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248章 不是猛龙不过江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248章 不是猛龙不过江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4-16 14:34: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许多人表面嘲讽崔郑落魄,其实人人又都想成为崔郑。

那些新贵们的行为,更是处处透露着对那些旧士族的模仿,更别提一有机会,都愿意争相跟五姓结亲,哪怕给高昂赔门财都行。

不过真正的五姓嫡系,却仍然还是很保守顽固的,对于新贵们,是打骨子里的瞧不起。

拿着皇帝的旨意,李靖带着怀玉、苏烈去兵部。

李靖常年领兵征战,对兵部衙门非常熟悉,领兵符请印信的流程也是熟悉无比。

兵部尚书杜如晦,挺文弱一书生,却是如今大唐军方最高统帅。

不仅管着十二府几百统军府数十万府兵,东宫六率的几万人马也由他统领,平时那些彪悍的诸卫大将军们,到了这位文弱的大司马面前,也得毕恭毕敬。

这不仅因为他是兵部尚书。

杜如晦没带过兵打过仗,但房谋杜断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早在秦王府时代,杜如晦就一直是李世民的左臂右臂,将士们前线冲锋陷阵,房杜运筹帷幄,甚至军械粮饷,都是滴水不漏。

杜如晦接过旨意看了,捋了捋胡须,“武侯有要调用的军官否,报名给我直接给你调派。”

这也是皇帝给武怀玉的特旨。

“百骑的牛见武、陈盛、韦思仁,还有千骑的许继祖、赵长盛、郭子和、赵贵,三卫的武怀亮,”

“能否从陇右调人?我先前陇右打突厥时有些旧部在,”

杜如晦询问了下,见只是些低级军官,便应承下来,“没问题。”

于是怀玉便把武君威、陈兴、赵信、许嗣业、武君仁、武希哲等八个名字报上去。

这八人仍是陇右武官,现在属于抽调到盐州戍边,府兵戍边不是啥好差事,一轮到就得起码一年,不过他们属于武官,怀玉调他们来当然也是给他们立功机会。

他也没把陇右的那些自己人都调来,武君博等还有一些自家人留在陇右,鄣县盐井寨可是有不少产业在,总得有人照看。

“大司马可有族中俊彦推荐一二,到盐州去帮办军务?”

怀玉这是投桃报李,表面上请杜如晦安排些子弟去帮忙,实际上就是给杜家子弟安排职位,给予镀金机会。

杜如晦犹豫了会,最后真给怀玉推荐了几人,除几个旁支族人外,有一人是他弟弟杜楚客的儿子杜温。

杜楚客是個奇葩的人,有奇怪的道德操守。

当年他跟大哥和叔父杜淹一起困在洛阳,杜淹因为是妾生的,与嫡妻这边有怨,于是借机向王世充进谗,弄死了杜楚客大哥,还把杜楚客差点饿死,后来李世民攻下洛阳,杜如晦要杀死杜淹,结果杜楚客拼死阻拦,不惜以死相逼让二哥放过叔父杜淹。

事后,杜楚客也没接受征召入仕,而是跑到河南嵩山隐居。

杜楚客是比较有才的,可几经征召都不肯出山。ωωw.

杜如晦希望怀玉能够带侄子杜温去盐州,若是能够立功自然更好,就算不能立功,起码也是个资历。

他倒更想让弟弟出山,可惜杜楚客在嵩山五年了,也不肯进京一步。

“杜公,某还有个不情之请,想让杜公帮忙。”

杜如晦给武怀玉倒了杯茶。

以其之老练,其实武怀玉一张嘴,他就已经知道他下一句要说什么了,一切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

果然,武怀玉笑着道:“盐州之前一直为梁逆和突厥占据,如今要恢复盐州,可盐州本就土地贫瘠,人口也是大量流失,想要恢复谈何容易,

我这些天思来想去,觉得要想恢复盐州,还得从盐字下手。

盐州有两县四盐池,想马上在盐州种地是难以迅速恢复的,只能借用这四盐池的池,以盐换粮,以盐换牛羊马匹,”

杜如晦身子微微后靠,没急着开口。

李靖在一边喝着茶,没有丝毫参与的意思,而苏烈这位新授游击将军、盐州司马,也只是在一边旁听着。

“若是靠官府的人手、钱粮来恢复控制四盐池,太难,我之前在渭州鄣县恢复过盐井寨,有过一些经验。

我想一边重启官盐场制盐售盐,一边还得多招商,引入民间百姓商户去制盐、贩盐,衙门主管以管理为主,充分利用好民间力量,到时盐产的多,卖的多,既能换来更多粮食,也能让盐州百姓有活可干,能赚钱糊口,还可以通过互市,交换牛羊牲畜粮食布匹等,

这样就算盐州土地贫瘠,可也能用丰富的盐换回我们想要的粮食布匹牲畜等。”

“武侯这想法很好啊,”杜如晦赞扬。

“我还有一个计划,咱们关陇的盐,以前也主要靠盐夏和秦渭的盐供给,但产量不够稳定,所以还会从河东解池运输解盐入关陇售卖。

但要说到这解盐,是不如盐州的青白盐的,也不如秦渭的盐。”

杜如晦没打断怀玉。

“杜公,我建议啊,以后关陇地区优先用盐夏秦渭自己产的盐,盐商到盐场贩盐,不能直接拿钱买盐,得运粮到关陇的边疆城寨,然后领取输粮凭证,拿着这凭证再到指定的盐场去取盐·······”

怀玉说的这个,其实是后世的开中盐法。

盐商运粮到边疆,然后去盐场取盐,相当于为朝廷向边疆运粮,盐商们后来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便不再单纯的从内地往边关收粮运粮,而是直接在边关招募人搞商屯种地,就近种地得粮,降低运输成本甚至是粮食采购成本。

这样做对朝廷是有极大好处的,往边关运粮耗费很大。

现在怀玉也想在关陇搞这个,朝廷控制盐,盐商要想贩盐,得先给朝廷运粮,盐商拿凭证换盐,盐场到时再拿这收来的凭证到衙门换成钱、粮。

这样,朝廷直接运钱到边地,就不用再运粮。

在这个过程中,加征点盐税,打击点走私也是顺便的事。

“我唐立国以来,沿袭隋朝政策,对盐是不专卖的。”杜如晦道。

“下官也知道,但如今情况特殊,灵盐凉兰秦渭诸边地,屯兵驻军,粮食消耗很大,自给不足,更不用说打仗,一旦用兵开战,消耗更大,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寸步难行。”

“武刺史你回去拟个详细的运粮换盐条程给我,我上呈陛下请示。”

杜如晦对武怀玉的这个想法很惊讶,甚至是很赞叹,不过此事甚大,还得请示皇帝。

至于武怀玉说要引进民间资本去盐州开盐场制盐贩盐、开市互易这些,杜如晦当然也很清楚武怀玉展示的善意。

说白了,就是邀请杜家也去盐州瓜分盐场利益,重新分配四大盐池的盐利,就跟当初武怀玉在盐井寨跟卢怀让程处默汪达他们干的是一样的。

只是这次盐州四大盐池更大,利润也会更多。

怀玉也不是吃独食的人,有好处得多拉上朋友,秦家程家樊家李家卢家都拉上,杜家房家也不能落下,一起合作的人越多,也就越安全。

这种事情并不犯法违规,但毕竟涉及到很大利益,操作不当,总会引别人妒忌羡恨的。

杜如晦亲自把武怀玉送出皇城兵部衙门,引的不少人侧目。

回去马车上,李靖感叹。

“你那想法很大胆啊,若是真的执行,要触碰不少人的利益。”

苏烈也对这位师弟刮目相看,原以为年轻俊俏而已,想不到是真的很有本事,他很清楚,如果真能实行这计划,盐州真的会不缺粮也不缺钱了。

而有钱有粮,他苏烈还怕打不赢仗?

盐州落在梁师都手里多年,四盐池也并不是就不产盐了,梁也消耗不了那些盐,这四盐池的盐其实一直都是输入关中,甚至是长安。

梁师都控制盐池制盐产盐,但还是得通过大唐这边的人交易贩卖,甚至这盐利大头还是落到了大唐这边。

这些买卖那都早就是划分好十分稳固的了,武怀玉现在要重新分配,肯定得触动不少人利益。

“师傅,我也打听过这里面的道道了,不怕。”

不是猛龙不过江。

其实武怀玉也考虑过不碰里面的利益,就维持以前那格局,可他研究了下之前那些人,跟自己不是一伙的。

跟他们合作太难。

倒不如另起炉灶,砸烂以前那套,拉起一群新盟友,把这盐利分了,那些人要是肯配合,也可以给他们留一些。

“我这次去盐州,虽然并非本意,可既然得去,那就得把差事办好了,要办好差事,突破口就是这四盐池的盐,

我也是没有办法。”

当然,当好刺史办好差,顺便给自己和朋友们牟点好处,那不是顺便的么。

“光靠屯田,太难,只能靠盐吃盐。”

苏烈笑道,“还可以抢,咱们手里握着四千兵,那也不是吃素的。”

怀玉提醒他,“是两千兵,一千镇兵,一千州兵,京畿抽调去盐州,另两千团结兵,还只是纸面上的。”

就算抢,武怀玉觉得梁师都那么穷,到时他自己估计都要闹饥荒。

“二郎,你到时把德奖带上。”李靖道。

“二公子不是在终南山吗?”

“我让三娘带人去把他绑回来,真当无法无天了,让他到你军中当个马前卒,”

怀玉可不敢把李二公子当马前卒,便笑道,“不如让二公子跟随苏师兄带兵?”

“都行,”李靖对这儿子也是很无奈。

对于怀玉提出让李靖派些家人去盐州,到时参与盐场制盐贩卖这些,李靖也没拒绝,豪门世家可不是光做学问或打仗当官的,底下自然有无数旁枝庶出带着更多的世仆奴隶,为他们四处谋取利益,兼并田地、经商贩货、放贷收息,

豪门的繁华兴盛,那是要无数的钱支撑的。

只是这些事情,用不着他们亲自操持罢了。

“明天崔善为家的酒宴,可别忘记了,记的早点到,莫失了礼数。”李靖提醒他,那些所谓的旧士族,最在乎的就是礼仪了。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61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