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635章 臣惶恐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35章 臣惶恐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13 19:54:31 来源:顶点小说网

宫宴设在顺天门。

站在太极宫正南门顺天门的高大门楼上,面前便是四百多米宽的横街,直接从门前穿过,放眼望去,南面直接对着十里长的朱雀大街,

三百步的横街,完全就是一个巨大的广场。

城南一些小坊,也才三百五十步。

三出阙城门,左右朝堂,门前横街广场,对应南面百步宽十里天街,它即是太极宫的南大门,又是皇城和宫城共用城墙的中门,

隋唐两代天子在此举行外朝大典,也常在此设宴陈乐,今天广场上也难得放百姓来庆贺。

宫宴开始之前,便有内侍在门上宣诏,北伐大捷,皇帝大赦天下。

紧接着还有许多内侍抬来许多箱的崭新开元通宝,在高大的城楼上开始往上洒钱,

间或还会抛洒点银开元、金开元,

那场面,气氛瞬间就热闹起来了,无数百姓高兴的争吵起来。

武怀玉沐浴更衣,脱下金甲锦袍,换上了紫袍玉带,外面还罩了件貂皮大氅,特别是他腰间的那条紫色的九环蹀躞玉带,比那枚金鱼袋更显眼。

虽不及武德四年李靖破萧铣后得赐的那条十三环七方六圆的于阗玉带,但贞观以来,皇帝平时都只带九环带,臣子一般不超过七环,三品以上方可用金玉。

武怀玉这紫底色,玉銙玉环的蹀躞带,已经是贞观朝臣子能获得蹀躞带最高等级了。

九环蹀躞玉带,三梁鎏金进德冠,

往顺天门楼上一站,顿时就吸引无数人目光,何况武怀玉身边,还有皇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对武怀玉的那份亲近的态度,更是羡煞旁人。

同样紫袍玉带金鱼符的侯君集立马迎上来,对太子恭敬一礼,可惜太子记得武怀玉之前跟他说过几次,不要跟侯君集张亮太亲近,所以对他的热情也只是淡淡点了个头,

侯君集热脸贴了冷屁股,

他看到武怀玉腰上的九环玉带,不免妒忌,他自己腰上的蹀躞带,仅七环,还是金銙玉环,銙并不是玉,两相对比,同是宰相,却比了下去。

侯君集如今自然不缺钱,但蹀躞带跟官袍一样,颜色、材质,那都是跟品级挂钩的,一般如侯君集这样做到宰相,那不过是七环,金銙玉环,带裹紫帛。

如武怀玉、李靖那等九环、十三环,或是玉銙玉带玉尾等,那就需要特别恩赐才行。

内侍过来,请太子宰相们入席。

今日顺天门楼宴会,很热闹,不仅文武百官都召来参加,甚至广场上还安排了几千百姓,那都是从长安各坊里请来的坊中代表,几乎也都是坊中有头有脸的,士农工商各阶层代表都有,

天子与民同庆。

官爵越高,这宫宴上席位自然也前,离皇帝越近。

武怀玉的席位很前,比同为宰相的侯君集要靠前不少,

内侍监张阿难还特意来跟武怀玉打了个招呼,这位张公公这几年不显山不露水却一直稳居大内总管的位置,无人能取代,深得皇帝信任。

“圣人让晋国公过去说话。”

武怀玉的位置本来就距离皇帝极近,可现在皇帝却还要召武怀玉坐到他旁边,另一边坐的是皇太子。

无数目光望来,

侯君集的目光更是复杂无比。

武怀玉坐下,感受着目光回望过去,两人目光相碰。

他微笑着点了下头,没再理会,他其实挺佩服侯君集的,二十多岁便跟着秦王创业成功,由子爵一下子升为潞国公、加大将军,三十岁,便做了上宰相。

这放哪朝都是很炸裂的存在,

虽说他是皇帝儿时伙伴,但本事确实有,打仗勇猛不在尉迟恭之下,就是浮躁了点,但人家肯学习啊,这几年挺努力的,连魏征这样挺苛刻的人,都几度向李世民举荐侯君集有宰相之才,甚至还能收他为学生。

侯君集的敌意也不难理解,武怀玉后来居上,更年轻不说,跟着皇帝时间更短,但窜升势头更猛,

同是宰相,都还要压他侯君集一头。

“朕思来想去,打算让你跟侯君集调换一下,你检校中书令,兼吏部尚书,让侯君集任兵部尚书,你觉得如何?”

皇帝问他。

声音虽然不高,其实皇帝身边不少人都听的到。

“臣不敢入政事堂参预政事,希望能在地方多历练几年,”

武怀玉仍是要请辞。

李世民却自顾自道,“你前灭梁师都,再灭东突厥,战功赫赫,执掌兵部是再合适不过的,但自杜如晦病故后,吏部乏人,后来让戴胄兼领,可也管难免疏漏之处,朕让玄龄帮着掌内外官考,可此前侍御史权万纪弹劾不公,

朕让侯君集推之,但他打仗是很勇猛,可书读的少,突然接手吏部也是理不清头绪,”

“青阳啊,还是你来兼领吏部尚书,掌内外官考事,吏部为六部之首,可不能乱。”

吏部主管人事和任命之权,这是非常重要的职权,官吏必先经考试,再用吏部分发任用,甚至近年因为官渐多,还开始实行守选制度,年年有上万人要考选。

当然,五品以上官员任命,是吏部提名,宰相决定,五品以下官,宰相不过问,全由吏部决定。三品以上,那宰相也只有提名权,决定权在皇帝。

贞观以来,吏兵二部尚书惯例是要加衔入政事堂的,甚至民部尚书也要加衔进政事堂为相。

地位十分突出。

“臣举荐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武怀玉当众道。

“辅机身体一直不太好,还需调养。”皇帝委婉道。

“那臣再举荐许国公高士廉入朝任吏部尚书。”

“高士廉在益州时间不久,且现在忙着疏浚汶江、开挖新渠,暂时还不能入朝。”皇帝再次拒绝。

李世民顿了顿,“如晦曾经以兵部尚书检校侍中兼摄吏部尚书,总监东宫兵马,知选事,朕便也照此授你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兼摄吏部尚书,总监东宫兵马,知选事。”

跟杜如晦当初不同的是一个检校侍中一个检校中书令,但相同点是兼管二部,尤其是掌选事。

吏部掌五品以下文官考选任命,兵部掌五品以下武官考选任命,宰相本身则掌四五品官的提名,

当初杜如晦的官职,其实就是一人管了五品以下文武官员的选事,又还兼有五品以上官提名权,

“陛下,臣惶恐,不敢接此重任,请陛下另择贤明。”

官越加越多,武怀玉已经怀疑李世民根本不是真要授他这些官职,而是在试探什么了,尤其是那总监东宫兵马这个差事,这不是什么正式官职,当初杜如晦任此职,那是因为那时李世民还没当皇帝只是太子。

武怀玉一再拒绝皇帝好意,皇帝脸色不太好看起来。

张阿难见状,上前几步,小声对皇帝道,“陛下,可以开宴了。”

“嗯,开宴。”

宴会开始,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广场上的几千百姓们,还在争抢抛洒下的钱。

几杯酒下肚,李世民也忘了刚才一点不快,在那乐声中,不免有几分得意,他对坐在一角沉默着的颉利招手。

“请颉利为大家舞一曲!”

颉利面皮发紫,心中极为憋屈,手都在颤抖,但在一众大唐君臣的目光下,最后还是只得硬起头皮,起身应诺。

来到御前,开始跳舞。

颉利以前也喜欢边喝酒边吃肉,一边左拥右抱搂着美人,再听歌看舞,但他的舞跳的却很一般,

颉利很胖,

粗胖的身体,加上紧张的心情,还带着几分醉意,这舞跳的极为笨拙,可看着他那狼狈的样子,

大唐君臣却都非常高兴,哈哈大笑。

一边的北平郡王突利似乎早习惯了这场面,他在大唐一年多,没少给皇帝跳舞,刚开始也是不习惯,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他马上就能回到草原去,

心情痛快的喝不了不少酒,看到颉利那笨拙狼狈样子,他居然哈哈大笑几声,直接下了场,跟着颉利一起跳舞。

怀化郡王李思摩和安国公执失思力,薛国公史忠三个,你瞧我我瞧你,许久后,也是硬起头皮主动下场,一起跳舞助兴。

看着五人在那乱舞,李世民越发高兴。

这刻是真的心情畅快,

目光扫到几个蛮夷身影,是岭南冯盎儿子冯智戴,还有黔地的蛮酋谢元深、谢强,谢能羽,党项细封部酋长细封步赖等,

“冯少卿,你以此宫宴景象,赋诗一首。”

冯智戴自贞观元年奉父命入京后,一直留在长安,曾是春州刺史的他现任卫尉少卿,在长安挥金如土,慷慨多金,倒也是混个好名声,甚至还常跟杨师道、许敬宗等吟诗唱和,

冯智戴出列,还真就当殿作诗一首,水平能称中上。

太上皇李渊已经喝醉,半倚在那里拍掌叫好,“胡越一家,古未有也!”

李世民也非常高兴,那几位来进贡的蛮夷酋长也是一通马屁狂拍。

皇帝一高兴,便带着酒意下旨,“下令改谢元深的东谢部落为应州,以谢强的南谢部落为庄州,皆隶于黔州都督府,赐二人为刺史。

以谢能羽的牂柯部,置柯州,赐其为柯州刺史,牂柯蛮别部充州蛮,于其地置充州,以首领赵氏为刺史,

细封步赖的细封部之地,置轨州。

武怀玉看着那些穿着与大唐完全不同的西南蛮部落服饰的首领们,这些家伙倒是很敏锐,除了党项细封步赖,诸谢氏,甚至赵氏,其实都是牂柯蛮,部落就在汉代的牂柯郡,也就是黔南一带,历史非常悠久,

谢赵等其实跟现在云南的爨氏一样,也是汉代时南迁的汉地豪族大姓,经过数百年时间,谢赵取代尹、傅、龙、董诸家,成为黔地首领,尤其是谢氏,占据大半个黔南地区,赵氏也是依附于谢氏。

武德以来,大唐朝廷也还是沿续汉魏以来的传统,以地方大姓豪强为刺史县令,利用他们统治管理偏远地区,现在基本上还属于羁縻式的统治,远不如朝廷对岭南地区的控制。

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土司自治,那些都督、刺史,反正皆得世袭,也没有税赋一说,只有点土贡。

山高皇帝远,鞭长莫及说的就是这些人了。

不过这些人其实也挺关注中原王朝,毕竟几百年来西南最强大的势力其实是南中的爨氏,但在隋朝的时候,他们敢毁路堵塞,不与中原往来,最后不还是被隋几次征讨,打的元气大伤,甚至爨氏都分裂成东西两爨了,曾经的爨王都被隋朝俘往长安当宫奴,

唐建国代隋,才把做了多年奴隶的爨王之子放还,让他带着爨王棺材回南中,

段纶、窦轨等早年经营巴蜀,也多次对益中用兵,边打边拉,诸蛮还是挺恐惧的,

而如程咬金任泸州都督,对铁山獠蛮的镇压,几乎让他们灭族,

这都让西南诸部越来越敬畏大唐朝廷,这几年也是陆陆续续的都来长安进贡,但来了也不亏,进贡点土产,能获得许多好东西赏赐,更别说还能授封官爵,以其地置州县。

能得到朝廷的赐封,有了都督、刺史这样的世袭之职,这些部落在地方上的统治就更牢固,甚至在与周边其它部落的冲突中,都还能占据上风,有时也还能得到朝廷在附近驻军的支持。

而且以后跟汉地贸易也更方便,

反正归附朝廷,既没要他们编户齐民,也没要他们纳税服役,甚至在他们的地盘上,仍然还是用他们的规矩,这样的好事,他们当然愿意。

皇帝今天非常高兴。

酒不醉人人自醉。

颉利突利等突厥诸酋跳舞助兴,岭南蛮冯智戴献诗,后面黔南的诸谢酋长,也是着奇装异服下场跳了段大神样的舞蹈。

“阎立本,”

李世民喊来吏部主爵郎中阎立本,“把今日这胡越一家的盛部,都绘画下来,”怕他一人画不过来,又叫来将作少监阎立德,让他与兄弟一起绘制。

“接着奏乐,

接着舞!”

皇帝举杯,

于是颉利大汗也只能继续舞动着肥壮的身体,黔南的诸谢,谢元深谢强谢能羽等喝的半醉,倒是真的载歌载舞跳的非常开心。

皇帝向武怀玉举杯,“你也别再三推辞了,朕可不会满足于此,朕还要打下更大的疆域,建立更强大的王朝,甚至有一日,不仅要恢复汉之西域和辽东,甚至还要派舰队去你曾经跟朕说的那个海东大陆大明,”

“你就以本官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兼摄吏部尚书,知文武选事,总监东宫兵马,朕,进你为太子少师,”

武怀玉要辞,

李世民摆手,“好了,继续喝酒,看舞!”

“胡越一家,古未有之,古未有之啊。”李世民醉意中带着得意。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22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