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680章 听雨楼里会故人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80章 听雨楼里会故人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26 14:06:10 来源:顶点小说网

平康坊,听雨楼。

或许是涌入万家突厥、粟特胡贵族,让平康坊的娱乐产业也跟着越发红火越闹起来,虽说以往每年要等到各地朝集使进京、选人入京铨选,科举士子赶考,年前年后那段时间这里才最热闹,

但今年提前进入旺季。

午后时分,听雨楼就已经一片热闹了。

包间里,大姨子高惠通给怀玉倒酒,

“安大郎马上到。”

说曹操曹操就到,一别许久的安元寿大步进来,依然还是那般的潇洒。

“安郎,许久不见,想死我了。”怀玉笑着起身迎接,

安元寿笑着要行礼,

“这么见外做什么。”

拉着他入席,在家为母丁忧了二十七个月,安元寿看起来似乎更添沉稳,

“安排新职了吗?”

“右骁卫左郎将,”

这是右骁卫翊府中郎将府的中郎将副手,正五品上职,安元寿回家丁忧近三年,回来授此五品职还是很不错的。

“还要谢过武相公的安排,”安元寿叉手谢过,他原是六扇门的员外郎,是六品官,他这次升入五品,也是武怀玉这位宰相,先前在政事堂上举荐,

安家本是凉州名门,一门两国公,他先前也是皇帝身边亲卫,又在刑宪司做事,虽是丁忧近三年,错过了许多机会,但再回来,肯定也是不一般待遇。

武怀玉亲自出面,要给他入五品,其它宰相们也不会刻意的阻拦,

安元寿举杯,“我先敬二郎一杯,”

“咱们兄弟何必这么客气。”

安元寿一口干掉,看着武怀玉,有点恍惚陌生的感觉,想当初一起在左右府为千牛备身,后来又一起进刑宪司,但谁能想到,仅仅三年,这位都三拜宰相了,他却仅是右骁卫左郎将,

高惠通在旁边做陪,都是曾经刑宪司的人。

“安郎回来,仍还要兼刑宪司的差事吧?”怀玉问。

“嗯,”他点头。

张亮、武怀玉、李德奖都已经离开了刑宪司,现在是刘德威兼领刑宪司,具体主事的则是高惠通,现在安元寿回来了,肯定是以他为主。

不过右骁卫左郎将也不是什么闲职,右骁卫翊府可是统领其翊卫,以及右骁卫番上豹骑,皆由中郎将和左右郎将统领。

这可是长安实权领兵者。

左右骁卫的大将军、将军,其实就是有衙有职无兵,反是中郎将、郎将典兵。

左右骁卫军号豹骑,其统领内府翊卫和番上兵在京主要职责是分兵守诸门,在皇城四门、宫城内外,与左右卫分知助铺。

安元寿表面职务是右骁卫翊府中郎将府的左郎将,又还秘密兼有六扇门的员外郎职事。

看的出,李世民依然还是很信任这位的,安氏家族也还很得李世民信任,或者说是仍被笼络。

今天这酒,就是安元寿知道武怀玉回长安,特意借高惠通这地请武怀玉,叙叙旧,也谢他举荐。

“其实以安郎的才能,做骁卫的中郎将都绰绰有余,不过暂时没缺,先左郎将干着,有位置了再安排。”

怀玉道。

现如今天下安稳,慢慢就出现官多职少的问题,且越来越厉害,朝廷也没办法,大势所趋,只能是一边降低流外入流的数量,一边加大六品以下官员守选力度,甚至减少科举录取数量,而且新科中取者也还要先守选。

另一个办法就是加强丁忧制度,一旦父母去世,官员就得丁忧三年,实际上就是让位子,

要不然僧多粥少,守选太难。

安元寿这次虽仅授左郎将,但毕竟已经跨入正五品之列,以后就是宰相们任免的官员,已经脱离守选之列,用不着干一任就要停官侯选了。

“我对右骁卫左郎将这职事已经很满足了,”

他才二十三岁,已是爵封武威侯、官居正五品,这是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同龄人了,

虽然武怀玉比他还小一点,但谁能跟这位隐仙弟子相比。

喝着小酒,聊着一些往事,

安元寿这近三年都在凉州武威老家结庐守墓丁忧,也算是过着出世脱俗般的生活,如今再回长安,感觉变化真的好大,

最大变化还是这长安现在坊墙拆光,街道两边都是商铺,路上行人更热闹了,还有就是这到处都是的突厥人、粟胡人。

安元寿自己也是粟特胡,只是他们安氏家族迁到武威一二百年,早成为武威的豪族,甚至如今在长安也挺有影响力。

现在大唐对于粟特胡人,其实还是表现出很激进的打压政策的,一改以前对粟特胡的诸多宽容甚至放纵,严格约束,而这些政策,武怀玉也是主导者之一。

但安元寿对此倒并没什么过多表示,

粟特胡人也分好多类,比如说安家就是东迁已久,且积极向中原王朝靠拢的那类,他们家早在北魏时就已经入仕朝廷,在隋唐两朝,安氏家族都多次在河西,为中原王朝出兵镇压过那些反叛的粟特胡豪强。

武德初河西粟特胡首领安伽陀叛乱,声势很大,安家可是十分卖力的出钱出粮出兵,为朝廷将他们镇压。

所以现在不管是朝廷严管袄寺,还是取消粟特胡聚落自治权,又或是把突厥境内的粟特胡大部份迁到朔方建六胡州看管,

安元寿根本没意见,

安元寿或是他爹他叔,他们可没把自己当成粟特胡,他们眼里,自己也是唐人,还是统治阶层的贵族。

安家虽然根基在丝绸之路上的河西武威,家族几百年来也一直从事着丝路贸易,但他们现在更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仕途中,贸易赚钱,那不过是副业了。

人家安家干起那些威胁他们的粟特胡来,比谁都狠。

安元寿摸出两张请帖,送给武怀玉和高惠通,“下月我大婚,敬请大驾光临。”

武怀玉笑问,“哪个名门家的小娘?”

“冯翊下邽翟家六娘。”

冯翊翟家,武怀玉一听便大致猜到对方身份。

这翟家可能是步落稽,步落稽中有刘、乔、郝、白、穆、鱼诸大姓,具体点,步落稽是西域龟兹、粟特东迁过程中,融合匈奴系民族而形成的一个混合体,

步落稽在突厥语里意思就是鱼,鱼姓就是出身西域鱼国,跋禄迦国。比如步落稽中白姓就出自龟兹国,同样出自龟兹的还是翟姓。

冯翊翟家,跟武威安家一样,都是很早以前从西域一路东迁过来的,甚至翟家也本是龟兹粟特家族,东迁时跟匈奴系部族融合,成为部落稽。

他们在晋陕黄河两岸定居,许多在冯翊定居,

越往南定居的,则融入中原王朝更深,翟六娘的父亲,就是隋朝的一员武将,也是当地萨保,安翟两家据说也是世代联姻。

安元寿与这翟六娘子,是打小就定了婚的,本来之前就要成婚,因安母去世,只得推后。

如今安元寿二十三了,这婚也拖不得了。

冯翊九姓,鱼、翟、吉、党、雷、印、合、力、寇,鱼氏势力最强,隋朝时的名将鱼俱罗就是出自这家,翟氏也是紧随其后。

唐初,许多步落稽胡叛乱,但主要还是离石、安定那黄河两岸八百里山区里的部落们叛乱造反,如冯翊鱼、翟等家族,并没参与,这些家族其实早在北周时开始,就已经汉化较厉害,入仕当官,带兵打仗,

唐初镇压那些步落稽胡的唐军中,就不少将校是这些步落稽。

不过翟家也还是保留不少粟特传统的,比如拜火信袄教。

“好,到时一定参加婚礼。”

安元寿才二十三,这个年纪结婚也不算晚,其实他虽还没结婚,但早已经纳了不少妾,更别说婢侍姬伎等,孩子都生了九个了。

贵族嘛就是这样,

哪怕三十多岁了,妾侍儿女一堆了,但只要还没娶妻,那就还能称自己未婚。不少名门子弟,为了门当户对,经常三十多岁才娶妻,但一点不妨碍他们十几岁开始纳妾收婢生孩子。

娶妻是娶妻,纳妾是纳妾,生孩子是生孩子,互不影响。

“我听说侯君集得罪了二郎?”安元寿笑问。

“说不上得罪,我跟他反正不是一路人,从来尿不到一个壶里。”

“那家伙是挺嚣张的,行事很霸道,看上的东西就抢,我帮二郎收集点他的材料。”安元寿笑道,安氏家族是侯君集不敢轻易招惹的,但安家却并不怎么把侯君集那暴发户放在眼里。

一般情况下,安家当然也不会特意去得罪他,但是如果在武怀玉跟侯君集之间选一个,甚至武怀玉这边还有秦琼、李靖、程咬金这些人,那安家会毫不犹豫的踹侯君集。

“回了长安,才知道二郎居然殿上打掉侯君集几颗牙,连那位苏将军都能当街痛揍他,我真是错过了太多精彩。”

怀玉笑笑,“多谢安兄好意,不过用不着你出身,侯君集这种蠢货,只要不是太蠢,我们也不用理他,让他跳就是了,

如果他太过份,那我自会出手。”

不管怎么说,侯君集仍是皇帝心腹,人家是跟皇帝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甚至也是跟丘行恭一样为皇帝挡过箭的,

打狗还要看主人,不是太过份,还是别动不动就揍人家,

人家毕竟也还是宰相嘛。

安元寿摇头,“你说侯君集这种人,怎么也配当宰相?”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517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