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681章 梨园孤儿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81章 梨园孤儿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26 14:06:10 来源:顶点小说网

拒绝了大姨子要给他安排两个新来的突厥美人服侍的提议,怀玉没在听雨楼久留。

虽然听雨楼现在仍是长安平康坊最有名的酒楼。

“那两突厥美人可是年方二八,本是部落俟斤之女,真正的突厥贵族,不仅长的好看,而且还挺烈,都是还未被驯服的烈马,你们男人不都喜欢亲自征服的感觉吗?”

大姨子把他送到门外。

听雨楼外,停了许多宝马好车。

天色近晚,客人更多。

长安涌入万家胡,突厥、粟特贵族授五品以上官职的就有五百多人,但也有许多曾经的贵族酋长们获罪破家的,家人跟着受牵连,这些主要就是被武怀玉李靖他们北伐时,攻破部落后俘虏的那些了。

在武怀玉的建议下,最后朝廷没采纳温彦博他们的仁爱,而是对这些曾经抵抗唐军的战败者,不留情的清算。

俘虏了就是奴隶。

就算是部落酋长俟斤,也逃不过处罚。

那些酋长俟斤的妻女,没入教坊,或是送入青楼,一时间倒也因曾经的身份,在平康坊倍受追捧。

高惠通给怀玉安排的还是对姐妹呢,父亲本是个黑突厥部落的蓝突厥俟斤,身份还挺尊贵的阿史那氏,可惜成王败寇。

颉利在被李世民封王之前,他们一家都只能寄住在馆舍里,条件简陋,颉利有些妾侍来的晚,甚至都没有供应,他儿子叠罗支只能把自己的那份让给母亲,

连颉利这样的大汗都是这待遇,那其它战败俘虏可想而知,

也只有如思摩、思力这些人才获得较好待遇。

不少突厥贵族来长安,确实过的还不错,能够买大宅,买奴隶,生活无忧,还能到处买买买,那是因为他们身份不同,不是战败俘虏,在草原上甚至还有自己的部众,来长安定居,是受到优待的。

在长安的异族女子似乎很受欢迎,

以前有波斯胡姬,后来又有新罗婢,昆仑奴、再后来还有丘和、程咬金他们带头开发出的菩萨蛮新品,

再比如什么党项、契丹、吐谷浑、库莫奚,甚至是步落稽、赀虏、高句丽、林邑等等蛮夷,似乎都有许多长安人愿意尝鲜。

唐人对突厥人以前是恨中带着恐惧,

当初有多恨和恐惧,现在他们就有多喜欢突厥奴。

不过武怀玉现在的境界,早超过了那个阶段,

他对驯服两匹突厥烈马没啥兴趣,

告别了这位风情万种越来越有韵味的大姨子,骑马先去了大姐家。路上他其实也对这大姨子有点好奇,在宫外几年,这位曾经的秦王府刀人如今变化是真大,李世民还真就舍得让她一直在宫外,

秋高气爽,

大姐玉娥在做桂花酱和桂花糕,虽然大着肚子,并不妨碍他总是这么贤妻良母。

怀玉觉得以前那三位姐夫挺可惜的,遇到这么好的妻子却短命死在战场上,尤其是前两个姐夫,连个孩子都没来的及生。

第三位好点,起码留下了两个女儿。

两丫头如今也已经长成大姑娘了,成了母亲的好帮手,看到怀玉进来,便欢喜的跑过来迎接。

“阿舅啥时回长安的?”

“舅舅给我们带什么礼物了?”

两丫头大的十一岁,小的也九岁多,都长的是亭亭玉立。

“韩家有女初长成,天生丽质难自弃,”怀玉笑问大姐,“如今家中门槛都快要被媒要踏破了吧?”

玉娥看到弟弟来了,也是一脸高兴。

“这两丫头只顾贪玩,琴棋书画一样不精,厨艺女红也不行,我都愁死了,谁家能看的上啊。”

两丫头跟着母亲早年也吃了不少苦,当初父亲战死时她们还小,爷爷奶奶叔伯们嫌弃,大姐只得带着两娃回了娘家,好在娘家父母兄弟都心疼,后来又遇上了马周疼爱。

虽说两丫头跟着到马周家,并没让她们改姓,可却也是视如已出,如今的条件比以前是强上太多,

不过两丫头好像也确实不习惯读书,

“阿姐想给她们挑个什么样的?”

差不多也是到要挑人家的年纪了,玉娥这两年也给她们开始置办嫁妆,

其实以如今武怀玉和马周的地位,想要联姻结亲的还是很多的,不管两丫头姓韩还是姓马,她们亲舅舅是宰相武怀玉,继父是中书侍郎马周,这就足够了。

五姓七家、关中六姓不说,其它勋戚新贵,想要结果的还是很多的。

“不急,慢慢挑。”

“你姐夫也这样说,还说要到时要学丘家,也来个宝窗选婿,甚至学程家他们榜下捉婿呢。”

“这个好,她们自己看中的更好。”

马周公务繁忙,并没有午后就散衙回家,他经常要忙到天黑才回,甚至还经常要值夜当班。

他与颜思古两位中书侍郎,实际上主持中书省的事务,中书令温彦博身为宰相,更多时间是在政事堂。

“你有机会就劝劝伱姐夫,不能光顾着朝廷政务,也得顾及自己身体,现在忙的经常饭都顾不上吃,再这样下去,哪里吃的消。”

马周就是那种操劳型的,

在家聊了许久,没等到马周回来,倒是等到他派回来的随从,说是今晚要在内省值班,就不回来了。

“哎,他这中书侍郎,比你这个宰相都忙。”玉娥无奈。

马周短短数年,就能从落魄书生到如今的中书侍郎,他对李世民的知遇之恩是无比感激,恨不得肝脑涂地相报,所以他几乎是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差点就以衙门为家了。

晚上就住在大姐家,

早上,马周仍没回来,武怀玉也没继续等,吃过早饭后便离去。

他没再去拜访李靖、魏征他们,如今身份,与同是宰相的他们私下往来,已经不太合适。

“阿郎,去哪?”石守信问。

“去城南梨园。”

城南梨园还是秦琼很早送他的,那块梨园挺大,秋天的时候梨子很香甜,送人、售卖都不错,还能做成秋梨膏,甚至春天还能养蜂梨花蜜。

后来武怀玉在梨园搞了个酒坊,酿秋梨烧,和梨子果酒,都还是不错的。

眼下梨园的梨子又熟了,

怀玉却不是去摘梨或是看酒,他是去看梨园看孩子。

他在梨园建了个院子,里面收养了许多孤儿。

当武怀玉来到丰收的梨园时,众多孩子正在帮忙采摘梨子,看到他来,都欢喜的上来行礼。

“把马车上的物资卸下来,”怀玉叫来园里的管事,“天凉了,给孩子们准备了秋衣吗,新鞋新袜准备了吗?”

“大管事提前已经拨了钱款下来,我们早就已经采买好了,”

管事如实的汇报着园中情况。

园里的孩子们都比较小,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孤儿,且多是战争孤儿,武怀玉收养他们,这个梨园相当于是个孤儿院。

孩子们在这里有吃有喝,还有老师教导读书习字。

这里属于是武家的酒坊资助,孩子们在这抚养,识文学算,待到十一二岁时,他们中如果读书成绩好的,可以到更好的学校读书,而如果成绩一般的,则会送到酒坊里做学徒,

在做满三到五年的学徒后,他们可以选择是留在酒坊里做伙计,还是选择出去闯荡,

武家并不强迫他们以后只能成为武家的伙计员工,甚至他们现在的身份,虽是孤儿,但也还是保留了良籍,并非武家的部曲或是奴婢。

“相公真是好人,给了他们第二条生命。要没有相公,这些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的穷苦孤儿,只怕早就没了,哪还能如今这般活蹦乱跳,甚至长的这么好,还能读书识字呢。”

武怀玉看着那些孩子们帮忙卸货,那么充满活力,挺欣慰的。

虽说这个园里百多个孩子,一年开销不少,但武怀玉觉得还是值得的,武家的冰玉堂酒坊,如今规模也挺大,也很赚钱。

让酒坊每年掏一笔钱出来,做几个慈善项目,比如这个梨园孤儿院,再比如还有一个悲田坊等,他觉得很有意义。

既弘扬正能量,其实也是经营好形像,好名声好形像,其实也是广告,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梨园孤儿院,也相当于是一所定向的酒坊技工培训班,

只不过是要从很小开始培养,虽说要培养十年以上,到十一二岁才能进酒坊做学徒,但这些自己培养的孩子,一来忠诚度更高,二来他们从小接触学习文化和相关酿酒类的知识等,加入酒坊后也能更快适应和成长,

一举数得,既做了慈善,也定向培养了所需的工人,甚至这些读过书的孩子,将来还能快速的走上管事的位置,且他们的忠诚度会更高。

这种模式是武怀玉设计的,武家现在的诸多产业,基本上都有自己资助的孤儿院,一边抚养一边提前培养,将来也能成为源源不断的补充力量。

就连各个农庄,也都有收养一些。

这种事情,其实许多贵族门阀也常做,但武家跟他们最大不同,可能就是这些孩子被武家收养,不是做为部曲、奴婢,仍是良人,他们长大后顶多需要为武家做三到五年的学徒,

年满后去留随意,听任自愿。

说实话,这条当初武家不少管事反对,认为就算不说是做为奴婢,也应当是给部曲身份,让他们依附于武家,而不是说可以长大翅膀硬就飞,那样多年抚养培训岂不太不划算。

也有人觉得其实孤儿院,能够给口饭吃给件衣穿,能让他们温饱就很不错了,根本用不着教他们读书识字,毕竟纸墨笔砚都不便宜,请先生也很贵。

万一他们长大了做了三年学徒就走,那血本无归。

可武怀玉还是力排众异,坚持这个计划。

不过孤儿院里教的学问,倒是跟一般的学校是不同的,这里不教什么经史子集,不会要求学生将来能够通经,而是只在经史子集里选一些篇章教导,最主要的其实还是学习算术、画图、书写这些更实际有用的技能。

说到底,武家资助的这些孤儿院,教的都是谋生技能,而不是去考科举当诗人的,

比如千金堂资助的孤儿院,读书学的课本,那都是药材、药方这些为主,

学文,主要是识字书写。算学,主要是为计算计账。

学画,主要是为学测量绘图。

各个孤儿院里还有门必修课,那就是珠算,比起唐人使用的算筹计算,武怀玉早就拿出了算盘和珠算口诀,在武氏各个店铺产业中推广使用,

比起摆弄筹棒计算,珠算效率可是高太多。

这玩意一出,立马淘汰算筹,

武家的这些孤儿院,从小就开始教珠算,个个从小开始打算盘,

能识字会写字,还会打算盘记账,武怀玉敢说,等这些孩子到了十二岁离开去做学徒,那都已经算是半个人才了,将来不管是留在武家,还是去外面谋生,都是随身带着个铁饭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看着这些孤儿们长的挺好,武怀玉很欣慰,“入冬前,记得联系千金堂,给孩子们来一次体检,”

因为武怀玉的到来,今天梨园孤儿院还加餐,怀玉带来两扇猪肉,猪骨炖冬瓜,土豆烧五花肉,黄豆焖猪脚,再来个红烧狮子头,

跟过年一样。

一百多个孩子,大的**岁,小的才二三岁,一个个拿着自己的饭碗排队,平时孤儿院的伙食可没这么好,能够一天三顿管饱,顿顿有菜已经很不错了,每天只有一餐会有点荤,三天能有一个半荤的菜,

对于这些长身体特别能吃的孩子们来说,总是感觉填不饱似的。

尤其是对于荤腥,无比的渴望。

今天武相公来,他们终于能够放开了吃大餐。

梨园管事亲自掌勺打菜,“大家要感谢武相公,武相公是大家的再生父母,”

这群孩子们是知道感恩的,来到园里之前,基本上都有过一段难忘的艰难日子,平时园里管事和老师也会经常给大家上忆苦思甜的课,教大家要感恩,他们心里是真的感恩武怀玉,

毕竟园里也经常会带他们到外面去做做活动,比如扫扫街道,帮一些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也会看到一些可怜的乞丐,

“谢谢阿耶,”

“谢谢耶耶,”

孩子们排队过来打餐,每个接过餐的孤儿,都会对武怀玉鞠躬,然后说感谢阿耶。

武怀玉没收他们任何人为义子,但所有园中孤儿,都喊武怀玉爸爸,就如管事所说,武怀玉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给了他们第二条生命。

怀玉看着这些孩子,心里有点堵,

天下孤儿还有很多,可武家能抚养的也不多,

“洗手了没,雄阔海,吃饭前记得要洗手,”怀玉拍了拍一个**岁孩子的臂膀,“去吃吧,不够再来添。”

“罗成,你脸上怎么一块乌青,又跟人打架了?”怀玉揪出一个高个男孩,“不是跟你们说过吗,进了园里,大家就都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姐妹,要互相友爱,不能逞强斗狠,更不能欺负弱小,”

叫罗成的男孩低下头,“阿耶,我错了,我再不敢了,”

“嗯,吃完饭,你来找我,跟我好好说下怎么回事。”

这时另一个差不多大孩子走了过来,“阿耶,是我跟罗成打架了,我知道错了,是我先动手的,你责罚我吧。”

怀玉看着他,“尤俊达,你小子怎么总喜欢打架,这么久了还没改掉这坏脾气吗,你要是再这样,就要把你送走。”

“阿耶,我知道错了,不要把我抛弃赶走。”

“先去吃饭,吃完了你和罗成一起来找我,”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17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