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596章 开窍了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96章 开窍了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13 19:54:31 来源:顶点小说网

挖红薯、喂猪,

参观水碾、风车,看着油坊里那些工人光着膀子推动撞木打楔榨油,甚至跑到潏河、滈河里捕鱼摸虾,

一连几天,承乾都玩的很开心。

樊川的庄子,定了新名字,叫做武曲,也称上武堡。

稻子开镰,佃户们紧张而辛苦的抢收,沉甸甸的稻穗让他们嘴一直咧着,十分高兴,特别是今年皇帝恩赐,免了今年的租,这稻穗上金黄的稻谷可全是自己的。

郑老汉也请假回家收稻子,怀玉带着太子还去帮忙,下地体验收稻子。

晒过的稻田还带着几分湿润,赤脚踩在上面很清凉,清晨稻叶上还带着露水,趁着天凉下地收割,一排排的稻苗被割倒,整齐的摆在地里晾晒,等露水晒干便可以摔打脱粒。

相比起麦粟的碾场,水稻脱粒要简单一些,一个大木桶抬到地里,手抓起一把水稻在木桶上用力摔倒,上面的稻粒便会全都脱落,

这是一个力气活,但比起麦子要拉回家晒场,再碾再扬,要快一些。

郑老汉在樊川十几年,早就是个种稻的老把式,他虽然老了,可打稻谷的时候却格外的有力,每打一下,感受着那稻粒飞扬,那种收获的感觉都让他格外精神。

郑家全家上阵,连两个小娃娃都在地里头拾稻穗,不会浪费一点点。

承乾也换上布衣短衫,脚上草鞋,头上草帽,也学着打稻子,刚开始的新鲜感过去后,便感觉到累,一下又一下,重复又重复,头顶的太阳越来越烈,

汗子浸过稻禾划破的皮肤,便奇痒无比。

还不时的能碰到打屁虫,皮肤上要被喷到,就会肿起,又臭又痒。

“我来打,殿下抱禾来,”怀玉笑着道,既然是体验,那也不能随便走个过场。

武怀玉打稻子还是很猛的,毕竟习武之人,年轻力壮,不像承乾才十一岁,体力有限耐力不足。

承乾把割好晒干的稻子抱来,怀玉则用力摔打脱粒,师生两个合作倒是挺默契,

打一阵子,便也还要扬谷,拿筛子把稻杆、瘪谷壳等筛出去,这也是个技术活,边筛还得先呼风。

呜喂呜喂的喊,

每次喊几声,还真就有风来,借着风便能更好的筛出那些杂碎。

谷子经过两三遍的扬筛后,便用箩筐装谷,挑回去趁着太阳好赶紧晒,晾晒不及时,那新收的稻谷就会焖黑、长芽,

“有一年收稻子时,遇上半个月的连阴雨,一直不得天晴,稻子都直接在穗上发芽了,没办法,只得在积水的稻田里收稻子,湿漉漉的稻子收回家,可也没天气晾,只能堆在屋里摊开,但最后还是全都发了芽,

哎,那年的稻子几乎都白种了,”

说到这往事,老郑都还心疼无比,那年稻子本来长的很好,可最后却没能收成,地主却还要收租,老郑最后是把自家老黄牛下的一头牛犊子给地主抵租,本来那牛犊子已经养了一牛多,要是再养个半年,也是能耕地的好帮手了,最后却只能便宜抵租。

天上太阳格外的大,日头晒的人发昏,但老郑却连连称赞天公作美,说好天气。

汗如雨下,仍掩不住脸上一直挂的笑容。

只要有收获,再苦再累也值得。

老郑的儿媳和两女儿在地里绑稻草,散发着好闻的草木清香的稻草,被卷成一把一把,然后摊开在地里晾晒,有如一个个整齐的稻草人士兵一样。

这些稻草也是个宝,不仅可以做为牛冬春时的草料,也还可以垫圈沤肥,甚至做草绳等也用处多多,冬天冷时,也可以铺在床上,也能十会温暖舒适。

“以前我们佃地种稻,地租不仅是要交稻子,就连这稻草,也是要交一半给地主家的。”

武怀玉如今跟大家订的租约,只要夏粮五五分成,且上限一石,至于秋季农作物不分成收租,夏粮里稻草,也是不再要的。

潏河两岸,下武堡附近的稻田里,百姓争相抢收,呜喂呜喂的叫风声不断,田埂上,挑着稻子回家的农夫们相互打着招呼,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之情。

太阳正当午。

日头毒辣无比,

大家也才终于休息一会,但并不回家,而是寻个树荫下,吃着家里送来的饭菜,这样更节省时间。

打稻子的时候,郑老汉家也是难得吃上干饭,菜里也能见到点荤腥和油水,主要还是点平时捞的鱼虾干,加上炒鸡蛋,再从武家堡杀猪下乡时买的肠子,

虽都是便宜的东西,但起码有油水了。

比起日常的红薯稀饭或是玉米窝头,这还是很不错的饭食,起码不会很快就饿,

为了让太子体验到民间疾苦,武怀玉并没给承乾开小灶,郑家吃啥他们吃啥,

老郑其实是要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招待太子,甚至想要买几斤好猪肉的,但怀玉拒绝了。

天不亮起床来到地里割稻子,然后又上猛干了一个上午,虽然承乾只打了一会稻子,可在树荫下,他还是对着粗茶淡饭狼吞虎咽。

郑家的饭菜其实不太好吃,

米饭用的是糙米,只去了最外层壳,这样的糙米煮的饭很干很硬,但是不会浪费。

小鱼小虾是平时捕的然后晒干的,有点臭味还带着苦味,简单的跟青菜炒在一起,鱼虾小骨刺多。

那肠子也跟在武家吃的不一样,不仅有点异味,而且还嚼不动,只能嚼一嚼就吞下去。

这样的饭菜承乾平时是绝对吃不下去的,甚至吃到了都可能恶心吐出来,但这辛苦半天,又累又饿,出了大量的汗水,饿的前胸都贴后背了,这些平时绝对难以下咽的食物,此时却让他狼吞虎咽,

一口接一口,

甚至连吃了好几碗饭。

“老师,我现在才明白什么叫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了。”

“嗯,饥饿是最好的美食,饥不择食、慌不择路,还有两句,寒不择衣,贫不择妻。”

“我这饭量都大了好多,吃了三大碗饭呢。”

“这是因为没有油水,”

郑老汉一把年纪了,如果能放开了吃,他能吃上七八大碗饭,连他家的小子,都能吃上好几大碗,平时一半粮一半红薯土豆一半蔬菜搭着吃,也只是勉强半饱,

这年头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是半饥半饱过日子的,说到底还是副食不够,油水不足。

光靠吃点主食,或是搭着粗粮野菜吃,这样炭水为主的饮食,往往一天还仅两餐,那自然是一餐不等一餐的饿。

老百姓们别说吃肉,平时油都是难得的。

“种一亩胡麻,能收个三四十斤胡麻,三四斤才能出一斤油,种一亩胡麻也不过能出十斤胡麻油,金贵着呢。”

胡麻油煎胡饼,这在长安常见,但百姓是很难吃的起的。

油太贵了,虽说胡麻耐旱耐贫瘠,可产量太低,就算用本就产量低的旱地来种,也比种荞麦、糜子等不划算的,

百姓家,尤其是如老郑他们这样的佃户家,多数时候做菜就是水煮,甚至菜都没有,直接是粥里放点菜一锅煮成菜粥,难得才会点几滴油。

晚上也不会点油灯,太贵。更不会点蜡烛,蜡烛,那是士族地主家才用的起的东西,而蜡烛里添香料,更是贵族们才能享受的了的。

没有油水,没有肉蛋,就吃点主粮,还要搭上许多粗粮,这使的一个个都是大胃王,却仍都是瘦子。

干了一天,摸着黑,披星戴月回家,

衣服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上面都留下一层汗水干后的白色盐渍了。

承乾感觉要累瘫了。

“老师,你说大家这么辛苦,为什么却都还过的这么苦?”

怀玉拉着承乾到潏河里去洗个澡,爷俩顶着星光走在乡间小路上,这么晚了,还有许多百姓还在摸黑干活呢。

“勤劳并不一定就能致富过好日子的,”

“不能吗?”

“仅仅是勤劳是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得掌握生产资料。”

“啥?”

“对农民来说,就得有自己的地,否则如郑老汉一家,十几年在这里佃田种地,辛苦挥洒汗水,无比的勤快,但年复一年,他们家并没有什么改变,腰都累驼了,也不过是勉强拉扯大几个孩子,仍还住着几间草棚,连自己的一亩地都没置下,

他们很辛勤,但所得收获,除了养家糊口、穿衣吃粮外,大部份就已经都上缴地租了,一遇灾荒,还得借粮维持,而借一次债,本息得让他们好几年都白干,

古人说三年丰收,才有一年余粮,但那也仅是对于有地的自耕农而言,对于无地的佃户或半自耕农,他们干十年都未必能攒有一年余粮,都是手停口粮的,

他们没有半点抵御风险的能力,一遇灾荒或是疾病、意外,往往就只能负债,而一旦负债,就很难再翻身了,”

“而相比之下,士族豪强们都是地主,拥有很多田地,甚至是奴仆、佃户,他们年年都能节余积攒钱粮,可以再置买田地扩大经营,或是通过借贷、养殖等再赚钱增值,

一遇饥荒疾病意外,普通百姓只能卖田卖屋,甚至典妻卖儿,往往破家,可那些豪强地主们却反而能够放高利贷,或是低价兼并田地,”

“穷者愈穷,富者愈富,根本就是能不能拥有生产资料,最关键的生产资料就是田地。”

承乾对武怀玉的这番总结,感觉真是当头棒喝般,一下子就醍醐灌顶般开窍了。

“老师,我觉得这有问题,”

“确实是有问题,但人性如此,”

“可朝廷就什么都不能做吗?”

“朝廷能做,也必需做,”

“怎么做?”

“朝廷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要保障最底层的百姓起码能够温饱,否则一旦那条危险的红线被打破,大量百姓沦为饥民时,那也就是王朝崩溃之时,”

承乾期待的看着武怀主,继续追问,“可老师说均田制已不可行,”

“均田制确实难以推行了,但朝廷可以从其它地方着手,比如减轻这些百姓的税赋服役的负担,再比如对高利贷、高地租等着手整顿······”

扑通,

扑通。

两人跳入潏河,温热的河水,让疲倦的两人舒服许多。

“老师,我将来一定要改变这一切,定要做到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庐,老幼有从依。”

“哈哈哈,殿下雄心万丈,又充满仁爱之心,”

“还请老师能够帮我一起完成。”

“臣领命!”

“哈哈哈!”

师生两个一起大笑着,怀玉虽觉得承乾这话有点稚气,却也很了得。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26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