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303章 民生稳,新政方稳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303章 民生稳,新政方稳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赵宁一本正经地说道:“上位者,还是要体恤下官的。”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官家!现在不是谈体恤的时候啊!都辞官了,朝堂还怎么运转?

那样岂不是好天下大乱?

连何栗也待不住了,他说道:“官家,话虽如此,可若批了这些辞呈,可能会影响朝堂政务。”

赵宁却不正面回答他们的话。

今日的议题核心就不在要不要批准上面。

赵宁说道:“现在审计院是谁在主政?”

前几个月查淮西税务,杀得人头滚滚,不是在政事堂设立审计院了吗?

这都几个月过去了,审计院的官员也应该有一定数量了。

审一审,没毛病吧?

赵鼎回答说道:“回官家的话,现在审计院是前京西路转运副使陆宰,此人任职过淮西提举常平司使,淮南东路转运判官,后迁京西路转运副使、淮南路计度转运副使,有丰富的财赋阅历。”

陆宰?

赵宁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陆游他爹?

一提到审计院,众人似乎立刻意识到赵官家想干什么了。

赵宁说道:“朕倒是觉得,离任审计这种事,还是有必要抓上日程的,不如就从此次开始,凡辞官,审计院例行章程,审计官员财务,这也是为了避免有些贪官恶吏,担心东窗事发,故意趁机逃走。”

众人还来不及说话,赵宁又说道:“朕自然是相信每一位官员的,但治国还需章程、律法、纲纪,诸位以为呢?”

众人心中震惊,但这理确实是这么个理,也没法反驳。

舔狗莫俦立刻说道:“陛下圣明,臣也觉得离任审计十分有必要,这关乎吏治清廉,只有贪官污吏才会反对。”

莫俦一句话就把其他人的话堵死了,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呢?

众人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那此事就由赵相公去安排?”

赵鼎说道:“臣领旨。”

这闹辞官一事,本身就正中赵宁下怀。

官员浮夸、人浮于事、编制臃肿不堪,早想着要整顿了。

现在金国终于消停,不趁这个机会,还等到何时?

却说这辞官一事,也不是审计审计就完了的。

这当中要得罪的人可不少。

大部分官员都是恩荫上来,是有裙带关系的,现在趁着这个机会,把冗余除掉,必然是伤害了不少人的利益,引来无数口水。

赵鼎又是一个识大体、权衡大局的人,做事稳沉老练,让他去办这事,最后才能一锅端平,既完成任务,又能将负面降到最低。

这不是一般人能办的事。

说完辞官风波后,陷入短暂的沉静中。

何栗说道:“官家,金使已在京师待了一段时间,这一次说无论如何都要见官家。”

“哦,金使都说了什么?”

“金使说,他们带着议和诚意而来。”

“诚意?”赵宁不屑地笑了,“朝堂上下对金使的到来态度如何?”

许翰说道:“朝堂上大多反对议和,但臣也私下打听过,其实许多人都希望议和。”

“此事诸位如何看?”

众人把目光都落到了赵鼎身上,显然是希望他站出来说话了。

时局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其实议和才是最合适的。

议和不代表投降,议和是暂时的赢得时间。

严格来说,历史上的赵鼎,就是属于议和派,他和强硬主战派头子岳飞关系甚好。

而赵鼎这种议和派,与秦桧、赵构那种投降派又是两码事。

这种真正的议和派,是认为先停战,赶紧整顿内部、发展自己实力,待壮大后再开战。

赵鼎顿了一下,说道:“官家,臣赞同议和。”

赵鼎这话一说出口,现场的气氛几乎凝固住了,所有人大气不敢出一个。

大家都知道,赵官家那是决定的主战派。

谁敢说议和,就砍谁。

而赵鼎是赵官家在危难之时,破格提拔起来的宰相。

这几年内部已经够乱了,任何一个人上位,恐怕都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不敢担起这个责任。

但赵鼎却扛起来了。

多次亲自奔赴两淮调集粮食,多方整顿官吏,鼎力支持新政,缓和各方怨言。

这哪一件事是轻轻松松就能办到的?

现在的局面依然很乱,所以有些人觉得赵鼎上台无功。

但他们不知道,如果没有赵鼎,局面可能不堪设想,赵宁可能根本无暇抽身做别的。

赵鼎又说道:“臣措辞倒是有些不严谨,不能算议和,臣赞同暂时停战。”

“好,就依照赵相公所言。”

赵官家此话一出,气氛才豁然舒缓下来。

赵宁却继续补充道:“朕此次去庆源府,斥候在真定府发现大量金军调粮队。”

发现大量金军调粮队?

赵宁肯定没发现。

但他这话,立刻让所有人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何栗说道:“难道金人是表面想与我们议和,暗中又在调兵遣将?”

这下大家的神色都凝重起来,这种手段金国之前用过许多次。

担惊受怕中的大宋,每一次一见金国提议和,就立刻跪舔上去,然后被人摁在地上一顿摩擦。

赵宁的语气忽然变得强硬起来,目光也变了,他铿锵有力说道:“朕可以答应停战,但我们自己要清楚,他们提议和,只是要暂时使我们放松警惕,金人狼子野心!随时都想要亡我大宋!”

众人神色一振,说道:“陛下圣明!”

“淮西新政怎么样了?”

许翰说道:“最新消息,淮西部分田价降到了与当时京畿一样,甚至有些地方降到三百文。”

“淮西今年的赋税呢?”

“刚呈报上来,仅仅淮西今年就收了一千万石的赋税。”

赵宁说道:“按照淮西近五千万亩田来核算,以新税政去收,应该不止这个数字。”

众人不由得感慨,赵官家对数字实在太敏感,想要在数字上糊弄他,基本上不可能。

淮西近五千万亩田,兼并高达百分之九十。

退一万步,其中四千万亩按照新政来收,每一亩即便只收一石,也有四千万石。

赵鼎说道:“淮西地貌广阔,新政刚刚落地,总会有瞒报者,各地已经在查访。臣倒是觉得,若真的收上来四千万石,淮西民生崩坏不远矣。”

“此次淮西重在整顿良田兼并,新政落下,各地必有混乱,当调拨部分税粮,淮西布政使、提举常平司使,以税粮低价在市面售卖,稳定民生。”

“民生稳,新政方稳。”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46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