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59章 香积寺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59章 香积寺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59章 香积寺

2023-07-16 作者: 木子蓝色

第459章 香积寺

终南山下,天子峪口。

西岭那千年银杏树旁,白塔依旧高高耸立。

天子峪又名梓谷,据说早年李世民曾统兵从此谷经过,故如今名为天子峪。

“官府的告示你们听说了吗,只要出榜后前十日去登记入籍的,一丁授田百亩,中男也有四十亩。”

峪口下的庄子里,一群葛衣上满是补丁的农夫们聚在一起。

说话的人一脸沧桑,须发凌乱,破烂衣裳更仅用一条草绳勒着,销瘦的脸上,此时却全是兴奋激动之色。

他家人多,父母五十多岁,他还有三兄弟,也都娶妻生子,虽说饥荒战乱,夺走了这个大家族不少亲人,但如今年成丁依然有七个,中男也有五个。

如果官府告示说的是真的,那他们登记入籍,成丁能授七百亩地,中男又能得二百亩,九百亩地啊。

哪怕永业只有两百四十亩,其余六百六十亩是口分田,这也足够让他激动的难以平息。

这可是长安。

他们这些人都是白塔寺的部曲,在白塔寺的庄园干活,虽说部曲可以有自己的财产,但他们这些人依附于寺庙,连户籍都没有,更没有自己的田地,全靠给白塔寺干活赚点口粮,哪有什么余财。

不过话说回来,像他一大家子也全多亏是依附于白塔寺下,这些年也就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兵役、劳役、杂徭等,也不用交租调。

在白塔寺下起码勉强活着,要不然,他们家也不可能现在有二十来口人。

对白塔寺他也是心存感激的,所以之前寺里有执事僧找他们,跟他们说了许多话,做了不少交待,他们也就拿着桑叉、锄头、枷链去找官府讨要说法,要为白塔寺抱不平。

但现在一张布告,却让他动摇了。

那可是九百亩地啊。

“限一个月内登记入籍,而且只限咱们这些三阶教诸寺、别院下的部曲、佃户,别人可没这机会,头旬登记的一丁能分百亩,中旬登记的,一丁就只有八十亩,中男不授了,下旬登记,那更只授丁男四十亩,到期没登记的,就不再授田。”

其它农夫们也都激动的说着。

如王如意那么一大家子二十三口人的大家庭不多,一般都是一家五六口,但就算一家只有一丁一中,或是一家两丁,那及时登记,也能授田一二百亩啊。

现在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辛苦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一年到头来,田中所得,基本上都是寺庙拿走了,给他们留下的少之又少。

他们这些农民,也分好几种,有的是投寺庙时间久,甚至几代人了,所以较得信任,直接分他们块地给他们,收获分成。有些家里有点财产的,那么分成就能多留些。

一些没有自己财产的,耕牛农具种子等都要用寺庙的,那收获大多要给寺庙,自己能留的很少。

也有的因为光棍,所以直接就是相当于雇佣长工。

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户籍,依附于寺庙,所以除了种地要交很多分成,他们每年还要免费为寺庙做很多劳役。

本来大家也习惯了,依附寺庙之下,比直接成为朝廷编户甚至可能还好些。

但现在有田地能分,这让他们动摇起来。

“就怕官府骗我们的,昨天执事僧不还说要我们不要轻信官府吗?”

“可现在白塔寺的地都被官府收走了,那还能有假?我们不入籍,万一这地被卖给别人了,那新地主不把地佃给我们怎么办?加租怎么办?”

一群人七嘴八舌,涉及自身利益,大家也就忘记了白塔寺了。

“要不咱们去衙门问问,要是真能分地,不能错过了。”

王如意是最动心的,他家二十三口人呢,七个丁男,五个中男,现在去登记能分到九百亩地。

转头就能当个地主,这平时做梦都不敢梦到的事啊。

当下大家就决定去长安城的万年县衙。

天子峪很短,峪口内河谷潺潺流不,两岸东西岭上有许多寺观,如村民说的白塔寺,其实叫至相寺,也是三阶教祖庭。

那高高耸立的白塔,其实里面安放的是三阶教主信行的舍利子。

峪口出来便是关中平原,这里大部份田地,都属于至相寺所有,多数农民也不在朝廷户籍之上,而是依附寺中。

长安八水之一的滈水,便是源自其东邻石砭峪。

与潏河在杜曲附近汇合后形成交河向西,在长安西入沣河。

一群村民们终究在土地的诱惑下,决定去一趟长安城,乡里肯定不能让他们放心,大家天不亮就起床,揣上几个杂粮饼子,便在村头汇合,然后沿河而下。

他们刚到杜曲附近就被拦住了。

这里有许多兵,还有许多工匠。

“这是在做什么?”

“朝廷敕建香积寺。”

一名绛衣吏员接待了他们,并解答了他们的疑惑,

“计相武公上书陛下,要在大战场遗址收敛阵亡战士的遗骸,并筑坛请高僧做法超度,还要建寺修塔立碑纪念。

这里就是新建七寺之一的香积寺。”

“皇帝特下诏,前往河东玄中寺请来净土派的西河禅师道绰大师前来主持法事,并成为香积寺第一任住持,以后香积寺就是净土派的祖庭。”

村民们都是三阶教祖庭至相寺的佃民,对于佛家教派也是比寻常人多知道一些,相比起三阶教这些年的兴盛,净土派,也叫白莲宗,他们其实还不算是一个很正式的宗派。

虽说这派僧人自称源于东晋慧远,但到如今都还没有正式的开宗立派。

“这个地方好啊,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南临滈河,西傍潏水,北接风景秀丽的樊川,滈河与潏河汇流萦挠于西南,据说这处寺址是武相公亲自选的,连寺名都出自武相公之手,源自佛典维摩诘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句。”

“对了,你们是至相寺佃户,要去万年县衙做什么?”绛衣吏问。

于是大家赶紧说自己是听说了朝廷的榜文,于是想要去问授田之事。

“哦,这个事情啊,你们不应当去万年县衙,应当去关内道支度使衙,正好,他们就在杜曲镇上便有办事人员,就是负责这丈量田地、入籍授田之事,你们直接去那找他们就好。”

王如意和大家赶紧谢过,便又往不远的杜曲镇去,大家边走边回头看着那热闹的工地。

“净土派这是要正式开宗立派了,皇帝敕建道场,好大的排面啊。”

“香积寺,这名字挺好听的。”

“那个西河禅师那么厉害吗?”

“我听说过这位西河禅师,据说年近七十,他继承北齐高僧昙鸾的玄中寺,也继承他的往生论注,他到处传法,声名远著,无数僧俗男女入山朝拜, 他总是劝人称名念佛,念一句阿弥陀佛,放一粒麻豆,百姓念佛成俗,积豆布施。”

“我也听说过他,据说他今年七十岁,大集僧人和俗众于玄中寺,说自己将命终圆寂,可等他七十岁诞辰,牙齿新生、容颜焕发,身体更加强健,讲述的佛法更加奥妙,每天要念七万声佛经。”

“估计圣天子也是因此,而特请他来长安,让他在此开宗立派,主持香积寺的吧?”

七十岁重新长出一口新牙,这简直就是神迹,还能仿佛一朝返老还童,这种事武怀玉听了只会认为真正的西河禅师死了,换了个年轻的弟子冒充。

当然这也并不影响百姓们相信,而武怀玉向李世民推荐,请这位山西的有名望高僧来长安,就是引入一只搅局的鲶鱼,请这位大师来长安新建香积寺做住持,扶持他的白莲派,正式开宗净土宗。

以夷制夷,以和尚制和尚,把矛盾转为和尚们之间的教派之争,这能让朝廷处于更超然地位。

王如意们当然不知道这些奥妙,只是觉得既然宰相和天子都这般尊崇西河禅师道绰,那肯定是一位真正的高僧。

他们赶到杜曲,这里是京兆杜氏的大本营,京兆韦氏的大本营韦曲也在这附近。

王如意他们运气挺好,不但见到了支度使在这里的办事处人员,而且还恰好碰到了来下面巡查的关内道支度使豆卢怀让,以及计相武怀玉。

听说他们来意后,直接让他们上前。

“这位便是当朝宰相翼国公武相公,这位是关内道支度使、万春公主驸马南陈郡公豆卢公,你们有什么疑惑之处,可以当众请问。”

大家一听这两位紫袍年轻人居然身份如此尊贵,一时都有点瑟瑟发抖,民怕官向来如此,尤其是这般高官。

最后还是王如意心念那九百亩地,双腿战战上前拜伏询问授田之事。

“你们是至相寺的佃户?”

“是的。”

“你们依附于至相寺,还未有户籍?”

“是的。”

“你们可愿意编户入籍?”

“愿意。”

“那好,符合条件,现在就可以登记,保证一旬之内,给你们编好户籍,分田到户。”

“请问武相公,我家二十三口人,七个男丁,五个中男,真能分到二百四十亩永业,六百六十亩口分田吗?”

“不行。”武怀玉摇头。

王如意愣住。

武怀玉道,“你们可能没有听清楚完整的公告,如果你们愿意迁居边地宽乡,如岭南、朔方、陇右等地,确实是一丁百亩,中男也有四十亩。但如果是留在长安,继续耕种原来的田,因关中地狭人多,是分不到这么多田地的。”

“那能分到多少?”王如意赶紧问。

“一丁上限可授百亩,但每户最多可授百亩,如果家中丁多,则每丁先授满二十亩永业,余再授口分补满百亩。”

一户最多才授百亩? 王如意顿时一阵失望,虽说一百亩地也不少,可毕竟之前以为是九百亩。

这时武怀玉又询问他家具体人丁情况,听完他家现在已经是四代同堂后,武怀玉给了个建议,“你家这种情况,是可以分别登记立户的,比如你三兄弟,可以立三户,这样每户最多授田百亩,加起来可授三百亩地。”

七丁五中,三户平均就是一户两丁两中左右,这样一户可得八十亩永业田,再补二十亩口分田,那八十亩永业是以后可以传诸子孙,死后不用交还官府的。

九百亩,变成三百亩。

王如意顿时有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当下赶紧道谢。

“要是愿意就去那边登记入籍,等着分田吧。”

“愿意,草民愿意,谢武相公。”

其它人也很兴奋,虽然他们大多一户才五六口人,甚至多少一家才一丁一中,但起码也有百亩地不是,区别只是永业田多点还是口分田多点,但只要能分到一百亩这个实数,那编户后,也仍会比现在这种附籍寺庙做佃户部曲要强的。

看着不住感谢的乡民,武怀玉微微一笑,豆卢怀让道,“二郎猜的没错,只要给他们分地,寺庙也再无法驱使他们了。”

一户授田限额百亩,其实是后加的,原因还是朝堂上不少官员觉得要是真的一丁给一百亩,一丁再给四十亩,那一家七八口十几口人,要是三五丁的,那岂不是一下子要分给他们几百亩地? 那也太多了。

最后皇帝都过问,武怀玉只好加了这么一条。

虽然这有点言而无信,但朝廷拥有最终解释权,而百姓也如王如意他们一样,虽说九百变三百,可最终却依然还是欢天喜地。

他们其实很容易满足。

虽然最终解释里也还加了一条,愿意去边地宽乡的,到时是可以按每丁百亩,每中四十亩授足的,但除非万不得已,有几个愿意从富庶的关中京畿,背井离乡去什么岭南、朔方,那跟流放有什么区别。

给三阶教佃户部曲的地又少分了一大笔,这些抠出来的地都要拿来售卖给贵族们。

武怀玉他们拟的那名单也搞好了,按皇帝旨意排名次座位嘛,皇族为首,后戚其次,然后是一品官、宰相,再接着就是实封功臣,再是二品文武,接着三品。

这次有资格上名单的,起码得是有封爵,然后还得至少带五品职事的京官。

武怀玉是宰相那档的,自己又是实封七百户国公,还有从二品散阶,带上柱国勋,其本职民部尚书也是正三品,名次排的很靠前。

八个宰相里,他都排到了第三,仅在房玄龄和秦琼之后,同是宰相,他们的真封数在怀玉之上,其它宰相不是爵位比怀玉低,就是真封不如怀玉,甚至如魏征还仅是巨鹿侯,没有真封,其散官、本职,品阶也都不如怀玉。

名次高,认购田额也高,武怀玉拥有十顷额。

“香积寺这旁边的地不错,不如就在这量一千亩给二郎?”豆卢怀让笑道,这点便利自然是要给的。

怀玉也挺喜欢香积寺这位置,地段好,风景好,尤其是周边水量充沛。

“好。”他不客气的应下。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40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