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潜伏在大清 > 第154章 国有企业

潜伏在大清 第154章 国有企业

作者:好梦留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9 02:57: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乾隆道:“老西林你说的倒也是实情,范家确是为朝廷出了很多力,立了很多功劳。”

“可是打从顺治朝开始,百十年来,范家几代人籍着皇商的名头,挟着内务府的威权,对外把持着日本铜斤进口,在内持有长芦、河东两处盐区的盐引近两万道,其他木材、马匹、人参、貂皮生意还不算。”

“范家早已富可敌国,比之报效朝廷的银子,获利十倍也不止。”

“范家子弟有十余人在朝为官,从知府、道员到藩台、提督,绝少有正途出身,都是朝廷恩赏。”

“范家现今已是上通朝廷,下连市廛,半官半商的豪门巨富之家。朕问你们,朝廷对他范家还有何亏欠?”

账怕细算,经乾隆这么一掰扯,登时让在座的人俱都哑口无言。

他接着说道:“其他几家为朝廷出过力的皇商,情形大约也和范家差不了多少,朕就不一一细说了,只有他们沾了朝廷的光,朝廷再不亏欠他们的。”

“既如此,就不能再让他们把持着那么多的生意,阻碍朝廷的治国大计,来成就他们的私财!”

“朕意已决,所有皇商一体裁撤,自户部及内务府公文送达之日,封存银账货物,不得再以皇商的名号有新的生意往来,未做完的生意要尽快完结。”

“等候内务府、户部及都察院来人盘点货物,核查账目,该收回的,银两交户部,货物交内务府,然后遣散人员。”

“有亏空的,限期弥补,不能弥补的,或有贪污纳贿、中饱私囊的,一律锁拿抄家!江南三织造也一体照此办理,以半年为期,全部清理完毕。”

众人见皇上已经说得毫无余地,便没人再敢提出异议。

弘晓道:“皇上,军中所需物资大多都是靠皇商采办,待皇商裁撤后,这些事宜该如何办理?”

“这个朕也已经想好了,户部新设立一个采办司,以后不只是军需,朝廷及宫中一切所需,开列出采办清单,由有司吏员逐级核准后,交户部采办司。”

“户部采办司会同相关各有司吏员向民间商家发布采办清单,有资格的商家都可以前来,向吏部交了保金,就可以参与竞价,朝廷择其质优价廉者购之。”

“买卖公平,银账明白,一年不知道能省了户部多少银两。”

“如此一来,各省的商家必然竞相到京师来开分号,以期通过竟价从户部得到生意。这样既繁荣了市面,又能保证朝廷和宫中所需,是不是一举多得?”

这一番设计,任谁都能看出比之前内务府与皇商把持着采办的做法好得太多,众人再无任何辩处。

弘昼笑道:“皇上,如此一来,内务府就没了任何采办的差事,怕是要闲下来好多人。”

乾隆道:“朕倒也为他们想好了去处,若是他们真心想做,就是内务府的人都去了怕也不够。”

“只是倘若他们仍旧像以前那样,个个拿出爷的作派,正经事儿一概不懂,只知道赚黑心钱,怕是迟早还得丢了这个饭碗。”

“皇上想了什么去处,需要那么多人?”弘昼好奇的问。

“把皇商裁撤了,不是朝廷什么都放开手了。有些东西,还得掌握在国家的手里。”

“有些是国家专卖的,比如盐,铜,铁这些,即使将来有的会准许民间经营,大头也还要朝廷抓住。”

“有些是禁止民间制造和拥有的,比如火枪,火炮,火药等武器。”

“还有一些大的工程,耗资巨大,见利又慢的,比如修路,筑堤,水利这些。”

“这就需要国家自已管起来,要设立好多大的作坊,商号这些。有的要归工部,还有的要归即将设立的商部。”

“不管归哪个部,都不再似从前那样官督商办,而是实打实的官设官办,只不过不能委出去很多官吏。其中只有很少的人是朝廷吏员,多数都是雇工和伙计。”

“这些国家办的作坊和商号,也要如民间生意一样缴税,年底有了盈利也是朝廷的。”

“如此一来,朝廷不仅有了很多的家底和收入,还把握住了国家的产业命脉。”

“朝廷委到这些作坊和商号的吏员,受都察院和商部的核查监督,生意做得好的奖掖,经营不善的受罚,贪墨侵吞的依律严办。”

“这些都是国家的买卖,做得越久,做得越大,为国家积攒下来的钱财就越多,比起让那些皇商一个个赚得富可敌国,不是强得多了?”

众人听了,一时无话,风光了近百年的皇商走到了尽头。

潘启真个是精明干练,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天津海关就开关验货了。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营,到四月底的时候已经运转自如了,进出关的货物量也逐步增长。

刚交五月,潘启奉诏返京,过了五月端午,进宫递牌子请见。

“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赐坐后,乾隆望着潘启被海风吹得略显黑红的脸膛,满意的说道:“只三个多月的功夫,北方就有了一个货物进出口的通道,你功不可没。”

潘启拱手道:“全仰仗皇上运筹帷幄,臣不敢贪天之功。”

“嗯,年纪虽轻却能老成持重,不居功自傲,看来这商部的担子你可以挑起来了。”

“端午前已经议定了,这几日就要明发诏谕,今年的已未科会试取消了,翰林院和詹事府也都精减了许多人员。”

“已经有旨意,让翰林院搬到詹事府去合署理事,商部衙门就设在原翰林院。”

“张廷玉学部尚书的差事已经卸了,就让他兼着商部尚书,你任侍郎。商务不是张廷玉的专长,他只是给你搭台子,撑场面,事情还得你来做。”

虽然潘启心里早有准备,但如今亲耳听到皇上说出来,自已一跃成了正三品的大员,内心仍然激动不已。

他起身伏地叩头道:“臣才疏学浅,少不更事,忝居如此高位,只恐误了朝廷的大事。”

(sdingdiannn/ddk270742/149566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