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598章 白金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98章 白金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13 19:54:31 来源:顶点小说网

晚上,承乾在油灯下给皇帝写报告。

这是怀玉给他布置的功课,每天要写一篇日记,记录在乡下的经历,还要给皇帝写一篇报告,报告他在乡下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算是一份农民调查报告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不了解真实的情况,那么拍脑袋做出来的决策,就必然是有问题的。

“老师,我是真没想到,原来普通百姓日子过的这么艰辛,”承乾叹道,“我在东宫用的蜡烛,最普通的常料烛每根都要一百五十文,秉烛每条五百文,而加了香料的蜡烛更贵,

就算一支普通蜡烛,那都相当于如今的五石麦价,烧根蜡烛就相当两三亩地的产出烧没了。”

武怀玉道,“殿下最近在乡下收割稻子,知晓耕种不易,粒粒皆辛苦,但蜡烛也是生产不易的。

蜡烛如今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用蜂蜡制成,也称黄蜡,产量有限,价格珍贵,在汉晋时代,只有皇家或石崇这样的巨富才能用的起的奢侈品。

现在我们用的蜡烛主要是白蜡,养白蜡虫,遗白粪于枝梗间,便是白蜡也,”

如今江淮一带养白蜡虫的不少,其收益跟养蚕不相上下,比起黄蜡,白蜡熔点高,可朔性强,能够制成更长的蜡烛,而且点燃后也比较光亮。

相比起单纯的种稻子,不仅佃户们收益土地收益提高,还有了加工的收益,地主武怀玉赚的就更多。

要是能提高点产量,那收益三倍有余。

中原如今一统,棉花棉布的市场是前景广阔的,武家如果能够有更多棉花在手,那么加工出售的收益就很可观。

都还可以获得一个赚钱机会,

村民们既种棉花赚了一层,纺织加工又赚一层,而对武家来说,收租赚了一层,纺织加工出售再赚一层,布匹售卖甚至裁剪订制成衣还能再赚,大家合作共赢。

稻田种棉花,其实也是可以的,不过要提前挖沟晒田让土地干燥松散,虽说稻田种棉花,未必最合适,可现在棉花的经济价值高,尤其是把棉花加工成棉布棉衣,那可是比丝绸还贵的多。

不过就怕佃户们并不能理解,毕竟画饼这事,未必能让大家相信。

听起来挺不错的。

但白叠布就贵了,细叠布一尺,上品四十五文,次四十四文,下四十三文。就算次叠布,上品也直钱三十,次二十五,下二十文,粗叠布一尺,上品也直钱十一,次十文。

因为白蜡虫可人工大量养殖,这使的白蜡产量提升,蜡烛在隋唐时,已经不再如魏晋时那么的奢侈昂贵了,但是这仍不是普通百姓用的起的东西。

匹布用棉花十斤,跟麻布用麻差不多。

长安平康坊的青楼,请个歌伎出来唱个曲,三百钱,

在原料这块,哪怕是补贴上一点,也依然很赚。

所以棉花在长安,那是卖出了锦绣的价格。

佃户们都心疼土地,觉得好地就得种好粮,什么桑麻、红薯土豆这些,那都是拿边边角角或是塬坡旱地种植的。

承乾听了都有点目瞪口呆,“白叠布这么贵么?上品细白叠两三贯一匹?”

布一端是五十尺,最上品的细白叠布上品,一端值钱二千二百五十文,这还是高昌国产地的价格,粟特人运到长安,甚至还能给他翻几番,

十斤棉花能织一端布,一亩棉能织两端布。

制皮刮下的牛羊皮的脂肪虽说也能制皂制蜡,但制作蜡烛比较费时耗力,而且有异味等缺点。

“亏,是不可能亏的,”怀玉笑着给承乾算了笔细账,如今白叠布在长安的市场可是非常火,那是高奢侈品,主要是西域高昌国进口来的,都是粟特胡商们贩运来京,卖的比丝绸贵的多。

就算以后慢慢的棉布供应多了,价格下跌,但也不用担忧,前景依然还是十分广阔的。

但白叠布就是棉布,只是其中最贵的是细棉布而已,武怀玉研究过,如今的高昌棉花虽不是后世的那种品种,但限制其产量的主要还是加工工艺,特别是去籽这块高昌技术比较原始纯手工,纺织这块也相对技术落后。

武怀玉跟太子算,附近乡民到武家这里学纺棉纱织棉布,或是直接到武家的纺织厂来上班,也可以学会后拿棉花或棉纱到家里代加工,

在明清时期,江南那些妇人纺织收益,往往比种地收益还高的多。

明代时,一个熟练的纺织妇人,一年可织布百余匹,其报酬一般是一匹布三斤棉花,或是一斗米。

如果要显摆炫个富,你可以加一盏烛灯,那就要加三百钱。

一斤灯油钱,那起码能买十斤粮,就算现在物价低,可灯油耗费依然很高,所以普通人家连点油灯都舍不得,甚至长安城的士子们,都会特意买商家发明的省油灯。

“是啊,种桑种麻,都是种在塬坡上,水浇良田都是只种水稻的。”

如果武家纺织场开起来,打造轧花机等,那么武家和附近村妇都能大大提高收益,比起传统的家庭种桑麻养蚕丝织,效益收入更高。

三百文,现在粮价,可以买十石米麦,那是十亩的产量。

两人在灯下讨论着。

普通士人地主家用的还是油灯,但灯油也不便宜。

“奢侈品么,不算贵了,细白叠裁剪成衣,价格更贵呢,”

你们还省了稻种、肥料,直接保底收一石稻子,还是很划算的,”

岭南地区尤其是海南岛的狸人土著,就有纺织木棉的传统,他们的技术都比高昌的强。

武怀玉接着又说棉花收获后,到时要去籽纺纱织布,大家也可以来做活赚钱,织一匹棉布给一斗米做工钱,甚至还管一顿饭。

说到底,还是高昌国本来就很小,哪怕他们有种棉花纺布的传统,但体量太小,没法带动技术的迭代升级,棉布也就成了一种很小众的手工商品。

不过就算一亩产个二十斤棉花的低产,一斤七钱,也能卖一百四十钱。而现在一石稻子才三十钱,哪怕亩产两石,也才六十钱,两石斗,也不过七十五钱。

宫廷里普通的蜡烛一根就一百五十钱,虽说这是宫廷御用的,肯定比民间的要贵不少。

樊川夏稻亩产也就两石左右,现在武家肯承诺保底有两石粮收益,要是种棉花卖的棉花钱不足两石稻,不足的武家补给他们,超过的都归他们。

所以如果哪个有钱人逛平康坊,一次点个十盏烛灯,让婢女举着站一排,那绝对非常有场面,毕竟蜡烛钱就要出三千钱了,如果蜡烛燃完,再要续烛灯,还是一盏三百文。

“一斤同州羊肉就要三十文钱了,而一石麦子也才三十钱,塬上旱地种麦子,一季都也才亩收一石左右,那是多少汗水洒在地里啊,”

可要说技术难度,算不了太高。

第二天,武怀玉就叫来了郑老汉还有其它佃户们。

这里的百姓习惯了种稻子,依着潏水灌溉,种稻子收成好很划算。

当武怀玉提起打算明年让大家种棉花时,大家都愣住,他们连棉花是啥都没听过,

大唐内地棉花种的很少,比如在河北,范阳卢氏种有一些棉花,他们家棉花种植产量武怀玉了解过,一亩大约能得籽棉六七十斤,可得皮棉二十来斤。

而武家把棉花加工,利润更高。

“用不着,其实要想让他们种棉花也非常简单,先给他们立个契约给个保底,比如说他们只要签契约种棉花,接受我武家堡的指导种植,约定好棉花收购价格,并承诺种一季棉花,武家保底每亩给两石稻子,有这个兜底他们应当就是愿意的。”

熟练了三天就能织一匹。

一亩棉花织成细布值四千多钱,除去棉花本钱和人工费用,利润仍很高。

“等棉花种出,到时附近村子妇女可来武家领棉加工,也可以直接在工厂做事。”

“老师对他们太好了,赚了是他们的,亏了却是老师的。”

“相公,樊川的地可是上好的稻田,旱涝保收的良田啊,不种粮食种其它的太可惜了。”

武怀玉打算明年在樊川上武堡也试种棉花,不过现在上武堡千亩地,都佃给上下两庄的村民了,武怀玉要种棉花,自己也并不能做主。

不少佃户心想,那这不就相当于是武家把地又租回去了,他们相当于给武家种地,不管这啥棉花种的好与坏,最后武家还是给他们两石稻子。

“种上棉花,不仅地里产出就比种稻赚的多,而且接下来还有许多去籽纺丝织布染色等的活,村民们能有更多赚钱的活计,而我武家生产出棉布拿到长安出售,也能获得更多收益,双赢的好事。”

一匹素绢或是一端布,价格确实也就三百钱,但锦绣这些的价格可就不是素绢可比的。

武家利用村民们种棉花、纺织加工,以保证自己的产量、供应。

“这一季,棉花地里的种子、肥料,甚至耕牛,都武家出,你们只出人工,

一石棉花能卖八百四十钱,一石稻子三十钱,近三十倍差距,所以哪怕棉花产量再低到二十斤一亩,可收益上,种棉花都还是种稻子的两倍有余。

“我听说老师好像家也有蜡烛作坊?”

“嗯,有几个,不过都还没啥产量,一个是设在朔方那边的石蜡作坊,用石脂做蜡,效果不太好,烟大味大。还有是在河北设的作坊,是用海中大鱼脂肪制蜡,或是用牛羊等动物脂肪做蜡,

不过都还不算成功,”

养白蜡虫制蜡,倒是更加稳定的。

棉花种植需要日照足雨水少,卢家种植的棉花量少,技术还是有些不足的,人家高昌国的棉花,亩产能达到三十斤皮棉。

粮食现在已经是跌到底了,一石才二三十钱,说实话这是要吃人的低价,高昌国的棉花其实也不贵,他们叫緤花。

上品的緤花一斤也才直钱七文,一亩能产至少二十斤。

“老师要把地收回吗?”

武怀玉其实是比较看中捕鲸制蜡,中国很早以前就有用鲸油制腊了,但缺点也多,一是气味难闻,二是产量有限。

怀玉点头,“所以说,种地不能光种粮,农民也不能光靠种地,种粮保证口粮和皇粮就好,剩下的还是应当种些经济作物,比如说种桑麻种棉花,又或是说种药材,又比如发挥地理条件,种茶种果树,”

承乾想了想织金锦、蜀锦、刺绣、大科绫等各种名贵丝绸品的价格,也就不说话了,

“你们要是种一季棉花,我可以给你们保障每亩两石稻子保底收益,或者说这头一年,武家可以直接每亩一季给你们两石稻子,你们按武家要求种棉花,收的棉花都归武家,先种一季,等到有了结果,你们要觉得划算,明年的时候你们再自己种,如何?”

“老师,我觉得百姓们的汗水真不值钱。”承乾感叹道,他的手最近都是磨出水泡然后打血泡,最后磨起了茧。

嗯,按租约他们还要交一石租,实际上就是他们帮武家种一季棉花,不管产出好坏,能保底亩收一石稻子。

听的一众佃户都不由的心动不已。

听起来真的很不错呢。

一月织十匹工钱就有一石米,这可是个青壮男人做长工的工钱啊。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26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