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 第986章 绝不赞成和亲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986章 绝不赞成和亲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3-30 03:52:14 来源:顶点小说网

端午过后,天也热了起来。

榻上都换了草席,一早润娘搂着怀玉不舍的松手,“我想跟阿郎回岭南,”

“你舍的孩子?”

润娘搂着他腰的手更紧了,“可我更舍不得阿郎。”

“那你自己考虑一下,想回岭南就把孩子带回去,想留在长安也可以。”

“夫人会同意吗?”润娘脸靠着他背上摩挲,能感觉到她脸挺嫩滑的。

“她肯定不会反对的,”

事情就这么说定,润娘还是打算跟着南下。

“你这刚怀孕不久,千里奔波身体受的了吗?”

“我这些年也一直有练阿郎传授我的八段锦,身体强健着呢,再说这一路大部份是坐船,也没什么颠簸。”

润娘唯一有些舍不得的是李清,她是从小被选做三娘的贴身婢女,两人情同姐妹。

今天起来迟了,

怀玉洗漱好去吃早餐时,樊玄符正带着三娘、云娘还有郑氏在插花,

“润娘这刚怀上不久,阿郎可得小心点,切莫动了胎气,”玄符笑着提醒他,“我们屋里头都有通房丫头,长的也都不差的,你暂且先让她们服侍,要是瞧不上,家里不也还养着家伎,就是那些丫环婢女,也都不差的。”

武怀玉要了碗小米粥,一笼蒸饺,一份羊汤。

“就是润娘有些不舍,晚上多聊了会,对了,润娘早上说想跟着回广州,我已经答应她了,”

樊玄符倒不介意,“润娘也是最早跟着阿郎的了,跟阿郎感情也深,她想跟随阿郎身边,那就随她意,只是她也有身孕,这去岭南路上也要多加小心。”

李清拿着支牡丹在修剪,听后停下手中动作,有几分也想回岭南,可最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留在长安,

一来怀了身孕顾忌肚里孩子不想奔波,二来留京也能常回卫国公府看看叔祖叔祖母,家里父兄虽说也都在外任职,可毕竟嫂子侄儿等也在京。

再则也是考虑到孩子渐渐长大,觉得长安终究比广州要强些。

心里有些遗憾关系最好的润娘要走了。

怀玉一口一个蒸饺,“我回岭南后,那边的媵妾们,我再安排几个回来。”

樊家的那三姐妹,还有奚公主、契丹公主,以及卢三十五娘,可以都安排回京。

杨慕云笑着道,“阿郎让她们怀上了后再回来,”

樊玄符大笑,“云娘这话说的好,谁怀上了,就送谁回京来,没怀上不许回来,呵呵。”

武怀玉喝着羊汤,他现在对于生孩子这事已经没那么在意了,不像刚开始娶妻纳妾时,牢记老族长的话要为家族做贡献,多添丁进口,每次还要算着她们的排卵期来安排。

现在嘛,反正妻妾们都或多或少的生了孩子,武怀玉也就不那么卖力了。

随缘,

能怀就生,没怀也无所谓。

但妻妾们其实还是想多生几个的,尤其是樊玄符这方面最积极,也凭借着嫡妻身份,她会自己计算日期,到了那几天,是要独得恩宠的,也因此生了三子一女,又怀上了一胎。

吃过早餐,武怀玉便又进宫。

今天要进宫陛辞。

顺便跟在宫里的三儿一女道个别。

皇帝在甘露殿召见,这也是皇帝常住寝宫。

“明日就出京吗?”

“嗯,臣和刘都督都想早点赶回岭南,安定局势。”

李世民对武怀玉的能力还是很放心的,也没太多需要交待的,“朕还是很想让你主持此次与吐蕃之战的,要不岭南就让刘德威去收拾,”

现如今的岭南局面确实很不错,

冯盎这样曾经的土皇帝都被皇帝按死在长安,而陈龙树宁纯等一众岭南豪酋,现在也都服服贴贴,

武怀玉在岭南,帮朝廷完成了收土酋兵权、治权、财权的重任,对獠蛮编户齐民也是先打后抚效果显著,

两税法成功全面推行,岭南的海贸市舶也是红红火火,

而去年岭南的并撤州县,可以说是让朝廷对岭南真正掌握在手,冯陈宁等豪酋的影响力虽还有,可已经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甚至现在从云开山到左右溪,从桂柳到都泥江,一众獠蛮部落也都臣服。

岭南现在已经走上正轨,不仅能自给自足,每年还能上缴朝廷每大笔税赋,甚至年年都还能有额外的上贡。

此时把武怀玉继续放在岭南,确实有点浪费了。

松州之战,是朝廷今年最大挑战。

李世民很有信心,但也不希望有任何闪失,这也是皇帝最终听从武怀玉建议,没坚持用侯君集挂帅,而选了樊兴的原因。

侯君集在吐谷浑这一年表现确实一般,

反倒是樊兴他们贬降剑南后,几位都督居然能够积极主动的备战,吐蕃这次进军迅速,白兰、党项、吐谷浑等不少部落判归附从,但剑南这边依然凭借着提前的准备,

把边境守的跟铁壁一样,

吐蕃人没占到半点便宜,

刘兰成、李君羡、樊兴、牛进达这四员大将中,李世民最终选择了资历最老功绩最高的利州都督樊兴。

其实李世民心中最好的人选是武怀玉,但皇帝又还有点犹豫,

他知道武怀玉出马,这仗肯定赢,可皇帝不太想让武怀玉再立这大功。

同样道理,李靖本来也很合适统帅,但皇帝因同样原因没选李靖。

武怀玉这么识趣,丝毫没有想挂帅出征的意思,这让李世民既松口气,又内心有些复杂。

“陛下,只要正视吐蕃不轻敌,其实他们根本不足为惧,朝廷先故意坚守不出,也只是要收取最大的胜利果实而已。臣相信,樊公定能打赢这仗,而且赢的漂亮。”

李世民点了点头,“朕点选了右龙武大将军契苾何力与右龙武将军执失思力,率北衙五千精骑前往松州增援,充樊兴副将、先锋,协助打这仗。”

两员胡将也是此前灭吐谷浑时的有功战将,特别是契苾何力那更是一路追杀到西域斩杀可汗伏允。

契苾何力眼下的官爵那是在樊兴之上的,可皇帝还是用樊兴为主帅。

“从岭南抽调回的几万戍兵,朕打算调一万五到松茂参战。”

武怀玉对这仗没太大的担忧,历史上唐朝被吐蕃人打了个措手不及,松州都督韩威轻敌出战,反为所败,不少党项羌落纷纷判归吐蕃,但就算如此,吐蕃七月败松州都督,到唐援军先锋牛进达九月抵达时,松州仍没被攻陷,

牛进达掩其不备,立即发动进攻,斩首千余。

后来吐蕃见势不妙就撤了。

而眼下因为有武怀玉之前对刘兰成他们的交待,

几个都督府一直在积极备战,松州的甘松岭这个战略要地,更是还增筑堡垒烽燧,增屯兵马。

吐蕃人现在也只是屯兵松州西境,被拦在甘松岭下,实际上还没真正踏足大唐国土,他们现在驻军的地方,是大唐松州都督府管辖的河曲党项羁縻州境上。

就连党项诸羌,现在判归吐蕃的也就两个羁縻州刺史,另外就是拓跋部了,其余诸部,大都还是以大唐马首是瞻的,虽没为大唐出击吐蕃军,但这也还是好消息。

这一仗,

大唐早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一个甘松岭,就人让吐蕃人望而兴叹,他们喊的再狂再响,也只会让他们骑虎难下,

而犹豫就会败北,

会让他们这二十万人在此消耗,耗个半年,等他们士气困顿,粮草难济的时候,唐军杀出,那就是下山猛虎,

朝廷这次的目标不是说击退吐蕃,真要就这么点目标,根本不值得这么费尽心思。

李世民想要的是生擒那位年轻的吐蕃赞普,

想让他来长安跳舞陪酒,

皇帝还想要在河曲歼灭吐蕃的主力,把俘虏迁到内地放牧耕种,

皇帝还要趁势反推,把松外党项、白兰、多弥都给拿下,然后再把吐谷浑那些不服王化的家伙,狠狠的收拾一遍。

要一战功成一劳永逸的解决剑南西部、陇右青海这些地方,

当然,若是能够因此把苏毗吐蕃羊同也一并纳入大唐羁縻臣属,那就更好了。

正因为皇帝的胃口很大,所以这次皇帝在剑南四大将外,又增派了两员胡人悍将,加上青海陇右的那两位,

八员大将,如此将星璀璨,还不得把那个十九岁的轻狂赞普打出屎来。

“朕听说,当初吐蕃松赞干布平定吐蕃内乱后,便出兵攻打羊同,击败羊同后,把妹妹和亲羊同王,成功的化敌为友,这次吐蕃打着迎公主的旗号来,他那羊同妹夫也率兵前来相助。”

“如果这次不能生擒松赞干布,那么朝廷可以考虑赐婚一位公主和亲吐蕃。”

武怀玉听到这直皱眉头。

“陛下,臣以为此战必胜,不过能否生擒松赞干布不好说,但不管能不能生擒,臣绝不赞成和亲吐蕃。”

“除非吐蕃战败,投降纳贡割地,送公主来大唐和亲,这才勉强能接受,但嫁公主到吐蕃,臣绝不支持。”

李世民对和亲这事倒不觉得有什么太难接受的,从政治角度来考虑,和亲是一种很好的手段。至于说公主,朝廷完全可以以宗室女册封公主送去和亲,又不用真嫁亲女儿。

皇帝摆摆手,“和亲之事先不提。”

“来人,去带晋国公的三位公子和女儿前来。”

等武家四个孩子带来,李世民拉着怀玉跟他去了甘露殿不远的凌烟阁。

这座三层的阁楼,

里面挂着一位位大唐功臣们的画像,

“朕近来时常来此阁中,”

那些功臣画像,有的人已经亡故,多数还在世。

“为人君者,驱驾英才,推心待士,”

朕从这些功臣画像中选出了二十四位功臣,另将十八学士也一并陈列。

所有画像皆面朝北,北面是三清殿。

最内一层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为其它功臣。

李世民带着怀玉,还有武家四个孩子进凌烟阁,看他新定的二十四凌烟阁功臣和十八学士。

这二十四功臣,是在原实封功臣基础上精选的。

排名以官爵高低排序。

第一位,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武怀玉倒不意外,玄武门之变后长孙无忌就是功高第一,而他这些年虽一直没有什么实职,但他也是做过宰相,后来又加封三公之司空,再到司徒,这可是正一品,真正位极人臣。

当年李世民的天策上将,都还在这三公之下呢。

“承嗣,你可认得这凌烟阁功臣第二是谁?”李世民指着第二幅画像笑问。

“回陛下,第二是我阿耶。”

“没错,这凌烟阁功臣榜第二,便是司空、晋国公武怀玉。”

“陛下,臣仅是代司空。”武怀玉在一旁道。

“不,从今日起你就是三公之司空了,”

紧随其后的是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杜如晦的司空是死后追赠,可也仍是司空。

前三长孙无忌、武怀玉、杜如晦,

跟贞观实封功臣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榜一大哥不再是裴寂了,

裴寂做为太上皇的老伙计,曾经一直是武德和贞观两朝的功臣之首,是个无法绕过去的大山。

但现在是贞观十年了,太上皇都早大行西去,裴寂更是先一步死在征召回朝的路上。

李世民的这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也可以看做是他对大唐开国以来许多事情的否定和修订。

紧接着是册赠司空的前宰相武士彟,

第四位,司空、周国公武士彟。

排在第五位的,竟然是历史上排最后一位的秦琼。

太子太师、齐国公秦琼

历史上秦琼因为贞观朝病退的早,也死的早,官爵并不是很高,故在一众功臣中垫底。

而在如今时空,秦琼曾出任宰相,官阶是开府仪同三司,官至太子太师,这是从一品,仅次于三师三公天策上将。

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傅梁国公房玄龄排第六,太子太保、卫国公李靖排第七,

开府仪同三司、河间郡王李孝恭排第八,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申国公高士廉排第九。

特进、太子少师、民部尚书宋国公萧瑀排第十,特进、郑国公魏征排第十一。

辅国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恭排第十二。

后面是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侯君集、张公谨、程咬金、樊兴、唐俭、李绩。

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太子右内率、紫金光禄大夫、英国公李绩最后一名。

相比起武怀玉记忆中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少了虞世南、刘政会、张亮,多出了武怀玉、武士彟、樊兴。

秦琼也从最后一名到了第五。

看着那一张张功臣画像,这些等身高画像,全都出自武怀玉之身,看着既熟悉,又有些陌生。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75055272/3670487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