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10:46:22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

2023-07-15 作者: 木子蓝色

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

皇帝的脸色阴沉沉的,跟刚才知道封德彝暗中背刺他时一样的难看。

殿中气氛变的紧张压抑起来。

大家都好奇武怀玉给皇帝的那张黄麻纸上到底是什么内容,能有这样的威力。

“几位宰相一起看看。”

李世民道。

那名单在其余七位宰相手中传阅。

看过后的宰相都有些意外,本以为是什么天大的事情,没想到居然只是这么桩小事,三阶教收上来的庄园田地,部份授田给原寺中部曲、佃户,再部份补充京师诸衙短缺的公廨田,还有官员职田,一部份拿来发售换钱补充国库。

挺正常的操作。

因田地有限,支度使衙拟的售地方案,有意照顾贵族世家,按门第高低、官爵高低安排购田额,出钱购地。

崔干做为博陵崔氏第二房家主,博陵崔氏的名望,那一直是天下尊崇,他家排第一,那也是按当今诸姓各宗的郡望门第高低来排的,博陵崔氏第二房,确实有这地位。

给他家九顷地购买资格,很正常。

可皇帝既然如此黑脸,那就说明皇帝对此很不满。

如房玄龄这样的天子心腹,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所在,宋州刺史崔干排第一,接着后面也是范阳卢氏北祖房的雍州治中范阳郡公卢承庆,然后清河崔赵郡李陇西李等各家,再接着是关中六姓的韦裴柳薛杨杜等。

别说当朝宰相们排在他们后面,甚至连皇族李家,太后窦家皇后长孙家都远远在后面。

这倒不是说那几百亩地有多金贵稀罕,能上这名单的,谁不是一方郡望,或是朝中金紫,谁家缺那几百亩地。

可问题是这排名啊。

房玄龄向来知道皇帝对那些所谓的名门望族,尤其是什么关东五姓七望很不满,这些人凭什么高高在上,甚至敢低看皇族李家? 现在连卖点地,都还要这样区分,特意把他们这样抬举。

皇帝目光如刀,在殿上大臣中一遍遍扫过。

最后更是当众直言:“山东士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而靠以婚姻得财,不解人间何为重之?”

“翼国公。”

“臣在。”

“崔干区区贬官,一刺史尔,如何排在最前?”

武怀玉也不能说这是你妹夫豆卢怀让排的,他拿着这张名单上交,就知道会有这事,本来吧想单独跟皇帝奏报,顺便君臣聊一聊这些五姓七望的事,谁知道魏征横插一杠子,非要搞的当众上报。

这让皇帝没面子,武怀玉还得背锅。

“是臣考虑不周。”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当殿指示。

“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有皇帝这指示,武怀玉便顺势进呈,“臣请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三公、太子三师、开府仪同三司、政事堂宰相再次之,实封功臣文武二品、及职事官三品随后,此次赐买田额,仅限封爵及职事五品止,分九等授额。”

认购资格九等,对应爵位九等,先得有封爵,然后起码得带五品以上职事,这次还得是京官,才有资格拿到田额买地。

崔干虽是博陵崔氏,但他现在不是京官,仅地宋州刺史,四品外官无爵,别说排首位,上名单都没有资格。

原排第二的范阳郡公雍州治中卢承庆,是郡公带四品职事,也是京官,有资格,但这爵位品级都较低,当然排不了第二。

皇族第一,外戚,也就是两后族,窦氏、长孙氏排第二,然后就是一品官跟宰相们排第三,二品文武排第四,然后三品,

相同品级就要看爵位,同样爵位还要看是实封还是虚封,再看职事,还要看勋。

反正排九等。

皇帝指示武怀玉贯彻的非常到底。

皇族第一,谁都别争。

表面上看,不过是区区几万亩地,这么多贵族来分,多的几百亩,少的可能也就几十亩,这样有点较真。

可这事背后却有深意。

皇帝刚才那番话也说的明白,你们一群破落户有什么好牛逼轰轰的?仗着祖上那点余荫,跟我这充大尾巴狼? 压制旧士族,这是李世民必须做的事情,所以越是这些旧士族社会地位高,越得想办法打压,一刻都不能放松。

所以这表面上就是干倒三阶教,然后分蛋糕,但实际上这是排座位吃果果。

名次,在封建皇权时代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等级。

魏晋以来,有谱学传统,讲究阀阅门第,郡姓就是门第等差。

尚姓,就是整个社会的风气传统。

李世民是时刻威胁到这些旧阀士族的威胁的,所以他一直都想要提高贵族官员们的地位,把尚姓改成尚官,本质上是搞新门阀新士族,以自己的人取代旧士族,以保证江山稳固。

眼下这点小事兴师动众的,其实也可以视做是皇帝的一种试探。

房玄龄秒懂。

武怀玉的反应更加迅速,或者说他揣着这张名单准备交给皇帝时,就已经做了这种准备了。

武怀玉是很期待这种新贵挑翻旧阀的机会的,

别说他武怀玉上四代都没出过一个官,就是祖上代代为官的武士彟,从龙拥立爵封国公,可年轻时下过海,官商勾结的为洛阳新都贩木材,都因此让士族们鄙夷不已,当初太上皇李渊亲自出面,也不过让弘农杨氏嫁了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姑娘而已。

武怀玉现在封公拜相,但在那些旧阀眼里,依然不过是暴发户,甚至民间也是这样的看法。

做为新朝新贵,肯定是希望自家能够再上层楼。

这方面武怀玉当然是跟皇帝的目标一致。

以官爵、品级这些来做标准,那所谓关东五姓七望四十四家,关陇六姓,甚至还有江左士族、代北士族,都得靠边站,反倒是那些庶族地主出身的新贵们,能站上来更多。

山东士族尚婚娅,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

四大士族集团,现在真正站在朝堂高位的是谁?

皇族李家自称陇西李,但人家不认,说他们只是赵郡李破落户,可赵郡李也不认皇家是自己人。朝中八位现任宰相,房、秦、温、王、魏、萧、戴、武,也只有王珪是太原王氏,萧瑀是兰陵萧氏这两名门。

其余的都不是顶级旧士族。

崔卢郑李五姓,如今在朝中都没有宰相,甚至尚书侍郎都没有,混的好的也只是刺史而已。

就比如荥阳郑氏,本来当初太子妃是郑氏女,郑家混的还不错,郑善果是有机会拜相的,但现在也都又被赶出长安,远离中枢了。

崔干也做到黄门侍郎,也差一步,但也被赶出去了。

卢氏的卢祖尚,更是因为拒绝去交州,就被皇帝直接砍了脑袋。

“吏部尚书戴胄、礼部尚书唐俭,还有刑部尚书李道宗、检校殿中监周绍范、秘书监魏征、民部尚书武怀玉,你们一起把这张名单拟好。”

卖几万亩地而已,居然还要三位宰相,六位大臣一起拟名单。

小题大作。

不过机智如房玄龄,却很清楚这表面上是拟买地名单,实际上这就是一份新氏族志的草稿。

廷议结束。

皇帝今天不太高兴,所以没赐廊食。

大家各回衙门干饭。

怀玉自然是去政事堂干饭,谁让政事堂的堂食标准高呢。

现在八位宰相中午基本上都会到政事堂吃饭,就算没有政事堂会议,也要来干饭。

有时干饭时还能顺便交流交流,直接堂议都不用了。

出了宫门,魏征还特意落后几步等怀玉上来一起并行。

“刚才廷议,非有意针对二郎,皆是公事。”

武怀玉早习惯了魏征这老头,起码现在这家伙还知道跟伱说声抱歉,要以前,他喷完你见面都只拿鼻孔朝天。

“理解理解。”

“魏相公这次拿到田额,应当会认购田地吧?这次的地可都是膏腴肥田,不等水浇地,且都是成片的大块地,机不可失啊。”

“地价也不便宜吧?”

“跟这地比起来,真不贵,当然,京畿的良田,跟关外自然是没法比的,可一田难求啊。”

魏征如今的家庭财务情况还算好,起码没欠高利债,如今升为宰相,不仅俸禄提高许多,而且各种福利、赏赐也丰厚,另外当了宰相的魏征,如今哪怕只给一些士族贵族写墓志,但价格也比从前高的多。

一个月接个几单私活,都有小十万钱进账,况且他家的魏公酒,现在也上了点规模,成了个小家庭酿酒作坊,收入也还不错。

就是魏征好酒喜书,有了点钱后大半都用来买书藏书了,又得给儿女们置办娉礼、嫁妆,也攒的挺辛苦的。

魏征倒也知道那些地好,可惜价格也不便宜,尤其是你买了地总不能招佃出租让别人种,光收点租子太不划算,可自己种又得置办奴隶、牛马、农具,或是招长工短工等等,想想这些就头痛。

“魏公,我建议你还是认购,机会难得,田宅终究是能传家之业,魏公也得为子孙们考虑一二。”

“要是缺钱,我可以帮魏公先垫付。”

“几分利息?”魏征问。

“魏公说笑了,我们可是亲家,一点钱财,帮忙周转一下而已,谈甚利息。”

魏征心说你小子以前跟我算利息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不过他也相信武怀玉现在会帮忙。

“我回去跟娘子商量一下。”

堂堂宰相,起码有三五百亩的认购资格,千八百贯价格肯定是要的,要是紧邻长安,那三五千贯都有可能,这对魏征来说确实是一大笔钱。

“要是魏公实在不愿意买,我可以帮魏公转卖这认购田额,估计能直接换个三五百贯转让费。”

“我回去商量一下。”

路上,魏征还是提出买地后要面临的那些问题。

“这有什么好操心的,要是开始手头紧,那就先把地出租,收租子就好了,等以后宽裕了,再逐步收回自己派人打理耕种就是。”

“说的也有道理,”魏征点头,“这次三阶教倒下,还真是朝廷吃饱啊,光是这几万亩地,那又得起码十万贯入账吧?”

“嗯,光是僧牒,三阶教如今留下的这千僧,就为朝廷上缴了十万贯收入了。”

魏征暗暗惊叹,既惊叹三阶教的富有,也惊叹武怀玉的大胆直接。

“这次不光是增加了许多钱帛田地收入,还新编户五千余家。”

一个三阶教整顿,就让朝廷立马多出来五千户口,这都是边地一个县的户口了。

雍州表面二十万户,实际上还不知道隐匿了多少人口。

“翼国公这次拿地,又是买奴耕种吗?”

“嗯,蓄奴比招长工容易,前期投入大点,但奴隶也是财产,还能繁衍增值,长远比雇佣划算。”

“翼国公难道就没想过,如果权贵豪强都这般大量蓄奴,尤其蓄的还都是些蛮夷戎狄奴隶,将来就不会有隐患吗?”

怀玉告诉魏征一个残酷的事实,那些奴隶根本没有出头之日,他们就是纯粹的消耗品,大唐又不是美丽国或高卢国,不可能出现黑哥噬主的情况。

这是残酷又真实的,他们的平均寿命也就三四十岁,如武家这样待遇稍好的,也许能平均四十岁,但多数贵族豪强家的这些奴工,他们的寿命都到不了三十岁,甚至许多在矿场、庄园里的奴隶,他们从被贩进来到死去,往往不会超过十年。

如果是那种二代三代的家生奴,待遇要好些,寿命也会长点,但毕竟条件就摆在那,能活到三十多岁,已经是很不错了。

这样的一个群体,怎么成隐患? 还担心他们奴隶起义不成? 政事堂今天的堂食依然很不错,还有一盘鹿肉,又有烧鸭子。

唐人一般不太喜欢吃鸭子,喜欢吃鹅,可鹅太贵,小小的鹅能跟羊一个身价,鸭子较腥,但如果有香料调味,其实也还是能很好吃的。

但要油多、香料多,这两点可不是一般百姓有条件的。

今天这个烧鸭子,不仅有葱姜八角桂皮干辣椒调料,还放了花椒胡椒草果丁香,特别是用了米酒烧,还用糖炒了糖色,又放了酱油。

烧出来颜色非常好看,一点腥味都没有,肉质坚实却不柴,整个肉里都浸透了米酒香味,香料虽多,但却都用料恰当,没有掩盖鸭肉本身的美味。

平时向来喜欢吃素的魏征,今天都对这红烧鸭子爱不释口。

武怀玉也是一扫而光。

用的这些调料,价值比这鸭肉都贵十倍,但确实跟百姓简单炖出来的鸭子味道天差地别啊。

吃着鸭子,倒让武怀玉想到应当多收购些鸭蛋,腌一些咸鸭蛋,正好到端午节的时候吃。

蛋黄通红流油的咸鸭蛋,那也是个美味啊。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40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