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潜伏在大清 > 第153章 皇商末日

潜伏在大清 第153章 皇商末日

作者:好梦留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9 02:57: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乾隆接着道:“这些御史们本就是言官,现在又有了查办官吏的实权,怕是吏部下去的人都未必能唬住他们,所以必须得有人对他们加以监督。”

“即日起,在军机处边上单独成立一个钦命巡察司,直接受朕委派,每年不定期从各部及军机处里抽调二品以上官员或大学士作为巡察使,赐给钦差名义巡察各省。”

“各省总督、总兵、提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州、道、府、县官员连同各部在省里的分司一体都在巡察之例。”

“衡臣你们晓谕要派到各省的都察司吏员,若有官官相护,包庇纵容,贪墨渎职者,一经查实,罪加一等处置,勿谓言之不预也。”

张廷玉拱手道:“臣遵旨。”

“接下来要说的可是个大难题,”乾隆道:“就是这个榷关,军机处同户部、工部核查一下,除去必须保留的税项外,其他所有榷关,无论是户部关还是工部关,朕意一律克期裁撤。”

(榷关,明朝时称钞关,是明清时期政府设置的对过往关卡的船只、商品征税的一个专门机构,主要设在主要的城门,交通要道以及运河、长江、沿海等的交通枢纽处,由户部和工部分别征收,故而有户部关和工部关之分。)

“皇上,”张廷玉道:“榷关所征税收现已成为继田赋、盐税之后的第三大税源,若榷关一概裁撤,户部可就要入不敷出了。”

“所以朕才说这是个大难题,但若是该做,再难也要做去。何为该做,就是因为这税收得不合理。”

“朝廷做出了样子,地方上自然跟着学,寻个好地界,立个关卡就收税,不管刮风下雨,无论旱涝丰歉,只要你打我这儿过,就得乖乖交钱。”

乾隆接着道:“这税钱收得真是省心省力,可就因为这钱收得省心省力,所以从朝廷到地方主,没有人愿意去留心工坊有多少?规模有多大?商户的生意如何?收入怎样?”

“国家这么大,货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道关接着一道关的交税,势必阻碍了货物的流转,于国于民都是弊大于利。”

“裁撤了榷关,国家该收上来的的税赋可不能少,把这些都派到省里去。工坊按照生产的规模缴税,商户按售卖的货值缴税。”

“如此一来,省、府、州、县的官吏才会关心工坊和商户,开方便之门让他们尽量多开办一些,生意好做一些,多作养出一些税源,这才是长远之计。”

“工坊多了,货物出产的就多了;商户多了,贩运途中不用缴税了,货品自然就能流转起来,才会使得货畅其流,百业兴旺,你们以为如何?”

这个道理其实再明白不过了,只是这样一来,无形当中就增加了各级地方政府很大的工作量,哪有坐在关卡上等着收钱省事儿?

张廷玉深知这里面的繁难,因道:“皇上说的道理是明摆着的,再也不会错的,只是地方上怕一时难以适应,若是收上的税赋比之前榷关上收的差得太多,终究还是难事。”

“衡臣虑得不无道理,朕想先挑山东和湖北,一南一北两个省份试行一下,以一年为期,若没有大的问题,明年起全国施行。”

“地方各级官吏,能做得好,顶子就接着戴。若不能做好,趁早腾出位子。京师大学堂今年能毕业几百人,明年能毕业上千人,以后一年比一年多,能干好的人多着呢。”

见众人再无话说,弘昼道:“皇上,榷关上的进项,多半都入了内务府。若是裁撤了,各省收缴的银子直接进了户部,那内务府怕又要支应不下来了。”

“这个朕也想过了,不仅榷关要裁撤,已经通商的四关和以后新开的所有海关,一律由户部委员征收,内务府的人都给朕撤回来。”

“至于为什么,朕就不多说了,有空你们问问弘晓和讷亲。”

“这样,榷关和海关上的税金都收到户部,内务府支应不下来,尽可以向户部去要,真要是正项的开支,户部难道还会不给吗?”

“说到这正项的的开支,朕又想到一桩,就是这皇商。说起皇商来,就先说说这江南三织造吧。”

“江宁、苏州、杭州织造的费用由工部和户部分摊拔款,每年耗用几十万两白银,只为了供应朝廷和后宫所用的绸缎。”

“这是朕让工部和内务府核查后开列的存货清单,你们看看吧。”他从一撂折本的最上面拿起两个,扔在了小几上。

“无论是上用、赏赐用还是制作官服所用缎匹,都至少可支用五十年以上,其中杭绸一项,更是可以支用八十几年!”

“纵是再耐存放的东西,放了几十年,能比得了新的吗?朝廷每年耗费几十万两银子换回来一堆几十年也用不上的东西,这不是拿着民脂民膏来造孽吗?”

“还不止于此,这些皇商隶名内务府,顶着皇家的名头营商,和朝中及地方的权贵往来甚密,半官半商,官商不分。”

“大到兵器、粮草、铜、盐,小到营建所需木料、衣物织造、甚至胭脂水粉,他们把持了各行各业。”

“只要有皇商经营的行业,就没有买卖公平可言。现今国家倡导工商皆本,这皇商就成了最大的障碍!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鄂尔泰见皇上问,缓缓的说道:“皇上所言极是,有些皇商在下面确实不像样子,多有受人诟病之处。”

“只是这里头有一些,似应加以甄别。比如山西八家皇商,在我朝入关之前便往来于关内关外,为我八旗军队运送所需物资,甚至提供关内明军的消息,立下了不少功劳。”

“顺治爷特地赐宴以示褒奖,并封他们封为皇商,籍隶内务府,为皇家采办所需。”

“这其中的介休范家,在康熙五十九年准噶尔部叛乱时,自愿以三成的费用运送军粮,辗转万里,不劳官吏,不扰闾阎,所运军粮都是克期必至。”

“范家为此花费无算,也算是于国有功,若此时一体裁撤,恐有不妥。”

(sdingdiannn/ddk270742/149566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