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约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16 07:52:15 来源:顶点小说网

街鼓咚咚,千门万户开。

魏征夫妇一早收拾好,备了礼物要去薛家拜年,一开门发现家门口全是人。

都是去隔壁武家拜年的。

“这都初三了,怎么还这么多人排队给武家拜年呢,武家这人脉真好。”

老仆告诉裴氏,“大娘子,这排队的基本上都是咱永兴坊的,还有些是周边几坊的,多是坊里小门小户,平时受过武家不少恩惠,过年了肯定要来拜年感谢,因来拜年的太多,前几天都排不上,就排到现在了,我估计到初八都不一定拜的完。”

魏征瞧了眼长长的队伍,没吭声。

做为隔壁邻居,他也知道武家去年饥荒的时候,没少往外借钱借粮给街坊邻居们,武家开了不少商铺工坊,也是优先从本坊邻居里招人,甚至平时有点什么邻里纠纷什么的,坊正里长都会来请武家调解。

更不用说,武家逢年过节,还给坊里的孤寡送些柴米油盐。

自武家搬来永兴坊,武怀玉还在坊里修了个公共澡堂子,冬天有热水供应,收费很便宜,福利性质的。武家还自己掏钱,雇佣了坊里几个残疾,沿街打扫,甚至修了几個公共的厕所。

永兴坊现在街巷干净,也很少再有到处随地大小便的情况,都利益于武家出了钱,其它诸坊虽然也常说严禁随地大小便,但这种情况屡禁不止,关键就是缺少能供人方便的地方。

光是禁止,不提供方便之处,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夫妇俩坐上了马车离去。

裴氏还忍不住感叹,“武家会做人。”

魏征直言,“武家新贵,花些钱财邀名。”那些百姓来武家拜年,既是感谢,但其实来武家拜年,不管拿点什么来,武家都会发个拜年红包的。

“那也是会做人,永兴坊里官职爵位比武家高的,也得有十几家吧,可有谁家比武家现在街坊眼里名声更好?”

武家常年四时客人不绝,门前永远热闹,魏家却是很少有客人。

“现在可不光是街坊常上门拜访,我听说现在许多来京赶考的士子,都许多特意前来干谒献诗投文,”

大唐立国以来,科举基本上一年一次,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律、明书、明算六科,偶尔还会有医举、道举。

大唐科举录取不多,而且没有数级考试,地方官学和国子监推荐学生考试,然后地方还会推荐一些乡贡,直接来京考试,也不糊名考试。

这就导致考官录取的时候,往往场外分很重要,比如出身好,名声大的考生,更容易录取,于是乎士子考试前,都会做一些诗赋投给宰相王公贵族们。

能够让士子争相投干谒诗,这可比街坊来拜年更说明武怀玉如今的地位了。

反正魏征身为尚书左丞,也算是名士,收到的干谒诗卷就很少,也许是大家知道魏征这人过于正直。

“武怀玉坊间不是称他四绝吗,诗、书、医、画四绝,又还是崇文馆主、学士,还是太子洗马,是天子宠臣,士子多行卷于他,也属于正常。”魏征倒挺淡定。

武怀玉官爵在长安不算高,但他能够经常见皇帝,甚至经常参与廷议朝会,这就是一种隐形的权力。

裴氏感叹着,“要我说啊,武二郎年轻俊彦,能文能武,将来必为宰相,”

“你说他不是还有个妹妹么,要不咱家跟他结个亲?武二郎不是挺喜欢咱家老二吗,你看怎样?”

魏征听了还真有点心动。

虽说次女已经订婚河东薛氏,长女还跟太原王氏的王义方有个十年之约,但四个儿子现在也还没结亲,想娶五姓女不太容易了。

老二跟武家结亲,倒也确实是门好姻缘。

“这事不急。”老魏犹豫了下,主要是怕武家不答应,落了面子。

“你不好意思,那我找机会跟柳娘子探探口风。”

魏征沉吟一会,“武家小娘子可是妾生庶出,”

“我知道。”

······

武怀玉跟着李靖一起进宫拜见皇帝,后面还跟着白衣苏定方。

爷俩举荐奏章送到天子案前,皇帝阅后立马召见三人。

苏定方隋季之时,可是天下闻名的五大少年万人敌猛将之一,如今前四大万人敌都早逝去,独留有这苏烈。

“朕当年河北征刘黑闼,苏定方之勇悍就让朕记忆深刻,”

皇帝不由的又想起罗士信,这也是十四岁就上阵杀敌的万人敌,当年秦琼最好的搭档,就是死在河北伐刘黑闼之战,当时罗士信率部进城接替王君廓,谁知道最后却把这员绝世悍将葬送了。

“这个苏定方,几度拒绝朝廷征召,如今想起来出山了。”

皇帝走到一个书架前,翻出一个密折,这是张亮所奏。

翻开细看,这里面就是苏定方在河北隐居的监视密报。

六扇门秘密建立前,其实朝廷刑部就一直有专人在秘密监视天下各地的隋末的反王枭雄余部,以及各地的绿林好汉马贼等,建立了专门的档案。

李世民即位后,只是让张亮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衙门,专门负责这些。

苏定方一直是重点监视对象。

苏家在武邑那也是数一数二的豪强,隋末时能够拉起数千人马乡兵,这是跟徐世绩、程咬金、张士贵等一样的豪强,苏定方虽说几次兵败,但回老家,家里仍有万亩良田,奴仆上千。

他可不用在家自己下地干活,是回家当大地主去了。

不过因为他随窦建德、刘黑闼几度反唐,所以在乡里地位也就比较尴尬,如清河崔氏这等门阀,也就不免想要趁机落井下石,想要侵吞苏的田地。

苏崔两家纠纷,先是跟崔的一个亲戚有关,然后引出崔氏,崔苏两家直接对上,崔家仗势欺人,苏定方官司都没的打,衙门都是偏崔氏的。

李世民翻看了这些情报,心里了然。

苏定方是不得不出山了,否则清河崔氏会毫不客气的把苏家逼的家破人亡,将他们吞的渣都不剩下。

苏定方也聪明,既然斗不过崔氏,那他直接出山,借助老师李靖的力量,复出做官,凭他的打仗带兵本事,自然不怕唐皇不用。

到时身份一变,崔氏和地方衙门,就都不敢再那么逼迫。

一个清河崔氏,关东五姓子,顶级门阀,一个武邑苏氏,地方豪强,还是隋季时反唐的豪强,两家李世民心里都不喜欢,但若是说在两家中选择一个支持,李世民自然乐得支持苏烈。

皇帝在崇文殿召见的李靖他们,还特意带上了太子。

李世民头戴翼善冠、穿明黄团龙袍。

李靖紫袍,怀玉绯袍,苏烈白袍。

“赐苏烈绯袍银鱼袋,赐玉带一条。”

苏烈进殿,向皇帝拜伏,态度恭敬,皇帝十分高兴的上前将他扶起,然后赐绯玉。

君臣几个一番畅谈,李世民下旨。

“授苏定方游击将军衔,太子旅贲军郊城府统军,”

苏威再拜。

李世民再次上前将他扶起,“朕早欲用你,可惜一直没机会,如今终于得此骁将,万分高兴。

你和怀玉都是药师的弟子,如今怀玉要出任盐州刺史,你可愿意同往?”

“臣愿意为陛下赴汤蹈刃,万死不辞。”苏烈也是非常干脆,没有半点的犹豫。

虽说曾经为对手,但时代不同了。

“很好,那朕再授你盐州司马,盐州一千镇戍兵、一千州兵,还有两千团结兵,你来统一千镇兵加一千团结,怀玉统一千州兵加一千团结。”

除了要在盐州本地招募的两千土团,另两千镇兵州兵是要从内地府兵中挑选去盐州戍守的。

李世民直接让两人一会就去兵部找杜如晦要兵符,然后去点各自的一千兵。

“军官我从北门八营里挑一些给你们。”

“你们若是有看中想带的,也可以举荐。”

盐州这两千兵,直接从京畿折冲府里点,军官更直接从屯营禁军里挑。

“需要的装备,让兵部、军器监、神机坊、卫尉寺各部拨给。”

“战马找太仆寺。”

两千盐州兵,步六骑四。

皇帝还特意留他们在宫中用餐,最后还赏赐了怀玉和苏烈各一套御制明光甲,加上两匹御马。

出宫的时候,身着绯袍的苏烈感觉神清气爽。

“苏将军!”

一个长的矮小又驼背的紫袍官员上前。

“李都督、武刺史。”

怀玉看着这个长相矮小丑陋的人一时没认出来,李靖则笑着叉手,“崔公。”

“二郎,这位是清河县公崔公,现任大理寺卿。”

崔善为道:“刚得圣旨,陛下调我任陕州刺史,我正要入宫面圣。”

大理寺卿是从三品,陕州刺史为上州刺史也是从三品。

崔善为的封号就能知晓这位便是清河崔氏的了,此人精通历算,隋文帝时便出仕做官,曾领工督造仁寿宫,后来做河东楼烦司户,李渊有意拉拢,太原起兵后做了李渊大将军府司户,开国后册封清河县公。

六月宫变前,做到尚书左丞,虽然长的丑,但出身好,本事也不错,曾深得李渊信任,也属于旧皇元从心腹。

先前早逝的秦王府库真崔善福,是他堂弟。

清河崔氏在京的代表人物之一。

崔苏两家在河北的纠纷争斗,崔善为当然也是知晓的,苏烈进京他也知道。

如今苏烈赐绯银,他却要外放。

还能恰好在这宫门前相遇,崔善为哪里不知晓皇帝要传达的意思。

“苏将军,先前老家族人不懂事,跟将军闹了些矛盾,实在不该。”

“明日,我摆宴陪罪,请苏将军,还有李都督武刺史一同赏光。”

崔善为主动示好,有意化解矛盾。

李靖代苏烈接受了邀请,“好,我们明日一定前往崔公家拜访。”

苏烈也拱手应下,别看崔氏如今在长安朝堂上位置不高,但在关东地方影响力实在太大,面对他们的主动和解,还是选择了接受。

“好,那我先入宫面圣了。”

怀玉三人上了马车,李靖提醒苏烈,“冤家宜解不宜结,既然崔氏有意和解,那就和解吧。”

“弟子明白。”苏烈也很痛快,他想斗也斗不过,要不然也不会来京了。

李靖手指敲打着大腿,“有点意思,我记得陕州刺史先前是崔世枢,如今调崔善为接任,”

“崔世枢也是清河崔氏的?”怀玉问。

“嗯,同是清河崔氏,只不过不是一房,崔世枢是鄢陵房的,也是崔氏定著房之一。这崔世枢当年跟崔义玄一起投奔翟让,结果还被翟让拷打敲诈钱财,后来还是李密保下他,

李密兵败后,崔世枢与崔义玄一起随李密到长安投唐,太上皇对他不错,封他清河郡开国公,先后任司农卿、陕州刺史,李义玄也封青丘县公,如今任左司郎中。”

清河崔氏隋末时,有人投李渊有人投李密,还有人投王世充、窦建德等,也是四方下注,现如今在朝为官者不少,只是没有能位极宰辅的,但其势力依然不容小觑。

怀玉笑问,“跟卢国公程咬金勾搭一起的崔寡妇,又是哪房哪家的?”

“东郡公崔君绰的女儿,那是清河崔氏六房之一郑州房的,崔君绰是隋独孤皇后表弟。”

怀玉知道,隋杨坚的独孤皇后,跟李渊母亲那是姐妹,所以崔君绰也算是李世民的表舅公。

李靖告诉他们,崔君绰有个女儿曾是杨广宠妃,当年崔君绰因为牵连进杨勇废太子案,被流放,女儿入宫,后来成了杨广宠妃,崔家也因此被赦免召回。

崔君绰有个弟弟崔君肃,本来在唐仕途还挺不错做到了黄门侍郎,结果去年又被建成牵连。当年崔君肃先是在窦建德麾下拜侍中为宰相,后来兵败投唐后,也做到了黄门侍郎这样的位置,还去秦王府做过李世民的长史,可谁知后来崔君肃又跟荥阳郑氏一样,一起上了建成的船。

崔氏郑州房在隋朝时很兴盛,但如今却反不及鄢陵房等。

跟老程搞在一起的崔寡妇,正是这郑州房东郡公崔君绰之女,算是皇帝李世民的表姑,也是曾经杨广宠妇的妹妹,老程说来还跟杨广也算是连襟了。

崔君绰崔君肃兄弟俩如今都是虚封郡公,任着少卿闲职,可谓是一步错步步错,崔寡妇跟程咬金搅在一起满城风雨,也顾不上了。

怀玉听的脑子混乱,这些门阀士族,盘根错节,太复杂了,不过倒也给他提了个醒,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旧士族还真不能小瞧,人家郡公县公也还七八个呢。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61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