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88章 开万世太平,是否)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第188章 开万世太平,是否)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5-25 01:02:01 来源:顶点小说网

赵宁又说道:“那如何推行德政?”

杨时说道:“以德举官,自然有德政。”

“那如何以德举官?”

“昔日唐太宗广开言路,贞观即为中正,中正乃大德也,陛下广开言路,天下贤德之人莫不归心。”

“卿之所言,只要朕广开言路,天下贤德之人便会云集而来?”

“臣确是此意。”

“国朝事务繁多,如何能保证所来之人,是朕此刻所需?”

杨时一时语塞。

赵宁又说道:“朕倒是认为,为政者,不能坐逸待劳,子曰有教无类,人才是需要培养的。”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能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所以,其实孔子的许多思想都是非常朴实、积极的。

杨时有些摸不着赵官家到底想干什么。

赵宁继续说道:“既然人才是需要培养的,且不能以其出身为限制,朕倒是认为,朝廷更应当立学而教。”

杨时则说道:“陛下难道忘了,朝廷的官员,大部分是出自科举,科举之士,读圣贤之书也!”

“那贪官污吏、奸邪鼠辈可曾有减少?”

杨时再次语塞。

赵宁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匹夫之过,祸及家人,官员之过,危害一方,宰辅之过,误国之民,君王之过,天下沸腾。”

“是以,臣与民,皆需再教。”

杨时有些惊讶:“这……”

“朕欲立官学,而教百官,使上传而下达,卿以为如何?”

杨时心中大震,只听说科举之前读太学的,没听说当官之后还要再考试的。

赵官家又说道:“此事关乎天下,关乎社稷,朕需要杨卿来担任,如何?”

杨时是听明白赵官家到底想干什么了,虽然科举选拔了人才,但是朝堂上下依然贪官横行,尤其是宣和年间,乌烟瘴气。

赵官家是想定期让官员接受考试,不合格者受到惩罚。

杨时说道:“陛下,臣年事已高,恐怕不能胜任,但臣可为陛下推荐一人。”

“谁?”

“罗从彦,此人亦曾师从程颢,品性端正,为人纯良,学识渊博,所思所想纯正,是陛下需要的人才。”

罗从彦?

赵宁觉得此人似乎有些熟悉。

“好,朕要宣此人前来汴京。”

与杨时简单交流后,赵宁知道自己要找的人快来了。

对官吏的思想再教育和严控,迫在眉睫,尤其是新政打开以后,会有更多新任的官吏,他们更需要严格的思想把控。

一套完善的动员体系里,有一个非常核心点:思想传达效率。

小胡子的德意志动员能力强,就是因为全国上下认同他的那一套,组织内部分析少,效率自然高。

你看看,陈东现在玩70万亩地,和户部已经撕逼到大家都累了,还有一众的官员瞧不起他。

这就是组织内部消耗的弊端。

而且大宋内部各个衙门都有相互消耗的现象。

大家互不认同,缺乏统一思想指标。

这样的朝廷、官府,如何推行新政?又如何打败金国?

所以,不仅仅制度要革新,思想组织,也要革新!

太学要改革!

当然,赵宁一贯的手法,先不动原来的,另起炉灶,再找准机会干掉原来的,以新的代替。

杨时离去之后,赵宁便在文德殿提笔开始写他自己的书:《官论》、《实事求是》。

宋朝儒学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例如二程的“穷理”,意思是穷究事务之理。

例如杨时的致知必先格物。

所谓致知就是达到完善的理解,而格物是探索万物规律。

杨时的意思是,你想要对事物达到完善的理解,就必须去探索万物的规律。

这是古代的唯物哲学思想。

至于官学改革的这个人,赵宁并不需要他有21世纪的思想,官学的意义在于一定程度上归整官员行为。

也就是不断教育官员。

杨时所说的“德”,是新官学之一,是可取的。

这些都是官员的新标准。

当然,官学只是规范之一,更多的还是起到统一思想,提高效率的作用。

真正要监察,还是得有专门的衙门来,大宋朝的御史台,就是监察官员的。

监察部门赵宁先不急着整顿,事情一步步来。

接下来的时间,赵宁倒是对政务的过问不多,他天天跟陈规一起探讨新学事宜。

所谓的新学,与官学是不一样的。

官学是规范官员,新学则是向民间培养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并非官,但可以是吏。

格物院在靖康三年五月二十二日的炎热盛夏中,低调成立。

然后开始向天下广招人才。

第一个被赵宁瞄准的就是北宋末年农学家陈敷。

五月二十三日,就在格物院成立的第二日,汴京学院也低调挂上牌匾。

五月二十五日,罗从彦从洛阳抵达汴京,被宣召入宫面圣。

赵宁见到罗从彦,罗从彦也有幸见到当今天子,这是他一辈子没有想过的事情。

赵宁问道:“听闻先生师从于程颢?”

“曾经有幸求学程子门下。”

“朕有一问。”

“请陛下明示。”

“何为德?”

罗从彦说道:“品行与心志也。”

“那何为有德之人?”

罗从彦又说道:“德泽不可恃,自古德泽最厚者如尧舜,向使德泽可恃,则尧舜必传其子。”

德泽不可恃的意思是,不能一直依赖、指望一个普通人有品德。

如果品德可以依赖,尧舜这样有品德的人,必然将品德传给他的子孙后代了。

罗从彦的核心意思是:人的学识、操行并非与生俱来,更非门第出身所决定。

这就很符合赵宁的想法,他要的就是这样的官学革新人才。

赵宁说道:“善!朕以卿为汴京官学之山长,教化百官。”

罗从彦道:“草民愚钝,不知陛下因何而用草民。”

“先生有大气节,国朝官吏**,朕欲肃整官风,非先生不可!”

西方有绅士,华夏有君子。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真君子,那么罗从彦一个是其中之一。

此人求学于程颢这样的大儒,本来可以利用程颢学生的名衔来博取不错的生活,但他一生追求清贫,不问世俗,只求学识和道。

赵宁需要这样一个纯正的人来把控官学。

罗从彦说道:“草民之求道,不问世事。”

“何为道?”

“格物也。”

赵宁站起来,走到大宋的地图面前,说道:“辅佐君王而承治天下,为生民立命,开万世太平,是否为道?”

(sdingdiannn/ddk60463950/3652857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