爹既然不认同他的说法,为何不派人把他抓起来,还让他在民间到处乱说?”

“尊重客观规律。”赵宁说道。

“抓他,就不是客观规律?”

“他又没犯法。”赵宁又说道,“这世间,是多样性的,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里面组成的,如果因为他发表不同却没有违法的言论,就把他抓起来,那以后有一个人发表真正对国家有利的言论,而宰相不认同,是不是也要抓起来呢?”

“既然是对国家有利的言论,为何要抓起来呢?”

赵宁觉得赵瑾这家伙在明知故问,他的心思多得很,他难道不知道?

“是否对国家有利,是可以打扮的,大唐的海纳百川,我大宋难道就不能有?都是泱泱华夏!”

赵瑜也凑过来问道:“若是他影响了其他人,怎么办?”

“那些都是能直击人心深处不可告人之处的妄言。”赵宁淡淡说道,“只需要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会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所谓的仁义礼智信,是要通过教育,才能获得的,这是人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如果将这些作为最高准则,那毫无才干的人,可以信手拈来地将这些作为武器攻击他人。”

说话的却是五皇子赵淳。

“什么样的人最喜欢这种学说呢?”赵淳笑了笑,晚霞中,那笑容格外亲切,“没有任何真才实学的人,所以,用他的学说治国,那将是灾难的开始。”

赵瑾和赵瑜被赵淳的这话,惊得愣住了。

这和他们以前认识的淳哥儿好像不是一个人了一样。

赵淳却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自顾自的说道:“这种毫无建树的学说,不需要朝廷去干预,在如此大势之下,本身就是弱者,弱者出局,是自然规律。”

听到这些话,赵宁却若有所思起来。

等用完膳的时候,他突然对王怀吉说道:“明日召见朱熹来见朕。”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23311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