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资格封禅泰山

“这次多亏了李淳风,”

洛阳,紫微宫中,武怀玉入洛面圣,皇帝跟这位元从感叹不已。

“李淳风新铸的浑天黄道仪看来很厉害。”怀玉道。

皇帝其实也不太懂那个浑天黄道仪,只知汉代就有,

李淳风是把以前的两重浑仪改成三重,最外为**仪,中间三辰仪,最内系四游仪。此之前的浑天仪,只相当于四游仪和**仪两个层次,而此次黄道经纬、赤道经纬、地平经纬均可测定。

“陛下,李淳风现任何职?”

当初武氏谶语案发,李淳风卷入其中,被杜敬爱当枪使,虽然最后查明,可李淳风也被免去历学博士,贬为将仕郎,仅保留了个从九品阶。

这几年李淳风一直还在太史局做事,但属于没有正式编制的临时人员,还在观察留用中。

“朕打算晋其为承务郎,授太史丞,掌天文历法,天象仪器。”

怀玉听了有点意外,这官给的有点小气了,承务郎不过从八品下散阶,而太史丞虽是太史局的佐贰官,但也不过从七品下,和下县令一个级别。

不过预报了暴雨大水,这本也是太史局的本职工作。

把李淳风这个待罪观察之身,由从九品下提升到从八品阶,从七品职,其实也是升了好多级了,官职直接升了九级。

“这次黄河下游大水,山东河南河北淮南,三十州水灾,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啊,”

关东地区曾是隋最富庶的地区,但经历隋末乱战,那也是受创最严重的地区,武德四年才迫降王降充拿下洛阳,而河北窦建德虎牢兵败被俘后,刘黑闼还两次反唐,直到武德六年才被俘斩。

山东的徐圆朗也是直到武德六年才平灭。

而江淮的辅公祏造反,更是直到武德七年才平定。

关东平原多年乱战,河南的王世充和李密两军反复熬战,大业最繁华的东都洛阳,都被打的人吃人,粮食一斗万钱有价无市。

当时关东的许多大郡,都是一郡二三十万户,人口过百万的,

可从知世郎王簿在齐州长白山高唱辽东浪死歌揭竿起义后,关东乱了十几年才安定下来。

富庶的中原地区,白骨累累遗弃路边无人收敛,甚至魏征在贞观初巡视山东的时候,上书说很多地方人烟稀少,灌木丛生,尤其滨海地区更加严重。

其实在今年初,

宗室名王李孝恭上了一道奏疏,请皇帝封禅泰山。

河间王这道奏疏上了后,许多大臣跟风上奏请封泰山。

封禅泰山,

这在皇权时代,对皇帝而言,无疑是有无比的诱惑力的,不是每个皇帝都想封就能封,得有足够的功绩才能封禅泰山,告之上天。

李世民觉得他其实是有资格的,

如今就君臣两人,李世民也不瞒怀玉,

“隋末分离,群凶竞逐,我提三尺剑,数年之间,正一四海,是朕武功所定也。

突厥强梁,世为纷更,今乃袭我衣冠,为我臣吏。殊方异类,辐辏鸿胪,朕文教也。

突厥破灭,君臣为俘,安养之情,同于赤子,是朕仁爱之道也。

林邑贡能言鸟,新罗献女乐,悯其离本,皆令返国,是朕敦本也。

酬功录效,必依赏格,惩恶罚罪,必据刑书。割亲爱,舍嫌隙,以弘至公之道,是朕崇信也。”

怀玉静静的听着,

李世民的话听起来有点很装逼的感觉,当着他的面也说的很直白,我,李世民,无论是文治、武功、仁爱、敦本、崇信,等等各个方面,那在历史帝王里都是顶级中的顶级,我非常有资格去泰山封禅。

得位不正的李世民,一直想证明自己,

有了功绩后,更是想要泰山封禅,向上天请求认可,他想要加入秦皇汉武的行列。

不过虽然李孝恭这名王带头请求封禅,宰相武士彟也跟着上书支持,

但魏征是很不留情的第一时间反对的,

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车驾东巡,千乘万骑,供顿劳费,负担太重。

而且皇帝你封禅泰山,到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皆当扈从。但如今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稀,灌木丛生,到时这些外国君王使臣要是看到咱们中原内地腹心这么穷困,知晓了我们的虚弱,难道不会心生野望,起码也会不那么尊敬大唐啊,

蛮夷们畏威而不怀德,这是皇帝你自己说的,让薛延陀、高句丽、吐谷浑、西突厥、高昌这些野心之辈,看透我们虚实,是很不利的。

为了你皇帝的虚名,又劳民又伤财,还暴露大唐底细,实不值得。

李世民本来听不进去,很想封禅,可现在一场大水,

让李世民梦醒了。

三十州水灾,

及时预警防备,倒是受灾损失没那么大,但那也是相对的,三十州受水灾啊,朝廷要减免租赋,要调拨钱粮赈济,

会有很大窟窿,

更何况上百万百姓受灾,朝廷得想办法安置好,很快就要入冬,时间不多,要是安置不好,这么多灾民就有可能成为流民,甚至许多人被迫成为劫匪流贼。

这种时候,李世民当然没法再提封禅的事情了。

心里其实很郁闷的。

怀玉安慰李世民,“陛下功高、德厚,中国安、四夷服,年谷丰,符瑞至,功绩足以与秦皇汉武相论,封禅泰山早就有资格了。

只是如今诸事纷杂,陛下早封晚封都是一样。

待将来征服吐谷浑,重开西域,安定岭南黔中南中等地,再上泰山,告之上天,岂不更完美。”

这话李世民爱听,心里也舒服了一点。

“朕本来计划今年要击吐谷浑,收拾这个反复无常的杂胡,可现在三十州水灾,朝廷得全力赈济灾害,只能暂时中止击吐谷浑的计划了。”

“先让吐谷浑蹦达两年也没关系,反正他们不过秋天的蚂蚱,也蹦达不了几天,陇右河西那边足以守边御敌,”

相比起收拾吐谷浑,武怀玉倒是很认真的向皇帝建议,这次赈济灾民同时,朝廷也得开始制订一个全面的治河方案,要把黄河下游和淮河这两条水患频发的害河先给治好。

否则祸害无穷,可能年年成灾,

万一没守住,来个决堤改道,那可就真的后悔不及。

皇帝很烦。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他和皇后和嫡长女长乐公主的出嫁大婚的日子,可现在出这么多事。

本来他计划是要给公主举办一个无比隆重的婚礼的,但现在关东大灾,这个时候再搞的过于排场隆重是不合时宜的。

君臣二人聊了许多。

聊黄河十三州水灾,聊其余十七个同样受灾的州,又聊到世封江州,聊到岭南,聊到夷洲、珠崖洲等。

武怀玉给皇帝呈上一份奏章,上面有许多数字,皇帝看后心情好了不少。

甚至有些惊讶,“今年岭南六府九十六州能够带来这么多税赋,还有左右溪那边的三十六羁縻州,竟然愿上贡这么多?”

哪怕按分税三分法,

岭南那边的税,只有三分之一上缴到朝廷国库,可这数字依然很惊人了。

贞观之前,岭南根本无税,只有土贡,贞观初,朝廷也只是控制了交广桂等少数几州,所得税赋也基本上用于岭南,根本没有多余上缴。

可现在,武怀玉能拿出这么多真金白银上缴。

“这是分税后上缴的那份?”

“是的,现在岭南两税法基本上已经全面推开了,地税、户税收入不算突出,但那边关税,工商杂税、专卖、搏买、官营等的税税收入倒还不错,”

岭南的税赋上缴情况很好,关键还是武怀玉这个观察经略使税办的好,手里那么多兵马,

现在是兵精粮足,训的嗷嗷叫,

各支部队轮流拉出去巡防、剿匪,

对于那些什么豪酋、俚帅、大户、垌主等抗税、偷税、走私等行为,武怀玉不是跟他们费口舌打嘴仗的,

直接刺刀见红,以谋反、通匪等一些罪名搞他们,直接派兵进剿,那些豪强大户都是以宗族聚居,在当地是大族,人丁众多,确实有实力。

可跟朝廷的军队比,就不值得一提了。

大军进剿,往往是连根拔起的,可不会跟伱客气,从重从严,你想隐报田亩,偷逃税赋,想走私,想开黑矿,那要不会跟你客气,打你一个谋反、通匪等大罪,那是抄家灭族大罪,

你的田地你的财产你的矿甚至是你的人丁妻儿牲畜,通通就没收了。

跟武怀玉玩狠的,他们玩不过。

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反正刺头已经割掉一茬了,剩下的不是怕了,就是没那实力,所以如今一切推行的都很顺利。

清量田地,登记户口,开矿山建作坊,也都老实的登记领执照然后乖乖纳税,虽然岭南的税赋,依然还是有些乱,但起码没有谁敢再公开明着跟使府对着干了。

交税,还是要命,选一个。

聪明人都知道要怎么选。

岭南现在各路兵马十万,可不是吃素的。

其实租庸调改两税,加上开征的各种工商杂税专卖税矿课关税等,税确实增加了许多,

皇帝握着那份岭南财税报告,看的很满意,

“朕没选错人,让你坐镇岭南,观察经略真是选对了人,”

皇帝很清楚,岭南那征上来这么多税,不是武怀玉横征暴敛,而是执行力强,尤其是武怀玉和他手下岭南的那些官吏,很有操守,并没有趁着天高皇帝远便胡来,乘机贪污**什么的。

说三分之一税赋上缴中央,那就上缴中央,

“朕之前还头疼今年黄淮大水,三十州受灾,好大一个窟窿不知要如何填补,你们岭南六府的这笔税赋上缴,加上羁縻进贡的,倒是刚好能够补上这窟窿,甚至还有些富裕了。”

“为朕解决一个大麻烦了。”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98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