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89章 洛阳死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89章 洛阳死城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89章 洛阳死城

2023-07-28 作者: 木子蓝色

第489章 洛阳死城 洛阳城比怀玉想象中差太多了。

这曾是杨广集全国之力营造的东都,一度是天下最繁华的中心。可隋乱以来,洛阳却也成为四战之地,战争没停过。

瓦岗李密长期攻打洛阳,后来王世充率援军入洛,双方更是长期鏖战僵持,两败俱伤。

李世民两攻洛阳,尤其是武德四年那次,从武德三年的七月,围到武德四年的四月,围城长达九个月,据说老百姓把城里的草根树叶都吃完了,用浮泥和着米屑做饼充饥,食后皆病,满街死尸。

原本迁入宫城三万家,最后不足三千家,公卿之家,也纷纷饿死。

当时一匹绢仅能换三升粟,尤其缺盐,十匹布才能换一升盐,到后面,斗米三万钱,金银财宝、服饰珍玩反如草芥,黄金只能换到等重的粮。

最终粮尽不得不出降。

李世民不是李密,当初王世充跟李密大战,洛阳城也粮食紧缺,王世充提出跟李密做交易,用金银钱帛换粮食,李密居然答应了,真拿粮食换钱帛,让王世充喘过气来。

李世民的洛阳之战,绝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经典,一边围洛阳城,一边虎牢关战窦建德援兵,甚至打出以五千破十万的奇迹团战。

李密在隋末的时候挺有名气,当年还是杨玄感的军师,杨玄感兵败,他还说是杨玄感不用他上策,可等他成了瓦岗之主,中原盟主的时候,打洛阳城却是久攻不下也要死磕到底,最后反被王世充给灭了。

李世民根本不和王世充在洛阳城这样的坚城下打消耗战,直接兵分五路,先把洛阳外围的王世充诸州地盘兵马扫清,最后留下洛阳一座孤城。

王世充虽早有准备,提前在洛阳城储备了许多钱粮器械,还加固了城防,又派亲信大将坐镇虎牢、怀州等据点,打算用对付李密一样的办法对付李世民,甚至他还占据大半李密旧地,又与河北窦建德结成同盟,认为胜算很大。

可谁知李世民用兵更老辣,仅用四个月时间,五路大军将王世充外围全都拿下,王世充在洛阳城里,又不敢出兵救援,他出来就要被打,不出来就只能看着一个个被灭。

虽然窦建德倾国来援,可在虎牢关十万夏军,却仍被李世民一战而溃,连窦建德自己都成了俘虏。

王世充联络的突厥虽然也趁机南下,要搅和中原,但最终处罗可汗半途病死,颉利继位立即撤兵,一心稳固汗位。

孤立无援的王世充,最终守到粮尽,只能投降。

从东都,到如今的洛州。

洛阳城级别降低了许多。

而且根本没有恢复元气,洛阳城中曾经最恢宏的紫微宫,也早被李世民入城后拆除了。

宫梁殿柱,金砖琉璃瓦,都已不复存在。

李世民进洛阳后,便奉旨把洛阳城拆了,拆下来的那些梁柱砖瓦,都让百姓随意取用,拿去修自家房屋了。

原来宫殿的位置,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留有一点基座,曾经的御苑宫池,如今也成了菜园粮田甚至是野池塘。

其实从唐军入洛,到现在也才七八年而已。

洛阳人口比起大业兴盛时,不足十之一。

曾经的洛阳诸市,比长安东西两市还要兴盛几分,可现在也不值一提。

洛州还不如东面的郑州、荥阳两城热闹,那边依托大运河,借着漕运之利,反而工商大兴。

反是洛阳这座曾经东都,可能因为地位敏感,使的发展陷入停滞,越来越破败萧瑟。

今年初,武怀玉曾提出要重点经营洛阳为关东中心,大力发展工商经济的建议,甚至提议洛阳设立国子监、太医院等的分校,以后选人也一半到洛阳侯选,朝廷的少府监下的一些官营手工作坊,也设到洛阳,促进振兴。

皇帝后来也提出想重修洛阳宫,以后皇帝每年也到洛阳去住一段时间,但这些建议都被众多大臣反对。

尤其是魏征,觉得当年杨广营建东都修洛阳宫,那花费了多少民脂民膏啊,几年前才把他们给拆掉了,现在又要来修,这得耗费多少钱粮和役使多少百姓民夫? 戴胄也说国家承担不起。

甚至如窦轨还说现在洛阳、荥阳等地民风不古,好贾争商,一味谋利,朝廷应当打击这种行为。

这事情就这样搁置下来。

不过亲眼看到洛阳现在这样子,确实让人觉得挺可惜的。

很难想象十来年前,这里是如何的兴盛场面。

杨恭仁做为前宰相,出镇洛阳为都督,他是接替屈突通的,这两人也算是名臣,但在治理洛阳的时候,他们的主要政策都是恢复本业。

也就是让老百姓安心务农、男耕女织。

两人都是积极劝桑课农,对于百姓从事工商,认为是游手好闲,要求里正、户长把这些人上报州县,直接处以惩罚。

在这两任长官的治理下,洛阳这样的国家商业大都市,正在迅速的变成一个农业州。

巨大的洛阳城里许多里坊,比长安城南的鬼坊还要夸张,大半个洛阳城区都成了粮田菜地果园等。

杨恭仁还在跟怀玉介绍着洛阳的变化,又恢复了多少人口,增加了多少粮食产量等等,怀玉听的心里直叹气。

战后恢复民生,这很有必要,以粮为先,也确实是安定的基础,但从武德四年灭郑,到如今贞观二年,这都八年了,还越搞越回去了。

无农不稳,但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没有农业,社会就不稳定;没有工业,国家就不富足;没有商业,人民的经济生活就不活跃。指社会上离开哪个行业都不行。

一味的强调农业,而打压工商,这种做法,尤其是在洛阳,这是不对的,有严重的问题。

这也使的许多工匠、商人甚至是百姓,都从洛阳跑到了荥阳、郑州,那边自发的形成了还不错的运河集市,有大量工坊。

可现在窦轨却说这些人是懈怠懒惰的人,贪图安逸、厌恶劳动,不勤于农耕,要打击惩罚。

经过一个坊门口,前面枷着一大排的人。

“这些人犯了何事?”

杨恭仁招手,叫来几个站在旁边的不良人询问,“跟武少保说下这些人所犯何事?”

不良人见这年轻人居然就是帝心武少保,赶紧恭敬的行礼,然后一一介绍。

“这人叫康虔毛,倒卖粮食。”

“这个赵明礼,倒卖旧衣废物。”

“这个邹义,他私酿酒贩卖。”

······ 这一群被枷的头都抬不起来的人,其实都是些小商小贩,那个康虔毛,是个粟特胡,祖上好几代前就移居洛阳,一直做生意,经历过隋乱破产,如今做点小买卖,其实就是下乡从农民手里收粮,然后再加工成米面再出售赚点辛苦钱,虽然也会干掉新粮里掺陈米的事。

那个赵明礼,就是个收破烂的,收各种别人不要的破烂旧物,经过整理归类,或是翻新什么的,再挑担子走街串巷的卖掉,赚点辛苦钱。

其它的什么酿酒酿醋,什么做器等等, 都是些从事工商的工匠或商人,但被洛州都督府认为是游手好闲,不务本业,甚至是违法犯罪等。

见一个抓一个,从严惩治。

连在洛阳城里摆个摊子,都会被不良人捉起来,不仅要罚钱,还要戴枷示众,重点还要处徒刑劳改。

跟杨恭仁到了都督府内。

武怀玉忍不住直接跟杨恭仁提起自己的意见,“杨公,洛阳战后八年了,依然十分凋敝啊,”

“我觉得适当的放宽一些,让百姓能够多点谋生手段,增加些收入,提高点生活条件,总是好的。”

杨恭仁却认为,正因为洛阳城现状不好,所以越发需要好好管理引导,得让大家恢复本业,这样才能安居乐业。

“无农不稳,可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啊,也不可能全都种地,百姓除了穿衣吃饭,也还需要各种手工商品的,”

杨恭仁却说无商不奸。

无商不奸也不全错,可不能因此就不让人经商,就如那个赵明礼,他收破烂旧物,再整理翻新等出售,这又没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或是拿旧充新,百姓用旧物的价格买需要的商品,这也是各取所需。

至于说有人酿私酒,或是说有的人偷偷的造铜器铁器,还有铸私钱的,有违法的该管,但不能一味禁止,得引导。

就比如现在洛阳,杨恭仁居然对放贷、抵押这些也严厉打击,搞的工商更萧条了,死气沉沉一片,堂堂东都洛阳,现在居然半座城是农田菜地,城里毫无都市景象。

跟长安那边正到处拆坊墙建街市大兴工商比起来,这里仿佛是闭塞的偏远边疆,还没吹到这股风。

洛阳有良好的条件,得天独厚,好好管理,是很容易恢复发展起来的。

可在杨恭仁、屈突通他们的手里,真的被摁的死死的,人都要跑光了。

没能说服杨恭仁的武怀玉,当晚便给长安天子写了一封长长的密奏,详细说明了他这一路东来路上发现的各种情况,尤其是洛阳现在死气沉沉的这种现状。

他建议皇帝换一个人来洛阳做都督,换个能跟的上朝廷形势,有领悟圣人想法的大臣来。

再让杨恭仁都督下去,洛阳真成死城了。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37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