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狂野北美1846 > 第625章唐、英经济体量对比

狂野北美1846 第625章唐、英经济体量对比

作者:葡萄无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14 15:51:38 来源:顶点小说网

“这一个多月来

英国人再度提及入股尼加拉瓜运河相关事宜,法国人也表示了类似的意向,帝国政府先后委婉的拒绝了,没有留下一点余地。

法方表示理解,而英国人态度则强硬的多,伦敦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

不会放弃在这条重要的运河工程中谋求话语权的努力,这是英国全球影响力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世界性经济危机已经持续两年,至今依然没有看见缓和的迹象,这对帝国整体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874年第四季度,总体经济增长乏力,相比较去年同期增长回落到2.8%~2.9%之间,低于前三季度的3.4%平均值。

由于帝国经济体量大,完全依靠内需拉动而缺少国际市场,显得需求不振。

展望1875年第1季度的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首相董杰伯爵正在汇报1874年第4季度的经济统计,还有相关国际形势评估,为下一年帝国政府工作预做铺垫。

皇帝李察坐在上首龙榻上,把玩着手中的一件祖母绿翡翠珍玩,神色中没有做任何表示,意味着“朕已知晓”,政府方面应对得当。

尼加拉瓜运河持续推进至今已6年,总体工程量完成近7成,濒临大西洋一侧的河道完全疏浚加宽加深,基本已接近尾声。

濒临太平洋一侧双线三级船闸混凝土浇筑量已经达到85%,目前已经转入沿岸混凝土护坡,继续爆破狭窄地峡,加宽并加深河道的工程中去。

从明年6月份开始,将会开始安装超大型钢铁构件,包括尺寸无与伦比的大型闸门,附属超大构件等等,前后将持续约一年半时间。

从运送到安装,再到调试,每一步都将倾注工程人员巨大的心血。

附属尼加拉瓜运河工程的河湾市大型国际码头,皇家海军基地,国际储运仓库区,道路和桥梁等等设施,也在稳步推进建设中。

用不了多久

这一世界性的海运通道即将建成,畅通的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将大唐帝国西海岸发达的城市群与欧洲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眼看着尼加拉瓜运河的恢弘工程一步步接近尾声,英国人心中那份羡慕嫉妒就别提了,忍不住站出来指手画脚的评论。

英国媒体拎酸呷醋的味道隔着大西洋都能闻到,不断敦促伦敦政府在这一世纪工程中体现出世界领导地位。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

“尼加拉瓜运河工程将是迄今为止人类工程史上,集顶尖土木工程技术和水利技术于一身的辉煌壮举,必将永远载入史册。”

“其工程量和难度远超苏伊士运河,总投资更是属于是运河的4.5倍之多,前后动用了总计56.3万名劳工,堪称人类建筑史的奇迹。”

“令人遗憾的是……世界领导者英国缺席这一工程,唐国在这一工程中表现的“吃独食”的形象为国际社会所诟病……”

“英国皇家海军致力于维护全球海域安全与和平,不能缺少美洲这一块关键拼图。而尼加拉瓜运河正是扼守两洋通道的关键,重要性越来越被世界所认知……”

“难以想象……如此重要的国际海运咽喉要道,竟然没有英国资本参与。”

英国《泰晤士报》的观点代表了主流舆论倾向,让他们气急败坏的是;

大唐帝国政府从始至终就没有松口。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英国人在苏伊士运河股权之争中的表现,让人难以信任,大唐帝国政府当然不会再犯这种低级错误。

看看当初全力主持兴建苏伊士运河工程的法国人如今的落魄,就知道绝不能放英国人进来。

你只要打开一点门缝,让英国人把手伸进来,他就会想办法将胳膊也伸进来,然后就是腿和身子,最后鸠占鹊巢,成为主导苏伊士运河的控股方。

而法国人费尽心力营建的苏伊士运河,如今通行处处受到英国人的刁难,这满腔的郁闷到哪说理去?

法国人现在手中仅剩下12%的股份,即便这样,英国佬一直都在排挤打压,竟然想将法国人最后一点的股份也蚕食光。

偏偏法国殖民中南半岛又迫切需要苏伊士运河航道,不得不在多个方面向英国妥协,可谓憋闷至极。

凡此种种所作所为,英国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皇帝李察坐在上首龙椅上,心中反复斟酌的是当前偏弱的经济增长态势,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首要问题。

想来想去,感觉能够用出来的政策几乎都用了,扩大基建和发动战争牵引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弱,几乎无计可施。

大唐帝国实施的是货币与黄金挂钩的黄金本位制,不可能滥发钞票,必须有多少黄金储备发行多少货币,超发只能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这个时代既没有通货膨胀也没有通货紧缩,唐元币值坚挺的不像话,购买力非常强。

回顾大唐帝国的经济发展,在北美洲战争结束后,北美统一市场扫除了贸易关税障碍,帝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大唐帝国从50年代开始的铁路建设**,一直持续到70年代中期,是牵引社会需求的重要力量。

1862年至1872年这十年间,新建铁路的总长度为31092英里,基本上建成了遍及北美大陆,向南直抵墨西哥和德克萨斯的铁路网。

从1873年开始到1874年末,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经济危机席卷而来,为了强力拉动社会需求,增加就业和摆脱严重经济危机。

这两年新建的铁路是1862年~1872年新建铁路的9倍多,大手笔的铁路投资带动了周边产业,对钢铁和能源产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冶金业煤炭业和石油业迅速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1873到1874这两年,在欧洲各国普遍陷入严重经济危机泥沼(注;德国除外)的情况下,大唐帝国依然能够保持3.2%~3.5%的发展速度,内需拉动功不可没。

在这期间,大唐帝国铁路的营业里程从35085英里,增加到76171英里,相当于12.25万公里,通畅的铁路网几乎连通了帝国各大中小城市,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现代铁路网。

1865-1873年,大唐帝国生铁产量从75.5万吨增加到632.3万吨,增长了8.5倍。

煤产量从2215.9万吨增为9591.7万吨,增长了3.3倍。

石油产量从1865年的1.5亿加仑,增加到1874年末的6.16亿加仑,增长了3.4倍,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与此同时

新兴的石油化工产业与特种钢铁和机械产业,成为表现瞩目的新亮点,树立大唐帝国以石油化工和电气化为代表的第2次工业浪潮先锋的位置,引领世界工业发展新潮流,变得更加牢不可破。

所谓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有“危睑”也有“机会”,德意志帝国就是整个世界经济危机中表现最为耀眼的优等生,但是他的成功不可复制。

50亿法郎的巨额战争赔款在短短两年内注入德国经济中,产生了腾空起飞的奇效,其他人羡慕不来。

大唐帝国的经济表现堪称优秀,在新的一年中,,预计将在第二季度的某个时候超越大英帝国,从而坐上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宝座。

而在1875年的第2季度,大唐帝国的人口也将接近9750~9800万之间,距离年底突破上亿人口只有一步之遥。

大唐在发展,英国也没有停下脚步。

在1865年至1874年之间,其重工业在这一时期也获得较快的发展。

英国煤产量从1865年至1873年连续增长8年,从1.05亿吨,增加到1.31亿吨,总量增长了25%,每年的增幅相对较小。

生铁从1865年至1872年持续增长7年,到了187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风暴下,才有所回落。

其生铁总产量从1865年度459.7万吨,增加到1872年度685万吨,增长了49%。

到了1873和1874这两年,其生铁总产量重新又回落到600万吨以下。

英国资本还大量参与了美利坚合众国和其他国家的铁路建设,并向这些国家出口生铁、铁轨、机车车辆和铁路建设所需的机器,从而带动了国内重工业的发展。

唐、英两国的经济发展就是赛跑,始终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大唐帝国后劲十足,虽然遭遇世界性经济危机风波的侵袭,依然能够实现弯道超车目标。

出于避免刺激英国人敏感神经的考虑,大唐帝国社会舆论普遍低调处理,绝口不提经济总量的超越,反而总是拿人均收入较低做文章。

统计显示;

大唐帝国1874年人均收入98.72唐元,距离突破人均收入百元一步之遥,这一收入水平距离英国相差一倍多。

英国1874年人均收入约合237唐元,是大唐帝国收入一倍还要多,普遍更为富裕。

这是因为大唐帝国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处于人口规模高速增长状态,并且不断的向外殖民扩张,纳入哥伦比亚这样的新殖民区400万人口。也会拉低收入水平。

新移民以文盲居多,收入普遍较低,而且农业人口比例较高,无形中也拉低了年均收入水平。

几项因素叠加,居民年均收入总体水平就远逊于英国,处于差不多比法兰西略高二成的水平。

(sdingdiannn/ddk99836175/75241114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