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650章 祖孙三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50章 祖孙三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13 19:54:3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又是一年收麦时。

今日武家率先开镰,往年的麦客也全都来了。

武家也依旧是大早就宰了猪杀了羊准备。

武怀玉换了身衣服与老武他们来到地头,带头割了几行麦子。

关中最肥沃的渭北白渠平原,一片金黄,

“今天新粮啥价?”

“比去年高点,斗米四五钱,”老武对儿子道,

今年新粮价格普涨了一钱左右,其实都是因为朝廷托市,常平仓在各地大量加价收粮,经过战乱之后,朝廷和地方官仓里都较空虚,朝廷舍得下本储粮,比市价高,百姓也自然愿意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官仓。

“涨了一点,但也不多。”

这个粮价,还是挺贱的,对于城郭买粮的百姓来说,低贱的粮食自然是好事,但对于种地的来说,还是太低。

武德初年匹绢一斗米,贵的离谱,百姓饥饿,而现在一匹绢得粟十余石,却又贱的离谱。

粮价太低最大的结果,就是百姓穷,毕竟大唐绝大多数百姓都是种地的,超低粮价,使的百姓地里产出剩余,根本就不值几个钱,没有购买力,工商凋敝,城邑萧条。

好在现在这两年,大唐总体来说,政通人和,既边疆安定,内也没什么大灾荒,部份地方的小灾小害,也能调拔粮食救济,对比隋末和武德朝时,大家感觉还是很好的。

“咱家去年收了那么多粮食,今年还收么?”

“收,这么便宜的粮食,能收多少就收多少,反正也不费什么钱。”

武家现在是大地主不假,但好多地都在边地,亩产较低。边地屯田垦荒产的粮,主要用于开中支边,换取盐引,做盐生意。

内地田庄产的粮,每年除和粜部份给朝廷,以及交税交义仓粮外,剩下的武家都是储备着。

储备粮,一些拿来借贷给有需要的百姓,适当的能收些利息,一些也可以自己加工,在城市粮铺出售,或是酿酒,还有些供给自家工坊商铺。而一些粗粮杂粮,则用做饲料养殖。

比如说灾年老百姓的救命粮高粱,这玩意太平年月很少有人吃,太难吃。但产量较高,种植量是不少的,不是饥荒的时候,一般是用来酿酒或是做牲畜饲料。

“粮食多了,咱也多开几个酿酒作坊,”

粮价甚贱,匹绢值十几石粟,对于大地主来说,武家也得想办法转化粮食,提高价值,酿酒无疑是最好的一种办法。

“酿酒倒是赚钱,可现在酒榷严厉,酒税太高了。”

如今贞观朝,盐茶酒糖这几样都是实行官榷制度的,朝廷每年从中获利极多,拿这酒来说,各地设立了酒局,垄断了酒曲制作和售卖,大部份酒也都是官方酿造出售,除非是私人自酿自喝,一般不许酿酒出售的。

如武家要酿酒出售,也得先取得酿酒牌照,若是自己制酒曲,还得另外取得一张牌照,这牌照很贵,另外卖酒征的税也贵。

而其它没这能力的,不管是贩酒销售,还是在酒楼饭店卖酒,那都离不开朝廷酒局,从酒局买酒,这买来的酒跟盐一样,税已经加在里面了。

这一套专卖制度,使的朝廷垄断了酒的大部份市场,既赚了酿酒、制曲的钱,同时也征了笔酒的重税。

其实这还是武怀玉原先推行的,目的自然是增加财政收入,解决财政空虚的问题。

这一套连招还是挺管用的,要不然李世民现在也没钱加价大量和买粮食储备。

武家买牌酿酒销售,交的税挺高,但一般人还没这资格,因为朝廷不是来申请就给牌,是有限制的。

比如长安,仅颁了七十二张酒牌,可以酿酒出售。

甚至这酒牌也分地方和全国通用的,总共分全国、道、州、县四级酒牌,不同的酒牌,只在相应区域内销售。

县牌的钱交的少,但也只能在本县销售,不能跨区。全国的牌最贵,可以全国通行售卖。

武家的酒牌就是全国通用的,交的钱多,但武家的酒现在有许多品种牌子,卖的都不错,口碑挺好,所以还有不错的利润,就算交大笔牌钱、税钱,仍有不错收益。

武家酿酒既是供给自家酒坊、酒楼自卖,也售给其它酒商、酒楼,甚至每年还得和卖不少给朝廷,让他们也做个中间商却赚笔。

现在许多商家都是或专门酿酒,或专门卖酒,如武家这样规模的较少。

在县以下的乡村草市等地,那种极小规模的酿酒,朝廷倒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管的不严,往往给里正县吏市令交点钱就行,一般都是一年一交或是一年两交,相当于包税,当然这钱并不会进国库,而是进县衙,成为官吏们的一笔额外收入。

“酿酒好,利润高。”老武道。

酒的成本低,利润高,尤其是如武家这样酒又有名的,特别是那些白酒,什么地瓜烧、柿子烧、秋梨烧什么的,又或是高粱烧,都是以杂粮为主酿造,大唐贵族士人都不喜欢喝这种酒,

但底层百姓,尤其是四边蛮夷们却喜欢喝,对胡贸易本来就赚钱,武家的白酒跟茶糖一样,现在成了对蕃胡蛮夷贸易的几件宝,利润高的吓人。

“其实这么说来,要是粮价一直斗米四五钱,对咱们来说倒好处更多些,”老武笑着算账,武家虽是大地主,种粮大户,可武家作坊、铺子多,雇佣的人也多,甚至大宅门里仆役也多,这么多人的口粮每年就是好大一笔,粮价低贱,就等于这些仆役伙计们的使用成本降低许多。

再则武家酿酒这块,用的粮食也多,粮价低也就使酒的成本低,利润自然提高了。

种杂粮养猪养鸡,都能多赚钱呢。

天气很好,晴空万里,

麦客们在奋力挥动镰刀收割,麦客们来武家收过麦子后,现在每年都是肯定要来武家的,毕竟武家大方,不仅伙食最好,而且给钱也大方,每次他们量麦地,量多少武家也都不会跟他们争,

甚至如果麦子有倒伏的,武家都会主动加价。

石守信一身长衫,站在树荫下,随从阿郎,看着那些麦客们挥洒汗水,也不禁想起两年前他也是一样。

而如今他不仅变化巨大,读上书骑上马,甚至朔方老家的亲人日子都过好了,二郎给他的赏钱,他寄回家,还帮着家里买了地。甚至因为他成了宰相的亲随,他家在老家也得到刺史、县令们的照顾,按丁分到了田地,还有族人也进了州县衙做事。

如今一家已经不再困顿,过上了体面人的日子。

“石头,回家催下送饭了,太阳酷热,大家早点吃了,树荫下休息,避下这正午的毒日头,晚点再继续收麦。”

“好的二郎,”

石头骑上马回去通知送饭,

武家收麦的饭依然很好,猪肉臊子面、羊肉汤,还有蒸饼。

天不亮就下地来收麦的麦客们,都已是忙碌辛苦了半天,全身都早汗湿透了,大家出来做麦客,就是赚这点辛苦钱,按亩计钱,收的多赚的多,三三两两亲朋好友结一组。

武家向来大方,清晨出工前,就招待大家吃了早饭,每人几个武家包子,里面还有肉和菜做馅。

忙碌半天肚里空空,饿的前胸贴后背,顾不得乘凉息汗,

武怀玉拿着大勺,给大家打饭。

先来一大碗面条,然后再来满满一大勺的猪肉臊子,这臊子做的很好,一眼能看到许多肉。

昨后半夜现宰的肥猪,新鲜的肉,肥瘦一起切成肉丁,入锅煸炒,加入生姜、食盐,放点辣椒面、胡椒面,再加点陈醋,煸出油炒透炒香,再加上点豆腐、鸡蛋皮、几样时蔬炒好。

一大碗铡面打底,再来上汤,然后浇上满满一勺香的很的臊子。

“先吃,不够再来添。”

麦客们看着那油汪汪的面条,还有那些肉丁,喉咙都忍不住吞口水,太诱人了。

“谢相公,”

这可是吃席一样的待遇,

一般给人收麦,能有粟饭或是蒸饼吃就不错了,主家甚至还得派人盯着大家吃,只能吃不能带,能弄点猪头猪肠猪肺给大家吃,都算大方了。

双手捧大碗接了面,低头弯腰谢过,赶紧到一边树荫下,蹲下就赶紧大口咥面。

铡面筋道,臊子香腻,

喉咙里都感觉要伸出手来,

很快一大碗面吃完,赶紧又排队去,

“再给碗面汤,”

怀玉倒是大方,“再给你添碗面,那边还有羊肉汤和蒸饼呢,也有石子馍,想吃哪个就去拿。”

给一众朔方来的麦客,还有自家长工,以及先来帮武家收麦的佃户们打完面,怀玉也跟老武一起蹲着咥面。

一个晋国公,一个文水侯,后面还跟了个小屁孩三原县子,祖孙三代一人捧个大海碗,

老武如今富贵了,倒也仍不失朴素,至于三岁多的武承嗣,完全就是在地里撒欢玩累饿了,这家伙胃口好,不管是铡面还是猪肉臊子,又或是糜子面黄馍馍,石子炕馍,来者不拒,吃的极香。

武怀玉边吃也边打量着那些麦客、长工、佃户们,麦客仍主要是来自朔方灵盐一带。

各地麦子成熟时间不同,一般来说都是从东往西逐渐成熟,山东河南关中陇右,

以前朔方陇右麦子晚熟些,那边条件又艰苦些,所以许多朔方关陇人都会由北往南,由西往东收麦,再由东返西,由南返北回到家乡。

甚至在那些乱一点的年月,麦客们其实也跟叫花子差不多,也有些青壮点的麦客,成群结伙,也会顺便客串下刀客劫匪,都是为生活所迫。

如今仍有许多麦客如侯鸟一般迁移,但看的出,麦客们的日子比以前好一些了,武家这些麦客基本上都是熟面孔,边吃边聊,也能听出现在日子比以前好些。

但这个好,其实也仅是不用再外出逃荒要饭,能勉强糊口而已,多数人仍没有自己的田地,或只有极少,还有不少人仍背着或多或少的债务,不少麦客二三十岁,仍没能娶妻。

而相比之下,武家的佃户们就看着好多了,不仅衣服补丁少些,而且长的也精神健康点,他们佃租武家的地,武家收的租是较好的,且没那些什么小斗出大斗进,各种额外压榨,甚至还能带着他们合伙养猪养鸡鸭等,农闲时还能到武家的作坊或是田庄干点活赚点活钱。

没有什么意外灾病,这些佃户辛苦努力一年下来,一家温饱是能有保障的,甚至还能有点节余,

就是武家雇的那些长工们,一年打底十石粮,还有两身衣服,而如果是选择伙种地分成的,多努力点收入还要更高些。

武家现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在这一方,已经能为许多人庇护风雨,都说一鲸落万物生,其实武家现在强势崛起,对这一方百姓来说,也是万生幸运的。

做为新兴贵族,武家向来比较注重名声,也更舍得花钱下本,这些回报也很不错,现在的武家,确实成了方圆百里最有善名的士绅乡贤。

老爷子这个文水侯在这里,确实备受尊崇,怪不得上次在长安一天也不愿意多呆,哪有乡下这么自在呢。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20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