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872章 千金惠人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872章 千金惠人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1-29 18:44:40 来源:顶点小说网

雨停了,天晴了。

人在江州的武怀玉正在给洛阳的皇帝李世民上折子,他请求前往洛阳面圣,然后去受灾的黄河十三州。

“千金堂、惠人药所要立即通知下去,马上调动医、药,随我前往灾区。”

武怀玉打算去灾区一趟,肯定也要送帮助送温暖去,不过他知晓现在灾区那边并不是很缺粮食,反倒是医药这块较缺。

大灾之后有大疫。

尤其是大水灾之后,最容易出现传染疫病,现在又是八月初,天气还较湿热。洪水过后,大水泛滥,许多村庄城镇被淹没,千里泽国,无数人、畜被淹死,泡在水里,就容易腐坏,甚至许多病毒细菌在这种环境下也是极易传播的。

“阿郎要亲自去吗?”红线问。

“你也随我去一趟灾区。”

怀玉带红线去,主要是想让她在那边招人,

虽说现在天晴雨歇,黄河下游大堤保住了,可那大水一时半会是消不掉的,许多地方还泡着呢,

洪水过后,灾情没有结束,其实反而会更麻烦。

许多城镇村庄房屋被水淹没泡了,更别说无数的庄稼,还会包括许多作坊等。

就算等到水完全消退了,

可这烂瘫子也不好收拾的,

许多秋收的庄稼还来没的及收,这下绝收了。

甚至许多房屋都毁了,住都没地方了。

对许多百姓来说,这是非常绝望的,一家人还在,但生活怎么继续?

以前,那些奸商恶绅却很喜欢趁灾后坑害百姓,借粮借钱放高利贷,又趁机极便宜的买人为奴,甚至趁机低价吞并别人家的田地宅子。

大发灾难财。

许多豪绅地主的田地,就是这么一代一代,趁着一场又一场的灾难吞来的。

如果是朝廷官府不作为的时代,他们就更加为所欲为,卖高价粮,卖高价药,放高利贷,

总之,趁你病要你命。

会有许多人牙子往灾区跑,挑那些长的还不错的孩子,以极低的价格买走。拉上一车粮,就能换回一群人。

武怀玉不是那种要发灾难财的人。

但灾后重建,对许多百姓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许多原本就无产业的佃户、伙计、学徒、工人等,

他们抗风险能力最弱,遇到大灾,真的就一无所有。

灾后工作机会也少,

许多人只能成为流民,

武怀玉送医送药过去,顺便要从那边招些人走。

有技术的各行工匠当然是优选,武家那么多产业最需要的就是工匠。

当然没技术也不怕,只要有胆量,武家可以招他们到岭南,甚至以后到流求、珠崖、吕宋那边去开荒屯垦,直接雇佣做伙计也行,或是合伙经营也行。

反正那些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他们出人出力,武家出地出工具等,

或者说去做工人,挖矿、制盐、做工,都是可以的,总比留在灾区机会好的多。

将来还能在南边买地置业,也能有自己的田地,自己的房屋,甚至娶妻生子,他们需要的只是勇敢的迈出背井离乡这一步,大胆去闯。

惠人药所,武家卖药的,最初叫熟药房,后来扩大规模,改为惠民医药局,再后来怀玉觉得还是要避避讳,就改叫惠人医药局,最后改成了现在的惠人药所。

这家跟千金堂各有侧重,千金堂是问诊开方配药。

惠人药所,主要是采购、炮制药材,加工配制成药,出售药品。

两家连锁店要说具体的区别,大致是千金堂走的是诊所医院的路子,惠人药所走的是药企药房的路子,只不过有时也不是分的太细,

两家店也都有医生,也都有配药卖药,只是说侧重点有些不同罢了。

一个是看病为主,一个是制药为主。

现在都是大唐行业中的执牛耳者,其实最早武怀玉搞惠民药局,是希望跟朝廷官方合作,做成一个官私合营的大药房,

集采、制、销为一体,而且主打平价,借助朝廷官方力量,把这买卖上来就做大,遍地开花,既赚钱,同时又兼顾惠民的理念,

可惜这事情搞来搞去,最后都没合作成功,武怀玉只好自己干,其实任何年代做医药都是绝对暴利的行业,毕竟准入门槛其实也很高。

但明明给朝廷送钱送名声的好计划,那些家伙太过官僚,居然没搞成。

如今千金堂和惠人药所成了私医药的一面旗帜,甚至武家在自家各个书院里,都有建医学院,大规模培训医师、护理、药剂这些专业人才,比起朝廷的太医署、各地州医学院的那点规模,一点不输。

现在,武怀玉一声号令,能够从各道调来大批医、药赶往灾区。

惠人药所的经营的熟药为主,其实也就是中成药,当初叫朝廷一起搞,人家不愿意,现在武家搞的风声水起,

不仅把熟药主业做的起飞,而且医学药剂学等教育培育也搞的很好,甚至因为这买卖做的大了,各地惠人药所甚至还兼做起借贷这样的业务,

惠人药所利润高本钱大,现金流很强,把钱拿来做些放贷业务也是很顺风顺水,武怀玉让各地惠人药所从放贷所得利息收益中,拿出部份来,专门做一些百姓常用药的平价,

并每月展开一些义诊服务,帮扶一些困难病人。

这种真正的惠民善举,也为惠人药所赢得了无数赞许好评。

朝廷有些人看到惠人药所这么赚钱,就提出实行药品专卖,药品贸易必须由朝廷控制,经营药品是国家专利,不许私人自制和买卖药品,

对这种人武怀玉当然是不留情的反驳,好在当今天子是比较圣贤的皇帝,虽然这药品利润很高,

但皇帝干不出这种抢掠的没品行为。

当然,皇帝不会直接抢,但皇帝支持竞争,所以此后官方也终于加入,他们搞出了济人药局,几乎完全就是模仿武家惠人药局的模式,

他们毕竟也是有很多资源优势,比如太医署,比如尚药局,再比如各地州医学的教授、助教、医学生等,

武怀玉倒不介意他们加入,市场那么大,一家也垄断不了,而且吃独食也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武怀玉面对济人药局,反倒是在开新店时,拉上一些权贵,或是地方豪强,或是当地的医师合伙,

这样做看似武怀玉让出了些利益,可实际上分店开的更快更多,面对济人药局也有了更强的对抗能力。

这次怀玉就打算在灾区,先送医药慰问救灾,打出口碑后,再顺势合伙开分店,把分店开到各州下面的县。

送医送药慰问赈灾。

惠人药所当初开业之时打出的口号,就是让穷困患病之民看的起病,用的起药,让医药惠及百姓。

所以这次慰问赈灾,所有医药都是免费给灾民的,惠人药所承担。

“多调一些药,我们到时捐赠给灾区的官吏、士兵们,”

怀玉给皇帝的密折,从江州很快送到洛阳,李世民对他的请求批复同意,对他要调医药到灾区的请示也很满意。

接到回复后,武怀玉便从浔阳码头乘船启航,顺长江到扬州,然后转入运河北上,到洛阳朝天子,再顺黄河而下慰问灾区。

这路线看着绕了个大圈,但乘船还是较便捷快速的,尤其是这次他还要携带许多医生药品等。

“这次河南河北山区受水灾州达到三十州,”

在扬州,武怀玉看到这里有无数船舶物资,船上都插着赈灾二字的旗帜,这是扬州大都督府调集的赈灾物资,从粮食到布匹甚至还有薪炭、药品等。

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袭誉,这位是桂州都督李袭志的弟弟,都是陇西李氏家族的,这兄弟俩能在武德到贞观朝,都深得天子赏识信任。

李淳风之前预测八月黄河大水,下游十三州有大灾。

但现在统计,河南道河北道加上淮南道,共有三十州发了水灾,不过情况不算太坏。

黄河没大决堤改道泛滥就是最好的结果,

要知道,历史上几次黄河决堤改道,每一次都是泛滥几十年后,才真正的治理好,形成新的稳定河道入海的,

那几十年的泛滥,造就的可是巨大的黄泛区,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几十年啊,动则泛滥成灾,那里的百姓真正的水深火热,动则就受灾,一不小心就成了流民。

而这次虽说统计有三十州受了水灾,黄河淮河大水,可毕竟没决堤,大河没改道,

水很快会退,还能再重建家园。

而且这次早有准备,淹死的百姓不多,财产损失也还好。

“经这次大水,朝廷得重视了,必须来一次全面的黄、淮大治理,重新加固大堤,疏浚河道。”李袭誉道。

那是个大工程,而且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治好的,就算朝廷能拨出钱来,估计也得连续奋战好些年才能完工,

这年头干这种大工程,其实最大的问题还不是钱粮,而是人力。

需要无数的民壮,但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其实又很危险,组织管理是个难题,而且还会影响农业生产等。

“先出个完整的治理办法,然后慢慢来,只要下决心,总能治理好。”怀玉道。

其实这次长江流域也普降暴雨,不少地方积涝成灾,但相比起黄淮流域来,就要好的多,还不到惊动朝廷圣人的地步。

不像这次黄淮大水,三十州受灾,其中十三州很严重,差点黄河决堤改道,要不是现在是贞观七年圣人在位,如果换成大业末年,这次这么大的水灾,可能黄河就真的大决堤改道,

到时不管是向北决堤走汉代故道,从幽州入海,还是往南经汴水再夺淮入海,

那后果都是不敢想象的。

三十州受灾,听着还是很吓人的,不过正如李袭誉所说,要是不赶紧治理黄淮,只怕以后黄淮泛滥成灾成大麻烦了。

武怀玉没在扬州停留,沿着运河直奔洛阳,不过一路上,通畅的大运河居然十分拥堵,

东南无数船只正沿运河赶往灾区,有人去救灾,有人去发财。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98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