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68章 孙真人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68章 孙真人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68章 孙真人

2023-07-19 作者: 木子蓝色

第468章 孙真人

“孙神医可还好?”

夜晚,武怀玉跟韦善俊同榻而眠,秉烛夜谈,相见恨晚。聊的最多的主要还是医药,不可避免的谈到了孙思邈。

“他刚从蜀地游历而归,现在终南山中隐修,著医书炼丹药。”

“老神仙到底多少岁了?”怀玉好奇,对于孙思邈的年纪,民间有许多传说,有人说他生于西魏大统七年,也有说他生于开皇元年等。

“老神医今年八十八岁了。”

韦善俊跟孙思邈同被尊为药王,两人之间多有来往,相交甚密,经常一起研究医药,关系很熟,自然知晓老药王的很多情况。

按他所说,孙思邈是生于西魏大统七年,雍州华原人,生来就是个病殃子、药罐子,求医问药,把家底都花光了。

也正因这经历,他打小立志要学医,身体虽差,但天资聪慧,七岁就能识一千多字,当时的八柱国之一赵国公独孤信都对他十分器重,称为圣童。等他到十八岁时,学医小有成就,乡邻百姓有病的,都来找他医治,二十岁时,还好老庄之学,精通道家典籍。

北周杨坚执政时,召老丈人曾经赏识的孙思邈入朝为国子博士,但他拒绝了。

当今天子李世民继位后,也曾召孙思邈入朝,见到他八十多岁,竟能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叹,称他为有道之人,还要拜官授爵,可他扔拒绝了。

“老神仙如今每年大半时间在终南山中药王谷著书,小半时间在老家同官药王山炼丹,剩余时间则在各地采药制药、为民治病。”

“我上次见老神仙,还是在终南山的净业寺,老神仙跟净业寺的道宣律师是好友。”

孙思邈是个道士,民间也常称他孙真人,但他跟佛家律宗的道宣关系却很好,道宣不仅是律宗开宗祖师,同时也是武德敕封的十大德之一,据说道宣也擅医术。

甚至早年孙思邈跟法琳也交往过一段时间,当时法琳穿上道袍,也充当道士交游道家,学习道法。

对孙思邈,韦善俊是非常佩服的,甚至是直接行弟子礼。

他最佩服孙的地方是孙几次拒绝朝廷征召授封官爵,云游四方,遍访名医,寻找古籍,与药农畅谈,最了得的还是他治病救人,从不看病人身份高低、家世尊卑,一应对待。

病人没钱,他看病给药就不收钱。

这些都是传承自他师傅董承的教诲,董承是一位名医,给穷人看病从不收钱,药材都自己贴钱给病人,他也从不拒绝穷人上门求医问药,每看完一个病人后,他还会在自己房子旁住上几株杏树。

常年累月,周边长出一大片杏林,杏子成熟后,不但免费给百姓吃,多余的摘了换成钱粮,救济周边百姓。

孙思邈在董承门下学医的时候,接受了师傅的这些熏陶,有一天师父出门去看诊,孙思邈留在家给村民看病配药,突然杏林里冲出来一只老虎,张开血盆大口。

村民四散而逃,那老虎来到孙思邈面前,却并没有扑倒撕咬,只是站在那,张开大嘴。

老虎大嘴鲜血淋漓,原来嘴里扎了一根竹刺,老虎自己取不出来,它竟然是来向人求助的。

孙思邈大着胆子上前,取出竹刺上了药粉。

后来,那只老虎就不走了,留在杏林,守护着医馆,有时孙思邈外出急诊,路过杏林外那片崎岖山路时,老虎甚至主动充当孙思邈的坐骑。

这就是民间一直传说中的虎守杏林的故事。

当年的杏林,如今百姓尊孙思邈,便称为药王山。

百姓甚至还为孙思邈修了一座药王庙。

如今那片杏林每年都在扩大,曾受过孙思邈师徒恩泽的百姓,如今每年春,也都经常会去种了几棵杏树,这使的杏林越来越大,杏子成熟后,百姓还会帮忙采收,买的钱买粮买药储在药王庙中,以救济周边百姓贫困病人、孤寡老人等。

当年的那只老虎早已老死,但他的子孙也一直还在守护着那片杏林,对百姓也没有丝毫伤害,甚至有那老虎守护,那片山里,也没有豺狼等敢靠近伤害人畜。

三原到那片杏林,其实也才七八十里路。

韦善俊本打算在泾阳采买一些药材,然后也去药王山杏林一趟。

“听说逍遥子前辈,在终南隐修七十二载,也一直有老虎守护?”

“嗯,吊睛白额大虎,前后五代传承,守护七十二年,我下山时,老虎还在望仙台虎啸相送,先前太乙峰崩塌,望仙台也塌了,把下面山谷截住,形成了一片太乙池,那老虎也不知道如何了······”

韦善俊感叹说得道高人,自有祥瑞之兽守护。

“可惜我以前竟不知终南隐仙,遗憾未能一见啊。”

韦善俊跟许多大唐人一样,丝毫不怀疑逍遥子的真实,因为武怀玉这么年轻却如此有本事,却仅跟随逍遥子九年,如此成就,那他师傅自然了得,而且不是一般了得。

唐人本也就好神仙,对这种事情都会主动的脑补合理,更加尊崇,哪会怀疑。

“其实翼国公可能不知,民间也尊你为药王。”

“上次我在终南山净业寺见老神医和道宣律师时,他还谈起过你,他之前被陛下召见入宫,那次可惜你不在长安,他还说很遗憾,后来他还去了你家的千金堂药肆,对你家的许多中成丹药,买来研究后很是惊叹佩服······”

武怀玉当初给药铺起名千金堂,其实是取自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没想到如今孙神医却跑到他家药铺,买他的中成药去研究。

“孙神医这些年一直在收集民间药方,在著作医书,从长安回来后,他说你那千金堂里的那句人命至重,贵於千金,非常好,他打算等他的医书编成,就叫千金要方。”

孙思邈这本还在写的千金药方,主要就是收集民间各种药方,然后加上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

武怀玉都没想到,这倒是反过来了。

“孙神医可是很想见你一面,向你当面请教你千金堂里的那些丹药的药方,”

“有机会我应当当面去拜访老神医才是。”

药方,尤其是一些独家拥有的秘方,那都是很珍贵的,许多医师,那都是代代相传,这是吃饭的本事,哪会轻易外传。

不过武怀玉还是愿意跟孙思邈好好交流一下。

治病救人,光有药方也不行的,还得对症下药,中医还要讲究配伍、增减等等。

当然方子如果公开,确实也会受些影响,这年头又没专利保护法,但如今的武家,本就是以制药为主,虽药铺也有坐堂医师,但主要还是制药。

医师们知道方子,对症开方,那也还要用武家的药,哪怕他们自己抓药配制,也不是啥大事。

“我很佩服老神医所在做的书,著写医书,这确实是利在千秋之事。其实我也一直有一个计划,想要召集我大唐天下名医,在朝廷主持支持下,重修本草。”

韦善俊听了不由的直接坐了起来。

这可是大事。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

唐人所知最早的本草著作,据说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连著者是谁都不知道了,全书三卷,收录动、植、矿三类,三百六十五种药。

每种药下面有用药的基本理论,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及丸、散、膏、酒等剂型,这是汉以前药物知识的总结,为以后药学发展奠定基础。

到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把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编成本草经集注,增加了汉魏以后名医用药三百六十五种。甚至在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还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

不过到了如今大唐,大家还是发现这本草经集注还是有许多地方有误,加之收录不全,尤其是对外交通日益频繁,许多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品特种更多,加上诸如香料等入药, 过去的本草经集注,已经急需重新修订,删改错误、增加新药等等。

“我计划这本新修的本草,就叫皇唐本草纲目,到时每样药物下,还要配上详尽配图对照,各种药物信息要更齐全和准确,并配上一些基础的药方等,将来学医者,人手一本皇唐本草纲目,能够大大提高医药水平。”

收录千药,附录万方。

这是一项大工程,需要集合众医名家之力,可这也是一件大好事,如果真能完成,自然有巨大好处。

“等修成定稿之后,我再奏请朝廷拨钱,设立印刷厂,让人雕版印刷,大量发行。”

“算我一个。”

韦善俊立马响应。

跟武怀玉才相识半天,但从州县医学到惠民药局,再到这皇唐本草纲目,几个项目计划,已经让韦善俊甘愿奔走,为之奉献。

如果是别人跟他说这些,韦善俊觉得可能只是画饼,但武怀玉说这些,他却觉得值得相信,他也听说过许多武怀玉的事迹,这不仅是道家隐仙弟子,下山后的诸多表现,更是值得信赖。

小医医病,中医医人,大医医国!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39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