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636章 步步惊心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36章 步步惊心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13 19:54:3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宫宴热闹无比,充满盛世景象。

侯君集一直在盯着武怀玉,看着圣人一直让他坐在身边,不时倾身与他说话,那亲密的样子让他羡慕万分。

总算熬到宫宴结束,

皇帝好像才终于想起这位伙伴来,冲他招手,侯君集精神抖擞,赶紧上前。

“三水啊,你接手吏部,至今还没理出头绪来,朕思来想去,觉得让你做吏部尚书确实考虑不周,

你还是去兵部吧。”

侯君集心中一惊,很是失落,看向旁边的武怀玉,

“吏部就交给怀玉管。”

“臣领旨,”心中虽不甘,但侯君集还是马上接受了。

李世民揉了揉脑袋,有些困了,“朕让怀玉以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兼摄吏部尚书,知选事,总监东宫兵马,加左卫大将军。

你呢以右卫大将军检校兵部尚书,同掌武选,参预政事。”

说完,皇帝打了个哈欠,“你们也是同门师兄弟,以后怀玉身兼数职,任务繁重,三水你协助主持兵部日常事务,”皇帝转身离去。

侯君集愣在当场。

本以为是吏部尚书改成兵部尚书,虽不甘心,也勉强接受,只要参预政事头衔还在,那仍是宰相。

可武怀玉夺他吏部尚书,还仍任兵部尚书,他却检校兵部尚书?

兵部两个尚书?

他这个尚书前加了检校二字,自然不如武怀玉这个正牌尚书。

“晋国公好本事啊。”侯君集怒火中烧,眼睛都要冒火了。

武怀玉也很困了,

今天一大早就从灞桥驿出发抵京举行入城仪式,然后又太庙献俘,在宫里陪太子半天,也没空休息。

这又宫宴熬了一夜,陪在皇帝身边,打个盹的机会都没。

确实挺困,

他没什么心思跟侯君集在这里废话,“潞国公啊,一夜宴饮,我也困了,有什么事,回头政事堂上或是兵部衙门里见面再说吧。”

看着武怀玉转身离去的背影,侯君集是越看越火大。

“侯相?”

张亮过来。

一夜宴饮,张亮眼睛依然很亮,这家伙精神的很,以前搞监察情报这块的,那都是属夜猫子的,

“困了,告辞。”侯君集却不想理张亮,也扭头就走了。

张亮看着武怀玉和侯君集一前一后离开的身影,捻着胡须若有所思,从刑部侍郎到光禄卿,再到殿中监,然后御史大夫,张亮这几年的仕途还是非常顺畅的,

好多人想不通凭什么张亮都能拜相?

张亮也从不会去解释什么,难道说他张亮先后执掌过六扇门、百骑司、皇城司这些皇帝的秘密情报机构?

要告诉别人罗艺李孝常李幼良王君廓这些王公大将的死跟他有关?要告诉他们裴寂萧瑀宇文士及等武德老宰相们被罢相,有他出的一份力?

他只要给皇帝办好差就行了。

出宫的时候,武怀玉追上秦琼。

“我明日便去三原县白鹿塬庄子上休养了,”秦琼道,

“我在樊川有几个庄子,义父不如就在樊川挑个庄子休养,离京也近,我得空时便来看望,”

秦琼笑笑,“樊川离京太近了,难得真正清闲的,还是三原白鹿塬上好,离京百里,那里也没那么多勋戚士族的庄园别业,我之前在那里住的挺好,也习惯了。”

皇帝还给秦琼留了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衔,但秦琼打定主意,远离长安,不再过问政事,更不会去政事堂。

当着秦琼面,怀玉也没什么隐瞒,便把皇帝执意要他拜相,甚至现在他几度请辞下,不仅不许,还反而让他又添了职事,兼摄吏部尚书、总监东宫兵马,

他武怀玉本职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这又添两要职,这等于是一人同掌文武选事,

这份权力,真跟皇帝刚称帝时杜如晦一样了。

“这是陛下对你的信任赏识。”

“可是我很惶恐不安。”

秦琼瞧了瞧他,“你的担心谨慎倒也没错,不骄不躁这很好,不过当今天子你大可放心,陛下是想要用你冲锋陷阵干大事的,中书省决策,吏部兵部更是要害部门,而且还掌选事,”

“陛下登基以来,吏部已换了许多人了,长孙无忌、杜淹、杜如晦,然后杨师道、戴胄,又侯君集,再到你,你看这才几年?”

“我听说之前戴胄兼领民、吏二部,顾不过来,陛下便又让房相掌选事,但被侍御史权万纪弹劾了,此事还在朝堂上引发很大争议,后来陛下便让侯君集接任吏部尚书,也没让房相兼掌选事,

可结果就是侯君集到吏部后,一团乱麻焦头烂额,根本搞不顺,”

秦琼笑了笑,提醒武怀玉这事情没表面那么简单,

“我听说权万纪是拜在长孙国舅门下?”他问。

秦琼点头,

围绕着吏部,这段时间有一番暗斗,长孙无忌暗中出手,让侍御史权万纪找到了些房玄龄、戴胄掌选事的一些问题,直接弹劾发难。

很明显,长孙无忌想复出,似乎是房玄龄在阻拦他。

秦琼平时不过问政事,也不去政事堂办公,但他对朝中这些明争暗斗却很清楚,“赵国公坐不住了,想复出,试探了一番,发现圣人无意,便又想谋划让他阿舅高士廉回朝,

他想让高士廉来任吏部尚书,甚至拜相。”

“可是谁料虽然借权万纪找到了房相他们的一点漏洞,可最后魏征却出了手。”

“这事跟魏征又有什么关系?”

“你别忘了,魏征以前数次举荐侯君集有宰相之才,后来侯君集也真就拜他为师读书,”秦琼提醒怀玉。

魏征在朝中虽说比较特殊,以会喷人闻名,且一副孤臣姿态,但其实魏征也不是那么真的孤身战斗,他跟武怀玉关系就很好,

后来又不知道怎么的跟侯君集越扯越深,甚至还成了师生。

权万纪弹劾房玄龄戴胄一案,确实是直中要害,可魏征横插一脚,他上书皇帝说房玄龄、戴胄那都是朝中老臣,素以忠诚正直得陛下信任,如今二人都身兼数个要职,两人掌文武选事,考核的官吏众多,中间出现一二个考核失当的,那也实属正常,这并不是有意偏私,

然后魏征最厉害的一招出手,他说权万纪本来也是在考堂参与,之前对此并没有半点反驳,等到自己没得到好的考核结果,才开始借其职权上书弹劾,这只是以公谋私,并非竭诚为国。

魏征一封谏章,劝说皇帝不要做废房戴二人的考核,只需对权万纪检举的那几个考核不当者,加以调查一番,做出处置便是,更不应当对房玄龄、戴胄二人进行追究。

这个事情,看似为房戴说话,可其实并非。

结果就是戴胄不再兼吏部,房玄龄也不再掌选事,侯君集做了吏部尚书,权万纪还被训斥一番,

最重要的是,长孙无忌、高士廉都没能借这案子回朝复职。

侯君集成功拿下了吏部大权。

可谁也想不到,侯君集确实经验不足,他在吏部一段时间,都没能真正抓到实权。

房、戴、长孙等依然还在围绕吏部角力。

秦琼感叹,“陛下让你取代侯君集兼摄吏部,这也是当务之急,再这样斗下去乱下去,还谈何做实事大事。”

“魏征现在野心这么大吗?”怀玉问。

“也不能说魏征野心大,房相和长孙公暗里争斗越来越激烈,这吏部都成了战场,他也是想早点平息这些争斗吧,”

武怀玉觉得有可能,但不全是,魏征现在虽是侍中,但他堂堂宰相,若朝中没有三五个助力同盟,也是很难的,除非魏征甘愿真就当个嘴炮,或是跟秦琼一样只挂名宰相,否则他若想干些实事,名留青史,肯定得有盟友。

他也不清楚魏征为何非就偏看上侯君集,但朝堂斗争确实凶恶,有时选择的机会也并不多。

“房相为何不让长孙国舅和高士廉复出?”

秦琼跟房玄龄那是齐州同城老乡,关系还算可以,“这里面说来话长,不过真正阻止长孙国舅他们进中枢的,其实是圣人。”秦琼小声道。

武怀玉点头,这个结果他以前也是猜测到的。房玄龄是皇帝绝对心腹,长孙无忌也是,但长孙无忌还是皇后大哥,房玄龄这人行事谨慎,所谓房谋杜断嘛,他主要还是奉旨行事。

“高士廉大概这一两年就能回朝了,听说他在蜀地任官,政绩官声都不错,圣人几次夸赞,”

不过秦琼认为长孙无忌这三五年可能还不能复出。

原因嘛,就跟李绩被按在并州是一样的。

“陛下还是觉得用你更顺手,而且也更无后顾之忧,我也早听说陛下有意停租庸调制,推行两税新法,但这个事情这几年在朝堂上也提过几次,每次都是一提就无数人反对,最后不了了之,现在陛下下决心要做这事,在朝中必须得有强力支持者,甚至得有干将去实施执行,

你之前做过民部侍郎,也做过三司使,总管财政,陛下也说你在两税新法上很有想法,”

秦琼安慰武怀玉,“你还年轻,既然被选中了,那就不要过多瞻前顾后了,好比两军交战,既然点中为选锋,那就放手一搏,

就算败了,你也别担心,圣人从不会亏待先锋勇士们的!”

“义父,就算圣人真信任我,要让我为新法打先锋,让我掌选事我能理解为帮助改革税法,便于到时选用安插推行新法的人才干将,可是让我总监东宫兵马,这很让我不安啊。”

“太子今年才十二岁,就算你总监东宫兵马,又有什么关系,东宫六率四府三内卫,外府兵也都驻在外,

况且就算你总监东宫兵马,可你没有皇帝旨意、令符,你以为你能调动的了诸卫率,还是调动的了哪个中郎将?

你连东宫卫率下诸统军府的一兵一卒你都调不动。”

“那加此衔何意?”

“不是还加了你太子少师吗?给你加点东宫衔,办事时名头响点,当然,也不排除,到时有需要时,圣人可能会给你兵符让东宫外府兵配合你做事呢。”

需要调东宫兵做事?

看来皇帝对这次推行两税新法,提前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了,

“义父,我能拒绝吗?说实话,我觉得现在废租庸调制,推行两税新法,时机还不够成熟,”

“可陛下等不及了,陛下雄心万丈,是要超越秦皇汉武的,要做的事很多,不愿意慢慢等,他既然发现了租庸调制的大隐患,就想早点在自己手中解决掉,不留给后世子孙。”

“太急了,”怀玉叹道。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22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