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347章 改革的深水区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347章 改革的深水区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群臣一个个沉默不言。

平日里最咋咋呼呼的那一类人,今天都把脑袋缩在一边,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例如李纯佑,深怕牵连进来。

沉默片刻,蔡懋出列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事的确当严查,但朝廷也要做好新官上任的准备,不能只是严查这么简单。”

赵宁说道:“凡是得有个因,才有果,欲正本,需清源,你来告诉朕,为何会变成现在这般模样?”

“诚如陛下所言,源头出了问题,国朝监察制崩坏,人浮于事。”

“仅于此?”

赵鼎出列,他说道:“启奏陛下,目前来看,这件事反映出来了的问题有四点。”

“一、监察的确有问题,从地方各路提点刑狱司,到京师御史台的监察都失效了,至少牵涉如此大,如此之广,却无人上报。”

“二、官员数量冗余,相互推诿。”

“三、户部财政审计不足,财政账目混乱、不明。”

“四、各路官员考核不严,每年考绩各层官员敷衍了事。”

“此类叠加,便造成了人浮于事,贪污者层出不穷者,不计其数。”

赵鼎不愧是赵鼎。

宰相是什么?

宰相是辅佐君王理国政的。

宰相可不是许多外行人认为的天天在玩权谋。

脱离了国政事务的权谋,那都是不务正业。

而在浩瀚如烟的政务中,梳理出清晰的脉络框架,就更难了。

一般人只会说国法不严,要加强监督,或者说那些官员无德,要提升节操。

“大相公所言有理。”赵官家的声音依然很冷。

“只是,为何监察会失效?”

“为何官员冗余?”

“为何户部审计不足?”

“为何官员考核不严?

赵官家一连四问,每一问,都如同有万钧之力压下来。

群臣心中发颤,看来今日赵官家是真的要把这件事剥个干净。

一提到宋朝的冗官,有人就会说因为文官地位高,所以愿意当官的人多。

其实不然!

宋朝冗官过剩的直接原因很奇葩。

赵鼎继续答道:“官员冗余皆因恩荫人数过剩。”

他此话一出,大殿内的气氛全然不同了。

宋代恩荫制度范围之广、名目之多、数额之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高官子弟、子孙、亲戚、甚至门人都有可能通过恩荫封官进爵,官员职位的高低决定了所享受的恩荫的待遇也不同。

“宰相可荫十人、侍从六人、中大夫四人,除此之外,在朝大臣死后往往一次又可荫补多人,有些荫补人数不下二十人。”

“如此泛滥之官,未经科举,仅仅恩荫,人数剧增,而职位数量有限,尝尝有一个县城三个知县、四个士曹参军,甚至有的州府有六个知州。”

“是以,国朝官员人数之盛,旷古未有。”

“然则冗官之害,害在人浮于事,相互包庇,而审计不足,则是审计院去年成立,建设尚未完全。”

“然即使建设完全,官员如此之多,平增审计之力耳!”

“至于考核不严,诚然如官荐之乱,层出不穷,有官员举荐下面的官员上位,被举荐者上位后毫无政绩,却相安无事。”

这还不算什么。

大宋朝中枢部门种类之多,也是闹出各种奇葩。

甚至出现了一个人同时接到枢密院和东府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职位任命。

赵鼎此番话说下来,朝堂上那更是鸦雀无声。

什么叫改革?

这才是进入改革的深水区了。

自我革新。

从范仲淹时代的庆历革新就在商量冗官之弊政,到神宗时代王安石变法,依然无法解决。

为什么?

因为大宋朝要靠取悦士大夫,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这才是根本!

也别说唐朝就合理,唐朝靠的是门阀世家,寒门无出头之日。

宋朝靠士大夫治国,本身是时代的进步,但明显矫枉过正。

而赵鼎今日所言,其实在场的诸位都心知肚明,但因为他们都是利益既得者,自然会装糊涂。

所谓的军政改制,这一次贪腐案,不仅仅是要拔出贪官污吏这么简单。

只是杀人,治标不治本。

利益既得者装糊涂,那赵宁就要在朝堂上,让人把这一层层都撕开。

由宰相来撕开,就是最有力的。

这才是改革者要做的!

谏官李擢立刻出列说道:“陛下,赵相公有私心,国朝养士乃是以备不时之需,不能因此而否定了士大夫的功劳。”

谏官,大宋朝的超级群体,专为制衡宰相所设置,是皇权压制相权的其中之一。

大宋朝许多宰相都十分惧怕谏官,例如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就被谏官们围起来喷。

谏官的话语权非常重,可不是简单的提个意见这么简单的。

李擢一出来,气氛又变了,许多人见谏院都行动了,打算出列压制赵鼎的这番言论。

显然,现在不是正确和错误的时候了,已经到了利益问题。

赵官家却抢先说道:“你先退下,今日谏院不准发言!”

“陛下……”

赵宁将天子剑往桌上一拍,怒道:“退下!”

李擢吓得赶紧退到一边,他未想到赵官家今日佩剑上朝。

其余想要出列的官员也都缩了回去。

昨日赵官家在文德殿砸东西一事,大家都是知道的。

赵官家正在怒火上,还是不要触这个霉头了。

而且,众人认为官家发怒也情有可原,毕竟这么大个贪腐案摆在这里了。

这就是权术中的心术:我发火,但我还要让大家认为我发火情有可原,而不是无理取闹。

赵宁怒视一周,说道:“赵相公说的很有道理!”

“陕西抚恤金贪腐案,给了朕一记警钟!再这样下去,如何继续打仗!”

“他们这是要金人将河北、陕西踏平,让金贼再次兵临城下!”

“他们这样做是要亡了这天下!”

“再不改!天下危矣!”

高俅第一个喊道:“陛下圣明!”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跟着高呼道:“陛下圣明!”

“陆宰!”

陆宰出列:“着令审计院审查陕西一切相关账目!”

“臣领旨!”

“秦桧!”

“臣在!”

“所有犯事官员,全部给朕下狱听审!”

“臣领旨!”

“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军督府、审计院,给朕一个个查,秦桧你来主持!”

“臣领旨!”

“赵鼎!”

“臣在!”

“限期填补空缺官员,着令东府提报《大宋冗余官员裁汰策论》、《靖康官员考绩条则》!”

“臣领旨!”

“张深、张毕、王燮,夷族!”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41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